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经论》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22 02:03:23作者:金刚经全文网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
《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佛教学者世亲所著的对于《十地经》的解释性著作,本论作者世亲本来是小乘学者,后在阿瑜陀国听人读诵《十地经》而信仰大乘,成为瑜伽行派的祖师。《十地经》早期可能是单独流通的,相当于现今通行的《华严经》的《十地品》。《十地经》主要解释菩萨乘十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菩萨渐开佛眼,成就一切种智,形同诸佛。关于地的涵义,如《菩萨璎珞本业经》的解释:云何名地?佛子!地名持,持一切百万阿僧碉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①]地取的是大地的能持以及能生万物的功能作譬喻,譬喻此法是生佛的根基。而十这一数字,也具有象征涵义,即一周圆数,十十无尽,十地是成就佛果之因,果则指十地能够生成佛果即佛智。
汉译《十地经论》十二卷的基本内容如下:卷一至卷三,释十地中的初欢喜地,卷四释第二离垢地,卷五释第三法光地,卷六释第四焰慧地,卷七释第五难胜地,卷八释第六现前地,卷九释第七远行地,卷十释第八不动地,卷十一释第九善慧地,卷十二释第十法云地。
下文将依照十地本身的顺序,简要地说明十地修行诸相,然后将世亲在解释十地修行诸相中所涉及到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引起地论师热烈讨论的几方面单列加以说明。
一、十地修行诸相
第一欢喜地,即菩萨初地,又作极喜地。菩萨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修行阶位,经一大阿僧碉劫之修行,初证真如平等圣性,全部证得人空、法空之理,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心多生欢喜,因而称为欢喜地。《十地经论》中的经曰讲九种欢喜,世亲解释说:欢喜者,名为心喜、体喜、根喜。是欢喜有九种:一者敬欢喜,于三宝中恭敬故。如经多信敬故。二者,爱欢喜,乐观真如法,如经多爱念故。三者,庆欢喜,自觉所证?量胜,如经多庆悦故。四者,调柔欢喜,自身心遍益成就,如经多调柔故。五者,踊跃欢喜,自身心遍益增上满足,如经多踊跃故。六者,堪受欢喜,自见至菩提近,如经多堪受故。七者,不坏欢喜,自心调伏,论义解说时心不扰动,如经多不坏他意故。八者,不恼欢喜,教化他摄取众生时慈悲调柔,如经多不恼众生故。九者,不策欢喜,见诸众生不如说修行、威仪不正时,忍不策故,如经多不策恨故。[②]
菩萨进入初地修行的目的是获得圣性,而初地就是断除障碍而证得真理的过程的第一台阶梯。初地所证的?行真如是断除异生性障之后由我空、法空所显的真如,因为其遍于一切事物,所以称之为?行。
第二离垢地,又作离垢、无垢地、净地、具戒地。进入此地之菩萨,获得守清净戒行,远离烦恼垢染,因此称为无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净戒的缘故,也称之为具戒地。
关于菩萨来第二地修行的目的,世亲解释说:菩萨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菩萨离垢地。此清净戒有二种净,一发起净,二自体净。[③]第二地是依持于初地而修习的,初地为出世间道,为佛教修学的正位。而将第二地的内容安排为戒,有三层涵义:一是三学之中,戒为第一,所以先言戒。二是初地虽然证得了真理,但在戒方面还不能完全无误,所以需要再行修戒。三是从十度来说,布施之后就是戒度。发起净是讲十种直心,即经中所说:若菩萨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当生十种直心。何等为十?一直心,二柔软心,三调柔心,四善心,五寂灭心,六真心,七不杂心,八不?望心,九胜心,十大心。[④]而自体净则是指三聚净戒摄律仪净、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第二地的所证为最胜真如,是菩萨在第二地断除邪行障之后所证,由于严谨持戒而证无量功德,于诸法中最为殊胜,因此称之为最胜真如。
第三发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进入第三地修行的菩萨成就殊胜之定,因修持佛道而开发出极明净的智慧之光,因此,此地称之为发光地。如世亲的解释,此地菩萨住无障碍解脱智之中,以如来所说一切法随顺如实觉起,此智慧名光明,依是光明故名明地。第二地为戒,此地为定,显现智慧。
第三地的所证为胜流真如,胜流真如主要是显示定的殊胜。从定中所证的真如之中流出正体智等,从正体智之中流出后得智,从后得智之中流出大悲等等。这些都显示出此地所证之真如的殊相。
第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进入第四地修行的菩萨,安住于最胜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智慧之火焰,焚烧烦恼之薪,因此名为焰慧地。世亲解释说:第四焰地,依彼净三昧闻持如实智,净显示故。[⑤]
第三地虽然获得了世间的禅定功夫,但却未得菩提分法,因此须来修第四地之行。四是前三地依然处于世间,为世间的修行,而从此地开始进入出世间的修行。世亲的解释是说,凭借第三地所修之定,自然产生出修证此地之智的要求。
第四地的所证为无摄受真如,是由于断除了微细的烦恼现行而获得的,所以,也就没有了我执,心灵自由而无所系属。
第五难胜地,又作极难胜地。关于此地名为难胜的意义,世亲解释说: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名难胜地。[⑥]总之,修行进入此地的菩萨能够使行相互违之真、俗二智互合相应,因为其难为而菩萨能为,因而称之为难胜地。第四地说明声闻初果修行之法,而此地则是修习声闻第四果罗汉修行之法,说明的是与四谛相应的智慧。
第五地的所证为类无别真如,即生死与涅?之间并无根本的差别,二者是圆融无碍的。
第六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菩萨至此位,能够通观缘起之义理,住于缘起智,进而引发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显现于前,因此名之为现前地。如世亲的解释:此地中出世间智增上,光明转胜示现,如经诸佛子!譬如本真金以琉璃磨莹光色转胜明净,乃至以方便智观转胜明净故,以无障碍智现前,般若波罗蜜行光明现前故,名为现前地。[⑦]这是从总体上对于第六现前地的描述说明。此地讲的是缘觉之法,第五地能够随世生存,但不能破除世间染、出世净的固定见解,并且由于这一原因,仍然对于世间产生厌恶,未能以无相作意的方法来入世,第六地则能够破除这些蔽障。
第六地的所证为无染净真如,无染净真如,即此真如之本性既无杂染又无清净,本性无染,不可说是修证之后才清净。
第七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此地之菩萨住于纯无相观,远出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因此名之为远行地。世亲《十地经论》卷九解释说,此地则寄菩萨之法,宣说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菩萨在第六地虽然住于无相作意但未能使无相作意无有间断、无有缺欠,菩萨来此地即是使其所欠所缺得以圆满。
第七地的所证为法无别真如,其涵义是了达种种法,归同于真如无相,凭借空理而起殊胜修行,成就方便波罗蜜多。
第八不动地,菩萨至此不动位,无分别智相续任运,不被相、用、烦恼等所扰动,因此名为不动。菩萨在第七地虽然于无相作意方面获得无间断无欠缺,但却沉溺于修习住而未能舍离功用,也未能在相方面获得自在。菩萨来此地会在第七地近一乘的基础上,进入一乘。
第八地的所证为不增减真如,其涵义是由于菩萨住于无相而不随染、净而有增、减。澄观说,结合《十地品》则知,此地所证真如也称之为相、土自在所依真如,因为其能在菩萨身相、国土方面都自在的缘故。
第九善慧地,又作善意地、善根地,菩萨修证至此地,已经获得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乐说无碍解等四无碍解,能遍于十方,以一音演说一切善法,使闻者生欢喜心。又在力波罗蜜多行中,断除利他门中的不欲行之障,证得智自在所依真如,因此称之为善慧。菩萨虽然在无相住中舍离功用,也能在相方面获得自在,但未能在说法方面获得大自在。为获得说法自在的缘故,菩萨来此地修习。第九地所证得的智自在所依真如是指菩萨在说法度生方面所依持的真如。
第十法云地,又作法雨地,菩萨至此位,大法智云含众德水,如虚空覆隐无边二障,使无量功德充满法身,因此名为法云地。菩萨来第十地修行的目的,世亲《十地经论》卷十二中说:于九地中,已作净佛国土及化众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觉满。此是胜故。菩萨虽然在第九地已经获得说法的大自在,但却未能现前证受法身,所以来此地使其圆满。与第八、第九地相比,第十地更为殊胜,菩萨在此地将使智圆满。
第十地所证得的业自在所依真如是指菩萨在神通、经咒、禅定等方面获得自在的真如。
二、六相
六相名目来源于《十地品》的初地欢喜地的校量胜分中,菩萨的十大愿胜之中的第四大愿修行二利愿。六相的名目最先出现于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华严经》卷二十三,即《十地品》的初地经文之中。菩提流支所译《十地经论》卷三所载的相应经文为: 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量,不杂诸波罗蜜所摄,诸地所净生诸助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说一切菩萨所行如实地道,及诸波罗蜜方便业,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行数增长,无有休息。
此段经文有三种译本[⑧],但差别并不算大,重要的却在于六相的汉语名目有了不同的两种。后来的华严经师习惯采用菩提流支的译语。
从《十地品》的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十地品》中所用的六相是对于一切菩萨所行、一切菩萨行所作的说明。而世亲则将其作为可以普?使用的诠释十句的范畴与方法。世亲《十地经论》卷一说:一切所说十句中,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世亲的这一解释并非是针对《十地经》初地的第四大愿而作,而直接针对的是如下经文:
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摄一切善根故,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广知诸法故,善决定说诸法故,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一切魔法不能染故,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⑨]
关于此十句经文,世亲先将其分为一句总句和九句分句,世亲说:
此是根本入,如经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此修多罗中说,依根本入有九种入:一者,摄入,闻慧中摄一切善根故。如经摄一切善根故。二者,思议入,思慧于一切道品中智方便故。如经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三者,法相入,彼彼义中无量种种知故。如经广知诸法故。四者,教化入,随所思义名字具足,善说法故。如经善决定说诸法故。五者,证入,于一切法平等智,见道时中,善清净故。如经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菩萨教化众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六者,不放逸入,于修道时中,远离一切烦恼障故。如经一切魔法不能染故。七者,地地转入,出世间道品无贪等善根净故。如经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复有善根能为出世间道品因故。八者,菩萨尽入,于第十地中,入一切如来秘密智故。如经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九者,佛尽入,于一切智入智故。如经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是诸入,为校量智义,差别次第转胜,非根本入。
对照世亲的解释与《十地经》原文,便可发现,根本入与其余九种入是世亲对于经文的逐句解释。《十地经》的原文是解释菩萨十地修行所证入的境界的,所以,世亲说诸入,为校量智义,差别次第转胜,也就是说,九种入是对于佛智(一切智人智)的分别说明,从修证而言,是逐地逐步逐渐殊胜。但这却并非根本入。如果参照世亲在别处的说法,所谓根本入是从总体而言的入,带有某种中土所习用的顿入的意味。从这个角度理解,诸入,便是分解入,或者更准确地讲,是分别言说的意思。世亲说,六相为言说解释,应知除事。解释的对象就是菩萨十地修行的境界,因此,世亲明确地说,此六相应该知晓是不能应用于诸如五蕴、十八界、十二处(入)等事法中的。
世亲以六相说对于《十地经》的前引十句作了解释说明:
总者是根本入,别相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余一切十句中随义类知。
根本入为十地修行的总相,是中一切菩萨者,谓住信、行地。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明者,见智得证;说者,于中分别;入者,信乐得证;智慧地者,谓十地智。[⑩]这就是说,已经证得信、十行等境界的菩萨,依照出世间之法的要求,见智得证,于中分别,信仰并乐于证入菩萨十地智慧。这就是根本入,即总相,其余九句所言的九个方面,相对于总相而言就是别相,即个别之相。别相依止于根本入,使那根本得到圆满具足。十种入之间的目标、内容从根本上言之,是相同的,因此,诸入之间是同相关系。九种入之间逐次构成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关系,因此,九种入之间也是增相,即异相关系。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世亲对于成相与坏相的解释。佛教中有用来描述有为法之存在状况的成、住、坏、空等四相,后来的地论师和华严经师实际上是将有为法之成相、坏相与六相中的成相、坏相混淆起来理解、诠释的[11]。六相义的扩大及其最终转换成为华严宗的教义的基本成分六相圆融,与此关节的转换关系甚大。其实,六相中的成相、坏相准确的涵义是:前者应作略相或合相,后者实为广相或开相。[12]正因为此,世亲才说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仔细考究,成相大概是指《十地经》中对于诸地境界的概略说明,坏相则是对于诸地境界的广泛详细的说明。
以《十地经论》为研习、弘扬对象的地论师在世亲这一解释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新义,使六相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诠释诸法之间关系的解释方法和义理体系。
三、六善决定
世亲、澄观以六决定作为十地最核心的要义。世亲在解释《十地经》中的如下经文时用了六决定义。《十地经》的经文是:诸佛子!是诸菩萨愿善决定。无杂;不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覆护一切众生界。佛子!是诸菩萨乃能入过去诸佛智地,乃能入未来诸佛智地,乃能入现在诸佛智地。[13]世亲对此经文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所谓善决定是指真实智摄故,也就是已入初地,非信地所摄。这里所说的信地是指十地之前的十信阶位。菩萨进入十地之初地已经确定无疑地与此前的修行完全不同。这就是善决定。
世亲说可以从六方面来说明善决定: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经广大如法界故。大胜高广一体,异名法相义故,一切法法尔故。复法界大真如观,胜诸凡夫、二乘智等净法法尔故。复法界大方便集地,谓说大乘法法尔故。复法界,大白法界善法法尔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如经究竟如虚空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道,如经尽未来际故。
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次前善决定,此愿世间、涅?中非一向住故。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综合上述引文,可以确定作为十地之体性的六决定的涵义。进入初地之后的菩萨,依圣智证真顺理有六种善决定,具体是:第一,从修行的体相言之,菩萨之正智决定观照真如之理,契同一味无杂之相。这就叫观相善决定。第二,从所证而言,菩萨之实智出世间,决定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这就叫真实善决定。第三,从所断之烦恼而言,菩萨之行广大如法界,为一切佛之根本,决定具足断除所有烦恼的胜德。这就叫胜善决定。第四,从所信言之,菩萨之行因决定能有成果之功能。这就叫因善决定。第五,从所化度的众生言之,菩萨利他之行决定覆护一切众生界,而无局限。这就叫大善决定。第六,从所成佛果言之,菩萨证果德,入一切诸佛智地,决定而没有对于法的畏惧。这就叫不怯弱善决定。四、一切三界,唯心转故
《十地经》卷八在诠释第六地时讲道: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十二有支就是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经文将贪欲与心作了区分,随事贪欲共心生,即是识事,即是行。行诳心故名无明。也就是说,无明碉是心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心的全体;十二因缘可以从无明开端,但无明并不是最后的本原,其因果系列追思到底皆为心造。世亲在《十地经论》中强调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14]不过,世亲《十地经论》并未集中论述一心之所指,其说散见于全书各处,难见系统,此论译出之后便滋生分歧。
《十地经论》卷八在讲到一种染依止观时说:因缘有分,依止一心。又称此观为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无明等十二因缘既是染,因此三界十二因缘所依之心乃是染依止,是杂染心。心既然为世间杂染的本源,所以常应于阿梨耶识及阿陀那识求解脱[15]。不过,此论对于此阿梨耶识之性质并没有给定统一的说法。卷三讲到因缘有三相,谓其中的自相亦有三种:一者,报相,名色共阿梨耶识生;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彼共生故;三者,彼果次第相,入六入乃至于有。从此段文字看,阿梨耶识似应为杂染的。但同书卷九说:自性不染相,如经心清净相故。卷十有言:善住阿梨耶识真如法中。从这二处文字看,阿梨耶识又是真如法的负荷者,是本有的自性清净心。《十地经论》在前二种说法之外,尚有第三种。卷九说:譬如二世界,一染净世界,二纯净世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欲过此界,当以大神通力。卷二说出世间智要转依止,依止常身故,非如无常意识智依止无常因缘法。这两处文字似乎认为阿黎耶识属染净混杂,而另有一个纯净常存的精神本体常身。后来的地论师各取上述三类中的一类作立论根基,歧义争锋便必不可免。
--------------------------------------------------------------------------------
[①]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正藏》第24卷,第1017页下。
[②] 世亲《十地经论》卷二,《大正藏》第26卷,第135页下136页上。
[③] 世亲《十地经论》卷四,《大正藏》第26卷,第145页中。
[④] 世亲《十地经论》卷四,《大正藏》第26卷,第145页中下。
[⑤] 世亲《十地经论》卷六,《大正藏》第26卷,第159页中。
[⑥] 世亲《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7页上。
[⑦] 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大正藏》第26卷,第173页下。
[⑧] 唐尸罗达摩译《十地经》,其六相译语与《十地经论》和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华严经》相同。《十地经》译于唐贞元年中,贞元十五年入藏。译时大致在贞元二年(公元七八五)至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年)之间。
[⑨] 世亲《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4页中。
[⑩] 世亲《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4页下。
[11] 如前引文,菩提流支所译《十地经论》的这一段文字中,在成相、坏相的解释之后,有一句如世界成、坏。这确实令人费解。这样看来,古德的有意无意误读、误释也是其来有自的,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12]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197页,中华书局,1979年。
[13] 后魏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26卷,第126页中下。
[14] 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大正藏》第26卷,第169页上。
[15] 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大正藏》第26卷,第170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