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集量论笔记--佛教的知识论

发布时间:2024-09-18 02:40:38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集量论笔记--佛教的知识论

  集量论笔记??佛教的知识论

  作者:庄朝晖

  归敬为量利诸趣,示现善逝救护者。??陈那菩萨《集量论》

  本文以宗喀巴大师著,杨化群先生译的《因明七论入门》[5]为中心,结合其它经论及讲义,侧重对集量论进行一些整理与思考。错漏之处,恳请指正!

  因明的作用

  在佛陀时代,舍利弗尊者就以大辩才,摄服无数学者修行者归入佛门。当时的辩论理论,还没有形成专门的一门学问。

  [5]在宗喀巴大师传中记载:过去西藏地方讲授七部量论及陈那集量论者,仅知它是一种论述辩论方式的著作,以为其中没有讲到成佛证解脱的理路。他以纯洁犀利的智力,通观所有因明论著,特别是观察到陈那的《集量论》,法称的《释量论》等,把大乘和小乘的一切修行次第,都正确地归纳进去了,因此,他对陈那、法称崇奉异常,从他在书跋中写的一首诗中,就可以看到他出自肺腑的景仰和赞颂。诗云:三类所知诸事物,悉由三量予抉择,能立能破以语诫,正理二主稽首礼。

  又据《夏坝活佛讲因明》:学因明主要为了三项:一、驳斥别人的邪见,比如不信佛法的人,对佛法反感的人等,要能说服他。二、摄受弟子,能给他讲明道理。三、为了自己能够通达一切教证二法。

  现在是科学时代,大众相信科学,而因明学正是最讲究思辨的。我以为,因明论正是很科学的辩论理论。所以,佛教徒和佛学研究者都有必要多多学习因明论和集量论。

  因明论与集量论

  [5]因明一词,藏文原为量(tshad

  ma)。在汉地,似乎因明论偏重因明逻辑,而集量论更侧重知识论。关于因明逻辑,汉地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而对于集量论,汉地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本文主要侧重于集量论这一方面。

  [12]量,梵语叫巴日玛那,就是用尺量(发音为二声)长短的量的意思。玛那是量,巴日是首先,从新,更新的意思,量,必须是新的认识,不是已知的认识恢复记忆,是从新认识的,量到的,知道的。

  量的定义:重新真切地认识自境之心。1、如果是已知的认识恢复记忆的不是量。2、没有一点虚假和偏见,是实实在在的真切的认识。3、必是意识认识事物的思维,心就是意识。4、所认识的对象叫自境。

  量,分两种,现量和比量。

  关于境与有境的翻译

  杨化群先生分别把境与有境翻译为客观与主观。对此,末学认为不太妥当。随着西方现象学的发展,客观与主观的二元对立,渐渐被扬弃了。另外,从佛学角度讲,佛学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虚云老和尚在《答蒋公问法书》里说道:所谓唯心唯物。有神无神。皆是识心分别计度耳。或云。若是。佛学亦唯心论耳。佛学虽说唯心。然与哲学上之唯心论悬殊。哲学上之唯心论。于心执有。于物执无。释迦所谓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认为真实者。唯物论者。于物执有。于心执无。释迦所谓颠倒行事。误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者。唯神论者。划分物质实体。与神灵实体。为截然不同之两个世界。释迦所谓惑一心于色身之内。认一沤体。目为全潮者。各执偏见。或因近视。认牛之影像为牛。或以管窥牛。见牛角者则认牛角为牛。见牛头者则认牛头为牛。本无不是。弊在不见真牛全体。佛教则溯本穷源。将真实白牛清楚指出。若因指观牛。未有不见真牛全体者。故欲救唯心唯物论之偏闭。舍佛教莫属。

  所以,不妨仍然保留为境与有境。可知晓或可明了,为境之性相(即定义);能理解或能明了,为具境之性相。

  境与有境的定义相辅相成,一个是可明了,一个能明了。如果境少了有境,境就不成其为境;如果有境少了境,有境也不成其为有境。这种定义方式,也从某种程度上否定了物质与意识的第一性问题,反映了境与有境和合而成的特征。

  境

  [13]无我(无自性)是最大的集合,无我里面又分成存在与不存在,也就是有(境)和没有。

  有、境和所知这些概念是相等的,是同义概念。 没有是不存在,如兔角、既是A又不是A的东西、我(自性)。

  有(境)是一种能被我们量所缘到的,即能被我们所认识的。任何能被我们认识的,能作为我们对境,作为我们认识对象的东西,那就是存在。如果不能被我们认识的东西就是不存在。上面说的我们是指所有有情,如果我们辩论时直接就说佛就对的,因为佛是遍知,佛都不认识,那就把它放在不存在那一类了。

  这个分类是存在。有,也叫所知。能知是心、识,当然也可说我。所知的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所知、有、存在,都是同义词。在有里面有分成两大集合:常(无为法)、物(有为法)。常就是一种非刹那性的法(无常是刹那性的),它不是刹那刹那变化的,例如概念。

  据[5],外境之性相为,可知晓或可明了。

  无为法(常)

  [13]一般我们说凡是概念性的东西都是常的。为什么?因为它是我们拟造出来,想像出来的。虚空是常的,那么但凡是常的东西就不能被我们直接经验,不能由那种无分别心去经验的??现量一定是无分别的,常是不能被尝到、闻到、见到、摸到。

  虚空与无我都属于无为法。虚空是没有阻碍的,只是一种构造上面的东西,只是我们在理解上面是通过分别心来构造出来的,而不能直接被我们经验所见的。无我是常的东西。因为无我本身是构造的,是没有实际变化的东西。任何依靠我们思维认识产生的,那就是常。

  [12]无为法是常恒,定义:不是刹那变化的法。常恒有两种,一切现象的常恒,部分现象的常恒。前者如无为法的虚空,[15]后者如瓶中的虚空。

  有为法(物)

  [12]有为法是无常,定义:是刹那变化的法。刹那,是打一个响指的时间的六十五分之一,这是经量部的说法。中观不承认有最短的时间,只有更短的时间。也不承认有最小的灰尘,只有更小的灰尘。

  [13]物里面又分三大块:物质(色法)、心、不相应行。

  1、物质

  物质的定义是:可成为色之法,由微尘所成者[5]。

  物质又有两个分类:外物质、内物质。它们的区分就是能不能被有情相续(心)所摄受的。跟我们生命直接有关的而被心摄受的就是内物质,如身体上的眼、耳、鼻、舌,所谓的五根。外物质就除此以外的物质性的东西,又分成颜色、形状等。颜色又分四个根本色(青黄红白),八个支分色。

  [13]内物质(内色)就是我们身根所摄的五根,外物质(外色)就从五尘里面去分,色、声、香、味、触里面去分,就是我们攀缘的那个对象。这里要注意,物质在传统上就翻译成色法,但是色声香味触里面也有一个色,但那就不是色法了,而是色处。那么色处的定义就是被眼识所能够直接看到的东西。那么眼睛所看的色处里面又有颜色和形状两种分法。颜色有根本色和支分色,形状分成长短等。

  2、心

  心,明了就是它的定义。能够明白能够了解。心也有叫识的。心里面分心王,心所等。(心王和心所可以参见《大乘百法明门论》)。心的分法有好多种,心所只是从功能上而分的。另外有七种心的分法:现量、比量、再决识(已决智)、伺察意(分别意)、现而不定识、犹豫(疑惑)、邪见(颠倒识)。

  现量就是无分别的新生的正确认识(离分别新生无错谬识)。它要具备三个特征:1、无分别,不是依靠概念生起的。2、新生的,最初产生的。3、一定要没错的。

  比量与现量的差别在于它是有分别的,它依靠概念、推理的认识而产生。关于新生,辩论上面还是很多的。

  再决识就是在通过上面两种量已经产生正确认识后,对原来的那个事物再次决定的认识。它跟前面两个的区别在于它不是新生的,就是已经认识到了,然后再决定。在下部见中都是如上划分的,中观见把再决识归到量里面去,然后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唯识部里再决识不是量,量一定要是新生的。唯识以下的两部宗里面,再决识就不是新生的,它就不能成为量。

  伺察意是不依靠因的,没有依理推导之下,对事物产生一种新生的确定的认识。就是不晓得声是不是无常,就肯定声是无常。有点像我们现在宗教徒有很多对自宗的那种决定,所谓的感觉到是这样,是没错吧,但是讲不出原因。

  现而不定识是什么呢?比如我在专注讲课时,但我眼睛偶尔还会看到外面的东西,那个背景在我心中在现量当中现起来,但我(心不在那上面)没办法决定。

  犹豫,就是对一件东西是还是不是,两边都摆,无法作出决定。在作判断时无法确定就是犹豫。决定就是确定的。

  邪见就是错误的认识。如外道说声是常的,那是邪见。这个是没有原因,但至少他是确定的。

  这是心的很主要分法,学佛教心理学部分时,这个七个分类大概要辩一年。

  3、不相应行

  不相应行,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识的那个物,你说物质,它不是,你说它是心,它不是。它是一种很特殊的东西,如时间。

  我感觉,不相应行应该就是《大乘百法明门论》里的心不相应行法。

  刚晓法师在《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14]里说:所谓假法,就是只有个空名字而无有实体自性,也就是我们俗话常讲的有其名而无其实。它与我们前边所说的心所法、色法以及八识心王──心王我们也马上说──不相同。心王、心所有法、色法是真,即有实体自性。

  从本质上来说,心王、心所、色法以及一会儿要说的心不相应行法都是有为法,都没有自性,都是众缘和合之法,但人家心王、心所、色法还有可指,而心不相应行法则可指也没有。举个例子,心不相应行包括数,像一、十、百等等数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能直接被明了。

  关于现量

  [13]现量就是无分别的新生的正确认识(离分别新生无错谬识)。现量要具备三个特征:1、无分别,不是依靠概念生起的。2、新生的,最初产生的。3、一定要没错的。

  [12]现前识:无分别的无错乱的心识。现前识分四部分:根现识,意现识,自证现识,瑜伽现识。现量可以说是重新认识的现前识,现量也可分为四部分:根现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值得注意的是,现量的内容与名是不同的。现量的内容必须通过现量才能知道;但名是比量可知。比如我看到张三这个人,张三这个人是现量的内容,现量可知;而张三则是一个名,这是比量可知的。

  四种现量

  有四种现前识(根现前识,意现前识,自证现前识,瑜伽现前识),对立的也有四种现量(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现前识与现量类似,现量在现前识的基础上再加上新生这一约束条件,故放在一起说。

  1、根现量

  根现前识定义:各自增上缘有色根中所生的对境识。其中的各自是指六识各自。增上缘,是帮助识加强影响力的缘。如,眼根的主要作用,能加强眼识对外在事物能看见的力量。增上缘,必是有色的根所生的,而且必是针对外境的识。

  根现量定义:各自增上缘有色根中所生的,离分别心、无有错乱的耽著识。在根现前识定义的基础上,加上离分别心,无有错乱,和依靠有色之根。

  a、根识如何脱离分别心。

  先看是明里,还是暗里。明里,是可以用现量所得的事物,比如,我现量可见桌子上这个瓶里有多少水。暗里,是必须用比量所证的一切事物。比如,他的包里有没有糖?我不能现量看见,只能根据他现在正在吃糖,推测可能他的包里还有糖。

  还有一种非常暗里,比量都不可证,必须通过圣者言论比如佛经来暂时成立。

  b、无错乱之心。

  见色体的根识是不错乱的,因为所见的对境,就如所见对境之像那样存在着,如实有故。如,这个东西是绿的,我不会看成是黄的,是长的,我不会看成是短的,这叫不错乱。他是怎样看到的,他所见的对境就如那样地存在着。

  有人问:如果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有眼病的人,一个是正常人,一个见是黄色,一个见是白色,算谁对谁错?怎么叫与对境相合?相合的标准是共许,对错不过是人们共同所定的,本质也是空。比如,印度的四种姓,在印度就是对的,在我们就是错的。再如老鼠如果看东西都是黑白两色的,那它们就在这个共同基础上建立它们的标准。

  c、依靠有色之根(才能明白识相)。

  此问题上,有经部与唯识两种不同观点。依经部观点。现前识,依靠根来分辨,识不是单独见色。根,用现在的说法,好像类似于感觉器官的神经细胞之类,这只是个让现在的人想像的比喻,指一种我们看不到的很细的色体,在眼眶内形成椭圆形的形相,帮助眼识收集外境的形相,以让它认识明白。

  依靠感觉知所在的根,才能看到色。依经部观点,要靠三个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才能生起根识。增上缘:对于生果能增强力度者。所缘缘:能使心识生成境像(对外境现象的模拟),这个境像,就像我们看电视转播的足球赛,并不是真正球赛本身,而是生成的境像。看到色体后,使心识能感觉到的一种形相。等无间缘:前识灭后,第二刹那识马上生起的功能,就是能接班的心识。就好像我们上班的换班,站岗的换岗一样。

  (唯识家所讲根识之三缘,其意义应如何理解?

  一、谓由自己熏习习气之力,主要能生自果根识境之相分,为根识所缘缘之性相,比如:见青色前瞬根识,不论是否被其他之认识所间隔,仍然是同类见青色根识后瞬根识之所缘缘。把所取相说为所缘缘,系就名言而言,非就总而言。

  二、谓主要能生根识持境之种子,为根识增上缘之性相,比如:由见青色前瞬根识之力,主要能生持青色之阿赖耶识上之力量。

  三、等无间缘之性相,已如前述,比如,由于前瞬认识之力,于感受见青色根识自性,主要直接生起相续识之上力量。)

  眼根见色时三种功能。1、能感觉到色体的一种形态。2、能(在眼根中)显现出色体的模样、图像。眼根看到的色体不是直接的外在现象的真相,而是化到眼内的假象,眼睛以这个来判断外在事物。3、能抓住现象直接转移汇报给意识来了别。

  2、意现量

  2.1 能说明意现前识的量

  说明意现前识的量,是通过现量可以知道的,因为自证现前识是专门观察内在六识的现前识,所以可以知道意现前识。

  2.2 性相,也就是定义

  意现前识,自因意根所生的,能了别外在事物的,离分别心,无错乱之心的意识。怎么理解根现前识所生起的等无间意识所生的,而且离分别心无错乱之心?自己的增上缘是意根,类似于现在说的脑神经细胞,是意识所在处的根,能力是能直接了别、识别外在的一切事物,它又必须是离分别心无错乱之心。什么叫有分别心?一是推理的,二是现前认识不清的。比如,我现在看到瓶,反映给意识,判断很精确,就不是有分别心的。而如果我猜测这人门后有个凳子,也不知是什么样子,十分模糊,这就是有分别心。

  2.3 三个缘

  a、所生的前一刹那意根是等无间缘。

  b、同时意根所识别的对境是所缘缘。

  c、前一刹那所发生的意识就是增上缘。有因果关系。

  2.4如何可以生起意现前识的方法

  根现识诸后刹那之所以为意根现识,谓由有自境之助伴根现识作为等无间缘,所生之明了境像离分别复无谬误之认识故。

  意识(意现前识)者,谓由自之增上缘意根亲生之识,亦即由自之前刹那同类识将消逝之际所生之识故,此说合理。

  3、自证现量

  谓唯向内缘取相,为自证现识之性相,于一切识上皆有。

  自证现量,是对自己内在思维的观察方式,怎么会存在这种完全内向的思维方式呢?一种解释是,因为我记得昨天的事,所以必然有记忆的意识,记忆的意识不是虚象的,是现前识,说明有一种意识能够观察自己的思维和五根识等,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记忆。中观否定这个,认为这只是思维的回顾。

  4、瑜伽现量

  谓由修持正确义境之力所生圣者离分别复无谬误之认识,为瑜伽现识之性相,分为:声闻,独觉,大乘之瑜伽现识三种,举例如次:如声闻之见道,独觉之见道,大乘之见道。

  瑜伽现量,离分别心,无散乱心,无我、无法的现量。是圣者以上才有的现量。

  比量

  谓依具备三相之因对自之隐秘境新证之知觉,为比量之性相。分为三种:一、物力比量,谓如以所作性为因,证悟声是无常之知觉。二、世许比量,谓如以存在于所明了境物上之因,而可云怀兔是月而证悟之比量。三、信解比量,谓如依经过三种观察所订正之圣教为因,证悟由施造福等圣教所启示之义为不欺诳之知觉。

  具境

  能理解或能明了,为具境(认识)之性相。分为能诠(语言)及心识二种。

  关于能诠与所诠

  能诠:由语言之力能理解所诠意义,为能诠之性相,从性质方面分为:名、句、文三种。

  能诠从性质方面分为:名、句、文三种。

  唯能诠表境物之性质,为名之性相,如言瓶子。分为二种:谓对彼物首先以语言安名之,能藉以无误理解其义,为彼物真名之性相,比如:言兽王为狮子。谓尔为可安真名之物,因其与他物有某些相似处作为理由,对彼物后来所安之名,为彼物假名之性相,比如:婆罗门孩童,因其嘴大鼻塌,故名之曰狮子。

  能诠表境物性质或差别,是句之性相,如说:小瓶子。

  能结合诠表境物差别法(特点)正反两面之事,为文之性相,如说:用小瓶盛水来!

  所诠:谓由名言所理解,为所诠之性相,分为:由执著言语思维之力说出之语言所理解之义,为执著所诠之性相;由言语思维分别识所见力说出之语言所理解义,为由执著所诠说出直接所诠之性相,比如瓶之总义(即抽象之瓶)。

  执著所诠分为:直接执著所诠及间接执著所诠二种。比如:由依诠表瓶无常之言语理解瓶为无常,瓶非常住(永恒不变)。

  又所诠分为:讲说时之所诠、入物时之所诠。前者分为:执著所诠,真正所诠二种。后者不分类。讲外境终。

  主要经论及讲义:

  1、(前期正理派的《正理经》)

  2、陈那菩萨,玄奘译《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法尊大师译编《集量论略解》

  )??新因明

  3、商羯罗主,玄奘译《因明入正理论》(释《因明正理门论》)

  4、法称大师《释量论》(法尊法师译《释量论略解》),共有因明七论(《释量论》、《定量论》、《正理滴论》、《因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诤正理论》)

  5、宗喀巴大师著,杨化群译,《因明七论入门》

  6、窥基大师著《因明入正理论疏》

  7、萨班?庆喜幢?著,明性法师中译《量理宝藏论》

  8、杨化群著《藏传因明学》

  9、沈剑英的因明学研究

  10、刚晓法师所讲因明论和集量论

  11、波米.强巴洛卓著《入因明学阶梯》

  12、夏坝活佛讲因明,似乎是依根敦主巴(Dge-bdun-sg-lub,1391-1474)著《大量论正理庄严论》而讲

  13、宝僧法师《因明基础课》

  14、刚晓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15、宝僧法师《般若中观因明宝粑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