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看佛教不能被现代人广泛接受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3-10-14 02:04:26作者:金刚经全文网“敬而远之”一些现代人的佛教态度
—— 中国大学生看佛教不能被现代人广泛接受的原因
锺文华
编者按:中国大学生锺文华对佛教与佛教文化不能被现代人广泛接受的原因,作了非常有益的思考,为了提倡探讨和交流,世界佛教论坛周刊编委请觉真法师作了他的回应,世界佛教论坛周刊编委也欢迎有兴趣的读者、作者来文发表自己的高见。
──世界佛教论坛周刊编委
佛教不管是作为一种宗教、作为一种文化或者作为一种哲学,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近乎完善。在过去的历史中也有无数膜拜者,但到了现代,感觉并没有那么广泛的被接受,人们选择的更多是敬而远之。特别是在中国现代的年轻一代中,对佛教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偏见和误区。(听过一个故事,一群青春活泼的年轻人在野外爬山,由于高兴,忘了时间,也忘了带干粮;下山时,路过一个小庵,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先是跑到庵旁的小溪边喝了点水。这时庵里的师太看见了,热情地招呼他们到庵里休息一下,准备为这些年轻人煮一大锅的面。这时,几个年轻人商量着,由于身上没带钱,盛情难却之下悄悄地从后门溜出那个庵,饿着回家了!这也许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是一种困惑还是一种误解?这当然有其内在原因。
首先,消极的观念被某种程度的扭曲和扩大化。先入为主的观念很容易被人接受和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记忆中,不管是影视媒体还是大众文学,佛教中人多被刻画为一种“化外之人”的形象;得道高僧“不食人间烟火”的概念也深入人心;同时“隐隐深山”和积极的“入世”观格格不合。这些与绚丽纷呈的现代社会形成了截然的差距。然而,现代的物质观已被广大的群体接受,逐渐地,很多人不愿接近、不敢接近佛文化。从而,不能客观的去了解佛教和佛教文化。另外,“逃避现实”的印象被扩大了。古代有很多在现实中犯了错误的人“遁入空门”,从而不受法律的约束和管辖。这种场面在影视中尤为常见,如《水浒》中的武松、鲁智深等都是因为杀人闯祸而进入空门。现实中也有不少人因为爱情和事业等方面受到重大挫折之后,“剃度”为僧。逃避现实的消极观念被不同程度的扩大了,在充满竞争和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人们更希望的积极的应对和争取,的确逃避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实中,人们自己不希望逃避的观念发生在自己身上,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逃避。因此这种错误的误导,导致了人们(特别是现代年轻人)对佛教乃至佛文化产生了误解和抵制心理。
其实,真正的佛教和佛学文化主张的恰好和这些是相反的,是积极上进的。作为一个年青的小辈,我本身对佛学并不怎么了解,更谈不上用佛学的理论谈论其现实进步性和指导性问题。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佛教,消极不会是主流。在《世界佛教论坛周刊》中,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在专栏中谈了很多关于佛教积极性及佛教和科学的东西。佛教主张通过反思积极发觉人的智慧,积极探索宇宙规律从而更好的指导人们的行动和实践。
对这些扭曲,我想影视媒体也有一定的影响。庆幸的是,佛教善良的观点还没有被歪曲依然深入人心。其次,迷信和佛教被不同程度的混同了。民间的各种希奇古怪的事往往被印上了佛教的招牌。民间特别是在农村,不少人借着佛教的影响力,欺骗善良虔诚的老百姓。通过各种过于神化的渲染,利用百姓的“无知”获得利益,这些现象在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和争论。然而,接受过科学普及教育的现代人,大部分都不相信这种迷信,并对这些行为反感。由于对迷信的反感和对佛教本身的不了解,使得不少人误解了佛教文化。同时佛教的宽容本身并没有对这些现象作强烈的反对批评。以至于迷信混淆了人们对佛教真正含义的理解,当然其中也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等问题,。佛教其实也是一门哲学,它也试图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指导人的行为,正如潘宗光教授所阐述的,佛教并不排斥科学。
不少人特别是现代的年轻人,对“庙里膜拜的人们”的虔诚感到一丝的不解。其实,虔诚并不代表迷信或者说愚昧。作为一种宗教,需要虔诚;作为一种文化我们也需要虔诚。正如当人们走进一个人类历史博物馆时,我们(大部分)不再会嬉皮笑脸,我们一样充满了虔诚。
第三,佛教作为一种宗教被宣传过多,相对作为一种文化和学术被宣传得较少。容易给人一种严肃感和不易接近的感觉,人们往往敬而远之。而且当今国际由于宗教引起的战争、动乱,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宗教这个词的理解(每次人们谈到宗教很自然的,思想就飘到中东去了),塑造了一种严肃感,当然对宗教的严肃感并不只来源于此。在中国,深刻影响中国历史、文化及生活的有儒教、佛教和道教等。但相比之下,儒教和道教人们并不把它们直接和严肃的宗教联系起来。而是当作一种文化,广泛的学习和传播。对待佛教,我们为什么又不能把其当作一种文化来虔诚的学习和传播呢?佛教本身也是崇尚宽容和圆融,并没有严格的排他和严肃感。佛教充分体现的善良和和谐的氛围,我想大部分人都可以体会出来的。另外,人们对佛教的戒律理解也存在一些曲解。崇尚自由的现代人,不愿意受到太多的约束,特别是对荤和素的问题存在不少的误解和困惑。以至于一些人,由于不接受吃素的戒律而对佛教敬而远之。其实也是因为一种不了解而产生的不理解和排斥感。
充满欲望的都市需要至少片刻的宁静;现代浮躁的心灵需要在反思中得到平静;正如吴立民老先生所说的,共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好的圆融。也许佛学及佛文化能带给我们不少帮助。然而,人们对佛教的不了解,导致了先入为主和片面的观点占据了主流,人们选择的更多是敬而远之,佛教文化没有被广泛的推广、接受和运用。其实逻辑很简单,与其敬而远之,还不如拨开云雾,客观地再作定论。
响应锺文华先生的一封信
锺文华先生:
您好。承蒙《世界佛教论坛》编委转来尊作《我看佛教不能被现代人广泛接受的原因》一文,我已拜读,我很感动,也很感恩。因为您是从爱护佛教、渴望了解佛教的虔诚出发,提出了您的一些观察和感受。您的这些观察、感受,不但是实际存在,而且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别人没有说,您说出来了。其中,您有许多见地,是非常好、非常正面的,对流传二千年而不衰的佛教文化也有您独到的思考,所以,我是很感恩的。现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作一次交流,我想也许是有益的。至少有益于探讨、有益于互相学习和提倡一种实事求是的学风吧。
我想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响应您:
一、 偏见和误区
您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一群年轻人不了解佛教,到了佛教的〝门口〞,不会进去,也不想进去,匆匆地、饥肠辘辘地走过去了。佛家讲〝缘〞。〝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这是佛教对事物所以产生的解释。一切由缘而生,一切由缘而起。没有缘,事物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存在。这几位年轻人,还没有具备了解佛教的缘,也没有接受这位慈心师太的善意的缘,所以,双方都失去了一次法缘。年轻人没有错,他不了解佛教,不了解小庵里那位师太的供养之心。
在生活中,我们的偏见和误区,是很多的。佛教讲〝中道〞,就是为了纠正我们的偏见。佛教讲〝智慧〞,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走出迷惑,走出误区。佛教文化,佛学思想,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被收藏在一间屋子里,不打开门,不进去,不仔细看一看,不阅读,不了知,也就无法获取这笔〝财富〞了。我是一个佛教徒,我感到很惭愧,我自身做得很不够,我没有帮助别人来厘清对佛教的偏见与认识上的误区,这正是我的责任啊。您提醒了我的责任,我应当感谢您。
二、 学习和传播
您在文中问道:〝对待佛教,我们为什么又不能把其当作一种文化来虔诚的学习和传播呢?〞您问得好啊。学习佛教文化,传播佛教文化的责任,不在别人,首先在我们出家人啊。出家人,又称〝僧〞。在〝佛法僧〞三宝中称〝僧宝〞,〝僧宝〞是〝住持三宝〞之一。它的住世,核心就在〝本份〞与〝应世〞。一个〝本份〞,一个〝应世〞,这是僧的要义,僧的天职。〝身为佛子,当行佛事〞,这是僧的本份。学习佛法,传播佛法,这就是僧应该去做的〝应世〞了。〝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可见,学习和传播的重要。有幸我们身逢盛世,国家和政府都很重视佛教、关心佛教,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传播佛教文化的大好契机。问题是我们自身的努力与践行,远远不够。您的提问,正是对我们的督促和鞭策啊。
三、戒律的曲解
您说得好,〝人们对佛教的戒律理解也存在一些曲解〞。我们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词,叫〝清规戒律〞,有一段时间,在某种历史语境中,它是被作为〝打〞的对象,要求打破,或者〝破除〞、去除的。〝清规戒律〞,这个词,正是从佛教中来的。佛陀住世时,就制定了僧团的〝戒律〞。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宝〞,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三藏〞,三藏中的〝律藏〞正是极其重要的经典性、根本性的一个部份。中国的一代祖师江西百丈山大智(怀海)禅师,制定了禅门规矩,称〝百丈清规〞。从此,〝清规戒律〞,就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了。
我们出家二众,男众叫〝比丘〞,女众叫〝比丘尼〞。受具足戒,比丘戒为250条,比丘尼具足戒为五百条,亦称五百戒(亦说384条戒)。有人问我,为什么比丘尼戒要比〝比丘戒〞多近一倍呢?是不是〝歧视女众〞呀!我说,不,不是。是因为女众更需要保护啊。我认为,戒,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就是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那么,这也就是保护别人了。所以,我说,利人利己,爱人爱己,这就是戒。戒有什么可怕呢?对于自觉持戒、守戒的人来说,就没有什么〝戒〞,对于不持戒、不守戒,而又容易犯戒的人来说,那才有了戒。
我在讲课时,我对戒律的另一种解释是:
戒,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该做的一定要做到。
有所不为──不该做的坚决不去做。
律,就是规范化、标准化。
这不是我们出家人的本份、应有之义呢?戒,不是束缚,不是苛求,把戒视为束缚、视为畏途的人,那真是一种误解,一种失误了。对学佛者而言,戒是三学〝戒定慧〞的基础。戒能生定,定能发慧。保持清净戒体,正是为了一心不乱、一尘不染,进入〝出离、解脱、自在〞的定的境界,从而长养法身慧命,这是成就福慧的必要前提啊。福须自种、自植、自培、自修。戒不能持,无福可言,福薄、福浅、福消,责在自己,不在别人。尤其,开发智慧,得大智慧,成佛智能,除了由戒生定,无路可通啊。
对于僧团而言,戒律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了。戒对个人,是为了防恶止非。对于僧团,佛教整体,是为了防止腐败,蜕化变质,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戒在,僧在,佛法僧三宝具足,才能称为佛教。佛陀住世时,以法为师,佛涅盘之时,告诫我们,他灭度后,以戒为师。
有戒,僧团纯洁、团结、清净、精进。失去了戒,僧团也就必然要腐败、瓦解、法运不昌了。
话再说回来,戒的本质,是一种行为,一种习惯。持戒守戒的行为、习惯,实际上是人的品行、人的品格。在今天,就叫道德的习惯,文明的习惯,维护人格尊严的习惯;在古代叫〝礼〞的习惯;在佛教,就叫〝戒〞的习惯,如法如律的习惯。佛教的〝五戒〞,是根本戒,就今天来说,它实际上是我们做人的一条道德底线啊。我们能自觉守戒、持戒,这不就是一种自己管好自己的自律精神吗?
我们能做到这基本的五戒,那正是对自己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对一切众生的不犯,诚能如是,则人际和谐,家庭和谐,团体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也就不难实现了。
四、对待荤素
对荤腥的禁止,保持素食,还是中国佛教从梁武帝时开始的规定。佛陀住世时,僧团乞食,随方供养,有所谓〝三净肉〞或〝五净肉〞,还是可以吃的。只有我们汉传佛教,自梁武帝下令以后,就成为出家人的一个传统了。对于在家众,并没有这个规定。而这个传统,对健康而言,是很好的,而且素食,今天也已日益成为世界性的时代潮流了。我个人认为,长期吃素,有三个好处:①肚子饿得快,这说明消化好,吸收好,有利肠胃健康。②性格温顺,火气不大(即使动物界,也是如此,食草的牛羊与食肉的狼虎,区别就太大了)。③由食而引起的、吸收的毒素少,体味也不那么浓烈。这三个好处,我想对任何人的健康都是需要的。当然,在家学佛者,并没有严格的规定,随您本人意愿。茹素是长养慈悲心,三皈五戒,是本份。如果为了照顾家人,大家都吃一点荤,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啊。我想,这不会成为一个问题的。
五、〝敬而远之〞
对于佛教〝并没有那么广泛的被接受〞,您说:〝人们选择的更多是敬而远之。〞您说的太好了。何止对于佛教,千百年来,〝敬而远之〞这个胡涂观念,几乎害了我们的祖祖辈辈,今后也许还会贻害下去。
〝敬而远之〞这个成语,出自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被误读、误解了两千多年,〝敬而远之〞的胡涂观念,也误传了两千多年。孔子讲〝敬鬼神而远之〞的真实义,不是消极、逃避、负面的。不,绝不。问题是,我们对〝远〞字的解释,错了。《还吾老子》一书作者、国学研究家、上海作家沈善增先生,对此有深刻的研究。他通过深入的学术考证,在〝敬鬼神而远之〞这句名言中,远,不作疏远、远离,远去解。正确的解释是〝致远〞,是〝到达〞,是扩展,是积极的推进、〝推广〞到更远、更多、更广大的地方。他的解释太好了,他的解释廓清了两千多年来我们认知上的迷雾。理解这句话,要照顾到上下文,即从全文来理解。全文是: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首先,樊迟问知。这个〝知〞,在当时,不是指知识,是指〝智〞,这也不是一般的智慧之智,而是指做官的智慧(今天的话语,叫〝政治智慧〞)。老师当然了解学生,所以回答〝务民之义〞。这是全文的前提,要旨。可见,他是回答务民的〝知〞,即务民的智慧,务民的要义。务,是专务,即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去服务。用今天的话语,就是为人民服务。〝务民之义〞,就是务民以义,就是以义务民,就是以义来为民服务。怎样才算〝务民之义〞呢?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告诉樊迟,最聪明的方法,就是以敬事鬼神的态度,以敬事鬼神的虔诚、忠诚、恭敬心,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比如:对父母孝,要敬;对上忠,要敬;对朋友义,要敬,对待一切事,要敬,对待一切礼节礼仪,要敬…….,当然,你要求人民要敬,你自己对人民同样也要敬,这都是〝远〞的含义啊!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有为官的智慧、务民的智慧了。
可见,〝敬而远之〞的真正含义,是强调〝敬〞,强调真诚和礼敬,把这种敬的精神,这种礼的文明,推广到我们的生活中,心灵中去。我的朋友沈善增先生的这一研究,多么精彩、多么符合孔子当时一贯维护礼乐的主流意识啊。
正本清源。我们还能用〝敬而远之〞的误解,来对鬼神阳奉阴违吗?
这封信,就写到这里吧。说的不一定对,欢迎您批评、指正。切磋、交流,对双方都是有益的,我也需要向您学习啊。敬颂
福慧俱增
觉真
2008-1-17
世界佛教论坛周刊编委:
您好!刚看了觉真法师给我写的信,让我感受到了法师的大度和博学。看完了我也百感交集,首先非常感谢世界佛教论坛编委和觉真法师对我的一些文字这么的重视。
对法师的复函,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佛学的常识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特别觉得法师对戒律的另一种解释非常有道理,戒,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该做的一定要做到。有所不为──不该做的坚决不去做。律,就是规范化、标准化。如果当作是一种内心的道德底线我想那就容易被大众接受多了。同时,也产生了些想法。非常感谢你们给我这样的启示和机会。
其实,那小故事里的人就是小时候的我和我的同学们,但我相信绝对不止我们这些人!说实话,人们的误解既然这么广泛的存在,是何原因(应该很多)?如何消除(我们是否该跳出佛教的层面来思考)?
祝世界佛教论坛编委和各位法师健康快乐!
钟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