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寺明将取出佛顶骨舍利 全天闭园不开放
发布时间:2024-07-11 02:42:55作者:金刚经全文网佛顶骨舍利来宁之谜被破解
佛顶骨舍利明日“盛世重光”,栖霞寺全天闭园不对外开放
晨报昨日报道了本周六金陵长干寺佛顶骨舍利将在栖霞寺“盛世重光”。据了解,佛顶骨舍利取出来以后,将会有两个特质的7层楠木刻金莲花须弥座用来供奉佛顶骨舍利和感应舍利。此外,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供奉法会之后,佛顶骨舍利将在栖霞寺法堂供奉一个月。而为了确保金陵长干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系列活动顺利举行,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在2010年6月12日将全天闭园,不对游客开放。
【金棺银椁】
金棺银椁露真容,温度湿度要求比较高
据参与过考古工作的南京市博物馆相关专家介绍,金陵长干寺阿育王塔塔身内发现了两套金棺银椁,分别存放在包裹中和漆函中,其中方形银椁边长约为10厘米,而长方形银椁因为带有须弥座,体积显得略大,长度和高度均接近15厘米。两套银椁外均有鎏金。方形的那套学名叫盠顶盒(平顶,四边呈坡形),盖顶不仅有凸起的花草纹,还有类似仙鹤的飞禽图案;其内部还有一个方形的金盒,盒身遍布类似牡丹或芍药一类的花朵图案。长方形的银椁供奉在一个镂空的须弥座上,其内的金棺厚实匀称,做工精美,遍布精美的花草纹。
12日,金棺银椁将露出真容,并请出其中的佛顶骨舍利及感应舍利。专家表示,出于对文物和佛顶骨舍利及感应舍利的保护,整个过程中对环境要求相当高。“尤其是温度湿度和光线三方面,要求还是相当严格的。首先温度要控制在20℃,这个温度是最佳的状态。而湿度要保持在55%-60%的位置。而光线方面,要避免紫外线对其的损害,因此,现场的照明灯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不会影响到金棺银椁及佛顶骨舍利和感应舍利。”
佛顶骨舍利什么样?可能是黄白色
在2008年7月晨报报道的金陵长干寺地宫中出土的石函上有题为《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的长篇铭文,记载了大中祥符四年(1001),金陵长干寺住持演化大师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得到宋真宗允许,修建九层宝塔之事,塔高“二百尺”,而塔内地宫中藏有“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槨,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
那么佛顶骨舍利会是什么样子呢?昨天,一位研究佛教的专家告诉记者,关于佛顶骨舍利,在历史文献中有多次记载,有许多都涉及其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内容。“关于佛顶骨舍利的形状,文献多有记载:《洛阳伽蓝记》卷五记:‘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闪然似仰蜂窠’;《佛国记》记:‘骨黄白色,方圆四寸,其上隆起’;《续高僧传》卷三记:‘周尺二寸,其相仰平,形如天盖’;《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记:‘高五寸,阔四寸许,黄紫色’;《大唐西域记》卷一记:‘面广寸余,其色黄白,发孔分明’;《大唐西域记》卷二记:‘第二阁中有七宝小率堵波,置如来顶骨。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置率堵波中。’……”
从这些历史文献记载中可以发现,佛顶骨舍利的形状并不规则,其主要特征是形如蜂窠、颜色黄白、发孔清晰。另外,从尺寸不一的记载可看出,佛顶骨应该不止一块。这位专家也推测,此次请出的佛顶骨舍利也大致符合这几方面的内容,颜色可能是黄白色,有蜂窠状孔洞。
【安放圣物】
非遗大师打造楠木刻金宝座
请出的佛顶骨舍利和感应舍利将被安放在什么样的器物上呢?这也是许多人比较关心的话题。昨天,记者了解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殿祥亲自为佛顶骨舍利和感应舍利打造了两套楠木刻金宝座,而请出的佛顶骨舍利和感应舍利就将分别安放在这两个宝座上。记者也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两套楠木刻金宝座的图样。
据王殿祥介绍,这两套楠木刻金宝座直径有15厘米,高度为12.5厘米,在主体造型上是一致的。“整个宝座主体部分可以分7层,首先是一层底座,第二层是镂空的雕刻,呈现出的是一个围栏造型,其图案主要是一些莲花花纹等花草纹饰;也是一些佛教常见的花草纹饰;第三层是浮雕,上面的图案也是佛教经常出现的花草纹饰;第四与第二层在形式和图案上基本一样,而最上面三层是莲花花瓣。整个宝座全是采用的楠木雕刻,雕刻过后再喷漆打光,最后用金箔进行贴附。两个宝座做完,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据王殿祥介绍,在开始的时候他总共设计了七八套方案,最终确定了这样的造型。“其实最大的难度是贴金的环节,因为整个宝座的造型比较小,而且镂空和浮雕又比较多,在这些又窄又薄的空间内如何让金箔能严丝合缝地贴合上去,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采用的是日本的贴金手法,这种手法比较精细,在这些细节上处理得也比较到位。”这样精细的工艺,让两个宝座金光闪闪,再加上部分的红色纹饰,显得庄重华贵。
除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宝座主体外,两套宝座还分别配备了两个“莲子琉璃台”,其颜色均为橘黄色,每一个上面都点出了22颗莲子。不过两个“莲子琉璃台”在造型上有一些不同。
其中一个琉璃台在莲子中间,有一个花瓶状的凹陷部分。据悉,这个花瓶状的凹陷部分是指定要保留出来的,相关人士推测这个部分就是用来摆放舍利的。而另一个“莲子琉璃台”中间的凹陷部分呈现出不规则的图案,据说是一个吉祥图案。不过也有专家推测,这个凹陷的图案可能与佛顶骨舍利的形状有一定的联系,可能被用来盛放佛顶骨舍利。【专家答疑】
什么是佛顶骨舍利?
本次金棺银椁内供奉的是佛的顶骨舍利,那么什么是舍利呢?据专家介绍,舍利,梵语中意为“尸骨”,是指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是指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固体物,如佛发、佛牙、佛指舍利等,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骨舍利,白色;二是肉舍利,红色;三是发舍利,黑色,虽然颜色不同,但这三类一般说来舍利都圆明皎洁,坚固不碎,绝对不是普通珠宝可以比拟的。
“舍利中包含了佛的顶骨佛的锁骨,还有佛的牙齿及全身的各种碎的舍利,因为据说当时释迦牟尼涅槃之后留下的舍利有一块顶骨、四颗牙齿、两根锁骨,还有全身是八万四千颗舍利子。”中国佛教协会金陵刻经处副主任吕健福表示,现在全世界公认的佛舍利并不多,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北京八大处灵光寺的一颗佛牙舍利、斯里兰卡一颗佛牙舍利,还有就是陕西扶风法门寺佛的中指骨,即指骨舍利。而南京这次出土的也是历史有据公认的是佛的顶骨舍利,可以说古往今来,第一次在我们南京发现出土,所以意义重大。
什么是感应舍利?
除了佛顶骨舍利,在此次发现的阿育王塔塔身的银鎏金皮上,有一块区域布满了文字,上面记述了塔内除了有“金棺银椁”、“佛顶真骨”外,还有“感应舍利十颗”,那么什么是感应舍利呢?
“感应舍利从来源上讲就是一种阿育王撒播舍利。”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杨维中表示,阿育王舍利就是与阿育王有关的部分。后来,有一部分中土的僧人到印度去求法,也带回来一批舍利,还有一部分人是对佛信仰,希望有舍利降临,在举办一些法会时,法会里面就会出现一些舍利,有的时候把这种舍利叫做感应舍利。
谁把佛顶骨舍利带到南京?
南京这次金陵长干寺考古发掘的佛顶骨舍利可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来自印度的、佛顶骨舍利的再现。而且佛顶真骨与玄奘大师顶骨又同出一地,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文化史上的意义是极不寻常的。那么,南京佛顶骨舍利是谁带到南京来的呢?
多位南京文博、地方志专家已经联合破解了这一谜团。他们的研究表明:佛顶骨舍利是由印度僧人施护带到南京来的。专家团给出了三大依据:
1.据汤用彤、季羡林等先生的研究考证,北宋为中国佛教中兴时期,西行求法兴起小高潮,时有高僧携佛舍利来华,其中包括佛顶骨舍利;
2.施护系北宋年间北印度来华高僧,出土的石函碑文中有施护等人献佛舍利的明确记载。据《补续高僧传》本传记载:“施护,梵名Danapala,宋代译经僧,北印度乌填曩国人,世称显教大师,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抵汴京。”
3.出土石函碑文记载,造塔及“舍舍利”的时间为“大中祥符四年”。而《景定建康志》“天禧寺”条引李之仪云:“天禧寺者即长干道场,藏释迦真身舍利,祥符中建塔,赐号圣感舍利宝塔”。两者所记建塔时间吻合。根据本次考古发掘出土舍利遗存判断,此处记载的“释迦真身舍利”应即释迦牟尼顶骨舍利。真身舍利是指从佛陀肉身遗留下来的舍利。
据该地宫碑铭上所记,地宫中有感应舍利、佛顶真骨舍利和诸圣舍利三种,而佛顶骨舍利能称为“真身舍利”。此次出土的石函碑文标题“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中即含有“真身”二字。
(责任编辑:李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