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西法师:《佛说盂兰盆经》(一)-3
发布时间:2024-12-29 02:35:45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怡西法师:《佛说盂兰盆经》(一)-3
这里竺法护法师翻译没有用「我闻」,为什么不用「我」字?因为「我」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诸法无我。阿难尊者虽然说是「我闻」,但是阿难尊者证得阿罗汉了,他已经了知这个我是假我,是个假名,不是真我,因为诸法无我。我们随顺这种教义,就只称「闻」,不称「我闻」。意思跟如是我闻一样。
当然这个语法掉过来,是先把闻提到前面说。「如是」是信成就。
「如是」是什么意思?蕅益大师解释「不异名如,无非曰是」。
「不异」是没有任何的不同,这叫「如」;「非」是过失,「无非」是没有任何的过失,这叫「是」。
「如是」的意思很深,蕅益大师这里点出来的话虽然很简单,可是深意也都透出来了。什么叫如?「如」是讲自性,自性是不异的,也就是没有差别的,一如,就是不二。自性是宇宙的本体,万法一如,整个宇宙万有都是自性所现,所现的叫「是」。「是」是就相上来讲的,「如」是就性上来讲的。
好丑、贵贱、大小、方圆,种种无量的相,无非都是自性所变现的。「如是」,佛门来讲就是「诸法实相」,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宇宙人生真相。世尊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用「如是」两个字就已经可以代表了。
「一时」是时成就。
「机感相扣,法席周圆,曰一时。」
「一时」是讲时间。所有的佛经都没有具体时间,只讲「一时」。真正明了教义,才觉得「一时」用得最妙。因为时间本身是假相,真的不会变,假的会变。
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证实,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两个物体运动的相对速度。缓慢运动的物体,时间走得快;快速运动的物体,比如接近光速的物体,时间就非常缓慢,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时间蔓延」现象。所以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佛讲的到底是什么时间?机感相扣,法席周圆之时,众生有感,就像叩钟一样,叩钟,钟就响起来,钟响就好比是佛应。叩它它才响,不叩它就不响。佛是不起心不动念的,众生有感,佛就有应。现在众生机缘成熟,有感了,佛就有应。
感应道交,师资道合之时,法席周圆,就说出这一段大法来,这是「一时」。
「佛」是主成就。
「一切智人,觉行圆满,曰佛。」
佛一切智圆满,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
这里不用「住」,而用「在」,这是佛给我们示现没有执着。凡夫一般都会执着「住」,执着「家」,住在哪里哪里,哪个地方是家,一执着这个就产生贪恋,认为哪个地方是固定属于我的,是我所有的。佛出家了,就没有家,他只是随着法缘在那里弘法,法缘尽了就离开。他不住在哪儿,哪也不是他的家。
「以四种住,应迹人间,示同起居,曰在。」
佛以四种住来应化人间,示现跟人一起起居,但是绝没有分别执着,称为「在」。
「四种住者,天住、梵住、圣住、佛住。」
这是四种佛的教法。修上品五戒十善的心,就能生天,这是天住的因;「梵」是清净的意思,因离欲而清净,是色界和无色界的因,这是梵住;圣住是讲三乘圣果,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为因;佛住,就是首楞严大定,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这是佛的自受用法,属于佛住,佛是住在这里,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现什么身应迹而为说法。说这部经的时候,他应迹在古印度,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舍卫者,西域大国之名,此翻闻物,亦翻丰德。」
舍卫国是古印度是一个大国,意思是「闻物」,听闻的闻,物品的物。「闻」是讲它的文化很发达,「物」是物产很丰富,说明这个地方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很发达的一个地方,佛法很兴旺。舍卫国又翻译为「丰德」,也是同样的意思,「丰」是物质丰富,「德」是文化道德素养非常高。佛在这里讲经说法,度化了很多人。
「祗树给孤独园」,「祗」代表祗陀太子,「给孤独」是须达多长者的名号,两个人一起建的道场,合力供养佛和弟子们讲经说法。这两位居士大德可以说是护法的最好榜样。佛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护持讲经弘法是最为重要的,建设道场、讲堂、印经、放生、布施衣服、医药、饮食、卧具,乃至用劳力来寺院来帮助做事,这些都是特别好的,使修行人安心办道,护持师父们是在家居士的责任,也是种福田的机会。
众成就是省略的,但由结尾的「四辈弟子,欢喜奉行」这句,能知道当时一同闻法的有四众弟子,具足众成就。
以上讲了通序,接下来看别序。
「别序」也叫发起序。每部经发起的因缘各不相同,所以叫别序。特别发起这部《盂兰盆经》的缘由,就是本经的别序。别序是从「大目犍连始得六通」,一直到「化成火炭,遂不得食」这一段经文。
乙二、别序六
别序这一大段又分成六个小段:
丙一、目连道满
丙二、知恩欲酬
丙三、攀慕遍寻
丙四、得见所在
丙五、悲哀往救
丙六、恶习难转
我们从丙一开始学习。
丙-、目连道满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
所谓[始得],刚刚开始得到的时候。当时正是大目犍连初证圣果,获得六神通的时候。
目犍连名为「尼拘律陀」,是印度一种树的名字。因为父母向此树祈祷而生下了他,所以就以此树的名字取名。
「大」,梵语称为「摩诃」,包含大、多、胜三个意思。他证得阿罗汉果,大家都恭敬他,三界之中称为「大」;他能对于世出世间之事都通达明了,称为「多」;当时印度是宗教之国,有九十六种外道,他的神通、道力、智慧超出九十五种外道,称为「胜」。所以梵语「摩诃」,含有大、多、胜三个意思,简单用「大」字来代表。
「目犍连」是尊者的姓,这是贵族的姓,因为姓氏尊贵,所以人们都用姓来称呼他,不称他的名字。他在佛十大弟子里神通第一,称「摩诃目犍连」。
他原先是外道,神通广大,后来被佛度化。尊者最初听到因缘法甚深之义,就破了见惑,证得初果。不久,他来见佛,佛说「善来」而得戒。他再按照前面所见的法义重复观察,得到了解脱无漏。前所未得的开始得到了,所以是[始得]。
「六通」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通」是无障碍义。
「天眼,彻见障内外色」,天眼能够见到粗、细的色法,山河、房屋不能阻碍。
「天耳,具闻人非人声」,天耳能闻无论远、近的人和非人的声音。
「他心,了知众心差别」,他心通能了知别人的起心动念。
「宿命,忆识往昔劫时」,宿命通可以观察自己和六道众生前生后世之事。
普通阿罗汉的宿命通有一定局限,只能知道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但是大阿罗汉不一样,大阿罗汉是法身大士示现的,比如目犍连尊者,他真实的身分是古佛再来的,所以他的宿命通远远强于普通阿罗汉。
「神足,示现种种变化」,神足通是指神通变化。孙悟空能七十二变,不算什么,阿罗汉可以示现种种变化,菩萨的变化、佛的变化就更不得了,这叫神足。
「漏尽,实知苦集灭道」,如实了知苦集灭道。「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漏尽」就是烦恼断尽。这种烦恼具体是指见思烦恼,「见」是知见、见解,「思」是思想,也就是说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思想统统都没有了,这叫断尽见思烦恼。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就出了六道轮回。对于六道的苦集灭道四谛,知道得清清楚楚,没有迷惑,没有迷惑也就没有烦恼。
「漏尽通」只有阿罗汉才有,三界六道里面的其他众生没有漏尽通。前面五通,天人也会有,鬼道有些众生也有,尽管他们的「五通」很陋劣,远不及阿罗汉。这是报得的神通,称为「报通」,但是没有「漏尽通」,因为他们具足烦恼。目犍连证得阿罗汉了,得到六通现前。
佛的弟子中,目连尊者神通第一,神通也做为度化众生的一种手段。他曾经用神通征服外道,使外道看到佛弟子的大威德而愿意归依三宝,向佛学习。
这里提到「始得六通」,蕅益大师注解说:「言始得者,六通之性,虽皆本具,迷不现前,须假修显。今尊者与舍利弗,初闻因缘深义,顿破见惑,证须陀洹,寻来见佛,善来得戒。即如先所见,重复观察,便于有漏心,得解脱无漏。解脱智生,先所未得而今得之,故名始得。」
六通是本具的,人人都具足六通的功能,因烦恼所障蔽,六通不能显扬,必须藉修来显通。「始得」讲的是始觉之智,始觉的智慧。「本具六通」讲的是本觉之理。本觉之理是无始无终的,始觉之智是有始无终的。被烦恼障、所知障所缠缚,不得六通就是「不觉」,不觉是无始有终的。故六通虽然本具,必加修德而显,乘性而起修,才能得六通妙用。
关于什么叫做「始觉」,《起信论》说: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本觉」就是众生本有的觉性。「不觉」就是不觉悟。始觉的意义是这样的:因为有本觉,所以才有了不觉,因为有不觉,所以说才有始觉。
下面具体解释什么叫做依本觉而有不觉:
[依本觉有不觉者,谓即此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也。]
依靠本觉有不觉的情形,就是我们此真心的理体,随着无明烦恼的染缘,就开始动作妄念。心性本来是如如不动的,但是一念不觉,就开始有无明了,称为「无明业相」,无明业相就开始有了「动相」,本来如如不动,现在开始动了,叫做「动作妄念」,这一妄动,就「不觉」了,所以说「依本觉而有不觉」。
接下来再具体解释什么叫做依不觉而有始觉:
[依不觉有始觉者,本觉内心内熏力故,渐有微觉厌求,乃至究竟,还同本觉。]
依不觉有始觉的情形,是本觉内熏力量的缘故。「本觉」是众生本有的觉性,在本有觉性内熏力量的作用下,有了始觉,也就是有了开始的觉悟。为什么呢?
《起信论》下文说到:
[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盘等。]
因为有真如法的缘故,能够熏习无明,因为熏习的缘故,就使令我们的虚妄之心开始厌恶生死之苦,而好乐追求涅盘不生不灭寂静的境界等等。本觉内熏力量的缘故,所以逐渐就有微少的觉悟,厌恶生死之苦,乃至到达究竟,就还同于本觉。
[而实无有始觉之异,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而实在讲并没有始觉的差异,是本来平等的,都是同一觉性的缘故,觉悟到究竟,就始本合一了,始本合一就还同本觉了。
接下来我们继续讲别序第二小科。
丙二、知恩欲酬
请看经文:
[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
目连最初证得圣果,最先想到报答父母的恩德。蕅益大师注解说:
「父生母鞠,恩重无量,取要而言,且云乳哺。不念报恩,便非人类,不令度脱,非真报恩。然始虽念念知恩,欲报无力。今已得道,必须先度其亲。」
蕅益大师把这句经文的意思开解得非常好,「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怀胎,三年乳哺 」,父母生育的恩德比山高、比海深。母亲怀胎十月,严格地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为了不使胎儿受伤,饮食、起居、身体的活动都非常小心。分娩时,遭受巨大的产难,像被百千把利刀割截身体,疼痛难忍。当见到孩子平安地生下来时,母亲好像得到了如意宝。听到了孩子的声音,就像听妙音一样喜悦。
婴儿在头三年靠吃母亲的奶长大。由于婴儿随时都要吃奶,母亲常常一整夜都不能好好休息。孩子尿床时,母亲总把孩子推到干处,自己睡在尿湿的地方。孩子一身屎尿,母亲也没有半点嫌弃,频繁洗换,不辞辛苦。这就是[乳哺之恩]。父母的恩德重如泰山,不念报恩,就谈不上是个人了。不令父母脱离生死,就不是真正的报恩。
然而目犍连尊者虽然当初念念知恩,却欲报无力,现在得了圣果,最先就想到要救度自己的父母。
我们前面讲过的七因果菩提心的修法,目连尊者这里所示现的就是知母,报恩。这一点,藕益大师注解里体现的也是这样的意思。
既然他想要报母亲的恩,母亲已经不在世,当然要先寻找母亲的去处,他已经有能力寻找母亲的去处了。《地藏经》中,婆罗门女、光目女她们也想知道母亲的去处,但是她们当时没有神通,没有能力知道,所以悲哀的向佛祈祷或是请已经证得六通的罗汉帮助寻找。本经中的目连尊者已经证了圣果,他自己有能力以即以道眼观视世间来寻找母亲。
请看下面的内容,科判属于丙三。
丙三、攀慕遍寻
请看经文:
[即以道眼观视世间]
「道眼」指天眼,因为是由证道而获得的,所以叫「道眼」。「世间」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包括器世间和有情世间。
蕅益大师解释说:
「圣果初成,即观父母所生之处,酬本愿而急先务也。天眼从证道得,故名道眼。世间者,三界为器世间,六道四生为众生世间也。」
这给我们把经文的这些关键词都解释得很清楚。
目犍连尊者在得道的此时,迫切想知道父母现在转生何处,他立即以天眼观察三界,寻找父母的生处。目犍连尊者证得阿罗汉,他有能力观察父母所生的地方,处在六道里面哪一道。他过去发愿要孝养父母、度脱父母,过去没有证道,没有能力,现在终于有能力了,就赶紧去落实,叫做「酬本愿」。报恩是当务之急,叫做「急先务」。
他用天眼观察世间,世间有「器世间」、有「众生世间」。「器世间」是讲环境,物质世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叫器世间。三界里面有六道,六道四生的这些有情生命称为「众生世间」。尊者证道之后第一件急务就是看看父母到底在哪一道,是哪一类的众生。
他这一看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真的找到了已经亡故母亲的去处,而且清楚地看到了母亲的状况。那么她的母亲情形怎么样呢?
接下来丙四这一科,就是讲他看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