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佛源(H)1
发布时间:2023-10-14 02:03:01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俗语佛源(H)1
第8页 共22页
海【海潮音】海潮声势雄壮,涨落有时,常用来比喻佛、菩萨应时对机的说法。如《楞严经》卷二说:“佛兴慈悲,哀悯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便告诸善男子。”“海潮音”也可以专指观世音菩萨的“法音”。《法华经·普门品》说:“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中国佛教界把浙江普陀山视为“观音道场”。普陀山是个海岛,岛上有潮音洞,传为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之处。此外,“海潮音”又指唱赞诵经之声。如唐·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诗:“秋夜闻清梵,余音逐海潮。”唱赞诵经之声抑扬起伏,称为“梵呗”,源于印度的法曲。以海潮比况梵呗,十分形象。(李明权)
海【海阔天空】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诗话》谓: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这句诗表达出禅僧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泼的禅机。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动,或无拘无束地施展才能。如《西游记》第八四回:“老菩萨,古人云: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怎么西进便没路了?”又如于逢《金沙洲》第三部九:“啊!海阔任鱼跃,天空任鸟飞,谁还愿意待在一个村子里呢!”亦缩为“海阔天空”。如清·蒋士铨《一片石·宴阁》:“共记滕王阁下时,海阔天空任所之。”今亦比喻话说得漫无边际。如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过一会儿姓林的走过来,话又会讲不完啦,海阔天空的。”(李明权)
好【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谓好事情难以张扬开去,而坏事情却流传的很快。“如何是西来意?”这是古代禅宗丛林中经常提起的话头,意思是: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的含意是什么。禅师对这句头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见《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后俗语多引用,如《喻世明言》卷二:“石城县把这件事当做新闻,沿街传说。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后多变式。如《水浒传》第二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道了。”又如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不大的功夫,寇家的丑事就传遍了全胡同。”(李明权)
浩【浩劫】“劫”是“劫波”Kalpa的音略,意译为“大时”,即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宏观时间概念。佛教中关于“劫”的说法较多,如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祗劫、磐石劫等。经中说,用一件轻软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拭一次方广数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销尽,谓一“小劫”。(见《璎珞经·佛母品》)而“八十小劫,名一大劫”。(《法苑珠林》卷三)“阿僧祗”,梵语asankhya,意为无数。“阿僧祗劫”,犹言无数劫。据说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简直遥遥无期。然而,《华严经·梵行品》又说:“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表明佛教认为时间的长短是“唯心”所变的。经中又说,一大劫中包括世界“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劫”的时间概念由此引申到空间范畴。词语中的“浩劫”、“劫难”等,都是兼有时空双重意义的。在俗语中“浩劫”有两个意义:一指深重的灾难。如郭沫若《北上纪行》诗:“两番罹浩劫,一旦扫沉阴”。又如《花城》1981年第2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浩劫,他们的头脑要复杂得多。”一指及其漫长的时间。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此时何玉凤的遭际真算是千古第一个乐人,来享浩劫第一桩快事。”又如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阿难》:“数千万光年中的七尺之躯,与无穷的浩劫中的数十年,叫做‘人生’。”佛经上说,世界经历一次从形成到毁灭(成、住、坏、空)称为“一大劫”。“一大劫”也就是“浩劫”,“浩劫”既是漫长的时间,又包含有惊心动魄的大、小“三灾”。(李明权)
合【合掌】合掌又称“合十”,谓两手十指相合。原为印度表示致敬的礼仪,犹如中国传统以拱手为敬,现代通行以握手为敬。佛家沿用合掌表示一心归敬。如《西游记》第五二回:“那比丘尼至佛前合掌道:‘孙悟空有事,要见如来。’”《日用规范》介绍合掌之法:“合掌,手指不得参差,须当胸,高低得所。”《永平清规》谓:“合掌,指头当对鼻端。头低,指头低;头直,指头直。”又有一种合指而不合掌的方式,称为“莲花合掌”。隋·智顗《观音义疏》解释合掌的意义:“外国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不敢散诞,真至一心。”今亦泛指虔敬。如冰心《寄小读者》十五:“我无有言说,我只合掌赞美你们的纯洁与伟大。”在俗语中,合掌的用法较多。如明·陈汝元《金莲记·媒合》:“应难量,浮萍踪迹多漂荡,何时合掌。”此指相会,会合。又如清·李渔《怜香伴·倩媒》:“这话说来有些合掌。”此指符合,相符。此外,旧时诗文对偶词句意义类同、相近,谓之“犯合掌”。如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指出:“耿伟《赠田家翁诗》:‘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此写出村居景象。但上句拙,‘朝’、‘昼’二字合掌。”(李明权)
俗语佛源(H)2
和【和尚】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古又意译为近诵、力生。其义为弟子受业于师,经常近随于师受经诵经,仗师之力而生法身、智慧功德。和尚有两种:一是出家的受业和尚,俗称剃度和尚;二是受比丘戒的坛上和尚,俗称戒和尚或得戒和尚。若接某和尚衣钵法流者亦可称他为法和尚或得法和尚。对女性和尚的称呼与男性和尚相同,只在前冠一“尼“(梵语阴性词缀——ni)称作尼和尚以表女性。现在有称尼僧、尼和尚为尼姑。依据律制,和尚之尊称原本限于僧,到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西域佛图澄来洛阳,深受石勒、石虎敬重,号曰大和尚,这是国王公卿称僧人为和尚之始。唐代有鉴真大和尚、不空大和尚的尊称,是指传戒和传法和尚。汉地佛教丛林(僧团)里的职称有严格规定,全寺僧人称这个大僧团的住持一人为和尚,其余僧人则不能称和尚。和尚任期已满,则称退居和尚,俗称老和尚。由于佛教在中国历史悠久,和尚一词深入民间,一般俗人不知佛教内部的称呼,凡见僧人都一律称作和尚,按其年龄大小称小和尚、大和尚和老和尚。有些乡村地方知其俗姓者,甚至冠以俗姓称某和尚等,这是极不妥当的。(无名氏)
和【和尚在钵盂在】“钵”是梵语钵多罗patra的省音译,意译为“盂”,合称“钵盂”。钵盂用泥、铁等制作,扁圆形,口略小,是和尚用来化缘的食器,也是和尚随身携带的“六物”之一。因此,俗语说“和尚在钵盂在”。或比喻一事物的存在要依赖另一事物的存在。如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恁时节和尚在钵盂在,今日个福气衰,看何时冤业解。”或比喻不知是谁。如元·朱凯《昊天塔》第三折:“知道是和尚在钵盂在,知道是他受苦也俺受苦。”(李明权)
恒【恒河沙数】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大智度论》卷七说:“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超)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数等?’答曰:‘恒河沙多,馀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复次,诸人经书皆以此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后来用以形容数量多得像恒河里的沙粒那样无法计算。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顾自古及今,遭丧者恒河沙数,何以独示兆于是夜?”(宽忍)
横【横说竖说】多方取譬,反复详述,以求详尽,使对方容易理解,谓之“横说竖说”。如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说须出自己之意,横说竖说,以抑扬详瞻为上。”语本于禅宗。《景德传灯录·希运禅师》:“且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棙子。”多方取譬,旁敲侧击,毕竟不许一语道破,正是禅宗说“话头”的特色。禅宗有顿悟的南宗和渐悟的北宗。横说属于顿悟,竖说属于“渐悟”。禅宗以“顿悟”为主,自称“宗门”,称经教为“教门”。在这个意义上,“横说”为“宗门”,“竖说”为“渐门”。佛经上还有“横遍十方,竖穷三世”之说,“横”属时间,“竖”属空间。再如儒家有经书,又有纬书,亦可称为“横说竖说”。(李明权)
横【横死】指自杀、被害或受意外灾祸而死。《药师经》:“救脱菩萨言:‘阿难,汝岂不闻如来所说九横死耶!是故教以咒药方便。’”该经所说九种横死是:一、得病无医,二、王法诛戮,三、非人夺精气,四、火焚,五、水溺,六、恶兽吞食,七、堕崖,八、毒药咒诅,九、饥渴所困。因这九种原因致死的都属于横死。横死属于恶业招致的恶果。《宋书·柳元景传》:“世祖严暴异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世祖崩,(江夏王)义恭、元景等并相谓曰:‘今日始免横死!’”横死一词亦有用之于诗的,如唐·王建《空城雀》诗:“报得黄口莫啾啾,长尔得成无横死!”(无名氏)
弘【弘扬】在佛教中,指佛菩萨传播教法,化导众生。至后世,渐指大力宣扬一切思想或观念。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当于此地建国安人,弘扬佛法。”《元代白话碑集录·重编百丈清规法旨》:“好生遵守清规,修行办道,专与上位祈福祝寿,报答圣恩,弘扬佛法者。”吕澂《中国佛学渊流略讲》第五讲:“三论宗的开创人吉藏,弘扬关河三论,曾著《三论玄义》,反复解释三论之间的关系。”现多作发扬光大解,如“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等用语。(无名氏)
弘【弘愿】指大乘佛教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如唐·窥基《心经幽赞》卷上:“若诸菩萨先于菩提发弘愿已,欲勤修学。”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都属于“弘愿”。佛教徒通常用“四弘誓愿”自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俗文学中用例如明·张四维《双烈记·行游》:“发慈悲度人弘愿,继发净因。”后也泛指宏大的志愿。如:我们的弘愿是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李明权)
虎【虎头蛇尾】此词,较早见于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比喻诡诈伪善,言行不一致。后多比喻来势很大而草草了事,有始无终。如《水浒传》第一零三回:“官府挨捕的事,已是虎头蛇尾,前紧后慢。”其实,“虎头蛇尾”是从禅语“龙头蛇尾”衍变而来的。《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师问:‘僧什么来处?’僧提起坐具。师云:‘龙头蛇尾’”。(李明权)
俗语佛源(H)3
护【护法】梵语Dharmapala,音译“达摩波罗”,意谓“护法”,原是公元六世纪印度佛教史上一位著名学者的名字,著有《唯识三十颂释》,是戒贤的老师,年仅三十二岁而卒,我国唐代玄奘在印度从戒贤学法,被称为护法的再传弟子。玄奘回国以后,综合《唯识三十颂释》十家之言(当时解释《唯识三十颂》的有十大论师),以护法之释为主,糅合译成《成唯识论》十卷,千余年来,传承不绝。拥护佛法的人,也被称为“护法”,《俱舍论》卷二五说:“护法者,谓于所得善自防护。”《无量寿经》卷上亦有“严护法城”之说。佛教徒认为,觉世济人的正法,必须有得力之人护持,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被消灭。所以佛教中有“护法人”、“护法神”等说法。如寺院中的四大天王、二十诸天、韦驮伽蓝等,都是护法神。佛教的“护法”一词,在我国近代史上,已被一些著名的政治家使用。如1917年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国会,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称之为护法运动,并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护法军政府,与北洋政府相对抗。(无名氏)
护【护国】公元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准备称帝,改“民国”为“洪宪”,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发起倒袁运动,称为“护国运动”,所谓“护国”,就是护持或保卫民国。此“护国”一词,来源于佛教。公元四世纪,从西域来华的鸠摩罗什(Kumarajiva)翻译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二卷,唐·不空(Amoghavajra)三藏重译此经。史称前者为旧本,后者为新本。经的内容大意是说佛在世时,印度有十六国。所谓“仁王”,指十六国国王。为了使这些国王各护其国,平安稳定,故佛为他们说此经。传说受持讲说此经,即可“七难(日月失度难、星宿失度难、灾火难、雨水难、恶风难、亢阳难、恶贼难)不起,灾害不生,万民丰乐。”故自古以来,称此经为护国三经之一。佛教徒以宗教形式表示爱国之心,常常举行护国息灾法会。在法会期间,就是念诵这本经。又佛教寺院中,一般有四天王(护国、增长、广目、多闻),传说此四天王居须弥山腰四方,护持四方的天下,故称护世,又名护国。唐·袁稹《大云寺二十韵》诗有“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句。此外,佛经中还有护国尊者,护国菩萨等。(无名氏)
花【花花世界】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下。后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如《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李明权)
化【化身】为了方便地度化众生,佛、菩萨应化变现出各类众生的形象,佛、菩萨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之一。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九:“佛随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为佛形,名为化身。”五代梁时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名契此,临终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遂称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的化身。明太祖朱元璋曾令全国寺庙供弥勒像,其造型亦即布袋和尚的形像,影响至今。现称事物之非原本者,也叫化身。元·鲜子枢《题赵模拓本兰亭后》诗:“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常正)
化【化缘】本来是指佛、菩萨、高僧等在世间示现的教化因缘。释迦牟尼与我们这个世界和众生“有缘”,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缘”。又如唐·白居易《上弘和尚石塔碑序》说“随顺化缘,故坐甘露坛而誓众,主盟者二十年。”这是高僧的化缘。俗亦称僧侣乞食为化缘。如宋·洪迈《夷坚志》卷一谓:“元晖,近村王大子也,即作僧,为街坊化缘。”原来,佛门僧侣比丘,意为乞士,也就是以乞食为生的人。佛教戒律谓:僧侣为了维持生命而乞食,便是“净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骄慢”。僧侣募化乞食,广结佛缘,故称化缘。推而广之,为了佛事而举办的一切募化活动,也叫化缘。(李明权)
还【还俗】在家谓之“俗”,出家修行谓之“僧尼”。佛制:听任僧尼自愿舍去大戒。又僧尼犯重戒,依律逐出僧团。以上两种情况,均称为还俗。另有一说,还俗仅指僧尼犯戒还家。自愿离开僧团,谓之“归俗”。《宝积经》卷八八载:“五百比丘曰:‘我等不能精进,恐不能消信施,请乞还俗。’文殊赞曰:‘若不能消信施,宁可一日数百归俗,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按经义,出家人不能守戒、精进,宁可还俗。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三载:罽宾国(在今克什米尔地方)王子求那跋摩二十岁时出家,精通藏经。后来国王驾崩,无人继位。众人议请跋摩“还俗,以绍国位”。跋摩不从,隐居山林,又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弘法。宋文帝元嘉八年,跋摩来到中国的建业(今南京),译经数十部。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记载:“(杭僧思聪)挟琴游梁,日登中贵人之门,久之,遂还俗,为御前使臣。”可见思聪是个心未出家、热衷名利的人。(李明权)
灰【灰头土面】犹言蓬头垢面,形容肮脏相。如宋·葛长庚《菊花新》词云:“灰头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也写作“灰头土脸”。或引申为晦气相。如《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此语出于禅宗。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后,还要发大悲心,返回尘世中去救度众生。灰头土面即指应众生缘而化现的凡夫形象。如宋·圆悟《碧岩录》第四三则:“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禅宗又提倡“随缘任运”、“无修为修”的方式,把吃饭穿衣、斫柴兆水都视为佛法,内外打成一片。灰头土面在禅宗那里有时也含有真人不露相的意思。如《五灯会元》十八:“个汉灰头土面,寻常不欲露现。”(李明权)
俗语佛源(H)4
回【回光返照】从字面的本来意义看,指太阳刚落到水平线下时,由于光线反射作用,天空中又短时发亮的自然现象。禅宗语录中多见此语,如《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唐代临济义玄禅师谥慧照):“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别求,知身心与祖佛不别,当下无事,方名得法……据我见处,实无许多般道理,要用便用,不用便休。”《宗镜录》卷二三:“若舍已徇尘,是名违背。能回光返照,随顺真知,境智冥合,是真供养。”“光”指智光或心光,“返照”即契如理之心,后多用“回光返照”比喻人临死前神志忽然清醒或兴奋,也用以比喻旧事物灭亡前表面上短暂的兴旺。如《红楼梦》第九十八回:“黛玉白日已经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此时李纨见黛玉略缓,明知是回光返照的光景。”又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他形成了那样一个短时期的中央集权的奴隶社会,由奴隶制而言,可以比为回光返照。”(禹振声)
慧【慧眼】智慧有识别、洞察事物的功用,犹如眼能辨色一样,故名慧眼。《大乘义章》说:“观达名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就是这个意思。佛教中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分,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无量寿经》:“慧眼见真,能度彼岸。”就是说慧眼能照见诸法无相、真空之理,依靠它能得到解脱。《翻译名义集》有“是慧眼菩萨无法不见、无法不知、无法不识”之语。后借用作具有独特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目光敏锐,见解高超。常用来称赞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如说慧眼识才,独具慧眼等。(无名氏)
活【活佛】我国藏传佛教名词。藏语称为“朱古”,意思是化佛示现的肉身。通常称大喇嘛圆寂后根据转世制度取得寺庙首领地位的继承人为活佛。始于十三世纪的噶举派噶玛噶举的噶玛拔希。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庙的名字,如东嘎寺的活佛洛桑赤烈,全称叫做“东嘎·洛桑赤烈”;又如多吉才仁当了热振寺的活佛后,他的名字便是“热振·多吉才仁”。对于有僧职的大喇嘛,人们日常简称或尊称时,再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寺院称号了。如“东嘎活佛”、“热振活佛”等。凡活佛圆寂后,寺院上层通过占卜等仪式,寻觅活佛圆寂的同时出生的若干婴童,从中选定一个“灵童”作为他的转世,迎入寺中继承其宗教地位。(无名氏)
活【活泼泼】是禅宗的熟语,大致反映出禅宗如下的特色:首先是与自心相契合,所谓“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其次是与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打成一片”,所谓“目击道存,触事而真”。再次是机锋往来,“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正如《大慧禅师语录》卷十九所说:“不用安排,不假造作,自然活泼泼地,常露现前。正当恁么时,方始契得一宿觉。所谓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一宿觉。”后俗语中用活泼泼形容生动自然,充满生机。如鲁迅《二心集·
火【火烧眉毛】源于《五灯会元》卷十六:僧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蒋山法泉禅师答:“火烧眉毛。”《心地观经》卷五指出:“精勤修习,未当暂舍,如救头燃。”谓佛教徒欲求出离生死苦海,当以急迫之心精进修持,不容懈怠。火烧眉毛之意与此相似。情势紧迫,必须立即设法去解决眼前的因境,俗谓之“火烧眉毛,且顾眼前”。如《镜花缘》第三五回:“小弟此番揭榜虽觉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个‘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之计,实是无可奈何。”也指缺乏长远的眼光,只图眼前的利益,得过且过。如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八章:“(他)何去何从,没有了主意,背着手,踱几步,咳!火烧眉毛顾眼前嘛。”(李明权)
火【火葬】古印度四种葬法(水葬、火葬、土葬、鸟葬)之一。梵语名荼毗或阇维,译为焚烧。《涅槃经》下:“尔时如来,以大悲力,从心胸中,火踊棺外,渐渐荼毗,经于七日。”我国古代基本用土葬,佛教传入后则火葬渐行。清·顾炎武《日知录·体制·火葬》:“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十三:“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于此可见佛教对民俗影响之大。又作“火化”。宋·洪迈《夷坚丙志·赵缩手》:“据榻趺坐,傍人怪其不言,就视,已卒矣……越三日火化,其骨钩联如锁子云。”车若水《脚气集》:“今贫民无地可葬,又被他说火化上天,葬礼亦被夺了。”我国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因此对火葬之俗总的来说是排斥的,甚至是禁止的。宋太祖建隆三年曾下诏禁之,明、清两代亦悬为厉禁。近代受西方各国影响,人们的看法才有较大的转变,现在更成为我国大力提倡的主要葬法。(常正)
火【火宅】典出《法华经·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广大,而唯有一门,忽然火起,诸子在宅中游戏,全然不觉。富翁心急,对诸子说: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可以游戏,你们快出来吧!于是,诸子争先恐后地奔出火宅,上车而去。经上用这个譬喻说明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佛教以火宅比喻众苦充满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如《心地观经·序品》谓:“了达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满难可出。”八苦,指众生八种基本的苦难: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盛苦。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火宅亦特指烦恼牵缠的俗世家室。如明·妙叶《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民间亦贬称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为火宅僧。诗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乱世。如清·魏源《北岳五台看雪行》诗:“各号清凉奠震旦,欲易火宅为宁坤。”(李明权)
火【火中生莲】比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得到解脱,达到清凉境界。源出佛教《维摩诘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在欲而行禅,稀有亦如是。”谓火中生莲是难得的,在有欲的世间行禅亦是难得的。俗语中常比喻稀有难得的事物。唐·罗虬《比红儿》诗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宋·苏轼《陆莲庵》诗:“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李君冈)
第8页 共22页
海【海潮音】海潮声势雄壮,涨落有时,常用来比喻佛、菩萨应时对机的说法。如《楞严经》卷二说:“佛兴慈悲,哀悯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便告诸善男子。”“海潮音”也可以专指观世音菩萨的“法音”。《法华经·普门品》说:“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中国佛教界把浙江普陀山视为“观音道场”。普陀山是个海岛,岛上有潮音洞,传为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之处。此外,“海潮音”又指唱赞诵经之声。如唐·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诗:“秋夜闻清梵,余音逐海潮。”唱赞诵经之声抑扬起伏,称为“梵呗”,源于印度的法曲。以海潮比况梵呗,十分形象。(李明权)
海【海阔天空】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诗话》谓: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这句诗表达出禅僧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泼的禅机。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动,或无拘无束地施展才能。如《西游记》第八四回:“老菩萨,古人云: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怎么西进便没路了?”又如于逢《金沙洲》第三部九:“啊!海阔任鱼跃,天空任鸟飞,谁还愿意待在一个村子里呢!”亦缩为“海阔天空”。如清·蒋士铨《一片石·宴阁》:“共记滕王阁下时,海阔天空任所之。”今亦比喻话说得漫无边际。如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过一会儿姓林的走过来,话又会讲不完啦,海阔天空的。”(李明权)
好【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谓好事情难以张扬开去,而坏事情却流传的很快。“如何是西来意?”这是古代禅宗丛林中经常提起的话头,意思是: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的含意是什么。禅师对这句头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见《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后俗语多引用,如《喻世明言》卷二:“石城县把这件事当做新闻,沿街传说。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后多变式。如《水浒传》第二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道了。”又如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不大的功夫,寇家的丑事就传遍了全胡同。”(李明权)
浩【浩劫】“劫”是“劫波”Kalpa的音略,意译为“大时”,即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宏观时间概念。佛教中关于“劫”的说法较多,如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祗劫、磐石劫等。经中说,用一件轻软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拭一次方广数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销尽,谓一“小劫”。(见《璎珞经·佛母品》)而“八十小劫,名一大劫”。(《法苑珠林》卷三)“阿僧祗”,梵语asankhya,意为无数。“阿僧祗劫”,犹言无数劫。据说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简直遥遥无期。然而,《华严经·梵行品》又说:“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表明佛教认为时间的长短是“唯心”所变的。经中又说,一大劫中包括世界“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劫”的时间概念由此引申到空间范畴。词语中的“浩劫”、“劫难”等,都是兼有时空双重意义的。在俗语中“浩劫”有两个意义:一指深重的灾难。如郭沫若《北上纪行》诗:“两番罹浩劫,一旦扫沉阴”。又如《花城》1981年第2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浩劫,他们的头脑要复杂得多。”一指及其漫长的时间。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此时何玉凤的遭际真算是千古第一个乐人,来享浩劫第一桩快事。”又如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阿难》:“数千万光年中的七尺之躯,与无穷的浩劫中的数十年,叫做‘人生’。”佛经上说,世界经历一次从形成到毁灭(成、住、坏、空)称为“一大劫”。“一大劫”也就是“浩劫”,“浩劫”既是漫长的时间,又包含有惊心动魄的大、小“三灾”。(李明权)
合【合掌】合掌又称“合十”,谓两手十指相合。原为印度表示致敬的礼仪,犹如中国传统以拱手为敬,现代通行以握手为敬。佛家沿用合掌表示一心归敬。如《西游记》第五二回:“那比丘尼至佛前合掌道:‘孙悟空有事,要见如来。’”《日用规范》介绍合掌之法:“合掌,手指不得参差,须当胸,高低得所。”《永平清规》谓:“合掌,指头当对鼻端。头低,指头低;头直,指头直。”又有一种合指而不合掌的方式,称为“莲花合掌”。隋·智顗《观音义疏》解释合掌的意义:“外国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不敢散诞,真至一心。”今亦泛指虔敬。如冰心《寄小读者》十五:“我无有言说,我只合掌赞美你们的纯洁与伟大。”在俗语中,合掌的用法较多。如明·陈汝元《金莲记·媒合》:“应难量,浮萍踪迹多漂荡,何时合掌。”此指相会,会合。又如清·李渔《怜香伴·倩媒》:“这话说来有些合掌。”此指符合,相符。此外,旧时诗文对偶词句意义类同、相近,谓之“犯合掌”。如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指出:“耿伟《赠田家翁诗》:‘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此写出村居景象。但上句拙,‘朝’、‘昼’二字合掌。”(李明权)
俗语佛源(H)2
和【和尚】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古又意译为近诵、力生。其义为弟子受业于师,经常近随于师受经诵经,仗师之力而生法身、智慧功德。和尚有两种:一是出家的受业和尚,俗称剃度和尚;二是受比丘戒的坛上和尚,俗称戒和尚或得戒和尚。若接某和尚衣钵法流者亦可称他为法和尚或得法和尚。对女性和尚的称呼与男性和尚相同,只在前冠一“尼“(梵语阴性词缀——ni)称作尼和尚以表女性。现在有称尼僧、尼和尚为尼姑。依据律制,和尚之尊称原本限于僧,到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西域佛图澄来洛阳,深受石勒、石虎敬重,号曰大和尚,这是国王公卿称僧人为和尚之始。唐代有鉴真大和尚、不空大和尚的尊称,是指传戒和传法和尚。汉地佛教丛林(僧团)里的职称有严格规定,全寺僧人称这个大僧团的住持一人为和尚,其余僧人则不能称和尚。和尚任期已满,则称退居和尚,俗称老和尚。由于佛教在中国历史悠久,和尚一词深入民间,一般俗人不知佛教内部的称呼,凡见僧人都一律称作和尚,按其年龄大小称小和尚、大和尚和老和尚。有些乡村地方知其俗姓者,甚至冠以俗姓称某和尚等,这是极不妥当的。(无名氏)
和【和尚在钵盂在】“钵”是梵语钵多罗patra的省音译,意译为“盂”,合称“钵盂”。钵盂用泥、铁等制作,扁圆形,口略小,是和尚用来化缘的食器,也是和尚随身携带的“六物”之一。因此,俗语说“和尚在钵盂在”。或比喻一事物的存在要依赖另一事物的存在。如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恁时节和尚在钵盂在,今日个福气衰,看何时冤业解。”或比喻不知是谁。如元·朱凯《昊天塔》第三折:“知道是和尚在钵盂在,知道是他受苦也俺受苦。”(李明权)
恒【恒河沙数】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大智度论》卷七说:“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超)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数等?’答曰:‘恒河沙多,馀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复次,诸人经书皆以此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后来用以形容数量多得像恒河里的沙粒那样无法计算。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顾自古及今,遭丧者恒河沙数,何以独示兆于是夜?”(宽忍)
横【横说竖说】多方取譬,反复详述,以求详尽,使对方容易理解,谓之“横说竖说”。如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说须出自己之意,横说竖说,以抑扬详瞻为上。”语本于禅宗。《景德传灯录·希运禅师》:“且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棙子。”多方取譬,旁敲侧击,毕竟不许一语道破,正是禅宗说“话头”的特色。禅宗有顿悟的南宗和渐悟的北宗。横说属于顿悟,竖说属于“渐悟”。禅宗以“顿悟”为主,自称“宗门”,称经教为“教门”。在这个意义上,“横说”为“宗门”,“竖说”为“渐门”。佛经上还有“横遍十方,竖穷三世”之说,“横”属时间,“竖”属空间。再如儒家有经书,又有纬书,亦可称为“横说竖说”。(李明权)
横【横死】指自杀、被害或受意外灾祸而死。《药师经》:“救脱菩萨言:‘阿难,汝岂不闻如来所说九横死耶!是故教以咒药方便。’”该经所说九种横死是:一、得病无医,二、王法诛戮,三、非人夺精气,四、火焚,五、水溺,六、恶兽吞食,七、堕崖,八、毒药咒诅,九、饥渴所困。因这九种原因致死的都属于横死。横死属于恶业招致的恶果。《宋书·柳元景传》:“世祖严暴异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世祖崩,(江夏王)义恭、元景等并相谓曰:‘今日始免横死!’”横死一词亦有用之于诗的,如唐·王建《空城雀》诗:“报得黄口莫啾啾,长尔得成无横死!”(无名氏)
弘【弘扬】在佛教中,指佛菩萨传播教法,化导众生。至后世,渐指大力宣扬一切思想或观念。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当于此地建国安人,弘扬佛法。”《元代白话碑集录·重编百丈清规法旨》:“好生遵守清规,修行办道,专与上位祈福祝寿,报答圣恩,弘扬佛法者。”吕澂《中国佛学渊流略讲》第五讲:“三论宗的开创人吉藏,弘扬关河三论,曾著《三论玄义》,反复解释三论之间的关系。”现多作发扬光大解,如“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等用语。(无名氏)
弘【弘愿】指大乘佛教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如唐·窥基《心经幽赞》卷上:“若诸菩萨先于菩提发弘愿已,欲勤修学。”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都属于“弘愿”。佛教徒通常用“四弘誓愿”自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俗文学中用例如明·张四维《双烈记·行游》:“发慈悲度人弘愿,继发净因。”后也泛指宏大的志愿。如:我们的弘愿是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李明权)
虎【虎头蛇尾】此词,较早见于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比喻诡诈伪善,言行不一致。后多比喻来势很大而草草了事,有始无终。如《水浒传》第一零三回:“官府挨捕的事,已是虎头蛇尾,前紧后慢。”其实,“虎头蛇尾”是从禅语“龙头蛇尾”衍变而来的。《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师问:‘僧什么来处?’僧提起坐具。师云:‘龙头蛇尾’”。(李明权)
俗语佛源(H)3
护【护法】梵语Dharmapala,音译“达摩波罗”,意谓“护法”,原是公元六世纪印度佛教史上一位著名学者的名字,著有《唯识三十颂释》,是戒贤的老师,年仅三十二岁而卒,我国唐代玄奘在印度从戒贤学法,被称为护法的再传弟子。玄奘回国以后,综合《唯识三十颂释》十家之言(当时解释《唯识三十颂》的有十大论师),以护法之释为主,糅合译成《成唯识论》十卷,千余年来,传承不绝。拥护佛法的人,也被称为“护法”,《俱舍论》卷二五说:“护法者,谓于所得善自防护。”《无量寿经》卷上亦有“严护法城”之说。佛教徒认为,觉世济人的正法,必须有得力之人护持,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被消灭。所以佛教中有“护法人”、“护法神”等说法。如寺院中的四大天王、二十诸天、韦驮伽蓝等,都是护法神。佛教的“护法”一词,在我国近代史上,已被一些著名的政治家使用。如1917年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国会,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称之为护法运动,并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护法军政府,与北洋政府相对抗。(无名氏)
护【护国】公元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准备称帝,改“民国”为“洪宪”,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发起倒袁运动,称为“护国运动”,所谓“护国”,就是护持或保卫民国。此“护国”一词,来源于佛教。公元四世纪,从西域来华的鸠摩罗什(Kumarajiva)翻译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二卷,唐·不空(Amoghavajra)三藏重译此经。史称前者为旧本,后者为新本。经的内容大意是说佛在世时,印度有十六国。所谓“仁王”,指十六国国王。为了使这些国王各护其国,平安稳定,故佛为他们说此经。传说受持讲说此经,即可“七难(日月失度难、星宿失度难、灾火难、雨水难、恶风难、亢阳难、恶贼难)不起,灾害不生,万民丰乐。”故自古以来,称此经为护国三经之一。佛教徒以宗教形式表示爱国之心,常常举行护国息灾法会。在法会期间,就是念诵这本经。又佛教寺院中,一般有四天王(护国、增长、广目、多闻),传说此四天王居须弥山腰四方,护持四方的天下,故称护世,又名护国。唐·袁稹《大云寺二十韵》诗有“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句。此外,佛经中还有护国尊者,护国菩萨等。(无名氏)
花【花花世界】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下。后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如《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李明权)
化【化身】为了方便地度化众生,佛、菩萨应化变现出各类众生的形象,佛、菩萨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之一。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九:“佛随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为佛形,名为化身。”五代梁时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名契此,临终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遂称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的化身。明太祖朱元璋曾令全国寺庙供弥勒像,其造型亦即布袋和尚的形像,影响至今。现称事物之非原本者,也叫化身。元·鲜子枢《题赵模拓本兰亭后》诗:“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常正)
化【化缘】本来是指佛、菩萨、高僧等在世间示现的教化因缘。释迦牟尼与我们这个世界和众生“有缘”,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缘”。又如唐·白居易《上弘和尚石塔碑序》说“随顺化缘,故坐甘露坛而誓众,主盟者二十年。”这是高僧的化缘。俗亦称僧侣乞食为化缘。如宋·洪迈《夷坚志》卷一谓:“元晖,近村王大子也,即作僧,为街坊化缘。”原来,佛门僧侣比丘,意为乞士,也就是以乞食为生的人。佛教戒律谓:僧侣为了维持生命而乞食,便是“净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骄慢”。僧侣募化乞食,广结佛缘,故称化缘。推而广之,为了佛事而举办的一切募化活动,也叫化缘。(李明权)
还【还俗】在家谓之“俗”,出家修行谓之“僧尼”。佛制:听任僧尼自愿舍去大戒。又僧尼犯重戒,依律逐出僧团。以上两种情况,均称为还俗。另有一说,还俗仅指僧尼犯戒还家。自愿离开僧团,谓之“归俗”。《宝积经》卷八八载:“五百比丘曰:‘我等不能精进,恐不能消信施,请乞还俗。’文殊赞曰:‘若不能消信施,宁可一日数百归俗,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按经义,出家人不能守戒、精进,宁可还俗。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三载:罽宾国(在今克什米尔地方)王子求那跋摩二十岁时出家,精通藏经。后来国王驾崩,无人继位。众人议请跋摩“还俗,以绍国位”。跋摩不从,隐居山林,又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弘法。宋文帝元嘉八年,跋摩来到中国的建业(今南京),译经数十部。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记载:“(杭僧思聪)挟琴游梁,日登中贵人之门,久之,遂还俗,为御前使臣。”可见思聪是个心未出家、热衷名利的人。(李明权)
灰【灰头土面】犹言蓬头垢面,形容肮脏相。如宋·葛长庚《菊花新》词云:“灰头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也写作“灰头土脸”。或引申为晦气相。如《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此语出于禅宗。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后,还要发大悲心,返回尘世中去救度众生。灰头土面即指应众生缘而化现的凡夫形象。如宋·圆悟《碧岩录》第四三则:“若不出世,则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禅宗又提倡“随缘任运”、“无修为修”的方式,把吃饭穿衣、斫柴兆水都视为佛法,内外打成一片。灰头土面在禅宗那里有时也含有真人不露相的意思。如《五灯会元》十八:“个汉灰头土面,寻常不欲露现。”(李明权)
俗语佛源(H)4
回【回光返照】从字面的本来意义看,指太阳刚落到水平线下时,由于光线反射作用,天空中又短时发亮的自然现象。禅宗语录中多见此语,如《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唐代临济义玄禅师谥慧照):“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别求,知身心与祖佛不别,当下无事,方名得法……据我见处,实无许多般道理,要用便用,不用便休。”《宗镜录》卷二三:“若舍已徇尘,是名违背。能回光返照,随顺真知,境智冥合,是真供养。”“光”指智光或心光,“返照”即契如理之心,后多用“回光返照”比喻人临死前神志忽然清醒或兴奋,也用以比喻旧事物灭亡前表面上短暂的兴旺。如《红楼梦》第九十八回:“黛玉白日已经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此时李纨见黛玉略缓,明知是回光返照的光景。”又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他形成了那样一个短时期的中央集权的奴隶社会,由奴隶制而言,可以比为回光返照。”(禹振声)
慧【慧眼】智慧有识别、洞察事物的功用,犹如眼能辨色一样,故名慧眼。《大乘义章》说:“观达名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就是这个意思。佛教中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分,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无量寿经》:“慧眼见真,能度彼岸。”就是说慧眼能照见诸法无相、真空之理,依靠它能得到解脱。《翻译名义集》有“是慧眼菩萨无法不见、无法不知、无法不识”之语。后借用作具有独特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目光敏锐,见解高超。常用来称赞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如说慧眼识才,独具慧眼等。(无名氏)
活【活佛】我国藏传佛教名词。藏语称为“朱古”,意思是化佛示现的肉身。通常称大喇嘛圆寂后根据转世制度取得寺庙首领地位的继承人为活佛。始于十三世纪的噶举派噶玛噶举的噶玛拔希。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庙的名字,如东嘎寺的活佛洛桑赤烈,全称叫做“东嘎·洛桑赤烈”;又如多吉才仁当了热振寺的活佛后,他的名字便是“热振·多吉才仁”。对于有僧职的大喇嘛,人们日常简称或尊称时,再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寺院称号了。如“东嘎活佛”、“热振活佛”等。凡活佛圆寂后,寺院上层通过占卜等仪式,寻觅活佛圆寂的同时出生的若干婴童,从中选定一个“灵童”作为他的转世,迎入寺中继承其宗教地位。(无名氏)
活【活泼泼】是禅宗的熟语,大致反映出禅宗如下的特色:首先是与自心相契合,所谓“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其次是与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打成一片”,所谓“目击道存,触事而真”。再次是机锋往来,“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正如《大慧禅师语录》卷十九所说:“不用安排,不假造作,自然活泼泼地,常露现前。正当恁么时,方始契得一宿觉。所谓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一宿觉。”后俗语中用活泼泼形容生动自然,充满生机。如鲁迅《二心集·
火【火烧眉毛】源于《五灯会元》卷十六:僧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蒋山法泉禅师答:“火烧眉毛。”《心地观经》卷五指出:“精勤修习,未当暂舍,如救头燃。”谓佛教徒欲求出离生死苦海,当以急迫之心精进修持,不容懈怠。火烧眉毛之意与此相似。情势紧迫,必须立即设法去解决眼前的因境,俗谓之“火烧眉毛,且顾眼前”。如《镜花缘》第三五回:“小弟此番揭榜虽觉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个‘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之计,实是无可奈何。”也指缺乏长远的眼光,只图眼前的利益,得过且过。如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八章:“(他)何去何从,没有了主意,背着手,踱几步,咳!火烧眉毛顾眼前嘛。”(李明权)
火【火葬】古印度四种葬法(水葬、火葬、土葬、鸟葬)之一。梵语名荼毗或阇维,译为焚烧。《涅槃经》下:“尔时如来,以大悲力,从心胸中,火踊棺外,渐渐荼毗,经于七日。”我国古代基本用土葬,佛教传入后则火葬渐行。清·顾炎武《日知录·体制·火葬》:“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十三:“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于此可见佛教对民俗影响之大。又作“火化”。宋·洪迈《夷坚丙志·赵缩手》:“据榻趺坐,傍人怪其不言,就视,已卒矣……越三日火化,其骨钩联如锁子云。”车若水《脚气集》:“今贫民无地可葬,又被他说火化上天,葬礼亦被夺了。”我国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因此对火葬之俗总的来说是排斥的,甚至是禁止的。宋太祖建隆三年曾下诏禁之,明、清两代亦悬为厉禁。近代受西方各国影响,人们的看法才有较大的转变,现在更成为我国大力提倡的主要葬法。(常正)
火【火宅】典出《法华经·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广大,而唯有一门,忽然火起,诸子在宅中游戏,全然不觉。富翁心急,对诸子说: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可以游戏,你们快出来吧!于是,诸子争先恐后地奔出火宅,上车而去。经上用这个譬喻说明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佛教以火宅比喻众苦充满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如《心地观经·序品》谓:“了达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满难可出。”八苦,指众生八种基本的苦难: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盛苦。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火宅亦特指烦恼牵缠的俗世家室。如明·妙叶《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民间亦贬称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为火宅僧。诗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乱世。如清·魏源《北岳五台看雪行》诗:“各号清凉奠震旦,欲易火宅为宁坤。”(李明权)
火【火中生莲】比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得到解脱,达到清凉境界。源出佛教《维摩诘经·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在欲而行禅,稀有亦如是。”谓火中生莲是难得的,在有欲的世间行禅亦是难得的。俗语中常比喻稀有难得的事物。唐·罗虬《比红儿》诗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宋·苏轼《陆莲庵》诗:“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李君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