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卞之琳的风景与六度关系理论

发布时间:2024-07-10 02:43:31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卞之琳的风景与六度关系理论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断章》,是诗人卞之琳触景生情,即兴所感而创作的。诗人写的是刹那间的感觉,但是其意境已经蕴藏已久。这首诗可以看作情诗,但创作的初衷却是以超然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

这首诗反映了世界中人物和事物之间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有人(“你”)看风景,也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点缀着风景;有人(“你”)看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别人梦境的装饰。

在文学作品里,不少人物都以现实人物为原型。例如,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的不少人物也是以现实中的人物为原型的;《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就是曹雪芹本人;等等。这些原型不就是读者的“风景”么。

我们观察这世界,世界里的其他人就成为我们眼中的“风景”,我们又被别人观察,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人是脱离不了社会的,人与人之间似乎很遥远,但又似乎很接近。如果我们每天沿着固定时间和固定路线上班,那么一段时间以后,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就会发现一些熟悉的面孔,虽然你不知道对方名字。

这让我想起了六度关系理论。1929年,匈牙利作家考林西在短篇小说《Chains》中提出,两个陌生人最多通过5个人就能建立起联系。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通过连锁信实验,提出了六度关系理论。这个理论宣称,你想要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产生联系,实际上最多只需要经过6个人。这里的认识是指双方彼此认识,并且交谈过。

有人认为六度关系理论有缺陷,认为无法把该理论转化为切实有效的结果。例如,有人只需要通过5个人就可以认识某位重要人物,但是真正去认识时,其过程起来却很困难。实际上,人与人交往是需要耗费时间和情感的,并不是单纯认识那么简单。

六度关系理论只是告诉我们,你与某人有建立关系的可能性。六度关系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不是人人必须要相互认识,而是表明整个社会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组织。六度关系理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在原始部落里,如果两个陌生人发生冲突,两人离开各自的村庄又很远,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长时间谈论自己认识的人,试图建立某种关系。当关系建立后,双方的冲突就不会进一步升级。他们不一定要认识所有人,但是建立一条基于认识的关系链却很重要。

在经济发达、贸易繁荣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们交流愈发频繁,关系愈发紧密。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的过程难免产生冲突。当人人都能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都存在某种隐秘的关系时,那么在面对冲突时是不是能更宽容一些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