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道证法师:永不休诊的救度 一[文字版]

发布时间:2024-09-03 02:39:16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道证法师:永不休诊的救度 一[文字版]

永不休诊的救度---序(2009-05-31 )

有两种人善于报佛恩:一是善问,一是善答。

佛陀在世的时候,须菩提尊者请问世尊:『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就说出了一部《金刚经》。阿难尊者看见佛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而恭敬地请问,世尊赞叹阿难尊者的提问,说道: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都因为你这一问而得到度脱,而说出了一部《无量寿经》。所以说,佛法中,『善问』与『善答』之人,最善于报佛恩。

恩师上道下证法师给台湾大学晨曦学社念佛组弥陀要解学习班的教导中,答复极乐童子的提问,所作的开示,留下了二片极为珍贵的迷你光盘。时间是在公元2002年的6、7月间。这二片迷你光盘的开示,虽然是以问答方式演说,但是恩师却很巧妙地把她一生对净土法门和弥陀要解的深切体悟,毫无保留地全部融汇在其中。听闻过的一位莲友说:
『反复听闻,修正了自己过去错误的想法,心安定很多,不会再时常心慌慌地。而对佛力、对佛号功德、对净土法门的信心,顷刻间大为增长。心境安定、法喜充满、前所未有。生活中也比较能够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因此,对佛、对师父充满了感恩之情。』

犹记得恩师往生前几天,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一日,恩师从床上坐起来,两眼定定地望着窗外摇曳的树影,喃喃地自言自语说了好几遍:
『佛法该讲的我都讲啦!佛法该讲的我都讲啦!……_』

表情很认真,像是有点疑惑,又像是思维着哪些佛法该讲而没讲。现在回忆起这一幕,特别感受到这二片迷你光盘的开示,似乎就是恩师最后最殷切的叮咛。

开示的片段,于恩师往生后,在莲子护生协会的放生现场播放,持续至今,将近三年。海内外的莲友们纷纷洽询,都盼望能够出版流通。届临恩师往生三周年,众人真实发心、齐心合力、出资出力,制作出版,敬奉大众。

这二片迷你光盘的开示是恩师答复童子的提问,但是并不是现场及时问答,而是恩师从要解班上课的录像中,找出童子们的问题,或者是有偏差的说词,逐一答复和指正,而录成此二片迷你光盘。因此,光盘中,有问话人的音声,以及恩师答复时亲切地呼唤着童子的名字。为了尊重个人隐私,问话人的音声已经由他人重录,再剪接上去。名字亦隐去,而以『这位童子』来代替。

这二片迷你光盘,恩师来不及命名,也来不及分段落并加上段落标题,也没有配乐。这些都是制作小组加上去的。而永不休诊的救度这个名字,是恩师当年出版《毛毛虫变蝴蝶》的时候,为该套光盘所取的候选名称之一。制作小组觉得永不体诊的救度这个名称,很能代表恩师的心意,于是就用来作为本套光盘的名称。关于段落标题则是依据誊写出来的文字稿,反复阅读、反复体会,什么是恩师每一段落要表达的重点,再尽量引用开示中原来的文字作为标题。至于配乐则是以“有助于聆听”的原则来制作。

本套光盘之制作承蒙王炯如老居士,慈光图书馆朱馆长家丰指导,特此致谢。并感谢欧维音乐公司担任后制工作,感谢梵雅公司和智略数字广告担任美术设计。也深深地祝福每一位有缘聆听的朋友,阿弥陀佛!


制作小组释道祥魏瑞云蔡碧秀黄行发

谢清佳卓敏枝侯正德林丽雪

敬启

公元二O O六年六月


第一章

前言——说法对『法』不对『人』

当下清楚明白的心


阿弥陀佛!诸位极乐童子:

我们有缘相聚,就是为了学佛法,真正契入佛的知见。因为大家在要解学习班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关系大家的法身慧命,所以末学非常慎重来听闻、作答。

每一个童子都是阿弥陀佛疼爱的孩子,都是发心要作佛,才每个星期六不辞辛苦来听法。如果不能解除大家的疑惑,让大家确立往生真正的信愿,那么就是末学的错;大家有任何不懂,就是末学没有负责讲清楚。你们大家都没有错,错是在我。末学在这里所讲,一切都是为了『法』,主要是为了把『法』表达清楚,并不是在针对各个『人』。我们讲法是对『事』不对『人』,对『法』不对『人』,这个基本原则请大家先把握。

每个童子都是阿弥陀佛疼爱的孩子,都必须要把信愿的问题弄清楚,才能回到极乐世界的家。因为几乎每次大家上课的VCD,送到末学手上,都已经是事隔一两个星期,有时候甚至两三次的VCD一起给末学。所以再和大家提起时,事情已经过了二七,甚至三七,即使是很严重的问题,大家也已经印象模糊了,不知所云了。因此末学每次作这种课后的追踪更正,都很像在超度亡灵;很像人死后,才在做一七、二七、三七,而亡灵已经不知道流亡轮回到哪儿去了,才在后面追踪呼唤:『亡灵啊,回来领受阿弥陀佛的好意救度吧!』而召了半天,也不知道魂有没有召回来。

末学常提醒安安老师,如果当场没有警觉,提起佛号,提起觉性,清楚明白,就等于临终时迷迷糊糊,『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事后才要再补救,已经是中阴身超度了。中阴身叫得回来超度还好,否则就下辈子、再下辈子,千身万劫了!我们要认识清楚,临终也只是和平常一样的,一刹那、一瞬间而已,错过了就是中阴身了,就是下辈子了!所以我们现在不要常常说:
『我当时因为怎样才怎样啊!』
『我当时愣愣的没发现啊!』
『我当时没有弄清楚啊!』
『我当时不知道啊!』
或是『我当时一紧张,就……啦!』

要知道,当时已迷糊,那就是中阴身了;如果中阴身又糊涂,那就下辈子了!要记得,临命终又不能重演,又不能像拍片重拍,说:
『我刚才糊涂,死错了,现在再更正、再重来,重新死一次。』

下辈子可不是安安啊,当当啊,棒棒啊;可能是『汪汪』,或者是『恰恰』,你可能作『笨笨哪!』这样听起来像开玩笑,事实上,是藕益大师说令人心寒的严重问题。请大家提高警觉,当场就要用清楚明白的心念佛,不要培养迷迷糊糊、散散乱乱的习惯。

弄清楚:为什麽要难过

一位童子说接到末学的电话传真,觉得末学不同意他的看法,并且感觉末学很慎重,他满难过。首先要说明,并不是这位童子没有请末学吃冰激凌,所以末学要和这位童子意见不合,或是故意要吹毛求疵,找这位童子的麻烦,让他晚上睡不着觉。而是印光祖师对这样的问题,非常地注重,末学必须负责把法讲清楚。

他说他满难过,真是对不起,让你们难过。上次到嘉义来,末学给大家一些责备,结果大家都忘记『佛佛相笑』,都『佛佛相哭』,觉得很难过。
我们学佛的人,要有清楚明白的心,连难过也要弄清楚——自己是为什么难过?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当有人不赞同我们,我们为什么难过?这难过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状况:

第一种,是觉得自己有错的地方,有没有做好的地方,对不起自己的佛性,这是惭愧的『惭』。

大家学过《百法明门论》,一定知道『惭』和『愧』是两种不同的心所,而且是很好的善心所。佛说:
『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
什么叫『惭耻之服』呢?『服』是『衣服』的『服』,就是惭愧、感觉羞耻这样的衣服,在各种庄严的衣服里面是最为第一的。、也就是说,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佛性、觉性而羞耻,这样的心态就是起自于佛性的自觉,这是开发佛性,进步的原动力;所以佛说,穿上这种惭耻的衣服就是最庄严的。如果是因为自惭而难过,虽然一时难过,却是很值得恭喜的,十方诸佛都会为我们欢喜。

第二种难过的状况,就是:如果觉得因为自己有错误,会对不起别人,给剐人不好的影响,这就是觉得愧对他人。

『愧』是『有愧于他』,和『惭』——『对不起自己佛性』,意思有差别。
所以一般是讲『惭自』、『愧他』。『惭』和『愧』是两种不同的心所。不论是『惭自』或者是『愧他』,都是佛性自觉的功能起用了,也就是有『始觉』了。『惭自』和『愧他』的难过都是庄严而值得庆幸的,也是善心所,有这种心就会改善,就是进步的原动力。这一时的难过马上会雨过天晴,会越来越好。

第三种难过的状况,是觉得自己并没有错,甚至是相当好啊,是别人错怪了我,找我麻烦啊;因此感到很无辜、很冤枉、很怜惜自己,所以才难过。



这种难过就是以『我执』为出发点。以佛法来说,也就是一个错误的出发点,等于是箭在弓上,就已经摆歪了。大家都知道,学佛的方向就是朝着『破除我执』前进。在佛法当中,我执越轻的,地位越高;我执越重的,地位越低。所以,假如是以『保护我执』为出发点的难过,除了增长烦恼和障碍,在修行上实在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甚至会越来越倒霉。

学佛一从根下手

我们有缘在一起学习佛法,而佛法广大无边,浩如烟海,我们有机会讲的法实在是很少很少。最善于说法的是佛,佛尚且说,他讲的法,如果比喻成手指甲上面的尘土,那么还没有讲的法,就是有如大地的尘土。既然有机会讲的法很少,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提纲挈领,把握重点,指出一条正确的方向,和把握正确修学的态度。也就是要从根下手,方向、态度对了,就成功一大半,否则就注定要失败。

听起来好像只有乐乐记得向安安老师致谢、致敬,乐乐这种存心和态度很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乐乐菩萨护持大家学佛和长年的『能量补给』,十多年来发心主持大家的『吃门』,这个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体谅的。大家每次都一定要记得感恩、致谢哦!人如果不能感恩,就不如禽兽啰!

净业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_』如果自己在这方面没有下工夫力行,没有真的实践出来,既不能体会这么亲近的父母恩、师长恩,更要如何真正体会遥远阿弥陀佛的恩惠呢?没有真正体会,那么嘴里所说的就是抽象的空名词。

事实上,没有实践一定会吃大亏。为什么呢?没有真正体会出佛恩的人,是不会有真信心的,更不用说是深信,连浅信都不会有,所以结果会障碍自己的信愿和往生。

我们也讲过,自己对人不慈悲的人,很难以相信佛平白无故会对我这么慈悲,所以自己不行出慈悲,一定会障碍对慈悲的信心,结果会吃大亏。

没有行不能叫作真信

另外,五月十八日另一堂课,末后有讨论到『深信吾人心性』这个问题,大家记得吗?末学先提醒大家一点:我们都只是由文字语言,知道阿弥陀佛就是我的佛性,知道我们有佛性,知道念念相应就念念佛,这只是『初步听说』,很皮毛地知道而已,和『深信』是有天壤之别的。

我们听说是听说了,知道好像是知道了,知道我们有伟大的自性,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佛性、我们的本心,可是身口意平常所行出来的都不是这么回事;虽然知道我本是佛,很可惜现在做出来都还是阿修罗啦、胡涂虫啦、贪心鬼的样子。

依蕅祖所说的原则,没有行的是不能叫作真信的,当然更谈不上是深信。童子要注意不要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虽然讲高深的道理,还是要从基层做起。不要讲高深的道理,讲得好像是法云地以上的菩萨,但是事实上连净业三福的第一福都没有做,这就可怜了。请记得:没有在行为上行出来是不能叫作有信的。

『自』的定义——我相的『自』,还是自性的『自』?

我们要注意检讨,当在用一个名词的时候,心里对这个名词的认识和定义是什么。

比如一般常常说,要靠自己啊,靠自力啊,很显然,这个靠自己的『自』,通常指的并不是『自性』,而是我执产生的『我相』。

所以这种靠自己、靠自力的思想,也不是蕅祖『五重玄义』里面讲的『信自』。
相反的,讲要靠佛力、靠他力,这个『佛』和『他』才是指自性,才是『信自』的『自』。也才是蔓祖讲的『了他即自』的『自』。大家要弄清楚,不要含含糊糊哦!

蕅祖说:『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这个『自』可不是『我相』这个自己哦!『了他即自』的『自』,是『自性』的『自』。请大家不要草草率率的,很快地就以为『了他即自』这个『自_』就是小水泡的『我』,很快就在『佛』和『现在的我』画上一个等号。大家要很小心,有人经常开口闭口就说:『那我就是阿弥陀佛啊!』其实,心中所认为的我,还是『我相』的我,并不是『自性』的我哦!

请各位童子要特别注意哦,有时候这种说法很有弊病。因为这样想、这样说的结果,并不是直下去承担起阿弥陀佛帮助众生的慈悲,而是反过来产生反效果,变成贡高我慢、妄自尊大,以为我是圆教的根机,我已经很了不起了;甚至以为我已经修成阿弥陀佛了,我的成就已经跟阿弥陀佛一样了,神气得不得了哦。不知道阿弥陀佛从因地修行就是非常谦卑,非常恭敬地低头尊重承事一切众生,才成就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因为童子很勇于承认过失,很勇于改过,很愿意改过,所以末学才直接讲哦。大家都是阿弥陀佛疼爱的孩子,而只有心真正和阿弥陀佛相应了,才能回极乐世界哦!

感谢提问的童子

《无量寿经》当中有提到,阿难尊者为了让未来的众生能够破除疑惑,他就提出了问题。他说并不是他自己有疑惑,而是为了让大众破除疑惑,因为他提出问题,佛就答问,讲清楚了,未来的众生才能明白。这位童子大概自己是不会有问题的,对佛是有信心的,但是他会给我们出这样一个考题,这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让我们更深入蕅益大师的文意;有机会拜读印光大师的开示;更清楚明白『仗佛力信愿念佛』和『靠自力念佛』的差别;也有机会反省自己求学的态度、听法的态度是否太含糊;还有面对境界的时候觉性是不是有起用;反省自己听法的专注和明晰度。
我们要了解,境界的考题当然可以是是非题,我们绝对不能说考题有错误,考题本来就可以是是非题,看我们要怎么答,看我们应考时觉性如何起用。大家很有缘,在一起互相切磋,所谓互相切磋,『切』就是『切掉错误的观念』,『磋』是『磋掉一切的障碍』。这样才能通达无障碍,和『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相应。

『靠自力』和『靠佛力』——『通途法门』和『净土法门』——『竖出』和『横超』

印光大师开示,讲到『自力』和『佛力』的差别,讲到『靠自力』和『靠佛力』的差别,他老人家讲得非常地重,非常地严厉,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只是大家难以纳受佛的知见,必须要经常的熏习,真正入佛知见,才不枉费花时间在这边学习要解。
一位童子说:
『阿弥陀佛的愿力也是帮我们铺一条去成就的路,这只是提供我们增上缘去修行,那就是说,至于要不要了生死,是我们自己的业,自己要去解决。_』

这个见解在『通途法门』来讲是对的,但是在『净土法门』来讲,还需要修正、补充。『净土法门,佛不只是给我们铺一条路,佛亲切到连电梯都为我们做好了!』

印光大师有几段开示,我们修学净土的人不可不读。印光祖师教我们一定要知道——要了解,仗自力的话,只要还有一丝一毫的恶业,就不能出离生死,何况是有很多恶业!
大家应该都知道,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通途法门』,通途法门也就是『竖出法』。这位童子有给斋戒学会画了一个图,图上画竹子,竹子里面有一只虫想要跑出来,竹子里面的一只虫要出来,竖出就是直的往上一节一节突破,到顶端才能出去。这个『竹中虫』的比喻,大家都知道。竖出就是直的出去,一节一节地突破,这大家也知道。而净土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外,一个特别的法门,净土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外,一个特别的法门,它不是『竖出』,才叫作『横超』。在要解里很多地方讲到『横出三界』,横出就是靠他力。阿弥陀佛已经从外面把这个竹子挖了一个洞,竹子里面的虫只要相信从这个洞出去,就成了,它又愿意出来,一钻就出来了。

一般的法门是佛指出楼梯,画出地图,修行的人要靠着自己的脚力爬楼梯;爬到哪一层就算哪一层,如果中途爬得很累了,或是死掉了,可能又会咕噜咕噜滚下来;等到下辈子醒过来的时候,再重新爬,至少也得爬三大阿僧祗劫,才会到顶层。所以在要解『五重玄义』第四『明力用』那一段,有讲到:
『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阶。_』

这就是爬楼梯的修法。顿悟正因,也只是出尘的一个阶梯而已,还要生生不退,才可期望登上于佛那一层楼啊。

蕅益大师就特别强调,净土法门的力用是千经万论所未曾有的,这种爬楼梯的方式是不能和净土法门同日而语的。

打比方说明净土法门——坐电梯

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不论是脚力很好的,或是脚受伤很难走的,或是坐轮椅的,或是用推车送的病人,不论是好人、坏人,只要有信愿,搭上去,把门关好,不要一脚在电梯里,一脚又在外面;看准按钮,一按就可以到自己所选的那一楼,要上上品的就选顶楼一按,而下下品就可以满足的,也可以选按下层的楼,要高要低,随愿而到,电梯都平等运载。坐电梯当中,可以背行李,也可以不背行李。要轻松一点的,就不要背行李,行李通通都放在电梯上,让电梯去载。假如非要辛苦不可的人,就尽管大包小包地背在自己肩膀上也无所谓呀!最轻松的连一个行李也不必带。坐电梯比爬楼梯省力,又直接了当很多,又快很多,所以叫作:『至简易,至直捷。』

然而要明白,电梯是阿弥陀佛造好的,不是我们的功劳哦!让我们能上升的电力,是弥陀大愿力,根本不是我们的本事,不是我们的努力哦!我们只是由电梯的指示牌知道电梯在哪儿,我们只是相信电梯的力量可以背负我和一切的行李,愿意搭上,真的跨进去而已,搭上就是信愿啦。在这个比喻当中,我们把『相信电梯能够负载我们和一切行李』,比喻为『相信阿弥陀佛佛力能够荷担我们』。把『愿意搭乘电梯』,比喻为『愿意往生的愿』。在这个比喻中,我们把『跨步进电梯』这个动作叫作『行』,当然要实地有跨步走进电梯才叫行啊,我们把『跨步进电梯』这个动作代表『念佛』。

进电梯要两脚一起进去呀,不能一脚在里面,一脚在外面;一边又想要去极乐世界,一边又放不下娑婆世界。一脚在内,一脚在外,当然上不去啊。一脚在内,一脚在外,可以说『愿』还不具足啊!到底是要不要搭?要搭又像不搭,说他是不搭,他又像要搭。就这样一脚在内,一脚在外,卡在电梯门口,电梯门一关,正好夹住,又不上又不下,夹得很痛苦。这就是有愿又像没愿,没愿又像有愿,拿不定主意,这是没有用的。这样一脚在内,一脚在外,到底是要靠电梯的力呢?还是要靠自己走路的力呢?又不敢靠电梯的力,又很怕靠自力会很累,又不是靠他力,又不是靠自力,也不敢放心地跨步走进电梯,这样当然不算有行啊!在行为的表现上,又不像要念佛,又不像不念佛。说他有念佛嘛,他又不专心,都胡思乱想,罣碍一大堆;说他不念佛嘛,他又好像知道要念佛,否则没有什么好路可走。

这种一半在内,一半在外,有愿又像没愿,有行又像没行,这种人,说老实话,不能算『净土宗』,只能算是『骑墙宗』,也就是骑墙派的。一脚在电梯里面,一脚在电梯外面,不但不能上去,还要抱怨说这个电梯的门把他夹得好痛苦,其实是自己没有信、愿、行,不能够干干脆脆地走到电梯里面。

仗他力的念佛——就像是坐在电梯里面的上升,完全是以弥陀大愿作为基础、作为藩脚处的上升

关起门,再按一下上升的按钮,按上升的按钮就是念佛啊,电梯就依着电力而上升了。我们其实只要安住在电梯里面,不要离开电梯,注意那个按钮,是不是按对了向上的方向,那么自然就会一层一层地上升。我们欢欢喜喜地随顺电梯,电梯上升,我们就跟着上升。感谢电梯,一直搭乘着就好了,并不一定要在电梯里面一直背着好多好多的行李,又一直忙着踏步踏;以为是自己背很多,很用力踏步踏,这样电梯才上升的。也不是在电梯里面,忙着撞墙,才表示自己很用力在修行。

仗他力的念佛就像是坐在电梯里面的上升,完全是以弥陀大愿作为基础、作为落脚处的上升。

请注意哦,搭电梯并不是没有上升的『行』,并不是没有上升的实际行动,就是说,搭电梯并不是不念佛;而是在念佛上升当中了解——我之所以能上升,是因为弥陀的愿力而上升,并不是我的本事!这样的心态完全抛弃了自我意识,体认阿弥陀佛的愿力,体念电梯的功劳,就很感恩,而且很轻松,没有自我的成败得失,就不必罣碍,就没有我执的痛苦,也不会狂妄地以为:能上升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大家要了解哦,即使在电梯里面,很有压力、很辛苦地背着很多行李,又忙着踏步踏,这样的到达,其实也还是电梯的力量,并不是因为自己很辛苦、努力背,所以才上升的。

仗着自力往生的思想和心态

有些人虽然念佛,但是他的观念中都认为,都是我自己的努力,我自己努力要修到『证一心不乱』,我要得一个『念佛三昧奖』,甚至认为都是我自己很修行,消息很灵通才能够搭上这班电梯,或是认为都是我度了好多人,带了好多人来搭这个电梯,都是我的功劳。其实我们以前推病人的推车上电梯,上了电梯,其实他和我和推车都是由电梯来负载,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负载,根本就不是我的力啊!

像前面所说的,认为都是我自己努力,我自己要努力得『一心不乱』,我要得个『念佛三昧奖』,这样的观念只是多背了一个『我执』的烦恼、行李而已,这就是净土法门当中,认为是仗着自力往生的一派的思想。这样的想法,只是比较累、比较苦而已,其实也不会得到什么。如果说要得到什么,可能是得到『压力奖』吧一一得到很多自我的压力。

这样的想法,也不会比仗他力的,归功于电梯、心存感恩的人更早到;也不会比归功于电梯的人更舒服。现代人处处强调要自由,好吧,大家要选择自己爬楼梯,依通途法门来走;或者是要坐电梯,随各人自由选择。假如选择搭电梯,那么同样会到,用哪一种心态会比较舒服,这也随大家自己去体会。

念佛遇向,要看对方向

再说,搭电梯如果不按上升的钮,也是不会上升;如果按错了钮,按到下降的键,也可以到地下室去;这是说,念佛迥向,要看对方向。搭上电梯,要关上门,是说要『都摄六根』。看上升的键一直亮着,这是表示说一直摄心在念佛,一直有信愿的光。同样是信愿念佛,如果观念对了,心态对了,就很轻松愉快;否则的话,连念佛这么舒服的事情都会变成是压力。

我们在这里读要解,就是在看电梯的说明书和电梯的指示牌,以便了解电梯的好处,弄清楚电梯的位置,真正找到电梯,勇敢地走入电梯里面,而且搭得很舒服。不用很紧张,在里边儿一直撞墙,跟电梯对抗。随着电梯的升高,虽然我们还是凡夫的肉眼,也变成可以看得又宽又远,这帮助我们了解,到了极乐世界,由于佛力的加被,我们会得到天眼通、神足通等等。本来我们凡夫的肉眼、近视眼,站在地面上是看不远、看不宽的,乘着电梯的电力,乘着电梯的功能,我们登得很高,看得又宽又远,那就像天眼了。这不就是阿弥陀佛以他的愿力,电梯以它的负载力,除掉了我们看不见的障碍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