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申论--汉传佛教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22-07-05 10:11:30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申论--汉传佛教未来展望

  如悟法师

  惠空法师举办“两岸僧伽教育交流活动”,来到圆光参访,并进行一场以“汉传佛教未来展望”为主题的座谈会。经过两岸法师、学者的热烈讨论,深深感觉到汉传佛教一定要重兴,为什么呢?从过去历史来看,韩国、日本都是受汉传佛教的滋润,尤其在中国,对社会道德、文化思想有特殊的贡献和地位。我们只要将汉传佛教中的大乘精神重新发扬光大,它必然会获得世人的认同,利益更广大的众生。

  一、积极培养人才

  对于汉传佛教未来努力的方向,两岸法师、学者都提出好的意见,这些意见当中,汉传佛教的人才培养被认为是当务之急。大陆法师、学者认为,汉传佛教在大陆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破坏,人脉、制度可以说完全要重新建立。大陆方面也很积极要办僧教育培养人才,因为唯有人能培养成功,制度、教法,乃至真正的大乘精神,才可以重新在这块土地上建立;假使没有人才,不管大陆或台湾,汉传佛教要复兴都不容易。台湾虽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幅员毕竟很小,而且真正办僧教育也是近几十年才较为大家注重。况且从整个教团来看,大家对办理僧教育的共识、认同与支持还是不够,以我们办僧教育这么久来看,信徒发心做功德者多,支持人才培养的资源则少,这对培养人才的落实上,会有很大的折扣。汉传佛教要复兴,一定要走向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台湾、大陆两岸的高僧大德、护法居士,大家共同来努力与护持。

  但汉传佛教的人才要如何培养呢?我认为一定要从中国八大宗派思想去落实。中国佛教有辉煌光明的历史,几千年来祖师大德智慧的结晶,就体现在八大宗派的思想里,我们必须依循传承的脉络,将佛学教育落实在宗派的人才培养上。因为众生各有各的根器不同,这叫做“应机施教”,佛陀也一样,为适应不同众生根性而说法。像惠空法师以禅、净来教导学子,还有很多人专门研究戒律、唯识、三论,为什么要有这些不同宗派思想的研究?就是为了适应未来多元化的社会。西方国家现在比喜欢禅,传统中国喜欢禅净双修,台湾现在则好像重视原始佛教和戒律,大家不妨各有研究、各有专长、各有所得,而从各人的能力范围去宣扬佛法,这就是汉传佛教的包融性。宗派思想并不是互相对立阻碍,而是适应众生根机、适应自己修道根机而施设的。众生根性是多样的,而一个人秉赋、精力也有限,不可能全面深入,所以要能够一门深入、一门专精,真正有真才实学、有所成就,就可以度很多跟我们相同根性的人。所以太虚大师说:“未来世纪是大乘佛法的天下”,因为大乘它能够适应各类根器的众生,你喜欢禅,有禅宗;喜欢天台、华严、净土,不管怎样兴趣的人,都可以在佛教里找到依归、找到生命真正的归依处。所以从中国八大宗派里培养真学实修的人才,这是很重要的论点。

  在宗派学修人才培养基础上,其次还要注重外国语文和资讯教育,如此才能将汉传佛教的大乘精神传递到世界舞台上。我们发现,藏传、南传,乃至日本、韩国,很多法师到欧美去,度了很多欧美人士,也在欧美地区发展了很好的佛教环境,独独中国的汉传佛教,为什么没有办法传到欧美先进国家?其实,这主要是我们培养人才时,不注重外语教育。以我自己为例,以前读佛学院时,就排斥读英文、日文,想说中国人嘛!中文读好就好了,又不想出国,也不想到外国弘法。现在当院长,英文不会讲,到外国去,像哑巴一样,无法跟外国人交流。我到一些地方,像加拿大,有很多密教喇嘛、韩国禅师,他们会讲英文,就度了很多洋人信佛。但看到中国汉传法师,还是跟台湾一样,赶经忏、消灾、祈福这些老套,所以外国人很少参加,甚至批评佛教只是一天到晚敲打唱念。虽然是应了华侨的根机,但走不进洋人社会。所以,我认为汉传佛教走不出去,是因为语文人才太少,没有专门的培养机构,让法师们从小就能接受语文教育。将来世界一家,除了三藏十二部经典、宗教思想特长外,语文也不能忽略,语文忽略,大乘的精义就没有办法传入欧美,汉传佛教就无法更开阔地发展。

  而在面对今后的资讯时代,当然也要将汉传佛教透过资讯,让所有人去选择。资讯发达,交流愈来愈密切,但真理就是真理,究不究竟还是有分别的尺寸,我有信心,只要对汉传八大宗派思想,大家有所深入、有所成就,能有学有证,真正有很高的大乘证量境界,透过媒体传播出去,一定会得到很多人认同,使很多人接受。这并不是说要排斥、排谤其他宗教,而是靠佛法修行上的进步;佛法本来就是如此,在真理的立场上获得大家的认同。虽然是资讯时代,资讯也是要透过人去掌握。人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实学实修,只是纸上谈兵是无法引导众生走入正知正见的。所以,依循祖师大德的实践经验,加上大家的努力,一定能使汉传佛教发扬光大,也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二、关心整体佛教发展

  以佛教徒的立场而言,不管在家、出家,都要能够对佛陀真理敬仰、皈崇、实践,像佛陀一样追求人生宇宙真理,但大家也都要关心到整体佛教的发展。慈航菩萨讲过:佛教发展靠每一位佛弟子的努力,但不能离开整体的发展,所以呼吁大家应从文化、教育、慈善三方面来平衡发展。他老人家认为这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所以未来佛教,不是空谈道理,也不是自了汉。面对未来世纪的转变,佛教的生存发展也要不断的去适应时代因缘:从文化上建立佛教文化事业;从教育上,不管世间教育、佛学教育,培养真正人才;从慈善救济、公益事业,体现宗教精神。这三者是佛教整体发展力量的主轴,不可分离,不可偏颇,如此才能发挥佛教的整体功能。身为佛弟子,必须建立这种观念,对佛教文化、教育、慈善三者,都要同心同力谋求平等发展

  另外,像太虚大师提倡建立僧伽制度,我认为很有必要。面对未来世纪,不能靠单打独斗的个人主义,应该大家合作,靠团体组织的力量来发展整体性运作,因为一盘散沙似的各自为政,力量毕竟薄弱。尽管目前有些制度无法统合、建立,但从佛教未来的长远发展来看,要真正发挥佛教教团的整体力量,还是要从僧伽教育制度上来重建。有了领导中心,才能发挥组织力量,佛教才会走得比较健全。虽然台湾目前好像各个山头兴盛,但由于全体上缺乏制度来领导、组织,恐怕难以长久发展。我们可以参考天主教梵谛岗的制度,如此不论面对任何世纪,都有制度在运转,应该可以走得比较健全。

  三、记取历史教训

\

  当然,佛教未来发展的问题,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佛教讲共业,有时看到很多佛教乱象,但要去改革、革新也不容易。就像台湾现在社会的乱象一样,不是一天走出来的,也不是换了那位行政院长、内政部长就可以改变的。佛教几十年来各自为政,也产生了一些乱象,但最主要的,是要避免走入历史的教训,即物质、金钱丰厚之后产生的腐化,而引起教难。历史上的三武灭佛、清末的废庙兴学,都是因为出家人供养丰富,自身又腐化、堕落,引起社会大众的觊觎和反感,像西方的天主教也有同样的情形;这是历史的教训,也不是不可能再发生的事。佛教今天,大家能不能淡泊名利、清修自守,这才是值得隐忧的事情。可以说,古今中外的教难,主要都是这个原因。

  总之,佛教很多问题,还是必须透过好的教育、好的制度,在文化、教育、慈善上大家共同来努力才能办到。站在这个立场上,非常赞叹惠空法师能举办两岸僧伽教育交流活动,让两岸的法师、学者一起来探讨汉传佛教的未来发展,大家集思广益,落实人才培养,推动佛教发展,这是很有意义的,也一定会受到教界的肯定。当然,两岸佛教的希望,就在汉传佛教,这是必然的方向,也是必然要努力的,希望大家能心连心、手牵手来开展汉传佛教的光明前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