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虚法师:《楞严经》讲记(30)空假中三观
发布时间:2024-09-22 02:46:21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空假中三观
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十讲,第十节课。上一回我们讲到了阿难尊者痛定思痛,通过摩登伽女这件事情,他就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没有定力、也太没有智慧了,只有定慧不足才会被异性迷惑诱惑嘛(其实俺们都一样,都是换了不同面孔的“阿难”,都是在轮回中死不悔改的老大难),所以阿难尊者就替我们、也替他自己,开始正式地就向佛陀请法了。
他询问了“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也就是诸佛是修持什么“妙奢摩他、三摩和禅那”的法门,才最终圆成佛果的?(大家翻到这个经文)换言之,也就是诸佛是修持什么样微妙无上的“止观定慧”法门才圆满成就的?像这三个专业词语,什么“妙奢摩他、三摩和禅那”,其境界含义大概就等同于我们中文的“摩诃止观”,还是这个翻译比较简明一些。
在天台宗的祖师那里,这个“止观”的“大概念”细分开来,差不多就有那么三个不同的切入角度、有三个不同的定义,师父觉得很有必要给大家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你们必须要对佛法有一个更专业、更深入的了解,学佛不是娱乐,不是空闲时间的娱乐,不是打发时间的游戏,所以师父不厌其烦地讲,也请你们打起精神来,把耳朵洗干净了来仔细听……
听不懂也要听,先种个种子也比不听的好,知道不?建议你们中间有兴趣修止观禅定的,以后可以去深入闻思一下天台祖师的几部专著,比如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和《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等,先树立对禅修、止观的圆通正见,然后你们自然就会知道该怎么趣入实修了,自然就会知道,千万不要盲修瞎炼,不要什么都还不懂呢就盲修瞎炼,知道吗?不要听现在的人吹牛瞎扯,要去看公认的祖师大德的经验之谈,这样做就会比较专业、会比较稳妥些,不会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现在师父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不得已用语言文字来对这个禅修禅定的种种境界做一个尽量贴切的描述,大家要切记,这种语言文字的描述跟真正的实证体验,跟那种实证体验到的境界那还是差得很远很远的,不要以为听听文字、以为自己想象和理解到的“那个”就是实证的境界了,说实话那差得太远太远!千万不要做这样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蠢材,要始终保持一种基本的反省、理智、觉察和正见,知道师父在说什么吗?
这个关于“止观”的三个不同的定义,实际上也就是三个具体的修持方法,在天台宗那里,这就是著名的“空假中”三观(三止三观):空观、假观和中观,也就是“真空观、假有观和中道观”。(师父尽量讲得慢一点,你们把心沉静下来,仔细听,冷静地听……)这三观正好可以分别对应《楞严经》在这里讲的“奢摩他、三摩钵提和禅那”。
这个“奢摩他”大概对应的就是“空观”,因为在那种心如止水、静定、寂灭的境界中,修行者可以很直观地体验、体悟、体证到“一切万有皆空性”这个“无我”的真实相,开启般若智慧,从此对身心内外的一切法都不再有丝毫的迷执,不再有分别取舍,所以“奢摩他”在三观中是属于空观的范畴。
那么“三摩钵提”对应的就是“假观”,因为在那个“正受、正定”的境界中,修行者可以很直接地体悟到:虽然万法万有都是空性的、假的,但是不碍它们有如幻的缘起,而产生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的妙有、妙用和妙行——举手投足、吃饭喝水、运水搬柴,都是妙有、妙用和妙行——这一切的妙有、妙用和妙行,在本质上都是空性的、假的,所以叫做“假有”,了解这个定义吗?因此“三摩钵提”在三观中是属于假观的范畴。
这个最后的“禅那”,它对应的自然就是“中观”了,在那种“止观双运”的“静虑一如”境界里,修行者可以很明确地观察和体证到一切万法“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空有不二”的中道实相境界,法尔如是,不假修持——你修持不修持,这个实相都如是、都如此!由此就可以超越对一切轮回和涅槃境界的妄想分别、迷执取舍,心大安住,得大解脱。由于这个“禅那”的修法,能够令我们契入中道第一义谛,实证“空有不二”的实相境界,所以它在三观中是属于中观的范畴。
对一般根器的修行者来讲,其实也就是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讲,这个三观是有次第的修法,是可以按照次第阶段一步一步去修证的。比如说,一般可以先修空观,断见思惑;修成了再修假观,断尘沙惑;然后再修中观,破根本无明,可以这样去修,一步一步来。但是对那些上根利智,对某些“圆修”根器的人来说,这个三观就不是什么次第法了,而是“圆人修法,无法不圆”,换言之,修行者可以从任何一个法门入手,表面看只是修一个法,但实际上是三观同修、三观圆修。
比如这种修行者他修空观的时候,假观中观也同时具足,一空一切空,即空即假即中;他修假观的时候,空观中观也同时具足,一假一切假,即假即空即中;同理,他修中观的时候,空观假观亦复如是,同时具足,一中一切中,也就是即中即空即假。听蒙了吧?听得懂吗?你们听不懂就对了,听不懂师父就放心了。
我们中国的天台宗就是根据这个不可思议的实相修证的妙理,建立了“一心三观”的摩诃止观的大乘了义修法,这个三观的修法互摄互融,圆修圆证,不历阶级,没有次第,所以又叫做圆融三观。阿难尊者在上面问的“妙奢摩他、三摩、禅那”,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个圆融三观,而不是次第的三观修法,因为次第的修法还不能称之为“妙”,还不够“妙”,了解这意思吧?
只有这个精妙微妙不可思议的圆融三观,才能圆满“诸菩萨万行”,才能圆成佛道,直达究竟的菩提宝所,所以这整部《楞严经》其实都是在围绕着这个修行的根本和总纲展开的,因此大家要注意听了。
虽然这个三观、尤其是圆融三观的修法,咋一听好像很枯燥、很难理解,但实际上它是很简单的。它直指的就是我们的心灵境界,在师父看来很简单,要正确理解三观很简单,这不是吹牛,也不是狂妄,每一个有过实修实证体验的修行者都会觉得很好理解,理解之后甚至还可以把它灵活运用到生活生命的方方面面,可以解决我们很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但它同时也是非常难的,难就难在我们凡夫很难做到“念念觉照,念念保任,念念安住”,很难做到“老实坚持”,很难“一以贯之”。所以要理解这个道理、要讲道理很容易,但是要实证这个道理、要活出道理、要做到道理,那就非常难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