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榕寺“国宝”花塔内有乾坤
发布时间:2024-04-02 02:38:57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六榕寺“国宝”花塔内有乾坤
原标题:“国宝”花塔 内有乾坤
六榕寺花塔 台阶两侧有摆放蜡烛的凹槽 王勃撰写的碑记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说起“海上丝绸之路”的遗迹,除了承担入穗航标的“双塔”琶洲塔和赤岗塔,闹市区中还有一座古塔,那就是坐落于六榕寺当中的花塔。花塔内有藏有八层暗层,楼梯也暗藏“机关”,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花塔还留有苏东坡、王勃等名人的墨宝,更添传奇色彩。 空中俯瞰塔似莲花 塔砖皆为北宋古物 六榕寺原名宝庄严寺,花塔原名宝庄严寺舍利塔,是梁武帝在537年下令兴建。971年,花塔被大火焚毁,直到1086年才重建,此后花塔又经历多次重修。建塔之初,昙裕法师将其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从扶南(今柬埔寨一带)迎回的佛舍利供奉在塔基地宫,宋代重建时曾发掘出佛舍利,与其他珍宝一同藏在原处。 六榕花塔保留了宋代建筑的形态,也是岭南地区现存最高的宋代古塔,高57.6米。据唐代王勃的塔碑文记载,以前这是一座四角六层的方塔,而现在则是八角九层。虽然外观有九层,但塔内还有八层暗层,加起来共有十七层。从外部看,整座花塔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塔顶则像一朵花蕊。从空中俯瞰,整座塔就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被街坊称为“花塔”。 花塔正面朝东,是仿楼阁式砖木结构,塔身除斗拱及楼层、栏杆用木制外,其余大部分用砖砌就。据寺内工作人员介绍,花塔原是青砖外墙,民国时期重修,将外墙刷成了灰白色,此后就一直延续。别看外墙是石灰,里头可是另有乾坤。2000年修葺花塔时,塔壁间曾发现印有“广州净慧寺宝塔砖劝首林主簿并转运司监劝史首王”的砖铭,原来,整座塔的砖头居然全是北宋时期的。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塔内,只见每层塔身外层都有回廊围绕,各层层檐以碧绿色琉璃瓦覆灭顶,檐顶微翘,形如飞鸟展翅,八个檐角每个都悬挂着铜制的吊钟。而楼梯穿过塔壁,幽深的楼梯上还有层层叠叠、具有规整几何花边的楼梯顶,就如往下倾斜的拱门一般。对此,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办公室主任尚杰告诉记者,这种楼梯顶在古塔建筑中普遍存在。 登花塔有诀窍:上塔顺时针,下塔逆时针 据介绍,花塔的楼梯和楼层都有“机关”。如绕着塔身外层回廊逆时针走,要整整走完一圈,才能找到正确上楼的楼梯。回廊中有数个入口通向塔内,记者进去一看,发现这里就是所谓的“暗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登花塔有诀窍:“上塔顺时针,下塔逆时针。因为塔有八面,人进入塔中便好似进了八阵图,绕完八面才能找到上楼的梯口。” 二层以上外廊的木栏杆是仿宋式斗子蜀柱勾栏式,木材大都为宋代留下来的。这些木材要在桐油里长时间浸泡,使之变沉变实,才能不易点燃,也能保存很久。但一旦起火,火势就难以控制,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