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索达吉堪布:无量寿经 第十六课

发布时间:2024-07-03 02:41:21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索达吉堪布:无量寿经 第十六课

第十六课

思考题

1.阿弥陀佛在因地是如何守护语言的?

2.解释“自于佛法中,如佛所教住,悲心不吝法,亦令他得住。”

3.略述《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中的公案,学习此公案后你有何收获?

4.为什么世间的生活难以完全避免恶业?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么办?

5.修行人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痛苦?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正在讲法处比丘发了四十八愿后于无数时日中行持六度万行的过程。昨天讲了,“(法处比丘)为令众生,常修白法,于善法中,而为上首”。我们也应该像他这样,因为大家都是大乘佛教徒,既然是大乘佛教徒,就应该有以佛法利益众生的善心。

学佛的根本就是产生善心,每个人都应该经常产生善心,要对三宝产生恭敬心,对六道轮回产生厌离心,对因果产生畏惧心,对诸佛菩萨的事迹产生羡慕心,对众生的痛苦产生悲悯心。如果一个人没有善心,即使剃掉头发、披上袈裟,表面上已经出了家,实际上也不算入于佛教。所以,学佛不在于形象,而在于内心。积累资粮也主要是从内心安立的,虽然身体和语言也能积累功德,顶礼、念咒有没有功德呢?当然有。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说,佛说的任何密咒都具足四种成立[1],这些咒语与本尊无二无别,比如“嗡嘛呢叭美吽”实际上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仅仅口中念咒也有极大功德。但和身语的善法相比,最关键的还是内心的修持。

现在大家正在学习净土法门,各位一定要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生起信心。如果有些新来的人因为闻思基础比较薄弱,暂时实在生不起信心,也没必要诽谤这些道理。如果听课后有一些怀疑,可以向法师们提问,法师们应该能解答这些疑问。

学佛不能停留在文字理解或者口头念佛的肤浅层面,一定要从内心中对佛法生起信心,而且这种信心应该是牢不可破的。在解放和文革期间,面对种种违缘,汉地、藏地的很多佛教徒从内心深处发誓:宁可舍弃生命,也不舍弃三宝。这些人就是大家的榜样。当然,信心来自平时的培养,如果平时没有好好学习,只是表面上听经闻法、念佛参禅,看起来热情似乎很高,可是到关键时刻原来的热情就会退失,这样就不太好了。下面开始讲经文。

住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不起不灭,无有憍慢。

(法处比丘)安住于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不起不灭的境界,内心无有任何骄慢。

“空无相无愿”,即三解脱门:因无相门、体空性门、果无愿门;“无作无生”,即无有因缘造作,故而无有生;“不起不灭”,即最初无有生起,最后无有灭尽,就像石女的儿子没有出生,也就不会有死亡一样。这些都是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境界。因为法处比丘经常安住于这样的境界,所以没有傲慢等世间的心态。

而彼正士行菩萨道时常护语言,不以语言害他及己,常以语业利己及人。

这位正士行持菩萨道时恒常守护自己的语言,不以语言伤害自他,常以语言利益自他。

如果用箭射别人,射箭的人自身不会有什么伤害,只会伤到别人的身体;而语言则不同,它就像双刃剑一样,既能伤害他人,又能伤害说者。一般我们跟别人吵架后,一方面别人心里不舒服,一方面自己心里也不舒服。有时候我在课堂上批评别人,回家后自己睡不着:刚才我是不是说得太过了?我不是发了菩提心吗?为什么这样说呢?既然我心里都不舒服,对方就更不用说了,他肯定也在思维:刚才他为什么这样说我?

在漫长的时间里,法处比丘从来不用语言伤害别人,经常用语言饶益众生,这就是大乘菩萨的行为。菩萨从来不造口业,他的语言只会让众生产生欢喜心,就像《华严经》中说的那样:“所行甚深妙,未曾有口过,悦乐心无量,令众悉欢喜。”

若入王城及诸村落,虽见诸色心无所染,以清净心不爱不恚。

如果进入王宫、城市以及诸村落,虽然见到种种色境,但内心无有所染,以清净心不贪不嗔。

《华严经》中说:“其心无所染,无上调伏行。”所以,菩萨不会被外境所染,他的心极其调柔,不会产生贪嗔等烦恼。而世间人则不同,由于心无法堪能,只要稍微接触美妙或者不悦意的外境,贪心、嗔心等各种烦恼就会纷至沓来。

贪爱和嗔恨是密不可分的,只要有贪爱的地方就有嗔恨,只要有嗔恨的地方就有贪爱。而菩萨的心非常清净,既不会有贪爱,也不会有嗔恨。当然,菩萨具有菩提心的大爱,这种大爱是恒时不间断的,但这种大爱远离了自私自利,跟世间的贪爱有天壤之别。

菩萨尔时于檀波罗蜜起自行已,又能令他行于惠施,于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起前二行皆悉圆满。

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法处菩萨自己行持布施波罗蜜多,又能令其他众生行持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也是如此,都能令自他圆满行持。

法处菩萨六度的修行非常圆满,以布施而言,在不可思议无量劫里,他能布施财物、身体、善根等一切,内心从来不会有厌倦,就像《华严经》所说的一样:“不可思议无量劫,种种布施心无厌。”

法处菩萨不仅自己行持六度,也能令其他众生行持,这种做法非常符合菩萨的四摄法。《十住毗婆沙论》云:“自于佛法中,如佛所教住,悲心不吝法,亦令他得住。”意思是,自己首先依佛所说在佛法中如实行持,然后以大悲心不吝惜正法,让众生也安住于善法。我们也应该像法处菩萨一样,不管布施、持戒等任何善法, 自己首先行持,然后再让别人行持。如果自己一点不行持,光是让别人行持,这是不合理的。现在很多人对善法没有兴趣,从来没想过自己去行持,却口口声声劝别人行持,这样空口言说无有实义。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有无量亿那由他百千伏藏自然涌出。

由于法处菩萨成就如是诸善根的缘故,所生之处自然涌现无量百千亿那由他的伏藏。

对真正的菩萨来说,如果有了充裕的财富,行持善法、度化众生都会比较方便。

复令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等无边诸众生类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无边诸菩萨众起诸妙行供养奉事于诸世尊乃至成佛,皆不可以语言分别之所能知。

法处菩萨又令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众生安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让这些众生乃至成佛之前行持善妙的菩萨行,供养承事一切诸佛。这些善行的数量和种类无法用语言表达,无法用分别念了知。

在《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中,释迦牟尼佛宣说了一则公案:久远劫以前有一个叫净命的比丘,他在一亿年中宣讲千经万论,令八十亿家众生与他结上法缘,其中七十九亿家众生得到声闻果位,一亿家众生发菩萨心。当时有一个叫为法的比丘,他对净命产生了嫉妒心,于是诽谤净命行为不如法、所讲的法不正确。为法又宣称一切都是空性的,善恶没什么可执著的。

这就像现在个别狂禅者一样。有时候我们在讲因果法门,有些人故意在旁边说:“不要执著”、“佛教不要执著”……其实他们执著可大了,比一般人执著得更厉害,可是却让别人不要执著。谁说佛教不要执著?虽然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执著,但在没有到达这些境界时还是要有善恶的执著。这个道理就像亿万富翁对小钱不执著,可是穷人还是要执著小钱一样。所以,如果自己一点境界都没有,就想什么都不执著,这绝对是不合理的。

由于宣扬这种恶见,为法死后堕入恶趣,于无量劫中感受剧苦,即便生到人间也成为贫穷聋哑之人。释迦牟尼佛说,当时的为法就是他的前世,净命就是阿弥陀佛的前世。

诸佛的显现确实不可思议。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一个如理地说法,度化了无量众生,结果积累了无量功德;另一个不如理地说法,并且诽谤其他比丘,结果堕入恶趣感受无量痛苦。

话说回来,阿弥陀佛因地行持的善法无量无边,根本没办法用语言宣说。其实不要说阿弥陀佛因地,现在的有些大德也是如此。在我的记忆中,法王如意宝的弘法利生事业也无法宣说,只能象征性地略说一点。

或作轮王、帝释、苏焰摩天、兜率陀天、善化天、他化自在天、大梵天王,皆能奉事供养诸佛,及能请佛转于*轮。

(上师问:“我读得好吗?”下面答:“好。”上师遂开示:“现在社会上有这样的现象:有些领导对下属说:‘我们要为人民服务,有什么样的好建议,请大家提出来。’有些下属说:‘我们没有其他的建议,只是觉得您太辛苦了,希望您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这实际上是在阿谀奉承领导。这是世间的一种不良风气。佛教徒是有智慧的,以后说话应该动脑筋,不要任何时候都说我好,以免有些刚学佛的人生邪见。”)

法处菩萨又示现做转轮王、帝释天王、苏焰摩天(离诤天)王、兜率天王、善化天(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大梵天王,在此期间都能供养承事诸佛,而且能请佛转*轮。

当年释迦牟尼佛成道后,觉得自己所证之真理甚深难解,即使为人宣说也徒劳无益,故不欲说法,在林中默然安住四十九日。[2]后来帝释天和大梵天供养世尊千辐金轮和右旋海螺,再三祈求佛陀转*轮,释迦牟尼佛遂应允为众生说法。阿弥陀佛在因地时也是如此,他也经常供养诸佛并请佛转*轮。

若作阎浮提王及诸长者、宰官、婆罗门、剎帝利等诸种姓中,皆能尊重供养诸佛,又能演说无量法门,从此永弃世间成无上觉。

如果做南瞻部洲的国王以及转生于长者、宰官、婆罗门、刹帝利等种姓时,都能尊重供养诸佛,又能为众生演说无量法门,让众生从此永离世间的杂染,最终成就无上正等觉果位。

然彼菩萨能以上妙衣服、卧具、饮食、医药尽形供养一切如来得安乐住,如是种种圆满善根非以语言能尽边际。口中常出栴檀妙香,其香普熏无量无数乃至亿那由他百千世界,复从一切毛孔出过人天优钵罗花上妙香气。

法处菩萨能尽其寿命以上妙衣服、卧具、饮食、医药供养一切如来,令如来得安乐住,如是种种圆满善根无法用语言宣说其边际。他的口中常出旃檀妙香,香气普熏无量无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又从一切毛孔中发出超过人间天界优钵罗花的上妙香气。

《法苑珠林》中记载: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个比丘曾在大众中赞扬佛陀,以此功德他生生世世口中常出妙香。到了阿育王时代,他成为一位大阿罗汉,当他在王宫中说法时,口中散发的妙香遍于整个王宫。一开始国王以为他在口中含了香,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前世善根的果报。

《百缘经》中也有类似的公案:佛陀在世时有一个人,他生来就身出旃檀香,口出优钵华香,父母因此为他取名旃檀香。为什么他具有这样的功德呢?原来,毗婆尸佛圆寂后,这个人曾用旃檀供养如来的遗塔,以此善根他生生世世身口常出妙香。

人和人的确有很大差别:有些人因为前世的善业,今生即使没有涂抹香水,身上也经常散发香气;而有些人因为前世的恶业,比如在三宝所依前做不如法行为或者排放难闻的气体,结果今生身体经常散发臭气。这就是因果不虚的体现。

随所生处相好端严殊胜圆满。又得诸资具自在波罗蜜多,一切服用周遍无乏,所谓诸宝、香花、幢幡、缯盖、上妙衣服、饮食、汤药及诸伏藏珍玩所须,皆从菩萨掌中自然流出,身诸毛孔流出一切人天音乐,由是因缘能令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众生等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管转生何处,法处菩萨都具足相好端严,他的身相殊胜圆满。他又得到资具自在波罗蜜多,一切服饰、受用周遍圆满,无有乏少,各种珍宝、妙香、鲜花、幢幡、伞盖以及上妙衣服、饮食、汤药、伏藏、珍玩等所需之物都能从手掌中自然流出,他的毛孔中流出一切人间和天界的音乐[3],依靠这些因缘能让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众生安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和大菩萨相比,世间人因为没有获得资具自在,所以今天缺这个、明天缺那个,尤其大城市里的人欲望特别大,这个也需要、那个也需要,内心很难得到满足,结果始终处于痛苦中。

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不管他因地的发心、修行还是果地的事业,这一切都是凡夫人无法想象的。《华严经》中说:“若能须臾念如来,乃至一念功德力,永得远离众恶趣,智慧日光灭痴暗。”意思是,如果在极短的时间里忆念佛陀,以一念的功德力就可以生生世世远离三恶趣,最终能以智慧的日光灭尽愚痴的黑暗。所以,大家应该经常忆念具足无边功德的佛陀。如果有些道友觉得自己特别笨,一点智慧都没有,就更应该经常忆念佛陀了。只要你经常忆念佛陀,经常思维经论的意义,自然而然就会遣除愚痴的黑暗。相反,如果你天天忆念贪嗔痴的对境,天天想着乱七八糟的世间事,心里肯定都是愚痴的黑暗,那不可能拥有智慧的光明。

我认识的一位高僧大德就是如此,他一辈子每天要念十三遍《文殊真实名经》,即便在文革那么困难的时期,每天也至少念三遍。现在他已经接近八十岁了,可是智慧依然非常敏锐,不仅通达佛教的经论,对世间的哲理也有深刻的理解。

所以,佛教徒应该将自己的分别念融入佛法的智慧中,只要不断地努力,即便有些老年人或者智慧不太高的人也会有所提高。相反,如果我们从来不串习佛法,每天考虑的都是吃穿住用:今天咋分大米?听说今晚没电……这样智慧永远不会有提高的机会。

不过有些人可能是前世的习气太重,平时除了吃喝玩乐以外,很少去思维佛法的意义,即使思维也是表面上划过去。他们搞世间法时很有精神,从来不打瞌睡,说话做事都很有智慧;而一做出世间法,要么瞌睡来了,要么散乱来了,要么痛苦来了,这样非常不好。

学佛不应该停留在形象上。有些人学佛完全是表面形式,手中拿一朵花,在佛菩萨前摇一摇。而对于怎样供养花,供养时怎样发心,则从来没有思维过,这样的表面行为意义不大。这次我为大家讲净土法,并不是没有其他深奥的经论可讲。佛教中有很多深奥的经论,我们可以学习因明,也可以学习中观。但不管学习任何经论,目的都是要让自心趋入善法。原来自己的贪心、嗔心、痴心非常严重,学习经论以后即使不能完全改变,至少也要跟以前有所不同。以前我们学院有一个道友, 有一次他跟另一个道友吵架,最后他说:“我现在学了大乘佛法,不然按以前的性格,我肯定会揍你的!”虽然他当时很生气,但学习佛法的确起到了作用,否则,对方可能早就在他手下丧命了。这也算是学佛后的一种进步吧。

很多高僧大德都说,依靠阿弥陀佛的智慧、悲心和愿心,无量众生都能蒙受利益、往生净土。有些人可能会想:为什么阿弥陀佛有这么大的力量呢?其实这没什么不好理解的。举个例子来说:有些药丸具有特殊功效,只要吃一粒就会让人迷醉或者兴奋,既然世间的药丸都有这么奇妙的作用,更何况出世间的佛陀呢?在佛经中,对于佛陀、咒语、药物的不可思议力量有详细说明,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偈》中说:“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意思是,阿弥陀佛的智慧和愿力不可思议,犹如大海一样深广无涯,如果听到他的名号后愿意往生其国土,那么必定会到达彼国。(此处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听闻佛号,一个是愿意往生。)这就是祖师大德的金刚语,大家应该牢记在心。

有些人对世间的事情记性特别好,别人对自己说了一句难听话,从此以后一直耿耿于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其实我们没必要记这些恶法,应该多记一些善法,如听闻佛号有何功德等教证,这对自己才是有意义的。

大家要抓紧时间修持净土法门。尤其要早日完成一百万遍藏文的阿弥陀佛圣号:“炯丹迪得因夏巴 札炯巴央达巴 作波桑吉 滚波奥华德美巴拉香擦洛 巧多嘉森且奥”(顶礼供养皈依世尊善逝出有坏应供真实圆满正等觉怙主无量光佛),或者完成六百万遍汉文的“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有些人没有念完这些,一定要尽早完成。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缘起,法王如意宝曾在公开场合再三说,凡是完成这些任务的人,必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当然,要真正往生极乐世界,大家还应该避免各种罪业。人生非常短暂,有些人可能很快会离开世间,有些人可能还要再活几十年,但不管怎么样,在本世纪内在座诸位都会离开人间。我经常想:现在是21世纪,到了22世纪我们都会作古,什么都不会剩下。(古人死后还有一座坟墓作纪念,有些道友的爷爷奶奶的坟墓还在,而现在的人死后连坟墓都没有。)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死后财产、名声等一切都带不走,唯有生前造的业会跟随自己前往后世,那我们就要尽量避免造恶业,尽量过清净如法的生活。

当然,要完全过清净如法的生活也很困难。以前藏地有一位大德叫夏嘎措智让珠,他说过这样的教言:由于轮回的本性是痛苦之故,所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不可能完全避免罪业。他说得很有道理。拿我们吃的大米来说,农民种地时要杀很多虫类,所以这些大米的来源跟杀生有一定关系。再比如我们吃的水果,从表面上看吃水果没有什么罪过,但这些水果在运输、买卖的过程中还是有狡诈不如法的行为,所以这些水果也跟恶业有关系。因此,在这个世间,完全清净无罪的衣食是没有的,谁都做不到彻底清净的生活。有些人可能会想:既然无法完全避免罪过,那是不是不能吃糌粑、大米,也不能穿衣服了?不是这样的,只要在生活中尽量避免罪业就可以了,比如有些食物(肉食)跟众生的生命直接有关,这种有罪业的食物就要断除。总之,在娑婆世界要过完全清净的生活,这对凡夫人来讲是很困难的,但只要经常忏悔,问题也不会很大。

电脑染上病毒以后,只要及时杀毒就不会出问题;同样,相续中一旦染上罪业,只要马上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忏悔,不仅当下的罪业可以清净,以前所造的罪业也可以清净。

回到刚才的话题,大家应该早日完成上面的念诵任务。不管释迦牟尼佛还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大家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在世间,没智慧的人不懂得如意宝的价值,有智慧的人才懂得如意宝的价值。出世间也是如此,没智慧的人不懂得善法的功德,有智慧的人才懂得善法的功德。所以,知道了佛号的功德后,各位道友一定要精进念佛。

现在汉地的人那么多,可是大多数人思想极度空虚,经常处于痛苦和忧虑之中,去医院检查时身体各项指标很正常,实际上内心从来没有快乐过。这些人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内心的压力太大。其实,人要有一种随缘、放松的心态,凡事要多从前世的因果上想,这样即使不是很顺利,也不会觉得太痛苦。

在生活中遇到违缘时,比如身体不好、家庭不和、工作不顺,不学佛的人因为始终想快乐、平安、顺利(这种人我们经常遇到,很多人的心愿就是如此,此外就再没有其他想法了),结果反而觉得特别痛苦;而学过佛法的人,尤其是会运用修心窍诀的人就不同了,由于他们不是很希求现世的快乐,所以遇到违缘时不会觉得很痛苦。

实际上,快乐的生活往往对修行不利,而痛苦则有可能成为修法的顺缘。如果一个人每天过得很快乐,就像天人一样在放逸散漫中虚度时日,那他根本不会对轮回生起出离心。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受痛苦,这个人就有机会生起出离心。藏传佛教的修心法门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将痛苦转为道用,那么遇到任何痛苦都会成为修行的助缘,有一次痛苦就有一次修行的机会。博朵瓦尊者说:“有的商人下雪时说:‘下雪很好,这对马蹄有利[4]。’晚上下雨时也自我安慰:‘这样敌人就不会来侵扰了’。同样,我们遇到痛苦时也要将其转为道用,如果能这样的话,违缘就成了修行的最佳良伴。”

大家应该掌握这些窍诀,今后遇到痛苦时,可以观想以此代受众生的痛苦,或者观想这是遣除前世业障的机会,或者通过感受痛苦认识到轮回的真相。有些人就是这样,当他们极其痛苦时才明白:原来轮回就像火坑那样痛苦,现在自己只有祈祷三宝了。有些人痛苦时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佛陀最伟大,唯有佛陀才是开启智慧的明灯。还有些人痛苦时才明白:轮回中处处都是欺惑,即使最信任的人也不可靠,最耽著的欲妙也会欺骗自己。

大家应该明白,在轮回之中没有任何可依靠的东西,包括自己最执著的身体也是如此。其实人的身体和破车差不多。我们知道,破车再怎么维修也不行,一会儿螺丝不行了,一会儿轮胎爆了;同样,身体也是血肉筋骨组成的“破车”,不仅非常不清净,而且质量也很差,这样的臭皮囊肯定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平时总觉得自己的身体像不锈钢一样坚固,一旦生病时就接受不了,尤其接到病危通知书时特别伤心。当然,我不敢肯定自己接到病危通知书时能不能接受?但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毕竟自己多年来学习佛法,也很清楚这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它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因此,如果我们懂得了佛法,遇到痛苦时就会有面对的方法,这样不光能对治暂时的痛苦,还能让自己获得究竟的解脱。

阿难,我今已说法处菩萨本所修行。

阿难,如今我已经宣说了法处菩萨因地的修行状况。

修行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现在很多学术界的人只是空谈佛教的理论,可是从来不去实践这些道理,内心没有观修,身体也没有行持,结果法是法、人是人,就像噶当派的教言所说的那样,法和人之间有一匹马的距离,这是没有意义的。其实我们听闻的每个正法都可以用于实修。最近学院的道友在学习《入行论》,《入行论》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实修菩提心的窍诀。《无量寿经》也是如此,经中的每一句话也可以用来实修,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要思维:阿弥陀佛因地是怎么做的?我现在应该怎么做?当然,像阿弥陀佛那样在无量劫中一刹那不生贪嗔痴,凡夫人确实很难做到,但我们毕竟是阿弥陀佛的追随者,也要尽量往这个方向努力。总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听闻佛法,努力将所闻之法用于实修, 就一定会减少烦恼、增长福慧。

与佛法相比,世间的知识即使学得再多,跟解脱也挂不上钩。现在汉地和藏地有些法师讲经时经常讲一些世间的话题,比如怎样发展经济、怎样维护社会稳定、怎样提升自己的价值……其实讲这些没有大必要。轮回中的众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法?就是空性和大悲,以空性可以斩断轮回的根本,以大悲可以饶益无量的众生,这两者才是佛法的精髓。如果不强调这些,天天讲世间的道理,讲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 我们有时候也赞同人间佛教,在某些场合也需要随顺众生。但如果什么时候都随顺世间:你炒股票也可以,你说妄语也可以,你偷盗也可以,你邪淫也可以……这样大方向就偏了。有些人说:“佛教一定要随顺世间。佛陀不是说过嘛,世间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其实佛陀的本意并非如此。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要有正确的认识。虽然佛陀确实这样说过,但他的真实意思是:世间人有生老病死,我也示现有生老病死,世间人认为“我”存在,我也暂时说“我”存在。也就是说,佛陀在究竟上是无有生老病死的,佛陀的究竟观点是无我的。所以,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懂得佛陀的密意和意趣,要会辨别了义和不了义的观点。

总之,通过每天学习佛法,大家应该对三宝生起信心,对轮回生起厌烦心,这两点非常重要,否则修行是不会成功的。当然,一个人对轮回生起厌烦心以后,可能会对家人看得比较淡,对自己的事业也会有一些影响,但这就是学佛的必然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暂时不具备因缘,那么世出世间法两方面都要抓,在学佛的同时也要适当地随顺世间;如果到了一定的时候,真能看破放下世间了,就要选择另一种较高层次的修行生活。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1] 四种成立:一、法性本性而成立,一切文字,本来成立大空等性之本性。二、有法自性而成立,一切诸法之各自本体,无欺而成立其不共显现之性。三、由以加持而成立,圆融一切万法之诸如来,从一文字至众多文字之诸密咒,皆示现为智慧幻化故,以如来加持而成立。四、由从能力加持而成立,如同妙药、宝珠之力,如是彼等密咒已具无欺无碍而能成就悉地之力。

[2] 如世尊自云:“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证悟犹如甘露法性义,纵于谁说亦不能了知,故当无言安住于林间。”

[3] 在藏文译本中,“一切人天音乐”和前面的“诸伏藏珍玩所须”是连在一起说的,即:及诸伏藏珍玩所须一切人天音乐。

[4] 如果天气太干燥,对马蹄会有损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