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21

发布时间:2025-01-07 02:40:49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弥陀疏钞新白话版21

一澄净是,清澄洁净,远离污浊。二清冷是,清湛凉冷,没有烦热。三甘美是,甘旨美妙,具足最好的味道。四轻软是,轻扬柔软,可上可下。五润泽是,津润滑泽,不是枯涩。六安和是,安静和缓,绝无迅疾泛滥。七除饥渴是,水仅止渴,现在兼有治疗饥饿,有殊胜力。八长养诸根,增长养育身心内外。《观经疏》的八德是,一轻,二清,三冷,四软,五美,六不臭,七饮时调适,八饮已无患。与上面大同小异。唐译的轻软是合起来的,那《观经疏》是分为二个。唐译没有不臭,那《观经疏》缺少润泽,以及安和,但意义却是相互都有的。因为澄净清冷,必定没有臭恶,既然轻并且软,难道不安和?略少润泽,所以说稍有差异。又《观经疏》配上六入,这唐译是澄净色入,甘美味入,至于说长养诸根,那耳鼻身意,都包括了。又大本《无量寿经》说:“大河之下,金沙布地,有诸天香,世间没有能比。随着水流散发香气,杂水流芳。”都是香入的证明啊。下文的说法,是声入与法入的证明啊。问:“甘美轻软,除饥渴长善根,娑婆世界这里是没有的,确实如此了。凡是水都是清冷,都是润泽的,为什么极乐世界那水的二项却称为功德?”答:“这里的水虽然也是清冷,遇太阳就热,遇火就沸腾。那极乐的水纵然劫火降临,还是清冷自如,始终不热不沸腾。这里的水虽然也是润泽,太阳晒就干涸了,火逼就干涸了。那极乐的水纵然劫火降临,还是润泽自如,始终不干涸。”所谓金沙,《观经》说:“真金为水渠。渠下都是杂色金刚而作为底沙。”大本《无量寿经》说:“纯一宝池,底沙也是一宝。黄金池,是白银底沙。水晶池,是琉璃底沙。二宝为池,底沙也是二种,甚至七宝,也是如此。”这里《阿弥陀经》只说金沙,是文字简略了。

又大本《无量寿经》叙述宝池水后,又开示三种殊胜妙用,一是水能随意,二是水能说法,三是洗浴后增进道业。

所谓随意,大本《无量寿经》说:“诸上善人进入七宝池,清净身体,想使水淹没脚,水就淹没脚,想淹没到膝盖,水就淹没到膝盖,想淹没到腰,淹没到腋下,淹没到颈,以及全身,都是如意的。要想还原,水就还原,调和冷暖,没有不随顺适意的。”清神悦体,荡涤情虑,清澄明洁,纯净的如没有形,这水本来无心,能随人的心意动作啊。所谓说法,大本《无量寿经》说:“微澜洄流,转相灌注,不慢不快,安详徐缓,波浪扬起无量自然的妙声。或听到佛声,或听到法声,或听到僧声,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密声,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以及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只要想到的,没有听不到的。发清净心,成熟诸根,永不退于无上菩提。”这水本来无情,善能说种种妙法啊。所谓浴后增进道业,大本《无量寿经》说:“大家沐浴后,或各自坐在莲华上。”又说:“有在地讲经的,诵经的,自说经的,授经的,听经的,念经的,思道的,坐禅一心的,经行的;有在虚空中讲经的,以及坐禅经行的。各随资质而有所得,没有得四果的,因此得四果,没有得不退转地菩萨的,就得不退转地菩萨。”这水不但把洗浴作为功德,又能利益洗浴之后啊。以上三种殊胜,因为都是包括在宝池德水中。又《后出阿弥陀佛偈经》说:“但有河水流,音响如说经。”就是啊。

按理说,那自性汪洋冲融,是宝池的意义。自性具备一切功德,是德水的意义。

所谓汪洋冲融,汪,是深的样子。自性深玄无尽

,就如池底一样。洋,是广的样子。自性广远无际,就如池的容量一样。所谓冲融,是中和的样子。自性非真非俗,纯粹至善,就如池子纯粹是用宝物合成。所谓具备一切功德,自性无染,就是澄净德。自性无烦,就是清凉德。自性无恶,就是甘美德。自性无我,就是轻软德。自性无竭,就是润泽德。自性无暴,就是安和德。自性无乏,就是除饥渴德。自性出生一切万善,就是长养德。又自性顺应万物而无情,上行就入圣流,圣没有增加。下行就入凡流,凡没有减少。不变随缘,周遍法界,所谓流注华间,以及各梁栋啊。永明大师说:“水有十德,都是同一真性。”意义正是如此。“定水湛然满,浴此无垢人。”(《维摩经》语)无垢也无净,就是八功德。

【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所谓四边,就是中间是池水,周围四边是阶道啊。所谓金,梵语是苏伐罗。所谓银,梵语是阿路巴。所谓琉璃,意思是青色宝。所谓玻璃,意思是水玉。所谓砗磲,意思是大贝。所谓赤珠,梵语是钵摩罗伽。所谓玛瑙,梵语是钵摩罗伽隶。就是用这七宝庄严修饰啊。

所谓阶道,就是离地叫做阶,坦途叫做道。所谓楼阁,就是重屋叫做楼,岑楼叫做阁。如《观经》说的:“黄金地上,每一宝中,有五百色光。那光如华,成光明台,楼阁千万,都是百宝合成。”大本《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讲堂精舍,宫殿楼阁,都是用七宝合成。胜过这娑婆世界第六天上天帝的居处,百千万倍。菩萨的居处,也是如此。诸天及人,宫宇楼阁,根据那形色高下大小,或用一宝二宝,直到无量宝。”又《佛地论》说:“权且说七宝,其实净土有无量妙宝。所以知道说四宝,是文字省略方便啊。”又《华严经 入法界品》说:“危楼迥带,阁道傍出,栋宇相承,窗闼交映,阶墀轩槛,种种满足,一切都用宝庄严。”就是这个意义啊。又大本《无量寿经》说:“那些楼阁,有随意高大,浮在空中,如云气一样的。有不能随意高大,只在地上的。因为求道时,德有厚薄不同导致的。”又说:“楼观栏楯,璎珞覆盖上面,都发出五音。”又《观经》说:“楼阁两边,各有华幢,无量乐器,作为庄严。八种清风,鼓动这个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以此类推,那么这部《阿弥陀经》只说楼阁,不分佛以及菩萨天人,也不分在空中在地上,也不说乐音演法,都是文字省略啊。金有四个意义,一是色没有变化,二是体没有污垢,三是转作无我,四是能令人富裕。银的四个意义相同,而功能稍差一些。琉璃青色,是它的正译。又名叫不远,不远是山名,这具山出这个宝,因为靠近波罗奈城。所谓水玉,就是现在的水晶啊。所谓砗磲说是大贝,贝是海中的介虫,大的名叫宝。另一说不是梵语,因为它像车的渠道(车辙),渠,就是辋。所谓赤珠,《佛地论》说:“赤虫所出,有天赤珠,名叫因陀罗,不是世间所有。”《大智度论》说:“真珠或出自鱼腹,或出自蛇脑,或出自蚌胎,或生在竹中,那么色彩不一定是赤色的。”所以用前译是正。所谓玛瑙,或说是丹丘之野,鬼血变化的。另一说是如马脑。所谓庄严,就是有整齐的意义。所谓修饰,就是有文彩的意义。用这样的庄严修饰,那么如前面的或以一宝二宝,甚至七宝之类就是啊。又这七宝,是姑且同娑婆世界这方取名一样,其实是不同的。如天金天银,已经不是人世所有,何况极乐净土?

又所谓七宝,就是常比喻贵重的意义,如《梵网经》中说的。

所谓贵重,《梵网经 菩萨心地品》,说“弃舍大乘经律不学,而学外道二乘邪见等,就如舍弃七宝,反取瓦砾”,对瓦砾来说,所以知道宝是贵重的意义,正说明娑婆极乐二土净秽不同,使人有忻厌。问:“尧(上古帝王)住茅屋,箕子(纣王的叔父太师)劝谏纣王用象玉,世间的王臣,尚且崇尚朴素,净土的菩萨,为什么讲究宝物庄严?”答:“这有二个意义。一是,上等智慧的人士,知道心净那么国土自然净,正报优胜那么依报必然强,理固然有,心其实没有执著。比如舜(上古帝王)在民间,要身体力行干农活。一旦继承了尧的禅让,警戒保卫衣冠楚楚,不用求就自然办了,舜哪里乐呢?所以说‘有天下而不与也’(有天下不是求来的)。二是,婉转的为钝根凡夫,须要开示苦乐,使他们生起忻厌心,“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比如正困在饥寒的国度,忽然听到饱暖的地方,正沉沦在幽暗的岩洞,忽然看到光明的境界,怎么不身心踊跃,舍弃故旧迎接新境呢?只要能往生,最终成就解脱。佛方便接引,也是如此罢了。”

按理说,那么自性平直,是阶道的意义。自性高远深邃,是楼阁的意义。自性具足功德法财,是七宝的意义。

所谓平直,就是自性解脱自在,远离垢污,空阔平坦,没有山坡,这叫做阶道。所谓高远深邃,就是自性完全超出尘境,观照不遗漏,囊括虚空,广博无尽,这叫做楼阁。所谓功德法财,就是自性常恒而不迁流变化,清净而不污染,有我而随缘不碍,有乐而富有不亏欠,这叫做金银。自性内外明亮透彻,没有障碍,这叫做琉璃。自性本体洁白,离过失绝是非,这叫做砗磲。自性光明炽然,这叫做赤珠。自性坚实不变,这叫做玛瑙。众多美好具足,资养成法身,这叫做庄严修饰啊。并且善财童子遍游各城,遍参善知识,最后在弥勒楼阁,弹指而登。如今只要持名,就不会退回,便在妙境中了。那种整天在宝阶上行走,却自称迷路汉,可算是倚门弹指,不知已经身在玉楼中了啊,可惜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