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妙华法师:《六祖惠能说》之自性含万法

发布时间:2024-09-05 02:37:51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妙华法师:《六祖惠能说》之自性含万法

自性含万法(图片来源:资料图)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各位善知识,你们不要听我在讲堂里讲空,你就执著于空。如果你执著于空,那就叫法执。在修行人当中,有声闻乘的、有小乘根性的、有二乘根性的,他听闻了佛法悟到空性了,看人间如火坑,然后剃发染衣,到泉边林下打坐,打坐以后,悟到空性,住在涅槃的法乐当中,不出来,不去弘法利他,不去渡众生,这叫小乘。他作了一个自了汉,自己一个人划着舢板走了。对岸凶凶打打,他不管了,这就是自了汉。大乘佛教是要和大家同船共济,不能把任何一个众生拉下,所以我们在念诵《普贤菩萨行愿品》的时候,当中就有一段说,“菩萨成佛时,不舍众生”。众生是他的菩提之根,用大悲水去浇灌他,菩萨才能结出繁茂的花果。这说明什么道理呢?菩萨这个概念翻译成中文叫“觉有情”,翻译成使动句,就是“使有情觉悟”。如果有一个菩萨他贴了菩萨的商标,举着菩萨的旗帜,他不去度众生了,这个菩萨还叫菩萨吗?他就不叫菩萨了,他就下岗了,他就失业了。如果这佛不讲经说法,不度众生了,这个佛就应该打离职报告了。为什么呢?这么多众生还等着你去度,你不度了,你成了什么佛?你孤单单地成了佛,你不寂寞吗?孤孤独独地在菩提树下成佛,那是很寂寞的。所以说,佛和众生永不分离,成佛和降魔永不分离,菩萨和发心永不分离,都是一对,永远不分开。大家在这个地方在要悟进去。

“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这是说一个人在参禅打坐的时候,不要空心静坐,如果空心静坐,就叫无记空。无记就是像木头和石头一样。那人在这里打坐,说我定功很深,深到什么程度?深到像木化石,深得象一个榆木疙瘩。那你那个打坐又有什么用呢?因为你没有参究的本心,没有拿钥匙透过禅定的办法,打开自己的心智,没有明心见性。不要在那顽空,守住一个空,是不对的。“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这里是在打比喻了,说各位善知识,你看看,世界无量无边,充满了虚空,里头包含着万物色像。色,这里不是男女之色,指的是物质。像,是形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

“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是说我们世人的心如果悟到空性以后,和山河大地、日月山川,等同虚空,没有任何的障碍,都是透气的,都是通透的。我们的心量像虚空,我们的佛性像虚空一样。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你如果敞开自性,悟到自性能够包含万法。不管是显教、密教、禅宗、净土、南传佛教、藏传佛教、韩国的佛教还是日本的佛教,你的心里头没有滞碍,都能够用缘起的法则了解它的因缘生灭,那你的心就能坦然了。可是我们的心有多么的狭小呢?我们拜了一个师父,就拜了一个干爹;拜了一座庙,就买了一座房子。

我们总认为自己得到的永远是好的,看到别的东西,我们心里就会排斥。这说明我们的心量太过于狭小了。

“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如果见一切的恶人和善人,你的心里头不取不舍,既不染到恶的外缘,也不住于善法。心里头不要染往,像虚空一样。做了善事不求功德,见到恶人,我不随着你去,就像池塘里的莲花,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那样去修行,你的心就对了。佛的法身非常大,大得无边无沿。我们没有办法表达佛的“法身”虚空没有边际,所以安了一个假名叫虚空。大海没有边际,我们就安了几个假名叫东海、南海、北海。我们自己给它安了一个名字,便于我们认知,海本身要不要这名字呢?它本身不要。诸佛菩萨亦复如是,他不要这些假名假相,不要名字。梵语叫摩诃,摩诃就是大的意思。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愚蠢的人,每天在嘴里头讲,在说。但是智者是用心在行道。凡夫在用嘴说,智者在用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惠能说,又有迷了心的人,每天在那里空心静坐,断掉自己所有的念头,自己认为自己这是得了法了。其实呢,是住了顽空了。“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这样人,没有见性,这样空心静坐是邪见,你和他探讨佛法都没有办法探讨。因为他没有启发自性的心智,他在那里空心静坐,那是要不得的。“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我们凡夫众生如果启发了自己的心智,我们的心量就非常得广大,遍满了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如果用的话,就了了分明。比如说,这里举行讲经法会,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我的法进入你的耳朵,灌入你的菩提心当中。了了分明,一句是一句,有方法,有境界。你听了以后,心里头象喝了甘泉水一样,了了分明。

“应用便知一切”,这里讲了一个用的问题。一个人有智慧,不是把智慧放在家里,装在心里,二是要用,就像钱一样,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只在用的时候才能分得出来。存在银行里头,你是穷是富都没有关系,用才有价值,不用就没有价值了。智慧也是同样的。智慧是有表现方式的,我们会写字、会画画、会讲经,我们做事情做得非常的美妙、圆满、这就是智慧。智慧有表现。你说你有智慧,你每天坐在那里,那谁知道你有没有智慧呢?所以说,智慧要用。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两句话是《华严经》的境界。《华严经》有四重玄门:事无碍、理无碍、事事无碍、理事无碍。这句话的道理是非常深的。为什么叫一即一切呢?大千世界是一,这个一就是一切,包含着万事万物。我举起一个手指头,手指头里就有虚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道理要悟透了。在凡夫眼里头看,多就是多,少就是少,多和少是截然不同的。在诸佛菩萨的眼里头看,少和多并不能够截然分别,要用心去悟。

“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惠能说,一个真正的大修行人应该自由自在。我们盖的房子,房子有大门,正常情况下,我们从大门里头进出。但有时候,我们会留一个后门,那叫方便之门。我们不但开了一个后门,我们还开了很多的窗户,要透气、要采光。一个人的心体的智慧就像一座房子,不但要有正门,还要有方便之门,还要通气、采光,不能够死死地守在那里。说一个人有智慧,说白了,就一句话:大智慧要变通。我们在人世间,山河大地、泉源河流,党、政、军、工、农、商、学、兵、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如果你用一种不变的东西应对外部的世界,你就死路一条。在用的时候,你就要变通。“心体无滞”就是自由出入,收放自如,心里头没有滞碍,这就是大智慧。有了大智慧,才能够成就众生,没有大智慧,就不能够成就众生。所以说,我们各位不要把智慧看成是一块豆腐,看成是一块冰块。智慧是变通的,我们从内里头要用功夫去证得智慧,发明自己的佛性;从外部在用的时候,不要迟疑。怎么叫不要迟疑呢?在这里我又要讲到了戒本了。第一条原则:虽然我们大家受了三皈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条戒、三百条戒、六重二十八轻、菩萨戒……这么多的戒法,但大家心里头要非常的清楚戒的目的。对于自身来说,戒是为了让我们清净。怎么样清净呢?这种清净是禁止的,是对外不要造恶,对内不要妄动。内外环境就清净了,我们的心就会清净了,所以说戒体的本体原则是为了自我清静。对于一个僧团来说,是为了正法住世。大家千万要记住,不要为戒而戒。不要说我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做,我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说,把自己捆的死死的,好像百无所能,什么都不能干了。如此一来,不但你的人失去了自由,而且你的心性也被牢牢的束缚住了。

这个原则怎么样掌握呢?这就是戒和法的关系。戒是外在的形式,法是内容,戒是堤坝,法是江水。为什么要垒堤坝呢?是为了受制这个江水。不要为了垒坝而垒坝,没有水你垒一个坝有什么用呢?没有意义了。戒和法之间是有内在的联系的,戒是为了法的清净,法是为了戒的受持。释迦牟尼佛在觉悟的十二年间没有制定戒,他看见有人前来出家,他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因为人的善根非常的成熟。后来随着僧团的增加,不断地有人触犯王法,不断地有人违反人类的道德,释迦牟尼佛才一条一条开始制定戒律。制定戒律的目的是为了正法久住,是为了让众生的心念清净,不造恶业。我们一定要把它的形式和内容领会变通,不是为戒而戒。作为出家众来说,我们更不能够为了接受别人的供养而去持戒。中国佛学院有一位学生,毕业以后分配到云居山,见了老和尚以后,说:“我是大学毕业生,你一个月要给我三百块钱。”老和尚说:“我们连生活费一个月才只有十六块钱,你要三百块钱,我没有办法给你解决。”他说:“你没有办法给我解决,我就还俗。”还俗以后受尽了种种的磨难。他原来在佛学院给别人当班长,头剃的最光,袍子穿得很整齐,裤腿绑的紧紧的,表面来看是一个很修行的人,那为什么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心里就不能转化过来呢?他那就是为了供养而持戒。为持戒而持戒,不知道戒的本质是什么。

所以,我们各位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一定把形式和内容,把共修和自修等等若干种关系融汇贯通,才有办法。如果不这样去融汇贯通,修行就成了一件苦恼的事情了,越修越苦恼,越修越苦恼。我曾经看到很多的比丘、比丘尼,见了人脸上都没笑容,好像别人都欠着他的债,自己连笑容都没了。又像那企业里头的老板,好像别人见了他都是去借钱似的,拉着脸,一点微笑都不敢露出来。那没有必要,那就把佛法学成死的啦。如此一来,佛法就没有办法流通了。我们应当外现僧人相,内秘菩萨身,要把佛法活学活用,而不能够学成僵化的,教条的。我们每一个人在听闻经法以后,要各个关心自行,把佛法吸收消化,从自己到别人,使整个佛教呈现一片光明、生机的状态,这样才有办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