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7[菩提心利益]

发布时间:2024-08-26 02:42:12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7[菩提心利益]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分二:一、论名;二、论义。

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三: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二、入者之意乐;三、趋入之方法。

丙二(入者之意乐)分二:一、发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一(发心之功德)分三:一、真实之功德;二、具功德之合理性;三、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

戊一(真实之功德)分二:一、共同功德;二、特殊功德。

己二(特殊功德)分三:一、分类;二、本体之差别;三、功德之差别。

庚一、分类:

前面讲的都是菩提心的共同功德。今天继续讲菩提心的特殊功德。

首先我们来讲菩提心的因缘。前面讲过,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一旦在相续中产生了菩提心,那么解脱、成就就在眼前,轻而易举。但是,不是谁都可以发菩提心的,也不是谁都可以有菩提心的。若是一个人要在相续中产生菩提心,就要靠一些因缘。弥勒菩萨共讲了五个因缘,我们若要发菩提心,自相续中要产生菩提心,就要靠这些因缘。

第一,依靠上师、善知识。

怎样依靠上师善知识呢?首先要观察,然后要依止,最后修习他的意行。

首先要观察。以什么观察?小乘、大乘,显宗、密宗的标准都各不相同。如果你是小乘根性者,你要修持小乘法,要成就小乘法,就要以小乘里讲的上师、善知识的标准来衡量。小乘里,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堪布?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师父?不是谁都可以称为堪布或师父的。其实“堪布”主要是小乘别解脱戒里讲的,他们对戒律、功德方面有很多的要求。大乘佛法里有大乘佛法的上师、善知识的标准。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善知识,在什么样的人面前受菩萨戒才能得到戒体,这都是有标准的,应该以这些标准去衡量,去判断。大乘分显宗和密宗,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主要是显宗里强调的。密宗有密宗金刚阿阇黎的标准,以这些标准来衡量,如果他是合格的上师,你就可以依止。

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有上师、善知识的标准,就以这些标准来衡量上师善知识,这就是“观察”。观察好了以后再依止,最后修习他的意行,即想他所想,行他所行,修习他的意行,这就是依止上师善知识的整个过程。

如果不如法地依止上师善知识,不但没有功德、利益,反而有罪过,会犯戒。所以,大家做什么都要依佛法,依佛法就是依智慧。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太多的智慧,智慧不够,但是有佛的教言,佛讲的句句都是真理,佛法就是智慧,以佛的教言去做就是智慧。不能盲目地去做,不能在愚痴的状态下去做,否则就是造恶业了。

以前讲过,以贪嗔痴所做的一切都是恶,在不贪、不嗔、不愚痴的状态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善,这是善恶的标准。依止上师善知识也是如此,应该是在不愚痴的状态下,以佛的智慧,依佛的教言去依止。若是你这样如理如法地去依止上师善知识,相续中很快就会产生菩提心。

大家要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善知识。应该先观察,后依止,不能先依止,后观察。观察好了以后,去依止的时候,应该把身口意三门完全交给上师善知识,这叫依止。磕几个头,做一下供养,转身而走,这不叫依止;若半信半疑,即使是在座下听法,这也不叫依止,而且是不如法的。

身口意三门完全要交给上师善知识,然后修习他的意行,这样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识,就可以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菩提心,这是第一种因缘。

第二,善根成熟。

若是善根成熟了,一瞬间相续中就有出离心、菩提心了,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六祖慧能等。这是为什么?人家是修行过的,修行已经到了一定的层次了,今生就要成佛了。有些人觉得:“他也没有修加行呀?他也没有学《入行论》呀?”于是整天念《金刚经》,想跟六祖慧能学,想顿悟。难啊!你是这个根基吗?只念《金刚经》能见性、能开悟吗?如果能,也行,那你就是这种善根成熟者。

有些人认为:“某某人、某某师父也没有修出离心和发菩提心,只念一句佛号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这些人都是利根者,他通过念一句佛号能往生,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印度、藏地、汉地都有很多这样的人。人家不是没有修出离心,不是没有发菩提心,而是修的差不多了,相续已经修炼的差不多了,可能只是一丁点儿因缘没到而已,因此若是因缘到了,瓜熟蒂落。

可见,前世修的那些善根一旦成熟,相续当中顿时就能产生菩提心,这也是一种情况。在修行的道路上,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内心,自己最清楚自己有多大的份量,所以不要好高骛远,否则你也许会大失所望,甚至连解脱的机会都会错过。这是第二种因缘。

第三,悲心。

我们讲加行的时候讲过,通过舍、喜、慈、悲四无量心来发菩提心,最主要的是慈心和悲心,尤其是悲心。若是有悲无量心,也就有慈无量心了;若是有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也就有舍无量心和喜无量心了,“慈悲喜舍”嘛!通过修四无量心,相续当中真正产生了慈悲之心,也就能产生菩提心了,这些内容我在讲加行的时候仔细地给大家讲过。这是第三种因缘。

第四,听闻甚深法义。

“甚深法义”在此处指的是大乘佛法的教义。听闻甚深法义,要不断谛听,不断思维。若认为听一遍、思维一下就OK了,这是不如法的,应该反复听,用心听,反复思维,认真思维。闻思不能有厌倦的时候,否则不如法。若是如理如法地闻思,不会有厌倦的时候。闻思不能有知足的时候。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闻思的差不多了,自己学的都差不多了,其实你觉得都会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会;你觉得都懂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懂。这个心喜怒哀乐,变化无常,所以大家要好好观察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的心相续,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长时间地听闻甚深法义,认真地思维甚深法义,就能产生菩提心。这是第四种因缘。

第五、积累善根福德。

若能不断地、无有穷尽地积累善根、积累福德,有善根、有福德的时候就能产生菩提心。为了积累善根、积累福德,哪怕再微小的善根也要做,再微小的福德也要积累。虽然一滴水不算什么,但若是累积起来,再大的容器也会盛满。

我们很多时候是大的善根不能做,小的善根不愿意做,结果最终没有善根。到临终的时候,装善根的白袋子空空的,装恶业的黑袋子满满的,看你怎么面对阎罗王,怎么面对这些狱卒们?他们只认白的(白业),不认黑的(黑业)。如果你的黑袋子装得多,就说明你恶业造得多,你就是犯人,他们就会惩罚你;如果你的白袋子装得的多,说明你好事做得多,你就是个好人,阎罗狱卒们会热情地招待你,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白袋子里装得东西多,善根、福德积累得多,菩提心就能在你的心相续中产生。

弥勒菩萨共讲了这样五种发菩提心的因缘,大家看看自己具备哪些因缘?通过这些标准去衡量,自己有没有希望在相续中产生菩提心?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多重要啊!“不知道我能不能产生菩提心,能不能发菩提心?”你能知道吗?那么盲目。现在你可以不盲目了,可以依这些去衡量了。如果自己还不具备这些因缘,就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令自己具备这些因缘。

大家想解脱、想成佛的心是不是真的?现在我就怀疑这点。如果是真的,应该满怀喜悦,应该心里高兴的不得了。此前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发菩提心,不知道在相续当中能不能产生菩提心,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也无法去衡量。现在我们有标准了,就拿这些标准去衡量。

通过这些方法,在有些众生的相续当中只能产生世俗谛的菩提心,在有些众生的相续当中不仅能产生世俗谛的菩提心,还能产生胜义谛的菩提心。弥勒菩萨又讲了,若产生了世俗谛的菩提心,这个心不是很稳定,还要继续保护;若是在相续当中真正产生了胜义谛的菩提心,这个心绝对是稳定的,不退转的。

前面所讲的是菩提心的因缘,接下来介绍菩提心的本体。

菩提心有胜义谛的菩提心和世俗谛的菩提心。什么叫胜义谛的菩提心?什么叫世俗谛的菩提心?它们有各自的法相,应该以各自的法相去衡量、判断。

登地以上的菩萨远离一切戏论的智慧境界,这就是胜义谛的菩提心,也可以说是胜义谛菩提心的法相。若具足这个法相的,就是胜义谛的菩提心;若未具备这个法相的,就不是胜义谛的菩提心。登地以上的菩萨远离一切戏论的智慧境界,就是现量见到诸法的究竟实相,即一真法界。

胜义谛菩提心的分类。一地到十地共有十种,十一地就是佛的境界——遍知之智慧,也属于胜义谛的菩提心。在佛的境界里,只有胜义谛的菩提心,没有世俗谛的菩提心。菩萨入定的时候是胜义谛的菩提心,出定的时候是世俗谛的菩提心。但是佛没有入定和出定,始终是入定的,所以佛的境界里只有胜义谛的菩提心,没有世俗谛的菩提心。菩萨的入定智慧也叫根本慧,这个是胜义谛;菩萨出定后具有的智慧叫后得智慧,这个是世俗谛的菩提心。也可以说,现量证悟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诸法的究竟实相,就是胜义谛的菩提心。一地到十地的境界不同,智慧不同,因为都有各自的所断、所证,所以都有不同的断证功德。层次越高,断证的功德越增长,最终成佛的时候,就是断证的功德彻底圆满了。

总之,一地到十地可以分十种胜义谛的菩提心,第十一地是佛的境界、佛的智慧,也是胜义谛的菩提心,所以也可以说是十一种。所谓“一真法界”或“诸法的究竟实相”,从它自己的角度来说,它的本体是不能分别的,法界本身是不能分的;但是一地到十地以及十一地,这些登位的菩萨、佛的境界和智慧是有分别的,所以就以此进行分类。

接下来讲讲世俗谛的菩提心。今天我们主要讲的也是世俗谛的菩提心,它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世俗谛菩提心的法相是什么?《现观庄严论》中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是世俗谛菩提心的法相,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要具足二利。

第一个条件,以悲心度化一切众生。若是没有悲心,说“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是假的;若是内心里有慈悲之心,说“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就是真的。若有悲心,就有慈心。“以悲心”就是指具有慈悲心。关照众生是为了什么?为了度化众生。这里说的众生指一切众生,不分人与非人。对一切众生应该有平等之心,你最可爱的儿子、女儿,与苍蝇、蚊子没有分别,一样平等对待。若喜欢儿子,讨厌苍蝇,说明没有慈悲心;若喜欢女儿,讨厌蚊子,说明没有慈悲心。

第二个条件,依智慧求证菩提果。如果没有智慧的话,还是没有菩提心,菩提心是具有智慧的。为什么这么说?给他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解决不了问题。就要这样想:我要修持成佛,成佛以后我要转法轮,转法轮以后我就有自己的教法,就能以自己的教法去度化众生,感化众生的心灵,让众生的内心获得自在,这才是究竟的利益。所以,以智慧求证菩提果,发誓立志修持成佛,这就是第二个条件。

因为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里,尤其在此处,讲的是世俗谛菩提心的法相,所以这两个条件须要具备。此外要具足二利,“证菩提”是自利,“度众生”是他利,即自度度他,一能度自己,二能度众生。

所以,无论是发心的时候,还是回向的时候,都要具足这两个条件,具足这两种利益,才是如法的。发心是在修法之前,回向是在修法之后,这二者都是世俗菩提心。大家以后应该有些智慧,依这个标准去衡量、判断,不要随便发心,不要随便回向。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

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这是讲世俗菩提心的分类。所谓世俗菩提心,为利他而欲求圆满菩提果之意乐,为此而次第行持六度。世俗菩提心划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为利他而欲求圆满菩提果”,这个意乐是愿菩提心;“为此而次第行持六度”,这个意乐是行菩提心。

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比如一个人要去拉萨,首先要有想去拉萨的心愿,心里有这个计划,有这个准备,以此比喻说明愿菩提心,即为利他而求证菩提果。先要有愿望“为了度化众生要修持成佛”,有这个心意,有这个计划,有这个准备。

想去拉萨之人,心里有这个想法,然后开始坐火车或坐飞机……有行为的摄持,已经施行了,以此比喻说明行菩提心。无缘无故不能成佛,成佛要修持六度万行,即要行持布施、受戒、修忍辱、精进、修禅定(比如,可能还没有正式去坐禅,但是开始准备坐垫、禅房了等)、修持智慧(比如,尽管还没有真正证悟,但是通过中观里讲的一些逻辑和推理方式来了解胜义谛的空性),这就是行菩提心。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次第别”即次第分别,此处是指先有愿望,然后有实际行动。

很多人认为,行为就是行菩提心。其实行为不是行菩提心,菩提心必须是“心”。要有菩提心的摄持,这个时候不仅仅有愿望,而且有行动了,这才是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在本体上是相同的,但是反体上各有自相。所以,宗喀巴大师等很多格鲁派的大德们认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本体相同,反体分二。

有些论师认为二者是他体。比如印度的慧足论师认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应该是多体的、他体的,愿菩提心是凡夫相续中的发心,行菩提心是圣者相续当中的发心,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发心,所以就是他体。此处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印度阿巴亚大师认为,资粮道的发心是愿菩提心,加行道的发心是行菩提心,因为是两种发心,所以二者是多体。慧源论师、海云论师则认为,通过仪轨的发心是行菩提心,没有通过仪轨的发心只是愿菩提心,所以认为二者是多体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发心。

自宗宁玛派的龙钦巴大士以及阿底峡尊者等认为,这两个发心本体上是相同的,反体是不相同的,因为各有各的法相。宗喀巴大师和龙钦巴大士在这个地方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二者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宗喀巴大师和甲曹杰等按照寂天菩萨在此处所讲的教理,认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还是有次第之分别的,一个是只有心愿,一个是有实际行动。但阿底峡尊者和龙钦巴大士则没有这样讲,他们认为:为果而发的心是愿菩提心,为因而发的心是行菩提心。“为了度化众生而求证佛果”,这是为菩提果而发的,这个心叫愿菩提心;“为了成佛而修持六波罗蜜”,这是为菩提果的因——六度万行而发的,这个心叫行菩提心。他们在观点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意义上没有矛盾。

我们现在依止自宗宁玛派龙钦巴大士的观点。“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这是愿菩提心;“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这是行菩提心。每天讲法、闻法之前,我都这样提醒大家发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大家有没有认真发,有没有用心听?很多人都没有,都习惯了,根本就没有在意。

接下来讲菩提心的几种分类方式。

一、菩提心有“一”到“六”的分类。

“一”分;只有一个,即空性大悲藏。一个证悟了空性的智者绝对会对没有证悟空性的众生生起大悲心,这叫智悲双运。有智就有悲,有大智就有大悲。自己证悟空性了,一看众生没有证悟空性,在那儿愚痴、颠倒,有时候像个疯子,有时候像个小孩,这个悲心自然就会产生,自然就有!为什么叫“智悲双运”呢?大智大悲原为一体,大智不离大悲,大悲不离大智,所以叫双运。大智大悲双运无二,这是佛的究竟智慧,也是佛的境界。这就是“一”分,其实“一”也没有,因为诸法的实相是超越的,哪有“一”和“多”、“一”和“二”的分别啊?但现在用语言表达,只好这样讲。

“二”分:主要指世俗菩提心的分类,即分成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三”分:依照三学,分三种菩提心。所谓“三学”,即能清净之戒学,能安住之定学,能解脱之慧学。戒、定、慧都是不离菩提心的,离开了菩提心就不叫戒学、定学、慧学。

能清净之戒学:戒是净,如果受戒了,相续没有变清净,就跟没有受戒一样。若相续清净的话,虽然行为上没有那么严格,但是也是戒学功德圆满,因为相续清净啊!净才是戒,有戒才有净,这就是能清净之戒学。

能安住之定学:所谓安住,就是是否有禅定的功夫,是否有定学。现在很多人一点儿都不稳重,不要说学佛,连做人都不稳重,一点定学的功德都没有。

能解脱之慧学:我们要解脱什么?解脱烦恼,没有烦恼叫解脱。慧学应该是智慧,它是对治烦恼,遣除烦恼,降伏烦恼的。即使知识再渊博,理论再精通,若是你内心的烦恼没有减少,还是没有智慧,只能说有知识,不能说有智慧。智慧与知识要分清楚,但是很多时候分不清楚也是很正常的。当时“佛”字为什么不敢直接翻译成“智慧“呢?怕产生误会,所以佛没有翻译。这是我们汉地的大德们讲的,法师们讲的。“佛”翻译过来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为什么当时没有直接翻译成“智慧”、“觉悟”呢?因为这个觉悟是超越的,这个智慧是超越的。这个智慧能和普通的“智慧”能一样吗?世间人经常说这个人有“智慧”,那个人有“智慧”,二者能一样吗?所以怕在这里产生误会,怕世人混淆,所以留置而没有翻译。

三学的功德不应该在外在上,应该在相续里。外在上存在的佛法应该是三藏,通过三藏才能产生三学的功德,三藏的存在是为了三学功德的产生。其实教法不是真正的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应该是三学,真正的佛教应该是三学。有三学才有佛法,有三学才有功德,有三学的功德才有佛教。真正的佛法应该在众生的相续当中。

“四”分:即胜解信发心、清净意乐发心、异熟发心、断证发心。胜解信发心就是资粮道、加行道的发心;清净意乐发心是一地到七地菩萨的发心;异熟在这里指三净地,异熟发心是三净地,即八地、九地、十地菩萨的发心;断证发心是佛的发心。

“五”分:以五道划分五种菩提心。五道是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修道,应该都是不离菩提心的。

“六”分:以六度划分六种菩提心。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是不离菩提心的。

这是一到六的分法,此外还有以比喻进行的分类,即用各种比喻来说明菩提心。比喻分类有二十二种,这在《现观庄严论》里讲得非常仔细,大家可以参考。

今天我们讲了菩提心的因缘、菩提心的本体和菩提心的分类这三个内容,大家应该认真地学修。这个机缘不容易啊,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