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弘一法师父亲李世珍是商是官?他突然出家背后竟与其父有莫大渊源

发布时间:2025-01-01 02:42:44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弘一法师父亲李世珍是商是官?他突然出家背后竟与其父有莫大渊源

佛家有一句话叫:善种结善果,恶种结恶果;智种结智果,愚种结愚果。

意思是,万物皆有因果,所有的“果”背后都有对应的“因”。

律宗十一代祖弘一法师李叔同充满传奇的一生,便应证了此理。

1918年初,在凡尘里名利双收的李叔同突然抛妻弃子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了。自此,世间再无音乐家、书法家、教育家李叔同,而只有法师演音弘一。

直至圆寂,弘一也未曾透露他出家的真正缘由。也正因他的缄口,李叔同出家原因成了近代史上的谜案之一。

有人猜测他是因病厌世,也有人传他因家族破产遁入空门,他的弟子和后人则猜测他是因人生已进入第三层境界,即灵魂境界而出家。

但至今,这种种也都仅仅只是猜测而已。

任何时候,一个问题久久找不到答案时,回到基本面往往能找到突破口,李叔同之突然出家亦是如此。

对于任何人来说,一生的基本面便是幼年无疑了,这便是心理咨询师在处理疑难时引导患者进入童年时代寻找答案的原因。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

这段话,在中国古语中也能找到相应的记载,如古话“三岁看老”等。

而从另一层面来讲,多数人成年后的人生轨迹虽然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最终却似乎都会转回原点,这多少有点传说中“宿命”的意味。

那么李叔同的童年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一切与他最终身披袈裟又有何关联?

世人皆知,李叔同出生望族,但鲜少有人知道李叔同的家族到底有多旺。

李叔同的父亲名叫李世珍,相关资料中他都以“商人”身份出现。但实际上,李世珍还有另一个身份:官员。

李家祖籍浙江,后移居天津,经营盐业钱庄。到李世珍这代时,已是津门望族。

李世珍本人曾经中过举人、进土,还曾和李鸿章、 吴妆纶三人被称为清朝三大才子,颇具文人情怀。

中举人后,多半都会入仕为官,李世珍自然也不例外。中举后,他也曾出仕做过吏部主事。

但或许是骨子里始终流淌的不是政客的血的缘故,几经辗转后,李世珍如他的祖辈一样最终选择了辞官经商。

此后,李世珍便带着一家住在天津老三岔河口,这个地方听名儿就知道,定是交通要道。没错,此地正是当时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之处,也因此,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这样的处所,定是经商的绝佳之地。

李世珍在此地将家族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了,一时间,津门李家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首富。

资产丰厚的家族必需要传承人,李世珍也极其希望家族人丁兴旺。可偏偏美中不足的是,李家虽家大业大却人丁不旺。

李世珍长子李文锦是正妻姜氏所生,可惜不幸天折,次子李文熙也是体弱多病。这便意味着,家大业大的李世珍膝下仅有一子,且身体欠佳。

成为津门第一大盐商后的李世珍,经常行善积德,他开办了一家“备济社”,施舍钱粮,还给没钱的子弟开办学校,所以他在津门素有“李大善人”的美誉。

或许是李世珍的德行感动了上苍,68岁这年,他新娶的小妾王氏竟然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个人,正是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叔同。

奇迹般老来得子的李世珍始终觉得,这个儿子是上苍给他的奖赏,李叔同出生那天的异相似乎应证了他的想法。

李世珍老来子李叔同出生这天,竟有一对喜鹊衔着一根松枝(一说橄榄)飞进来,它们将松枝端正地安放李世珍在产妇床头后,便欢叫着离去了。

有这样的祥瑞,加之又是老来子,李世珍对李叔同自是疼爱非常。

李叔同出生后,父亲李世珍第一时间为他物色了最好的乳母。李叔同的乳母刘氏与普通大户的乳母的一个明显差别是,她略知学问,她不仅能识文断字,还能够背诵《名贤集》等。

李叔同后来在回忆中说,闲暇时,她总是会教他诵习“人贫志短,马瘦毛长”、“高头白马万两金,不是亲来强求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连喂奶的奶妈都精选至此,足见李世珍对儿子李叔同的关切。

李叔同能跑能跳后,为了让他有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李世珍还又买了一个更打的宅院,这处宅子在老宅附近的山西会馆南路。

新宅沿街而建,坐西面东,大门为“虎座”门楼,门楣上有精致的百兽图镂刻砖雕,迎面为刻砖照壁;门楼左侧为厅房,门楼和过道正上方分别悬挂着“进土第”和“文元”两方源额。

这座宅院之宽敞和气派,丝毫不亚于当时的王公府邸。

新房子处处透着富贵和名望,就连仓房和走廊都装饰得异常华丽。李世珍还专门仿造当时的西洋建筑,专门装修了一间“洋书房”。书房里摆设精致,根据李叔同的回忆,这间书房里还摆放着奥国驻津领事赠送的一架名贵钢琴。

这架钢琴后来成了李叔同音乐启蒙的工具,也成了他童年最快乐的回忆之一。

自古官商从来不分家,尤其李世珍还曾是朝廷要员。退隐成巨商后,居住在奥租界的李世珍仍与当时的不少官员有来往,这些人中除了外国领事之外,还有李鸿章等。

当时,李鸿章经常与李世珍往来,他是李家的常客。

这般家境长大的李叔同却丝毫未沾染任何纨绔气,反而拥有洞若观火的智慧和过人的灵气,这与李世珍和母亲王氏对他的影响分不开。

李世珍信奉佛教,虽富甲一方却从来谦逊、仁慈,母亲王氏也信奉佛教,他们经常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年幼的李叔同。

弘一书法

每每在院子里看到飞进来的受伤小动物,父亲李世珍总是吩咐下人要小心医治照抚再放生。小小的李叔同对于生命的认识,大约就起源于此。

在教育上,父亲和母亲对他从来未有丝毫松懈。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不忘处处以儒家教范教化他。

李叔同说,母亲曾教他“不撤姜食, 不多食”的论语古训,她甚至还特意在每天的餐桌上摆一碟生姜, 给叔同耳满目染的印象。

王氏还曾义正词严地教育叔同“席不正不坐”,她也时时不忘传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以知礼、守孝、诚信、尽忠、舍生取义的儒学礼仪要求他。

这般长大的李叔同,倘能成长成纨绔子弟,那才让人诧异呢。

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李叔同自幼便表现出了温文尔雅的气度,这大约是后来弘一法师道风仙骨的基础。

成年后的种种“果”,都在童年时找到了“因”,李叔同便是如此。

李叔同后来之弃世入佛门,似乎也能从他幼年的这一经历中找到渊源。

1884年9月,父亲李世珍患了痢疾,眼见病势越来越重之际,他却宣布不再寻医问药。这点,与李叔同圆寂时的做法几乎如出一辙。想来,弘一法师圆寂前拒绝求医,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一个人病危时拒绝医治,这在常人看来反常的现象,却得到了李叔同母亲王氏的支持。王氏与李世珍同样信奉佛教,于是在丈夫生病后,她只经常请高僧到家里来,在病榻之前诵念俭刚经。

最终,李叔同亲见父亲李世珍静静地聆听着和缓悠远的梵音安详而逝,卒年72岁。

也是自那时起,那悠远的梵音便经常回荡在李叔同耳边。它如在呼唤李叔同,也如在护佑着他,每次耳边回响起这梵音,他都出奇地安静。

弘一法师圆寂

父亲去世这年,李叔同年仅5岁。

关于父亲的离世,给李叔同留下最多印象的不是哭丧声,而是僧人诵经的声音。李世珍去世后,在家停灵7天,7天里,无数僧人聚集为他做法事,一时间诵经之声不绝。

在这整整七天里,对生死本没有概念的李叔同只记住了那些为父亲超度的僧人。他似乎并不知道父亲从此将会和他永远分离,也许看着安详死去的父亲,他只是觉得那是一场长眠。

但事实上,从佛家的角度出发,不正是如此吗?!

父亲去世后,母亲对他的教育更加看中了。王氏爱怜幼子,却从不溺爱,在教育上她从未对儿子有丝毫松懈。父亲去世后,李叔同二哥李文熙开始接替父亲承担起了对他的教育。在他们的教育下,10岁这年,熟读诗书李叔同便已写下了诗句:

“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从这句诗看来,幼年的李叔同对人世间的富贵便已看透。说来,真真要看透富贵,终究得尝过极致的富贵,《红楼梦》中贾府富少爷贾宝玉是如此,李府富少李叔同多少也是如此。

所不同的是,贾宝玉之出家乃因看破红尘,而李叔同的出家虽也在看破红尘的基础上,却也多少的与他幼年所受的影响有关。

如果,贾宝玉的遁入空门迫于现实;李叔同的出家,则更像是宿命。

凡尘里,有很多人像是带着使命出生。在幼年时,便有无数启示催促着他们早日完成使命。说来,李叔同出生时衔着松枝的喜鹊、父母的信佛和种种,不正是催促他出家完成使命的提示吗?

或许,李叔同正是收到这无数启示而恍悟并出家,也未可知。

不论李叔同突然出家背后真相是什么,他确乎已经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