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五卷

发布时间:2023-12-18 02:41:37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五卷

第二五卷

《大乘起信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二页。

己三、分别发趣道相

我们这一大科是讲到「解释分」,就是解释生命的真实相。这大科当中是分成三科:第一科是「显示正义」,第二科是「对治邪执」,这是第三科「分别发趣道相」。前面二科是一个修行的理论,这一科是一个修行的方法。在大乘佛法的理论当中,本论的一个基本宗旨,就是所谓的一心二门三大。这个一心,就是整个大乘法的一个所观境。大乘佛法在观察生命的真相,是依止所谓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说整个十法界的染净因果,是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建立的;所以想了解生命的真相,应该是「莫向外求」,应该要回光返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一念心性,是整个大乘止观的所观境。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智慧来观察这念心性呢?本论提出了一心法而安立二种门。这个门,法藏大师说有二层意思:第一个是区别义,第二个是通达义。从区别的角度来说,这生灭门所诠释的是一种对立的生命。比如说:我们刚开始依止惭愧心来断恶修善,这样的一个思考,是以善来破除恶,从断恶、修善来成就安乐的果报,所以叫做有相行。我们进一步再依止出离心,来修习无常、无我的道理,来消灭我们对三界果报的爱取。这个时候我们是以空来破除有,成就一个解脱的果报。这样一个善恶、空有的对立,整个思考都是站在一种个体生命的思考,所以他不能看到整个全面的生命。因为他的思考方式,是一种对立的、差别性的,所以叫做生灭门。这个真如门的内涵,它的一个特色是绝待平等,就是依止我们清净平等的菩提心来上求下化,这个时候内心是离诸对待的,离开了有相的执取、也离开了空相的执取,是一种空有双照、真空妙有的平等法界。这种真如法界,基本上他的生命观是一种整体的生命观,没有自他的对立,所以叫做真如门。所以这二种门,基本上是有它的区别,一个是对立的个体生命,一个是绝待的整体生命,这个是区别义。其次,门有通达义,就是我们现在凡夫有所得的心,不管你怎么修行都是生灭门。我们应该怎么从生灭门趋向真如门呢?就依止三大的道理,我们应该修习体相用三大,所谓的「真如平等无增减故、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透过三大的修学,就能够使令我们这种生灭的心,趋向于清净平等的真如的心,所以这二个门也是有通达义。前面的整个教义,主要是把这种修行的因果,以一心二门三大作一个说明;以下就正式的讲到我们如何从生灭门而趋向于真如门的方法。先解释科题。「分别发趣道相」:「发」就是发菩提心的意思。发菩提心是干什么呢?就是要趣于无上的菩提道,这叫「趣道」。发菩提心而趣向菩提道,这当中从因到果有很多很多的差别相,所以应该把它加以「分别」。就是这个菩萨在因地发菩提心的时候,是什么相貌呢?这整个过程有什么样的差别相貌?把菩提心从因到果的差别相貌加以分别,这个叫做「分别发趣道相」。这当中分二科,先看第一科的「总标」:

第二五卷

庚一、总标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略说发心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

「分别发趣道相」当中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是讲到「一切诸佛所证之道」,讲菩提心是一个果相的、果地的菩提心,「一切诸佛」所发的菩提心是无差别的,佛佛道同。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跟阿弥陀佛的方便就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内心当中所依止的菩提心是没有差别的,所以这个果相是无差别的。从因地上来说,「一切菩萨」他「发」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依止六波罗蜜的功德而「趣向」无上菩提,这个是有很多的差别义、差别相。本科的重点偏重在下面这一段:「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讲到菩萨因地的发心差别。菩萨的因地「发心」有哪几种差别?「略说发心有三种: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有三种发心。我们先作简单的说明,下面再详细的说明。第一个是「信成就发心」,就是他这个菩提心的建立是依止信心,就是对真如法性的信心。我们刚开始是依止多闻的熏习,如理的思惟,内心当中「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我们刚开始假藉大乘佛法的熏修,我们很真实的了解到我们现前一念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质就是真如,跟十方诸佛明了的心性是没有差别的。只要我们肯努力,我们这种颠倒的心识是可以改造的,依止这样真实信心发的菩提心,这样子的阶位法藏大师判作成就十住,就是十住的不退转,信心不退转,这个时候发起的菩提心。第二个是「解行发心」。前面的信成就发心,主要是依止对信心的理解,所以它主要是一种内在的观照。这个解行发心是依止内在的观照力,进一步产生六度的行动,生起六度的妙行,来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以它的整个发心是有行动的内涵在里面。它的内涵当中,包括了菩萨的十行跟十回向这二种阶位。第三个是「证发心」,就是如实的证入了真如佛性,所产生的一种胜义菩提心,这样的一个阶位,是十地以上的菩萨。也就是说我们从一个有所得的个体的生灭门趋向真如门,它的修学重点都是修学体相用三大;但是它的差别有三种:有依止信心、依止解行、最后证入,有三个阶位。这三个阶位法藏大师解释说:「信成就」跟解「行成就」的「发心」,它只是一个相似的发心,也就是说他的发菩提心必须要假藉理观,或者事修的因缘,才能够生起菩提心。当理观跟事修的因缘消失的时候,他菩提心就消失了,所以它是一种缘修,假藉因缘来修习菩提心,所以叫做相似菩提心。第三种「证发心」是真实的菩提心,他不必假藉理观,乃至于事修,他的一念心任运地跟菩提心、跟真如门相应,任运地相应,所以他是一个真实的发心。这是我们从凡夫的这种对立的、有所得的心,而「趣向」于十方诸佛菩提心的一个道次第,有三种次第。从一个理观,再成就事修,最后真实的证入,有三个次第。这是一个总标,这以下把这三个修习菩提心的内涵详细的说明。

庚二、别释辛一、释信成就发心壬一、征起

「别释」当中,我们先看第一科解「释信成就发心」

,这当中有二科:「壬一、征起;壬二、解释」。先提出一个征问: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

这当中提出二个问题。第一个是提出它的因相,就是「信成就发心」是「何等」根机的「人」所修的?是什么样根机的人可以修信成就发心?其次,他「修」的是什么法门?这都是一个因相。一个是能修的人,一个是所修的法。这个果相成就的「信成就」它的内涵是什么?依止信成就所「发」的菩提「心」又是什么?一个是讲到信心成就的相貌,一个是菩提心的相貌,这二个都是果相。这当中等于是把信成就发心的因相跟果相提出一个问,这以下就针对这个问来回答:

壬二、解释癸一、释信成就子一、正释成就

「解释」当中分二科,先看「信成就」,再解释发心成就。「信成就」中,先解「释」信心「成就」的相貌。

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

我们先讲到信成就发心它信心成就的相貌。信成就发心他修行的根机是「依止不定聚」的「众生」,「不定聚众生」就是十信位的菩萨。我们刚开始去修学内心的体相用三大,主要是依止一念的信心,这样的信心,基本上善根是不决定的。什么叫「不」决「定」呢?就是我们今生如果是遇到大乘佛法的教授,我们就生起菩提心,生起信心跟菩提心;假设我们来生是生长在一个没有大乘佛的地方,我们接触到人天的教法、或者接触到二乘的教法,我们的菩提心就不再现行了,等于是退失了。所以说这十信位的菩萨,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大乘的善根是不决定的。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是「依」止「不定聚」的「众生」。这「不定聚」的「众生」,应该怎么修大乘的信心呢?依止「熏习善根力故」,这「熏习」就是你要数数修学大乘的善根,不是一次,要一次又一次的加强大乘的善根。应该怎么加强呢?这以下有二个方法:第一个是依止内因力的熏习。内在的因力,所谓的「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内在的因力有三种方法:第一个是依止大乘的正见,依止正见来修习。就是我们刚开始深「信业」力跟「果报」的因缘来修习「十善」,断除十恶。就是我们刚开始对生命的观察,是了解到生命的果报有快乐跟痛苦,这个快乐跟痛苦都是由因缘而生的,依止我们自己身口意的业力所招感,所谓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样的真理是绝对不会错谬的。依止这样的信心,我们会强迫自己去断除身口意的十种恶业,强迫自己去建立身口意的十种善业,依止正见来断恶修善,这是第一个善根。第二个是「厌生死苦」,从这样的断恶修善,我们进一步思惟苦谛,思惟三界的苦谛,苦谛的观察是依止无常观。因为思惟三恶道的苦是不普遍的,因为三恶道的苦只是三界当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的苦谛是思惟无常。就是说生命虽然有一些安乐的果报,譬如说你做一个国王、做一个诸天,但是这样的安乐果报,基本上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它有变化。这样的变化下,使令我们对生命产生一种不安稳性,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随时会在一念之间全部破坏。所以三界的果报是非常脆弱而不坚固的,这种不安稳性就是痛苦的根源。因为我们要是从来没有得到,那也就算了;当我们拥有过以后再失掉,那种内心的刺激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进一步观察三界的果报都是不安稳的,不能当作我们整个生命的归依处,这个时候生起了出离三界的决心,这是我们观察自身的苦产生的出离。第三,进一步「欲求无上菩提」故。在大乘佛法当中苦谛的观察,它是先观察自身的苦,然后把自身的苦再遍及一切众生的苦,我们必须先把我们个体的生命,跟无量无边众生的生命建立一个密切的关系,就是「一切的有情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母亲」,有这样的关系,我们就能够跟一切众生「感同身受」,就是我们会把众生的痛苦,就当做自己的痛苦感受一样。这个时候我们会把对自己自身的痛苦,再遍及一切有情,也都是在生死的大海当中轮回,每一期的生命也都受到生老病死的折磨;所以我们也有责任来救拔一切有情,而共同解脱三界的苦海。这样子应该怎么才做得到呢?只有成就无上菩提,才有这样的方便力。所以我们从观察自身的苦而生出离心,进一步再观察一切有情的痛苦,这个时候生大悲心,由大悲心进一步的「为利有情愿成佛」,我们下定决心追「求无上菩提」,成就种种的方便,广泛的度化种种有情,这个时候从出离心而引生菩提心。所以刚开始我们熏修的三个重点,就是出离心、菩提心跟大乘的正见,这三种是内因力的熏习。

第二个要假藉外缘力的熏习。就是「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大乘善根的熏习,不是一生一世的,它必须多生多劫的熏习,所以我们必须要祈求三宝,加被我们每一期的生命,都能够遇到「诸佛」的住世,特别是善知识的住世。由大乘善知识如法的开导,使令我们来熏修大乘的善根,这个是外缘力,就是善知识的摄受力。从内因跟外缘的和合,这样要「经」过「一万劫」的时间,这个时候使令我们大乘的「信心」真实的「成就」,坚固而不退转。这个信心成就,在《瑜伽师地论》上说:大乘信心的成就,等于是产生一个坚固的菩萨种姓。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受菩萨戒的时候,是从一个杂染苦恼的心识当中,先生起一朵小莲花,就是从苦恼的心中,先成就菩萨种姓的种子,所谓无漏的善种子。这个无漏的善种子,假藉内因力的熏习、外缘力的熏习,「一万劫」以后,这朵莲花就慢慢地增长广大,它经得起风吹雨打日晒,产生坚固不退转的信心,成就坚固的菩萨种姓。就是他的生命当中,决定不再退入凡夫、二乘,不管遇到什么恶因缘的刺激,他绝对是菩萨种姓成立,他只有一条路,就是直趣无上菩提,这个时候要经「一万劫」的时间。一个菩萨种姓成立以后,他自然会发起心中的愿力,依止信心就会发菩提心。菩提心是怎么生起的?或者是「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有「诸佛菩萨」的善巧开导,使令「他发」起菩提「心」;或者依止他「自」己的力量,依止「大悲心」而发菩提心,这个时候念众生苦而发菩提心;或者是「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而「发」菩提「心」,「不忍圣教衰」。前面是依止人;这依止法,看到大乘佛法即将衰微,众生即将面临一个颠倒黑暗的时代,这个时候为了弘「护」正「法」、续佛慧命的「因缘」而「发」起的菩提「心」。当然他能够发菩提心,是依止他的大乘的善根,所谓的菩萨种姓而发的菩提心。这个是讲到不定聚的众生,他是依止内因力、外缘力,而修习大乘的善根,最后发起的菩提心。我们看总结:

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这个「信心成就」,就是十住菩萨,他的信心已经成就了,这个十住位菩萨在大乘佛法已经「入」了「正定聚」,他的菩提心,不管你用什么恶因缘去刺激他,他追求无上菩提的心绝对「不退」转,这个时候叫做安「住如来种」姓,或者叫安住菩萨种姓。当然如来种姓是约果相安立,菩萨种姓是约因来安立。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是跟「正因相应」。「正因相应」,法藏大师说:他念念之间跟本觉佛性相应,就决定不再堕入二乘的偏空,也不再堕入凡夫的着有,他内心跟本觉的佛性相应,叫「正因相应」。

这个地方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正定聚这句话,我们解释一下,它后面会说明。这个信成就发心有二种因缘。假设是一个钝根的菩萨,他的正见是依止生灭门,是对立的正见,就是本论上说的「信业果报,能起十善」。他先修有相行,依止惭愧心、断恶修善;再修无相行,修我空、法空的智慧。他依止生灭门的正见,来修习善根,他的正定聚,这个时候的十住是别教的十住位,就是证得空观,断除三界的见思烦恼,这个时候正定聚的判教是别教的十住,就是钝根菩萨。假设是利根的菩萨,他依止的正见是真如门,他内心当中依止一心三大的道理,能够「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因地的时候就能够称性起修。这个时候他修行一万劫,所成就的十住是圆教的十住,就直接的破无明、证法身,入法身菩萨位。这个后面会说明。就是信成就发心,有钝根、利根的差别,当然根性的差别是来自于智慧的观照。你智慧观照有差别,你所产生的行动、所招感的果报,就会有所差别了。这个地方是正式说明我们在修习大乘善根的一个因相。

子二、兼显未成

在这当中会有一些退转的情况。

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

这个地方是说明内因力比较薄弱的菩萨,他不能够成就大乘的善根,不能成就的因缘有二个:第一个是他「善根微小」。佛法的善根,主要讲的是智慧,就是这一类菩萨他发了菩提心以后,他多分是喜欢修习福德资粮、修习善法;对于大乘甚深不二法门的听闻,不生好乐。所以他对生命的观照就非常的薄弱,这是第一个。其次,他是「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这个地方的「烦恼」是说:我们受了菩萨戒发菩提心,这菩提心不是永远存在,所以菩萨戒有时候就叫做「他胜处法」。我们发菩提心就以菩提心为自体,但是烦恼会去破坏菩提心,也不是所有的烦恼都会破坏菩提心。在菩萨戒讲到:我们在修学菩萨道当中,有三种烦恼最容易伤害菩提心:第一个是瞋恚心,这种瞋恚心最容易伤害菩提心的;第二个是高慢心,就是我们经常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把自己高举了;第三个是嫉妒心,不耐他荣,看到别人有荣耀的事情产生排斥。这个瞋心、慢心、嫉妒心,假设我们不加对治,我们当初在三宝面前所发的菩提心,这个菩萨的戒体就很容易被破坏了。所以是「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这也会伤害菩提心。第一个是你善根浅薄,第二个是烦恼深厚,所以即使遇到十方诸「佛」的住世,听闻大乘的佛法,也能够「供养」十方诸佛,「然」而我们所「起」的是「人天」的「种子」,我们可能在佛法当中追求人天的福报;或者是成就「二乘」的「种子」,追求偏空的涅槃、追求自身的安乐;即使「有」追「求大乘者」,这个善「根」是「不」决「定」,「若进若退」。这个不决定,法藏大师说是犹豫不决,进进退退。这个就是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因为善根的浅薄,一方面烦恼没有善加的对治,结果发起了人天种姓、或者二乘种姓,就是没有生起真实的菩提心。第二种是讲到他外缘力的薄弱,虽然成就,结果退失了。

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前面是说大乘善根浅薄、烦恼深厚,结果没有发菩提心;这地方是说虽然发菩提心,结果退转。为什么呢?说我们亲近十方「诸佛」,听闻大乘的佛法,这当中还没有「经」过「一万劫」,「遇」到了四种因「缘」也会「发」菩提「心」,而这个菩提心是不纯正的菩提心。这不纯正菩提心有四种相貌,就是有夹杂。第一个,「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这就讲到《楞严经》的因缘。《楞严经》中阿难尊者,他出家十二年,还是被摩登伽女的邪咒所迷惑。这个时候佛陀请文殊菩萨持〈楞严咒〉把邪咒破坏,把阿难尊者救回来。阿难尊者那个时候哭得很伤心,想到自己十二年的修行,对邪咒一点抗拒的力量都没有,非常的惭愧,在佛陀面前非常伤心的悲泣。佛陀种种的诃责以后,佛陀就问阿难尊者说:你当初是什么因缘出家修行?阿难尊者说:我的出家因缘,我是见到佛陀的相好庄严。阿难尊者说:我是你的堂弟,你老人家在家时候的相貌我也看过,没有那么庄严;但是你成就无上菩提以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威德力,令我产生羡慕,我希望成就你的庄严而发菩提心。这样子的发心,基本上是心外求法,这样的发心当然很容易被破坏。因为转轮圣王他也具足三十二相,乃至于魔王也能够变三十二相,所以我们依止身相的庄严而发菩提心,这样子的菩提心是很容易被破坏的。第二个,「或因供养众僧,而发」菩提「心」。我们看到大众僧团如法和合的修行,清净如法的僧团住世,这个时候发菩提心。你发菩提心的因缘,是依止心外的因缘,假设出家众他不如法修行,那你就退失菩提心了,所以你这个发心也是不真实的。依止外在大众的僧团而发菩提心,也是容易退转的。「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你遇到得是二乘的善知识,二乘人修观的是四圣谛,他在观四圣谛的时候,蕅益大师讲:偏重苦谛。他对苦谛的感受特别强烈。大乘的学者在观四圣谛的时候,偏重道谛。这个地方的观察有所不同。当然你要是一直观苦谛,你就会变成悲观的学者,对整个有为诸法不生好乐,没什么价值的,这个时候你发的菩提心是出离心。四者,「或学他发心」。这是由善知识的摄受:「你要发菩提心」。听说隋炀帝他以前是晋王广,隋炀帝是一个很放逸的人,但是他跟智者大师有缘,智者大师摄受他修学佛法,乃至于受了菩萨戒。但是智者大师往生以后,隋炀帝就糟糕了,就非常放逸了,二年之内整个隋朝的帝国就丧失掉了。就是说你的发菩提心是依止善知识的摄受;但是善知识不在,你就没办法发菩提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乃至于退到人天种姓等等。

这个地方是说:「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我们内心要生起一个恶念,也是要依止因缘所生法;我们想要生起一个清净平等的菩提心,也是要依止因缘所生法。但是这个因缘,你菩提心的生起不能依止外在的因缘,一定要依止内在的观照力。你真实的观察到生死的痛苦,你也真实的观察到一切有情在痛苦当中,依止这样的观照力而厌离生死,希求无上菩提,这样的菩提心你永远不退转,就算所有的众生都在颠倒放逸当中,也不会破坏你对无上菩提的追求。所以你的菩提心是假藉外因缘,这个时候就容易退转;你一定要依止内在的观照,对真如理的观照,你的菩提心才是坚固的。《楞严经》在修习止观的时候,很强调你这个依止的心。你要依止不生灭心,不要依止生灭心。什么叫生灭心,什么叫不生灭心?《楞严经》讲出一个判断的方法说:你修行的道心,是离尘无体,离开了外在的尘缘就没有自体,离尘无体,这个叫生灭心。比如说:过去我知道有几个中部的信徒,当初学佛的因缘是依止中部一个道场的老和尚,这个老和尚有大威德力、有神通,因老和尚的摄受,他就发心学佛了。结果九二一大地震以后,道场的大殿被破坏,这个时候大家对佛法的信心动摇了:你说老和尚有神通,怎么大殿还会被破坏?所以很多人就退失了佛法的善根。就是说你刚开始的发心就是有问题,心外求法,离开了外在的因缘,你这个菩提心就没有自体了。什么叫做不生灭心?就是离尘有体,离开了外在的变化的因缘,你的菩提心还是可以单独的存在。就像《印光大师文钞》上有人问印光大师说:你老人家一生弘扬净土法门,有真实看到人往生净土吗?有真实看到阿隬陀佛吗?你为什么一路弘扬净土法门?印光大师说: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没有往生净土,就算大家都不修学净土,也都没有人往生,我还是修习净土法门。他老人家这个净土的信心,是依止对于净土的圣解、内在的观照力,所以他离尘有体。

所以这个地方讲完大乘善根以后,我们要抉择一下。当然我们刚开始的发心,可能会因为善知识的摄受、看到佛宝的庄严、看到僧团的庄严而发心,这个是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慢慢地慢慢地,你要在你现前的一念信心当中,产生一个观照的善根,最后依止这个善根的正念力,来引导你的生命,你不能老是靠外在的因缘,这样子你的菩提心就很脆弱。这个地方在讲完菩提心以后,提出为什么有些人容易退转,有些人不容易退转的因缘,就在这个地方。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