金刚经全文网

佛教中“自性”概念的源与流(四)

发布时间:2023-12-21 02:35:39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佛教中“自性”概念的源与流(四)

本文是2019年1月净名精舍主办的净名佛学论坛上的演讲纪要

→ 一、婆罗门教的“我”

→ 二、早期佛教文献中的“人无我”

→ 三、说一切有部的“法我”——自性

四、初期大乘与龙树中观的“无自性”

公元前1世纪,几乎在说一切有部兴盛的同时,大乘思潮也开始流布。(→大乘佛教的兴起)大乘佛教与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样主张“人无我”,但在对待外部世界的问题上,不同于早期佛教的悬置不谈,不同于部派佛教的人空法有,大乘佛教明确主张人法两空,主张法无我,也就是诸法无自性。

早期大乘思想的代表文献是《般若经》,明确提出了“无自性”(nisvabhāva),“空”就是无自性的意思,从此以后,空成为大乘佛教的主题。

吉尔吉特出土的《二万五千颂般若》桦树皮梵文写本

(Mahāyāna Texts: Prajāpāramitā Texts (1), Gilgit Manuscripts in National Archives of India, Facsimile Edition, Vol. II.1, National Archives of India &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Tokyo, 2016 )

| 若无自性,则无所有 |

《般若经》所批判的自性,显然主要针对部派佛教主张的法我。我们再来问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自性,还有什么?大家会看到,《般若经》的答案明确而肯定,而且跟我们前面考察的几个思想体系是一致的:没有自性,就什么都没有。

#13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一会》卷359《多问不二品》:

善现!如是诸法皆无自性,若无自性,则无所有,若无所有,则不可说有合有散。

“若无自性,则无所有”这个话在般若经之中重复了很多遍,但是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并不接受这种观点,而是认为,自性只是一个常一不变的东西,挖掉了自性这个内核,相互观待、生灭变化的事物还是有的。这种观点在早期的大乘文献中根本找不到支持。相反,在般若经中倒是可以见到与这种观点正相反的表述:

#14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五会》卷558《经典品》:

佛言:“憍尸迦!于当来世有诸苾刍愚痴颠倒,虽欲宣说真实般若波罗蜜多,而颠倒说相似般若波罗蜜多。

云何苾刍颠倒宣说相似般若波罗蜜多?

“谓彼苾刍为发无上菩提心者说:‘色坏故名为无常,非常无故名为无常’。说‘受、想、行、识坏故名为无常,非常无故名为无常。’复作是说:‘若如是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憍尸迦!如是名为颠倒宣说相似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不应以色坏故观色无常,不应以受、想、行、识坏故观受、想、行、识无常,但应以常无故观色乃至识为无常。”

所以我们反复地问,没有了我,没有了自性,还有什么?《般若经》说得很清楚,没有自性,就什么都没有,没有永远不变的存在,就是永远地不存在。

认为“无自性”的只是挖掉事物常一不变的内核,而无常变化的现象还是有的,这种观点,根本没有理解“自性”的含义。太小看自性了!为什么人们总要寻找一个常一不变的自性?就是为了给现象世界找一个支撑,而为什么现象需要一个支撑?就是因为这是我们的思维模式,认识一个事物,都要先作一个唯一的身份标定,然后我们才可以认识,这是它的属性,这是它的活动。体是不变,用有无穷。而如果这个身份标定缺乏实际存在的支持,就是一个错误标定,那么以它为基础的所有认识都是错误的,都是无效的。

可以说,人们寻找自性,是为了拯救世界,拯救这个我们所认识到的现实世界,而佛教反对自性,就是反对整个世界,佛教消灭对自性的执著,就是要消灭整个世界,消灭这个凡夫误认为存在的世界!佛教这是要干一件大事!

篇末题记

吉尔吉特出土《金刚经》梵文写本约六七世纪的桦树皮抄本

(Mahāyāna Texts: Prajāpāramitā Texts (1), Gilgit Manuscripts in National Archives of India, Facsimile Edition, Vol. II.1, National Archives of India &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Tokyo, 2016 )

| 《般若经》的认识论视角 |

从奥义书到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讨论“我”或者“自性”的时候,都是从有没有生灭、是不是恒常、怎么起作用这些角度来谈的,这些都是对存在状态的描述,都是本体论视角,都仿佛是在直接讨论那个存在的东西,而我们的主观认识,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你认不认识它,它都在那儿。而如果把我们认识因素纳入考量的话,问题就会起变化。从认识论角度对存在、对自性进行考察,这种视角在《般若经》之中已经清晰表露出来:

#15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77《正定品》: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遍观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及诸佛众并所说法自性皆空,唯有世俗假说名字说为世界、佛众及法,如是世俗假说名字亦自性空。”

#16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7):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若诸菩萨作如是言:‘我当灭度无量有情。’是则不应说名菩萨。何以故?善现!颇有少法名菩萨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无有少法名为菩萨。”

佛告善现:“有情有情者,如来说非有情,故名有情。是故如来说一切法无有有情,无有命者,无有士夫,无有补特伽罗等。”

邵格延藏品中的《金刚经》梵文写本,

约六七世纪的桦树皮抄本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yen Collecion III, Oslo: Hermes Publishing, 2006)

《般若经》从认识论视角出发,事物首先是我们认识到的事物,首先是一个名言概念,由此入手来讨论这个概念是否对应着真实存在之物。这个视角至关重要。但是,般若经从这个视角出发,直接就到达了结论,就是“唯有假名”——一切概念都只是个概念而已,在现实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存在,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所谓的这个东西。那么,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般若经》中没有说。

有一句话叫“证有容易证无难”,你没有找到不能就说没有。讨论人的问题时候,你可以说生命现象都是无常的,常的东西也许有,但跟生命没有关联,所以排除了。讨论法,就不能这样排除,因为外部世界是无限的,你没有找到,不能说就一定没有。

我们刚才说认识论视角很重要,这个视角对于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有什么帮助呢?自性本来是一个本体论概念,为什么一定要引入认识论呢?《般若经》之中也没有明示。所以这中间的跳跃非常大,如果没有人给指出来,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搞明白,幸运的是,在《般若经》大范围流传了几百年之后,有一个人给我们指了出来,这个人就是龙树。

17世纪西藏绘本中的龙树形象Cha tshad kyi dpe ris Dpyod ldan yid gsos, Cüppers, et al., Brill 2012, pl. 234.

龙树是公元二三世纪的人,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中观。(→ 大乘之中观源流)龙树为《般若经》中的“无自性”的结论,出具了详细的推导过程,这项工作开启了大乘的论典时代。

| 龙树的无自性论证 |

刚才说,讨论外部世界是不是存在,会有困境,因为很难证伪有部所主张那种自性,这个困境的解决之道就在于认识论视角。

既然我们都只能通过意识语言去反映和描述存在,而不能直证存在,那么我们就不讨论那个认识之外的存在,只讨论各种概念对存在的描述和建构。也就是说,我们不讨论这世界上有什么,就讨论你认为这世界上有什么,你的这种认为是不是可能。这一下就有界限了,标准也明确了,就是你的定义。只要找出你定义的概念体系之中所包含的自相矛盾,那么在语言的层面就可以消解它,就不用找遍世界。也就是说,我们不说这世界上有没有自性,我们就说你所描述的那个自性是不是能自圆其说。我认为,这是印度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是一次哥白尼革命。

龙树的创见就在于,他通过一套论证得出:人类所有能定义的概念都必然蕴含着自相矛盾。这个矛盾,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总结的,“我”或者“自性”的两个特征:首先得恒常不变,其次要有作用。

这个说着简单,论证起来还要非一番周折。先得把这两个发生矛盾的双方给拉到一个层面上,不能让他们躲开,跑掉。我以前在讲座中详细地讲过,基于怀疑论立场,认识论转向之后,有一个封闭原则,封闭之后,矛盾就凸显出来了。(→龙树的无自性) 这个过程,一步都不能少,少一步,就无法理解龙树的论证过程,就会觉得,他最后“一切都不存在“的结论,很唐突,是强词夺理。很多人理解不了龙树的论证,就会找其他路径去圆这个结论,最后就找到“缘起有自性空”的路子上去了。

15世纪藏文抄本插图中的龙树形象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 评估“无自性”的结论 |

我在《龙树的空观》讲座中讲过这个论证过程,还讲了这样一个彻底的空观如何符合中道,(→龙树的中道观)如何处理缘起的问题,(→龙树的缘起观)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现在我们就总结评估一下,《般若经》说的“无自性”,经过龙树的梳理和深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结论。

首先,自性是指什么?常一不变又得有作用的那个主体,婆罗门要寻找的那个在背后支撑生命的东西,早期佛教在主观世界给否定掉的那个东西,部派佛教在主观世界否定掉却在客观世界又找回来那个东西,大乘佛教不管在主观还是客观上都要否定的那个东西,它究竟指什么?经过龙树的分析就明了了,它就是我们在起心动念、产生言说的时候,所预设的所要指的那个东西,就是概念的预设指示对象。有这个东西,我们的概念才有前提,才合理,才不是虚妄错谬。所以总有人拼命地去寻找这个东西,就是为了证明,我们的概念体系,是符合事实的,至少是基本符合事实的,细节上可能需要修正,但大体方向不错。这也就是想证明,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我们用概念所构造的这个物质的、精神的世界,是存在的。

那么现在,我们再提出这个问题,像大乘佛教这样,把这个自性给彻底否定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龙树看来,没有自性,还有什么?我们来看龙树的代表作——《中论颂》:

#17【什译】诸法无自性, 故无有有相。1.10ab

【叶译】于无自性诸事物,存在性即不可得。1.10ab

#18【什译】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

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15.3

离自性、他性,何得更有法?

若有自、他性,诸法则得成。15.4

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

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无。15.5

【叶译】如果自性是无有,从何而将有他性?

其他事物之自性,即被说为是他性。15.3

若离自性与他性,从何而又有事物?

有自性与他性在,事物才得成立故。15.4

事物之有若不成,无亦即是不成立。

因为有之变异性,人们即称之为无。15.5

所以,没有自性,就什么都没有,既没有事物,也没有事物之无。

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事物如果有自性就不能有生灭,而没有自性恰恰可以因缘生灭。那我们看看下面龙树的话,说得很清楚,但很多人从来不读。这里龙树说,无自性,就不能生灭,无论有没有因缘,事物都不能有生灭。

#19【什译】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

诸业亦不滅,以其不生故。17.21

……

业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

是故则无有,能起于业者。17.29

【叶译】以何故业不生起?以其无有自性故。

复由彼不生起故,彼亦不会有坏失。17.21

……

无论是从缘生起,还是无缘而生起,

此业皆不可存在,是故作者亦无有。17.29

#20龙树《六十如理颂》:

【叶译】若得彼彼此方生,此即不以自性生。

此若不以自性生, 如何可说此者生? 19

可见,没有自性,就什么都不存在了,整个世界灰飞烟灭,只是你认为有,实际上呢?像你认为的这样的世界,毛都没有。

抄写于约六七世纪的《中论颂》梵本(缩微胶片)

抄写于约六七世纪的《中论颂》梵本(局部)

校勘:叶少勇《〈中论颂〉与〈佛护释〉—— 基于新发现梵文写本的文献学研究》,中西书局,2011年。

阅读材料下载:http://fanfoyan.com/audio/handout.pdf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