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老屋吓跑周遭居民,念佛居士独自留守却得长寿
发布时间:2024-07-25 02:42:06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诡异老屋吓跑周遭居民,念佛居士独自留守却得长寿】
我高一时的同桌,(尊重本人意见,隐瞒其名字,只叫他小李),老家在四川省南部县定水镇,如今自己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场。本人在他那跟他学习技术和经营,以下是他给我讲述以及本人亲身经历的关于他老家一处满清末年房子的故事:
在他老家定水乡下,有一所满清末年时一地主修建的学堂(据说是辛亥革命前一年或者是当年,本人记不太清,由其爷爷亲口告诉我的)。在他小学时,那所老房子还曾做过他们教室,那时候他们去上课时,经常发现隔了一夜后打开门,桌子上多了很多不清楚来历的骸骨,当然也许有些人会将这解释为有人恶作剧,但是接下来我要讲述的故事,是科学无法解释,且会让您毛骨悚然的真实故事。
这所老屋与小李爷爷奶奶住的小房子墙挨着墙。小李幼年时和他父母的住房则在房子斜对面。大家看了现场照片后可以自己想象位置。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所老屋经常会在夜晚响起铁链拖在地上的声音。而每当出现这样的声音,则以房屋为中心的附近居民家中必然会有人死亡!据小李的伯父说,他小时候在房子的二楼读书时,曾经有人拍他肩膀,回头却空无一人的事情发生!小李在儿时也曾发生无故发烧,吃药无效,当地一位巫师(或者是道人,我不太清楚)来看过之后,给他一段红线。叫他把线绕在自己房子旁边的一棵桃树上,完成后马上回家不许回头。小李照做后发烧不药而愈,那桃树却枯死了。(这事本人曾向小李母亲当面验证,并去现场看过,现场经历下文将提到)
久而久之,此处居民都非常惶恐,于是纷纷搬离。而在1997年,当老屋再一次响起铁链声音时,小李年仅30多岁的父亲也不幸去世。于是小李的妈妈也带着他搬离了老家,到她妈妈的娘家金星乡居住。老屋附近居民,只剩下了与其一墙之隔的小李的爷爷奶奶。
2009年,小李跟我讲起这段往事,本人因为好奇,提出亲去他老家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也因为想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于是带我前往。在他老家,我见到了那所老房子,据说已经被列为保护建筑,说是文物。还见到了他那挨着老屋住了多年的爷爷奶奶,两位老人都很善良,家中常年供奉西方三圣。并且常年念佛。我见到他爷爷时,他爷爷骑自行车从雨后带着泥泞田坎对面一直骑过来。全然不象是81岁的老人。他奶奶身体不太好,很多算命的都说7月是个坎(然而老人坚持念佛,至今3年有余依然健在)。我与老人家谈了一会儿,他爷爷说这的人都搬走了,要是他去世,也没人知道这房子是什么时候修的了。还说风雨把房子吹塌一角,他还拿出自己积蓄请人补瓦。本人饶行一圈,发现老屋周围其他所有房子果然全部空着无人居住。而那所满清老屋已经濒临倒塌,却依然看出于现代建筑明显区别。
2012年9月。本人再次陪小李回他老家看望他爷爷奶奶,他也顺便想看看自己10几年前父亲去世前和父母一起住过的房子,小李的爷爷给我们开了门。我跟着跨进屋,突然感觉一阵冷气袭来!不是那种温度降低带来的感觉,而是从心底升上来的寒意!我急忙念佛,才感觉暖流升起,于是转身退到房檐外……回家路上小李自己也跟我说感觉那里阴气逼人,实在无法久呆。
以上内容部分为小李口述,其母验证(他妈妈在修理场负责我们日常生活饮食,很朴实的农村妇女)。部分为本人亲自验证经历。或许有细节问题本人记忆有误,但故事本身是真实的,四川南部县定水镇李家(李家是地名,大概是因为那里姓里的人很多)的老居民基本都知道这些事。
除开故事恐怖内容本身,大家可能会想:为什么小李的爷爷奶奶在那一直居住却安然无事反而长寿呢?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他们都心地善良,坚持念佛,所以有佛菩萨保佑而得平安。他爷爷尤其是面相和善,说话很通情达理,偶尔来城里看小李,修理场旁边的人跟他略一接触都说他是知书达礼的人。所谓善人自有天佑吧。或许那所老房子是久空导致有鬼道众生居住,或许是那里风水不太好,但是两位信佛念佛的老人却在旁人眼中的闹鬼之绝地安然生活多年,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民国少女病逝后,投胎到美国,回来谢恩人】
闽省著名旅游城市厦门与号称海上明珠之鼓浪屿,间隔八百余米宽之小海峡.厦人称之为:鹭江.千百年来,以渡船来往交通.至今仍是.鼓浪屿风光秀美,建筑格调丰富,号称万国建筑博物馆,并有钢琴之岛美名.白天海内外游人如织.入夜十一点半后,则少人烟矣.厦鼓之间渡船,除了少数在厦门上夜班而住在鼓浪屿之人外,几无人乘坐.故十一点半后,每四十分钟一班.一直到天明五时半.才恢复正常十分钟一班航行.。时日一久,坐此班船之人,即使不识,亦相知矣.总为二三十个人.一上船,众熟人皆会心一笑。如有生人,众亦知之,如某一熟人因故不至,亦一目了然。
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夜十一点半前,众客如常相聚。渡船尚未开,众人取乐聊天,海风消暑,然亦使皮肤粘湿难忍,恨不得即时冲凉。客中有张建国者,厦门酒厂高级技术员,一向活跃,无人不识。如往常,从船首至尾,拍老王肩,握小李手.与老陈寒暄数句,和小张谈笑几声。然今晚,建国突然发现,船上多一生人.她一言不发,面海而立,独处阴暗.不与人搭腔.若非其白衣裙随风飘逸,或不知其存在矣.建国好奇而前,一打照面,但见是位二十岁左右之女,长发如瀑,双目秀美,然冷峻而令人生畏.一见建国,却展然一笑,如春风其来.建国问:“船上皆熟人。汝游客乎?”姑娘说:“某亦本地人。唯向少晚归。”俩人遂天南海北而聊。谈起鼓浪屿风情典故,如数家珍。姑娘不仅相狡好可人,且声音温润甜美,令人与之相处,倍觉心旷神怡。建国问起姑娘家世住址,称姓林,名丽蕴,住在某某路百八十二号。不觉船已开,风渐大。海风吹其秀发,偶尔从建国眼前掠过,姑娘急含羞而用手握住。颦笑之间,动人心魄。厦鼓之间,仅需五分钟的航程,建国恨其太短矣。数语间,船达码头。遂依依不舍,道别再三。并相邀寻时互访。
建国回家后,彻夜难眠。转辗反复,细思所遇。岛上人口仅万余人,林姓虽是大姓,但从未见过此人,所言某某路亦是偏僻小径,心中甚为不解。捱至近天明,方合眼而寐。一觉醒来,已日近中午,急起床而往,欲探究竟。不一刻,即到某某路,间有花店,遂持而欲献。然从小径之头走到尾,竞无百八十二号之宅。心中诧异不已。问路边大榕树下卖茶之老者,方知,百八十二号,即树边旧宅,已废多年矣。遂延旧门而入。只见庭院深旷,杂草枞生。几棵老树高耸入云。虽是暑日之午,然院中阴凉之气直逼人心。建国寻思,岛上若此类当年华侨所建之大宅,数以百计。文革中,绝大多数为工农群众所据。一户之中,数十人家。然此宅竞无人居住。亦奇矣。突于院落东北角,发现一坟。上前一看,碑已残断。字迹依稀可认,似为:爱女林丽蕴之墓。民国十九年某月日。
建国惊且悟。昨日所见,此女之魂矣。此时,国人已多被唯物所洗,不信鬼神者众。故建国百思不得其解。遂就教于卖茶之老者。老者道:“鬼神之事,千年所传。难言其有无也。汝昨晚是亲历,而此墓又历历在此。若称假,汝当难自圆其说矣。”建国并请教如何应对。老者道:“此女应无恶意。恐有事相求。汝当祈而求之。”
建国遂依法而为。先为其重树墓碑,并除去杂草。陈五果水酒,祭而祷:“有缘一面,如有所嘱,当尽力不负。”
此后,建国每趁末班轮渡,心中均有所盼望。然竞从此不得相见。每年清明,建国均前往为其扫墓。如待家人。
前年癸未(2003年)秋,某日,一美国青年黑人迈克前来厦门,欲访寻张建国。其时建国已退休在家,养花种草,安度晚年。唯日月晨昏,常路经废园,抚墓而思。且建国晚年诚心向佛,皈依妙湛大和尚,法号:本华居士。精进修行,心境日佳。迈克一见建国,即跪地而叩头。称谢不已。建国大惊,寻思从无外国亲友,何来此一幕?
不料迈克一口流利中文,说:“恩人可曾记得二十四年前轮上之夜?白衣女子?”
建国与迈克相视许久,突双双抚掌大笑。
建国笑道:“白衣女朗变黑人帅哥。真是天方夜谈。”
迈克道:“余自四岁起,每月常有一梦,梦在船上遇到一中国男子。后及年长,每天子时,必有此梦境出现。前几年,幸遇一中国去之高僧,得其指示,称,余乃前生为中国人,且为一女子,家在厦门鼓浪屿某某路百八十二号。曾因受困于荒坟之中,残碑断墓,少有所祭,难以超生投胎。幸与恩人有数世因缘,得恩人助,得以解脱苦海,再生而为人。不料竟投胎异国,且为黑人。真是人生无常,业力难料矣。且自知前生曾为中国人后,遂求学中文,竟一日千里,许多书,似曾相识。今日一见恩人,音容与梦中无大异,时光虽逝,神采依然。颇欣慰矣。”
两人遂共赴废园。
迈克抚墓而沉思,泪水涓然而下。迈克称:“听中国高僧指点,余前生为富家女,二十岁因染病而逝。父亲为南洋富商,后病逝于南洋。其他家人因日寇侵华,而散布四方。遂废于祭祀。病中有美国传道士迈克多方照顾,视如已出。故此生投胎为其女。”建国闻后,亦感慨万千。迈克诚邀建国同赴美国生活,称其家境颇富,愿奉侍天年。建国力辞不就。后,迈克出资将废园购下,修辑如故。赠予建国。并将旧坟中之骸骨火化,骨灰带至美国。建国之弟建军,曾为余之同行,与余谈起此事,不胜惊叹。
民国少女病逝后,投胎到美国,回来谢恩人
闽省著名旅游城市厦门与号称海上明珠之鼓浪屿,间隔八百余米宽之小海峡.厦人称之为:鹭江.千百年来,以渡船来往交通.至今仍是.鼓浪屿风光秀美,建筑格调丰富,号称万国建筑博物馆,并有钢琴之岛美名.白天海内外游人如织.入夜十一点半后,则少人烟矣.厦鼓之间渡船,除了少数在厦门上夜班而住在鼓浪屿之人外,几无人乘坐.故十一点半后,每四十分钟一班.一直到天明五时半.才恢复正常十分钟一班航行.。时日一久,坐此班船之人,即使不识,亦相知矣.总为二三十个人.一上船,众熟人皆会心一笑。如有生人,众亦知之,如某一熟人因故不至,亦一目了然。
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夜十一点半前,众客如常相聚。渡船尚未开,众人取乐聊天,海风消暑,然亦使皮肤粘湿难忍,恨不得即时冲凉。客中有张建国者,厦门酒厂高级技术员,一向活跃,无人不识。如往常,从船首至尾,拍老王肩,握小李手.与老陈寒暄数句,和小张谈笑几声。然今晚,建国突然发现,船上多一生人.她一言不发,面海而立,独处阴暗.不与人搭腔.若非其白衣裙随风飘逸,或不知其存在矣.建国好奇而前,一打照面,但见是位二十岁左右之女,长发如瀑,双目秀美,然冷峻而令人生畏.一见建国,却展然一笑,如春风其来.建国问:“船上皆熟人。汝游客乎?”姑娘说:“某亦本地人。唯向少晚归。”俩人遂天南海北而聊。谈起鼓浪屿风情典故,如数家珍。姑娘不仅相狡好可人,且声音温润甜美,令人与之相处,倍觉心旷神怡。建国问起姑娘家世住址,称姓林,名丽蕴,住在某某路百八十二号。不觉船已开,风渐大。海风吹其秀发,偶尔从建国眼前掠过,姑娘急含羞而用手握住。颦笑之间,动人心魄。厦鼓之间,仅需五分钟的航程,建国恨其太短矣。数语间,船达码头。遂依依不舍,道别再三。并相邀寻时互访。
建国回家后,彻夜难眠。转辗反复,细思所遇。岛上人口仅万余人,林姓虽是大姓,但从未见过此人,所言某某路亦是偏僻小径,心中甚为不解。捱至近天明,方合眼而寐。一觉醒来,已日近中午,急起床而往,欲探究竟。不一刻,即到某某路,间有花店,遂持而欲献。然从小径之头走到尾,竞无百八十二号之宅。心中诧异不已。问路边大榕树下卖茶之老者,方知,百八十二号,即树边旧宅,已废多年矣。遂延旧门而入。只见庭院深旷,杂草枞生。几棵老树高耸入云。虽是暑日之午,然院中阴凉之气直逼人心。建国寻思,岛上若此类当年华侨所建之大宅,数以百计。文革中,绝大多数为工农群众所据。一户之中,数十人家。然此宅竞无人居住。亦奇矣。突于院落东北角,发现一坟。上前一看,碑已残断。字迹依稀可认,似为:爱女林丽蕴之墓。民国十九年某月日。
建国惊且悟。昨日所见,此女之魂矣。此时,国人已多被唯物所洗,不信鬼神者众。故建国百思不得其解。遂就教于卖茶之老者。老者道:“鬼神之事,千年所传。难言其有无也。汝昨晚是亲历,而此墓又历历在此。若称假,汝当难自圆其说矣。”建国并请教如何应对。老者道:“此女应无恶意。恐有事相求。汝当祈而求之。”
建国遂依法而为。先为其重树墓碑,并除去杂草。陈五果水酒,祭而祷:“有缘一面,如有所嘱,当尽力不负。”
此后,建国每趁末班轮渡,心中均有所盼望。然竞从此不得相见。每年清明,建国均前往为其扫墓。如待家人。
前年癸未(2003年)秋,某日,一美国青年黑人迈克前来厦门,欲访寻张建国。其时建国已退休在家,养花种草,安度晚年。唯日月晨昏,常路经废园,抚墓而思。且建国晚年诚心向佛,皈依妙湛大和尚,法号:本华居士。精进修行,心境日佳。迈克一见建国,即跪地而叩头。称谢不已。
建国大惊,寻思从无外国亲友,何来此一幕?不料迈克一口流利中文,说:“恩人可曾记得二十四年前轮上之夜?白衣女子?”
建国与迈克相视许久,突双双抚掌大笑。
建国笑道:“白衣女朗变黑人帅哥。真是天方夜谈。”
迈克道:“余自四岁起,每月常有一梦,梦在船上遇到一中国男子。后及年长,每天子时,必有此梦境出现。前几年,幸遇一中国去之高僧,得其指示,称,余乃前生为中国人,且为一女子,家在厦门鼓浪屿某某路百八十二号。曾因受困于荒坟之中,残碑断墓,少有所祭,难以超生投胎。幸与恩人有数世因缘,得恩人助,得以解脱苦海,再生而为人。不料竟投胎异国,且为黑人。真是人生无常,业力难料矣。且自知前生曾为中国人后,遂求学中文,竟一日千里,许多书,似曾相识。今日一见恩人,音容与梦中无大异,时光虽逝,神采依然。颇欣慰矣。”
两人遂共赴废园。
迈克抚墓而沉思,泪水涓然而下。迈克称:“听中国高僧指点,余前生为富家女,二十岁因染病而逝。父亲为南洋富商,后病逝于南洋。其他家人因日寇侵华,而散布四方。遂废于祭祀。病中有美国传道士迈克多方照顾,视如已出。故此生投胎为其女。”建国闻后,亦感慨万千。迈克诚邀建国同赴美国生活,称其家境颇富,愿奉侍天年。建国力辞不就。后,迈克出资将废园购下,修辑如故。赠予建国。并将旧坟中之骸骨火化,骨灰带至美国。建国之弟建军,曾为余之同行,与余谈起此事,不胜惊叹。
【发生在温哥华医院的真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温哥华一家医院。我的弟媳妇亲历。由于西人的习惯,我不能展示医院和患者照片。我用人格当保,这是真的!
弟媳妇就职一家医院。在加拿大,人们是老有所养,老人到一定年纪可以领取养老金,无论您之前工作情况如何,给到每位老者无忧的生活。如果老人有病,除了大量的公益性质的养老院,有很多医院也开设养老性质服务,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关爱,政府直接把资助金打入医院和相关机构。
弟媳妇负责的楼层就是这样性质的病区,很多慢性病老者住在医院里,有点类似临终关怀,他们物质条件很好,医生护士的照顾很好。医患间关系很亲切。弟媳妇是个温婉的女子,很细心很耐心,得到老人的喜爱,他们总是学着说中国话,把弟妹叫做“阿妹”。
这天阿妹一上班,就有位玛利亚病者来办公室要求转病房。玛利亚是位70多岁的老太太,西班牙移民,和她同住的是位本土加拿大老太太,80多岁,叫莫亚。莫亚最近病情加重不能起床。玛利亚说,莫亚被鬼缠身了,每天晚上哼唧很吓人。阿妹去看莫亚,果然,莫亚说,她只要一闭眼睛就看见她的已经去世20年的丈夫站在床前,或挤到床上。阿妹安慰她们,梦不要当真。可是两个老太太都说见鬼了。这件事持续了几天,整个病区都在议论,因为人们都听到半夜莫亚惊怖叫唤。
阿妹告知院长。院长来询问后决定,请牧师来。这天来了牧师,在病房读诵圣经。很多病友也来了,一起祷告。可是没有用,夜里莫亚仍说看见亡人来了。很多病人也心绪沉重。院方开会专门研究,请了一些病人家属参加。有家属提出,请和尚来做佛事。温哥华很多华人,不同肤色的人互相尊重信仰。出家人,在西方社会,被敬重。
既然有家属提出方案,院方就征求莫亚老太太家属意见,他们同意,就请了一寺院两位师父去医院。这天师父读诵了佛经。晚上,一切恢复平静。这个故事到此结束。莫亚现在每晚可以安静入睡了。
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医院六楼。七楼一位老者,叫托马斯,一个老头,严重心脏病已经住院多年,常年卧床。听说了莫亚的故事后,他详细向阿妹了解情况后,请医院为他请和尚来,因为几天后是他106岁生日。
这天,他的家人从世界各地来了,共五代四十多人,聚会在医院的会议室。会议室布置成了冷餐会,很多花和食物。很多老人,很多生日是这样在医院度过的,他们活着似乎就是等待生日时见见子孙。人老了,真的很可怜,世界就是一个圆,回到只能喝稀饭趴着爬着的状态。
很多病友和医生护士都去参加托马斯的生日了。和尚也来了。和尚应老人要求念了经。阿妹是学佛的人,阿妹知道,师父念的是阿弥陀经。所有人屏息听着,这些老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倚门站着、或坐在轮椅上,或躺在躺椅上,他们中只有很少几位华人,可是他们似乎都听懂了,不少老人在流泪。
而后,切蛋糕。这时,大家闻到一种奇异的香气。托马斯看着上空,微笑着说(English):哦,很大的莲花,我上去了,再见,再见!
这个老人就这样走了……他双手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