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佛教报恩主义

发布时间:2022-03-24 11:52:36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佛教报恩主义

  佛教虽有部分思想主张出世,但大乘佛教实重视入世,故对世间人伦关系上所应有的种种美德都有具体的说明。尤其对人伦上报恩主义说得非常彻底圆满,佛教可以说是一个报恩主义。

  以佛教立场观察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生生世世父母兄弟姊妹。所以佛教主张戒杀放生,乃至对于一切人类社会大众,没有妒忌心及瞋恨心,而以慈悲心、欢喜心、报恩心,爱护一切众生,救护一切众生。在佛教大报恩思想里,对于一切众生没有丝毫欺诈,或残杀鬥争的意向。佛教视残杀欺诈为罪恶,在断除之类。

  佛说人生有四种恩德:一、国家恩,二、父母恩,三、三宝恩,四、众生恩。

\

  所谓国家恩,在君主时代就是国恩,为普通国民所不易知道的。尤其民主时代人民对于政府稍不满意,动辄指责政府,殊不知作为一个自由独立国家的人民,是何等荣幸!我们居住自由,不虑人来侵占,我们生命财产不虑盗匪抢劫,不虑邻国来侵略,是有国家保障,非时风雨的灾难,有国家救济;这种种都是国家有恩于人民的地方。在失去自由独立国家的国民,他的生命财产,随时会遭人残杀与掠夺,而丧失一切,国家能够自由独立,人民生命财产才有绝对的保障。今日无政府状态下及生命财产失去保障的国民,始知无国家的痛苦。人民对国家应有服兵役及纳税尽忠报国的义务。

  所谓父母恩,是为人人应知的恩德。父母不但有养育恩,十月怀胎恩重如泰山。我们能知礼仪,解仁义,都是父母教育的,所以说:「慈父慈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慈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经一劫,说慈母恩不能尽」。为人应知父母甚深恩。我们对于现前父母不但使其温暖,并且要劝令皈依三宝,修诸功德,悟解人生三世所造罪业,一念悔过,罪性本空,往生人天,或生十方凈土中,以七宝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苦趣,这是真正报父母恩。

  所谓众生恩,指九法界内一切人与非人众生而言。以吾人无量劫来轮回六道,不知经过多少生死,每一生有一父母,无量生死有无量父母,而无量父母又互为兄弟姊妹,如此生生世世父母兄弟姊妹不知凡几。故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是为佛教广大报恩眞义。我们要报答生生世世的父母恩,必须要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乃至度尽众生方证菩提,要有这样度生的宏愿。能度众生,就是报众生恩。佛说度脱一切众生,乃至不杀、不盗、不邪淫皆是以报众生恩为出发点。以杀盗淫对象不是众生,乃是我们过去生生世世父母兄弟姊妹,我们又如何能杀父母呢?以视众生为父母观念,爱护一切众生,不杀一切众生,不淫一切众生,救济一切众生,就是报众生恩。

  所谓三宝恩,就是佛法僧三宝。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四十九年苦口婆心说法,指示我们断惑证真离苦得乐的方法,若不是佛陀出世,我们那里能知道有人生真理可求,甚至有十方凈土可生?所谓三宝出世作大船师,是度脱人类及一切苦恼众生,故应知三宝恩高。尤其要仰仗三宝功德度脱生生世世父母。要普劝现前一切父母皈依三宝,奉行五戒十善法。人人以报生生世世父母恩为观念,以视众生为父母,以此观念爱护一切人民,救济一切众生,是为报三宝恩之一。

  由此我们感到三宝恩,父母恩,国家恩,及一切众生恩的深重,尤感谢佛陀指示现前一切国土及一切人民,皆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姊妹,祇为宿业所迷,妄想颠倒,认亲为疏,视父母为仇敌,互相鬥争格杀,造成人类恐怖的劫难,这是何等悲痛呢?

  现在国际不协调,民族间不团结,勾心鬪角,互相猜忌,仇恨妒忌,欺诈百出,及种种无道德无人性举动,残杀人民,恼害众生,推其原因皆由于不明佛说大报恩主义,今日人人有救国报恩的义务,尤其是我们佛教徒有救人、救国、救世、救教的责任,应如何把一切国土中受罪的生生世世父母救度出来?

  一、以佛教大报恩主义,调和国际间,息灭鬪争,使一切国土中人民互视为父母,以爱护父母的心,爱护一切国土中人民,化除一切猜忌仇恨,甚至残杀的观念,互相敦睦亲善,以亲善精神合作建设人类永远的和平。

  二、以佛教大报恩主义团结一切民族,在一个国土内人民不分高下,不分优劣,以一切人民都是我们生生世世父母兄弟姊妹,应以父母的观念,爱护一切同胞,今日国内的战争,互为仇恨,残杀以及社会间互相仇视,都是缺少大报恩精神。今日本省尤存有台湾人、内地人的分别,实是遗憾!彼此皆是黄帝的子孙,内地来台人民应以一切众生为父母观念视台湾人,反之,台湾人亦应以一切众生为父母观念视内地人。彼此互相亲爱,以人世间关系密切再没有超过父母,果能视为父母,互相恭敬,必能眞诚团结安定台湾。

  三、以佛大报恩主义化导一切民众,使一切人民深知四恩主义,皈依三宝,奉行五戒十善,视众生为父母,以父母视人民,互相亲善、互不相杀、互不相盗、互不邪淫,互以眞诚亲善和睦,必能安定社会,繁荣民族,达到建国安邦的目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