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佛源(W)1
发布时间:2023-10-14 02:04:27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俗语佛源(W)1
第19页 共22页
顽【顽石点头】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心服。顽石即指无知觉的石头。全句应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指晋末义学高僧竺道生,他为鸠摩罗什的高足,悟解非凡。当时《涅槃经》只部分译出,传入南方,其中说除一阐提(断绝善根的人)外皆有佛性。道生则坚持认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遂被守旧者目为邪说,摈出僧团。道生因入今苏州虎丘山,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一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三十六)。现在虎丘山尚有“生公说法台”和“点头石”。以后全部《涅槃经》传到南京,其中果然说“一阐提人有佛性”,大众这才佩服他的卓越见识。于是顽石点头的传说便不胫而走。后来以此形容说理透彻,使人不得不心服。《五灯会元》卷十七:“何故双眉本来自横,鼻孔本来自直?直饶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你请拿至诚去感动他波,只怕把泰山顽石说到点头还容易些哩!”(常正)
妄【妄想】梵语(vikalpa)的意译。又作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与“妄念”、“妄执”等语同义。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对事物确切了解,遂产生谬误。如《楞严经》卷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又如隋·慧远《大乘义章》:“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此词后常用于泛指胡思乱想的人。如·白居易《饮后夜醒》诗:“直至晓来扰妄想,耳中如有管弦声。”又如丰子恺《放生》:“但我立刻感觉到这种假想的可笑,就停止了妄想。”亦指不切实际的或非份的想法。如宋·陆游《山园草木四绝句》之一:“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又如朱自清《温州的踪迹》:“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文贤)
妄【妄心】谓虚妄计度的分别心,能产生一切妄境界。与“真心”相对。《起信论》说,“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遂轮回生死。又《菩萨心论》指出:“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空寂之心,便是真心。唐·元稹《酬知退》诗:“莫着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彼与我的分别对立,也属于“妄心”。(李明权)
妄【妄语】佛教以“杀、盗、淫、妄”为“四根本性罪”,《大智度论》卷十三广说其义。关于“妄语”,《论》云:“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妄语之人先自诳身,然后诳人。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语之人心无惭愧,闭塞天道涅槃之门。……实语之人,其心端直。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后沿用其义,指说假话,胡说。如《梁书·何远传》:“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禹振声)
唯【唯我独尊】相传释迦牟尼是从母亲摩耶夫人的右胁出生的,堕地能立,周行七步,步步生莲花。释迦太子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佛经上关于释迦太子诞生的传说。这里所说的“我”,不能误解为生死轮回中的“妄我”,而是指无所不在、彻底自在的“大我”、“真我”,亦即《涅槃经》所说的“常乐我净”之我。这个我同“佛性”、“真常”的意义是近似的。禅宗中作为参禅的话头。如《五灯会元》卷四载:“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犹说唯佛独尊,所谓“天上天下无如佛”。在俗语中意义完全按字面转化,指妄自尊大。如元·佚名《连环计》第一折:“孤家看来,朝里朝外,唯我独尊,若要举事之时,那一个敢道个不字儿的!”(李明权)
唯【唯心】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识所变现的,谓之“唯心”。《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空间、时间也不例外,所谓“三界唯心,三世唯心”。(同上,《离世间品》)佛家说,所谓“外境”(外部存在)只不过是自心的分别和妄执,如“患梦缘心,似种种外境相现,体实自心”。(唐·窥基《成唯实论述记》卷三)唯心还是“心外有法”成了区分佛教与其他学说的主要标志之一。经中多把心喻为“画师”,善心现善境界,恶心现恶境界。在法相宗那里,称为“唯识”,注重于心的了别能力的分析。佛教中对心有精细的分析,最主要的是“真心”和“妄心”。佛教还指出,在本质上,“心”与“物”(或境)是同一的,不可分的。今天对“唯心”一词的运用,多含有主观片面,脱离客观实际的意义。在哲学上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源的世界观称为唯心主义。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李明权)
味【味同嚼蜡】《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腊。”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又如鲁迅《两地书》三二中:“沪案经后,周刊上常有极锋利肃杀的诗,其实是没有意思的,情随事迁,即味同嚼蜡。”(李君冈)
文【文字因缘】作为本体的“实相”,是没有文字的。然而,不凭藉文字,便无以诠释“实相”。比如说,花草不等于春天;而没有花草,也就感觉不到春天了。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并不是摒弃一切文字,而是不执着文字,要因文字而悟“实相”。通过读经、印经、作文、写字等同佛法结下善缘,均可称为“文字因缘“。《居土传》卷十九记载,白居易曾说:“愿以文字因缘,回向实地。希于来世,赞叹佛乘,劝转法轮。”后因以称诗文等往来而结下的缘分、友谊。如清·冯桂芬《皖水迎师记》:“越三年,谒公金陵,犹纵言及之曰:‘厥后东南事,不出君一书。’亦一段文字缘也。”(李明权)
无【无边】意为广大而无边际,是佛家描述空间及数量概念的一个常用语。佛教认为,宇宙和生命是无边无际的。《起信论》:“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这个词沿用极广。如晋·郭璞《江赋》:“察之无象,寻之无边。”唐·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南宋贾似道建馆舍于西湖葛岭上,题其馆名“无边风月”。元·白挺《西湖赋》亦有“春雨为观,香月为邻,水竹院落,无边风月,见天地心以志之”之语,使人有风光无限,如临其境之感。(常正)
无【无常】梵语Anitya的意译,谓世间的一切事物忽生忽灭,迁流不住。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看,称为“刹那无常”;从相对持续的角度来看,称为“相续无常”。《无常经》谓:“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涅槃经》卷十四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家认为世间事物都是“变易法”,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毁,有合必有离……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无常毁灭一切,称为无常火;无常吞噬一切,称为无常狼。人身易老易死,亦不免无常。《涅槃经·寿命品》说:“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瀑水、幻炎。”后亦以无常特指死亡。如《性命圭旨》亨集:“忽一日无常到来,则懵懵然而去矣!”又据《四分律行事钞》卷下记载,僧制,寺院西北角日落处可设“无常院”,安置临终的病僧。(李明权)
无【无恶不作】谓什么坏事都干。做尽坏事。原作“无恶不造”,见《百喻经·诈言死马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杀害众生,加诸毒楚,妄自称善,无恶不造。”亦专指破戒律,如犯“十恶”之类。宋·法云《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无羞僧:破戒,身口不净,无恶不作。”再举后人引用之例,如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今之巧宦)一事不为而无恶不作,上朘国计,下剥民生。”《醒世姻缘传》七十三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李明权)
无【无风起浪】原为禅语。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又如《景德传灯录》卷二六:“问:如何是祖师(指达摩)西来意?师曰:洋澜左里,无风起浪。”意谓无端生出是非来,本是禅宗的反语,机锋语。俗语沿用如:明·杨柔胜《玉环记·富童谮非》:“富童之言惯会无风起浪,如何听得?”也作“无风作浪”。如鲁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却于‘她’字没有讽过。答曰,那是译She的,并非无风作浪的。”后多转化为“无风不起浪”,比喻事出有因,如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三:“老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在他手里,那个货多得了工分,盛家里淑妹子出一天工,一分都捞不到手。”(李明权)
俗语佛源(W)2
无【无佛处称尊】比喻在没有高人、人才处逞强。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偈颂中也说:“天上天下无如佛,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教认为:佛为一切众生所敬仰,故称“世尊”、“无上尊”。俗语如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使苏子赡见此,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李明权)
无【无尽藏】“无尽”就是源源不断,没有穷尽。《维摩诘经·菩萨品》认为,“无尽”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又佛性广大无穷、妙用无边,谓之“无尽藏”。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四说:“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包念曰藏。”此外,华严宗认为,生灭无常的现象世界(有为法)也是“无尽”的,叫做“无尽缘起”,如众生无尽、世间无尽、虚空界无尽等。佛法广大,要求修行者发愿无尽、布施无尽、持戒无尽乃至博闻无尽。《维摩诘经·菩萨品》用“无尽灯”比喻菩萨化导无量众生,“有法门名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后亦以“无尽藏”泛指事物之无穷尽者。如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李明权)
无【无量】梵文aqarimana的意译。古代印度计算极大数目的名称。大而不可计算。语本出《摄大乘注释》卷八:“不可以比类得知为无量。”《胜曼经》:“无量义者,犹是广大异名。”俗语中沿用其义。如夏衍《两个座谈会书面回答》:“电影事业的前途是无量的。”(文贤)
无【无量寿】无量寿极言高寿,长生不老。源出佛教《观无量寿佛经》“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无量寿佛为阿弥陀佛的意译。《无量寿经》中有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其中第十三愿为“寿命无量愿”。唐·张说《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之一:“愿君无量寿,仙乐屡徘徊”。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米元章书无量老人诗句:“余家有米元章书‘长寿阉’三字,后题两句‘人是西方无量佛,寿如南极老人星’不知古人之诗句,或元章自作也。”(李君冈)
无【无门关】佛家常说“言语道断”,认为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单凭语言文字是无法领悟“不可思议”的真谛的。“无门”也叫做“无字门”,经中有《无字法门经》。佛家所说的“无门”,又并非简单地否定语言文字,而是强调领悟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早期禅宗取《楞伽经》来“印心”。经中说:“无门为法门。”禅宗亦因以自称“无门宗”。宋代禅僧慧开著有《无门关》一书,他指出:“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这)一个无字,乃宗门第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后因以“无门关”喻指难以领会的微妙之处。如郭沫若《十批判书》后记:“尤其辩证唯物论给了我精神上的启蒙,我从学习了使用这个钥匙,才认真把人生和学问上的无门关参破了。”(李明权)
无【无明火】“无明”即痴味,无慧,昧于事理,系从梵语Avldya意译而来的。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四:“言无明者,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无明”居“十二因缘”之首,谓由“无明”不觉,造种种业,结识入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楞严经》卷四说:“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二者相合,就产生出生命。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说:“将恐烦恼炽火,无由而灭;无明重暗,开了未期。”经中对“无明”有各种详尽的分析。修行佛法的归宿――成佛,也就是要彻底破除无明。无明包括贪欲和嗔怒等。在俗文学中,亦作无明火,无明业火,一般指怒火。如《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平白以无明火,不改从前穷性气。”元·佚名《昊天塔》第四折:“这厮待放蒙挣,早拨起咱无明火不邓邓。”《水浒传》第三回:“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也指贪欲,欲火。如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怎管的闲花风月自冤业,无明火未断绝,又生出闲枝节。”(李明权)
无【无始】没有开始。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如众生、生死、时间等都是没有开始的。因果关系即建立在“无始”的理论基础上。《摄大乘论》解释说:“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众生由于迷惑而造业,轮回生死,也是“无始”的,称为“无始无明”(无明即愚昧)。如《起信论》说:“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无明无始,故生死无始、众生无始、世间无始。后道、儒诸家亦用其语。如《洞玄本行经》:“南极尊祖化形骸于无始之胞,一劫而生,得为男。”宋·朱熹诗云:“高人山水心,结习自无始。”(李明权)
无【无事不登三宝殿】佛教有三大内容,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佛”,梵语佛陀之略,意为觉者,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磨的音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僧”,梵语僧伽之略,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何典》第四回:“我无事不登三宝殿,要问你可有一件东西?”意思是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求。(李明权)
无【无缘】佛教认为任何事物只有在具备特定的条件时,才能产生和发展,称为“缘起”。如果不具备形成某事物的特定条件,就称为“无缘”。据说,佛也不能度化与佛法无缘的人。此外,证悟的人已经脱离了业果的系缚,没有攀缘外境之心,也叫“无缘”。如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一:“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由此而发为度化一切众生的大心,称为“无缘大慈”。后亦以“无缘”泛指没有缘份。如唐·杜甫《清明》诗之一云:“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缘份不足,则称为“缘份浅”。如元·张子益《鹧鸪天》词云:“不念春归离恨牵,自叹今生缘份浅。”(李明权)
无【无遮大会】兼容并蓄而无阻止,谓之“无遮”。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谓古印度“五岁一设无遮大会。”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梁书·武帝本纪》载:梁武帝“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后用以泛指无所退制的公众集会。清·黄遵宪《感事》诗:‘红氍贴地灯耀壁,今夕大会来无遮。“(无名氏)
五【五百罗汉】我们常常可以在许多名山大寺是见到五百罗汉的形象,或雕塑、或绘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充满佛教特色和异邦风貌。罗汉是梵语“阿罗汉”的略称,是小乘圣者的果位。关于五百罗汉,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二是常随释迦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首波城。”《法苑珠林·奢弥跋谚佛缘》:“过去久远九十一劫,有婆罗门名延如达,好学广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罗汉是。”不过诸经典均未说明具体的名字事迹。在佛经中,“五百”往往作为众多的约数,未必有具体的指称。《大明续藏经》收有南宋高道素所录《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一卷,列举第一罗汉阿若憍陈如到第五百罗汉愿事众。今佛寺中所塑五百罗汉像,多依之列名。关于五百罗汉的民间传说不少,亦常见之于文艺作品中。如《西游记》第五八回:“如来见他走时,即下令大众动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常正)
五【五百世冤家】谓犯杀业重罪者,在许多生轮回中冤冤相报,结成无休无止的冤家。“五百”,泛指极多。多指结冤极深的冤家对头。《经律异相》卷四六十六引《出钞毘昙婆娑经》谓:“尝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从咒术而向鬼言:‘何以恼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杀我,我亦五百世中断其命。若彼能舍旧怨心,我亦舍。’”俗语中也用以指缘份极深的有情人。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张生)与那五百年前疾憎的冤家,正打个照面儿。”俗语中昵称情人为“俏冤家”。如元·关汉卿《一半儿·题情》曲:“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李明权)
五【五十三参】比喻虚心求教,不辞辛苦。语出佛典。《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最初从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次第南行,先后向菩萨、佛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天神、地神、主夜神、王者、城主、长者、居士、童子、天女、童女、外道、婆罗门等五十三位善知识参访请教,并依教奉行,终于获证善果。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善财童子因此成为佛教虚心求法,广学多闻的典范。如明·高濂《玉簪记·闹会》:“这壁厢是什么菩萨?这是五十三参形容改。”(常正)
五【五体投地】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第19页 共22页
顽【顽石点头】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心服。顽石即指无知觉的石头。全句应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指晋末义学高僧竺道生,他为鸠摩罗什的高足,悟解非凡。当时《涅槃经》只部分译出,传入南方,其中说除一阐提(断绝善根的人)外皆有佛性。道生则坚持认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遂被守旧者目为邪说,摈出僧团。道生因入今苏州虎丘山,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一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三十六)。现在虎丘山尚有“生公说法台”和“点头石”。以后全部《涅槃经》传到南京,其中果然说“一阐提人有佛性”,大众这才佩服他的卓越见识。于是顽石点头的传说便不胫而走。后来以此形容说理透彻,使人不得不心服。《五灯会元》卷十七:“何故双眉本来自横,鼻孔本来自直?直饶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你请拿至诚去感动他波,只怕把泰山顽石说到点头还容易些哩!”(常正)
妄【妄想】梵语(vikalpa)的意译。又作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与“妄念”、“妄执”等语同义。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对事物确切了解,遂产生谬误。如《楞严经》卷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又如隋·慧远《大乘义章》:“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此词后常用于泛指胡思乱想的人。如·白居易《饮后夜醒》诗:“直至晓来扰妄想,耳中如有管弦声。”又如丰子恺《放生》:“但我立刻感觉到这种假想的可笑,就停止了妄想。”亦指不切实际的或非份的想法。如宋·陆游《山园草木四绝句》之一:“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又如朱自清《温州的踪迹》:“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文贤)
妄【妄心】谓虚妄计度的分别心,能产生一切妄境界。与“真心”相对。《起信论》说,“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遂轮回生死。又《菩萨心论》指出:“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空寂之心,便是真心。唐·元稹《酬知退》诗:“莫着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彼与我的分别对立,也属于“妄心”。(李明权)
妄【妄语】佛教以“杀、盗、淫、妄”为“四根本性罪”,《大智度论》卷十三广说其义。关于“妄语”,《论》云:“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妄语之人先自诳身,然后诳人。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语之人心无惭愧,闭塞天道涅槃之门。……实语之人,其心端直。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后沿用其义,指说假话,胡说。如《梁书·何远传》:“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禹振声)
唯【唯我独尊】相传释迦牟尼是从母亲摩耶夫人的右胁出生的,堕地能立,周行七步,步步生莲花。释迦太子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佛经上关于释迦太子诞生的传说。这里所说的“我”,不能误解为生死轮回中的“妄我”,而是指无所不在、彻底自在的“大我”、“真我”,亦即《涅槃经》所说的“常乐我净”之我。这个我同“佛性”、“真常”的意义是近似的。禅宗中作为参禅的话头。如《五灯会元》卷四载:“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犹说唯佛独尊,所谓“天上天下无如佛”。在俗语中意义完全按字面转化,指妄自尊大。如元·佚名《连环计》第一折:“孤家看来,朝里朝外,唯我独尊,若要举事之时,那一个敢道个不字儿的!”(李明权)
唯【唯心】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识所变现的,谓之“唯心”。《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空间、时间也不例外,所谓“三界唯心,三世唯心”。(同上,《离世间品》)佛家说,所谓“外境”(外部存在)只不过是自心的分别和妄执,如“患梦缘心,似种种外境相现,体实自心”。(唐·窥基《成唯实论述记》卷三)唯心还是“心外有法”成了区分佛教与其他学说的主要标志之一。经中多把心喻为“画师”,善心现善境界,恶心现恶境界。在法相宗那里,称为“唯识”,注重于心的了别能力的分析。佛教中对心有精细的分析,最主要的是“真心”和“妄心”。佛教还指出,在本质上,“心”与“物”(或境)是同一的,不可分的。今天对“唯心”一词的运用,多含有主观片面,脱离客观实际的意义。在哲学上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源的世界观称为唯心主义。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李明权)
味【味同嚼蜡】《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腊。”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又如鲁迅《两地书》三二中:“沪案经后,周刊上常有极锋利肃杀的诗,其实是没有意思的,情随事迁,即味同嚼蜡。”(李君冈)
文【文字因缘】作为本体的“实相”,是没有文字的。然而,不凭藉文字,便无以诠释“实相”。比如说,花草不等于春天;而没有花草,也就感觉不到春天了。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并不是摒弃一切文字,而是不执着文字,要因文字而悟“实相”。通过读经、印经、作文、写字等同佛法结下善缘,均可称为“文字因缘“。《居土传》卷十九记载,白居易曾说:“愿以文字因缘,回向实地。希于来世,赞叹佛乘,劝转法轮。”后因以称诗文等往来而结下的缘分、友谊。如清·冯桂芬《皖水迎师记》:“越三年,谒公金陵,犹纵言及之曰:‘厥后东南事,不出君一书。’亦一段文字缘也。”(李明权)
无【无边】意为广大而无边际,是佛家描述空间及数量概念的一个常用语。佛教认为,宇宙和生命是无边无际的。《起信论》:“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这个词沿用极广。如晋·郭璞《江赋》:“察之无象,寻之无边。”唐·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南宋贾似道建馆舍于西湖葛岭上,题其馆名“无边风月”。元·白挺《西湖赋》亦有“春雨为观,香月为邻,水竹院落,无边风月,见天地心以志之”之语,使人有风光无限,如临其境之感。(常正)
无【无常】梵语Anitya的意译,谓世间的一切事物忽生忽灭,迁流不住。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看,称为“刹那无常”;从相对持续的角度来看,称为“相续无常”。《无常经》谓:“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涅槃经》卷十四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家认为世间事物都是“变易法”,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毁,有合必有离……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无常毁灭一切,称为无常火;无常吞噬一切,称为无常狼。人身易老易死,亦不免无常。《涅槃经·寿命品》说:“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瀑水、幻炎。”后亦以无常特指死亡。如《性命圭旨》亨集:“忽一日无常到来,则懵懵然而去矣!”又据《四分律行事钞》卷下记载,僧制,寺院西北角日落处可设“无常院”,安置临终的病僧。(李明权)
无【无恶不作】谓什么坏事都干。做尽坏事。原作“无恶不造”,见《百喻经·诈言死马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杀害众生,加诸毒楚,妄自称善,无恶不造。”亦专指破戒律,如犯“十恶”之类。宋·法云《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无羞僧:破戒,身口不净,无恶不作。”再举后人引用之例,如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今之巧宦)一事不为而无恶不作,上朘国计,下剥民生。”《醒世姻缘传》七十三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李明权)
无【无风起浪】原为禅语。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又如《景德传灯录》卷二六:“问:如何是祖师(指达摩)西来意?师曰:洋澜左里,无风起浪。”意谓无端生出是非来,本是禅宗的反语,机锋语。俗语沿用如:明·杨柔胜《玉环记·富童谮非》:“富童之言惯会无风起浪,如何听得?”也作“无风作浪”。如鲁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却于‘她’字没有讽过。答曰,那是译She的,并非无风作浪的。”后多转化为“无风不起浪”,比喻事出有因,如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三:“老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在他手里,那个货多得了工分,盛家里淑妹子出一天工,一分都捞不到手。”(李明权)
俗语佛源(W)2
无【无佛处称尊】比喻在没有高人、人才处逞强。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偈颂中也说:“天上天下无如佛,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教认为:佛为一切众生所敬仰,故称“世尊”、“无上尊”。俗语如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使苏子赡见此,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李明权)
无【无尽藏】“无尽”就是源源不断,没有穷尽。《维摩诘经·菩萨品》认为,“无尽”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又佛性广大无穷、妙用无边,谓之“无尽藏”。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四说:“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包念曰藏。”此外,华严宗认为,生灭无常的现象世界(有为法)也是“无尽”的,叫做“无尽缘起”,如众生无尽、世间无尽、虚空界无尽等。佛法广大,要求修行者发愿无尽、布施无尽、持戒无尽乃至博闻无尽。《维摩诘经·菩萨品》用“无尽灯”比喻菩萨化导无量众生,“有法门名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后亦以“无尽藏”泛指事物之无穷尽者。如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李明权)
无【无量】梵文aqarimana的意译。古代印度计算极大数目的名称。大而不可计算。语本出《摄大乘注释》卷八:“不可以比类得知为无量。”《胜曼经》:“无量义者,犹是广大异名。”俗语中沿用其义。如夏衍《两个座谈会书面回答》:“电影事业的前途是无量的。”(文贤)
无【无量寿】无量寿极言高寿,长生不老。源出佛教《观无量寿佛经》“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无量寿佛为阿弥陀佛的意译。《无量寿经》中有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其中第十三愿为“寿命无量愿”。唐·张说《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之一:“愿君无量寿,仙乐屡徘徊”。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米元章书无量老人诗句:“余家有米元章书‘长寿阉’三字,后题两句‘人是西方无量佛,寿如南极老人星’不知古人之诗句,或元章自作也。”(李君冈)
无【无门关】佛家常说“言语道断”,认为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单凭语言文字是无法领悟“不可思议”的真谛的。“无门”也叫做“无字门”,经中有《无字法门经》。佛家所说的“无门”,又并非简单地否定语言文字,而是强调领悟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早期禅宗取《楞伽经》来“印心”。经中说:“无门为法门。”禅宗亦因以自称“无门宗”。宋代禅僧慧开著有《无门关》一书,他指出:“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这)一个无字,乃宗门第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后因以“无门关”喻指难以领会的微妙之处。如郭沫若《十批判书》后记:“尤其辩证唯物论给了我精神上的启蒙,我从学习了使用这个钥匙,才认真把人生和学问上的无门关参破了。”(李明权)
无【无明火】“无明”即痴味,无慧,昧于事理,系从梵语Avldya意译而来的。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四:“言无明者,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无明”居“十二因缘”之首,谓由“无明”不觉,造种种业,结识入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楞严经》卷四说:“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二者相合,就产生出生命。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说:“将恐烦恼炽火,无由而灭;无明重暗,开了未期。”经中对“无明”有各种详尽的分析。修行佛法的归宿――成佛,也就是要彻底破除无明。无明包括贪欲和嗔怒等。在俗文学中,亦作无明火,无明业火,一般指怒火。如《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平白以无明火,不改从前穷性气。”元·佚名《昊天塔》第四折:“这厮待放蒙挣,早拨起咱无明火不邓邓。”《水浒传》第三回:“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也指贪欲,欲火。如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怎管的闲花风月自冤业,无明火未断绝,又生出闲枝节。”(李明权)
无【无始】没有开始。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如众生、生死、时间等都是没有开始的。因果关系即建立在“无始”的理论基础上。《摄大乘论》解释说:“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众生由于迷惑而造业,轮回生死,也是“无始”的,称为“无始无明”(无明即愚昧)。如《起信论》说:“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无明无始,故生死无始、众生无始、世间无始。后道、儒诸家亦用其语。如《洞玄本行经》:“南极尊祖化形骸于无始之胞,一劫而生,得为男。”宋·朱熹诗云:“高人山水心,结习自无始。”(李明权)
无【无事不登三宝殿】佛教有三大内容,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佛”,梵语佛陀之略,意为觉者,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磨的音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僧”,梵语僧伽之略,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如《何典》第四回:“我无事不登三宝殿,要问你可有一件东西?”意思是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求。(李明权)
无【无缘】佛教认为任何事物只有在具备特定的条件时,才能产生和发展,称为“缘起”。如果不具备形成某事物的特定条件,就称为“无缘”。据说,佛也不能度化与佛法无缘的人。此外,证悟的人已经脱离了业果的系缚,没有攀缘外境之心,也叫“无缘”。如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一:“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由此而发为度化一切众生的大心,称为“无缘大慈”。后亦以“无缘”泛指没有缘份。如唐·杜甫《清明》诗之一云:“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缘份不足,则称为“缘份浅”。如元·张子益《鹧鸪天》词云:“不念春归离恨牵,自叹今生缘份浅。”(李明权)
无【无遮大会】兼容并蓄而无阻止,谓之“无遮”。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谓古印度“五岁一设无遮大会。”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梁书·武帝本纪》载:梁武帝“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后用以泛指无所退制的公众集会。清·黄遵宪《感事》诗:‘红氍贴地灯耀壁,今夕大会来无遮。“(无名氏)
五【五百罗汉】我们常常可以在许多名山大寺是见到五百罗汉的形象,或雕塑、或绘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充满佛教特色和异邦风貌。罗汉是梵语“阿罗汉”的略称,是小乘圣者的果位。关于五百罗汉,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二是常随释迦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首波城。”《法苑珠林·奢弥跋谚佛缘》:“过去久远九十一劫,有婆罗门名延如达,好学广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罗汉是。”不过诸经典均未说明具体的名字事迹。在佛经中,“五百”往往作为众多的约数,未必有具体的指称。《大明续藏经》收有南宋高道素所录《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一卷,列举第一罗汉阿若憍陈如到第五百罗汉愿事众。今佛寺中所塑五百罗汉像,多依之列名。关于五百罗汉的民间传说不少,亦常见之于文艺作品中。如《西游记》第五八回:“如来见他走时,即下令大众动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常正)
五【五百世冤家】谓犯杀业重罪者,在许多生轮回中冤冤相报,结成无休无止的冤家。“五百”,泛指极多。多指结冤极深的冤家对头。《经律异相》卷四六十六引《出钞毘昙婆娑经》谓:“尝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从咒术而向鬼言:‘何以恼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杀我,我亦五百世中断其命。若彼能舍旧怨心,我亦舍。’”俗语中也用以指缘份极深的有情人。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张生)与那五百年前疾憎的冤家,正打个照面儿。”俗语中昵称情人为“俏冤家”。如元·关汉卿《一半儿·题情》曲:“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李明权)
五【五十三参】比喻虚心求教,不辞辛苦。语出佛典。《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最初从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次第南行,先后向菩萨、佛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天神、地神、主夜神、王者、城主、长者、居士、童子、天女、童女、外道、婆罗门等五十三位善知识参访请教,并依教奉行,终于获证善果。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善财童子因此成为佛教虚心求法,广学多闻的典范。如明·高濂《玉簪记·闹会》:“这壁厢是什么菩萨?这是五十三参形容改。”(常正)
五【五体投地】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