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2-04-14 08:26:01作者:金刚经全文网【总 序】
佛教经典浩瀚如海,常令初学者无从入门,如一开始就产生错误的观念,不但造成涉猎经典的偏失,也会使修行证道的过程受到阻碍。所谓非因计因、非果计果,徒然唐捐许多的工夫,而终究不得法益。
于是汇集有关入门应知的问题和名相,编成一套简明易读的课本,名叫“佛学基础”。并为了方便研读,及由此深入更广泛的佛学义理,另外逐文注解,以供学者参考。
【第一课 释迦牟尼佛】
大约在西元前六百二十二年,印度北方有一个由释迦族建立的国家,叫迦毗罗卫国。国王名净饭,王后名摩耶。有一天,摩耶夫人生了一位太子,名悉达多。
当太子逐渐长大时,看到人生无常,及世间烦恼所引生的痛苦,想要寻找一个解脱的方法。于是便在二十九岁那年离开王宫,去过著出家沙门的生活。历经六年苦行,最后来到一棵菩提树下,专精禅思,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五年,在八十岁时,于拘户那揭罗城的娑罗双树间入灭,他的身教和言教被留传下来,度化无量无数的众生。所以佛教徒尊奉他为教主,名“释迦牟尼佛”。
《课文注释》
“大约在西元前六百二十二年,印度北方有一个由释迦族建立的国家,叫迦毗罗卫国。国王名净饭,王后名摩耶。有一天,摩耶夫人生了一位太子,名悉达多。”
西元前六百二十二年为佛陀诞生的年代,用“大约”二字,表示无法确定。由于古印度缺乏精确的史料,致使迄今尚无定论。但大抵以阿育王登位时间或依众圣点记的计算方式来推测。今此年代是依钖兰所传,为佛灭于西元前五四三年,加上佛陀在世八十年,则推算为大约西元前六百二十二年。
佛陀的父系,是当时由释迦族建立的一个城邦国家─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名叫净饭。释迦族为雅利安人中的日种系,属于甘蔗上的后裔。迦毗罗卫是位于喜马拉雅山麓,即今尼泊尔境内提罗里克地方,此城在佛陀的晚年遭侨萨罗国琉璃王攻灭,后来便逐渐荒芜。晋朝时,法显曾到此旅游,尚见有城址遗迹和数十户民家,唐代的玄奘西行求法,亦见及舍利塔和阿育王所建的大石柱。现今其城壁遗迹仍旧留存,另有无数群的小土堆,相传即为琉璃王收埋释迦族被杀的尸首处。
佛陀的母系,是拘利城主须菩提的女儿,名叫摩诃摩耶。于四十五岁有妊,便依当地习俗欲回母家待产,行至半途的蓝昆尼园中,右手攀著无忧树枝,产下了悉达多太子。关于蓝昆尼园,即位于古印度拘利城与迦毗罗卫城的中间,在尼泊尔境内,离印度联合省的边界不远处,阿育王在此立了一根石柱,上面刻著:
“天佑慈祥王登位二十年亲至此地朝拜,因为这里是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一块石上刻著一个形像,并建立一根石柱,表示佛陀在此降生。蓝昆尼村成为宗教的免税地区,只付产品的八分之一。”
唐朝玄奘所述大唐西域记卷六说:
“(释种浴池)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
“四天王捧太子崒堵波侧不远有大石柱,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其柱中折仆地。”
“傍有小河东南流,土俗号曰油河,是摩耶夫人产孕已,天化此池,光润澄净,欲令夫人取以沐浴。”
无忧树,梵语阿输迦树,今已不复见,遗址只长有木苹果和柠檬等植物。至于中折的石柱,现高十三点六英尺,直径七点五英尺,其余阿育王石柱大都是七十英尺,或许就是折剩的部份了。水池也已干枯而很难辨认,沧海桑田,凭添几许思慕之情。
有关佛陀诞生时的瑞相,诸经论中记载十分详尽,如中阿含经卷八?未曾有法经说:
“时天地震动,有大光明普照世间。....有四天子手执极细衣,住于夫人前,赞叹童子。童子观察诸方,行七步。时大池生,夫人因其水得清净。虚空雨水注下灌童子身,诸天亦奏伎乐,散诸香华。”
另外,大智度论说太子行至七步后,作了一首偈:
“我生胎分尽,是最末后身;我已得解脱,当复度众生。”
接著是阿私陀仙人来为太子看相,鉴定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若为人君,必是转轮圣王,能以仁政王四天下,若出家学道,一定成佛。
“当太子逐渐长大时,看到人生无常,及世间烦恼所引生的痛苦,想要寻找一个解脱的方法。于是便在二十九岁那年离开王宫,去过著出家沙门的生活。”
从佛陀逐渐成长到出家修行,可以分成二个重要的阶段:
(一)少年时期─这个阶段有两件大事,一是遍学诸论与技艺,二是见农耕景象而入定思惟。在太子八岁时,净饭王聘请毗奢婆?密多罗来教论书,犀提提婆教军戎兵仗,另外还有许多的技艺,如书算、历数、雕刻、音乐、舞蹈、绘画、驾御、骑射、天文、祭祀等,一经太子闻见,即使通达,而且都远胜其授业师,这是宿世善根发露的现象,但太子却无法于此满足,反而郁郁寡欢。有一天,净饭王带著太子和许多释迦族的童子出外野游,观看农耕的情景。当时,那些农夫赤身露体在田裹工作,有的驶牛犁田,如牛的动作较慢,就用鞭子抽打,兼又天气十分地燠热,使得人和牛都汗流浃背,又困又喘,饥渴不堪,同时,那些被犁出土面的小虫,立刻被蛙类争食,蛙类被花蛇吞噬,花蛇又被天空盘旋的老鹰抓走,这种众生苦恼的生活和弱肉强食的生命循环,令太子有著难以言喻的感伤,不自觉的坐在一棵树下思惟,当即舍离一切欲恶不善法,证入初禅的境界。
(二)青年时期─此阶段也有两件大事,一是随俗纳妃,二是游四城门。太子年十九岁时纳妃,据经中所载,曾有一段比武招亲的故事,结果太子技压群英,终于娶得耶输陀罗。纳妃的目的,是为了让太子享受五欲之乐,忘记出家学道之事,但从太子累劫修行菩萨道而言,不过是随顺世法的方便。所谓外现五欲相,内秘清净行,为了蓄积更多的善根及福德资粮,不得不暂居于尘垢中,韬光隐晦,其实早已“悟不由他,常自为师”,这不是一般凡夫能够理解的。另外的游四城门,即前三次看见了老人、病人、死人,使太子深切感受人生无常的问题。无常是指世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迁流而不常住,即依生、住、异、灭四相变化所起的现象。在现实的人生中,一切人、事、物的生成与毁坏,感觉及思想的变易,都在一种相续不断的幻起幻灭中,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生时为帝王,死后归尘土”,不管在这世间有多少的恩怨,贫贱或富贵,一样脱离不了无常的限制。生命,实在是太脆弱。太微不足道了。杂阿含经说:
“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
内而五蕴的根身、心识,外而一切器世间,无非受此刹那刹那的生灭流转所拘缚。究竟人生何为?究竟世间何以如此?太子的内心思惟复思惟,愁闷积于胸臆,不知如何排解。最后在第四次的出游中,看见一位威仪整肃、行步徐庠的沙门,得知沙门出家的原因是由于“看见一切世间诸行尽是无常”,想要舍离世间的烦恼痛苦,然后处于空闲处,修习无漏圣道,调伏诸根,获得清净的涅槃,遂使太子兴起了出家的念头。于是在二十九岁的某个夜晚,命车匿驾马逾城而去,从此过著出家沙门的生活。
“历经六年苦行,最后来到一棵菩提树下,专精禅思,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太子出家后,就到处去寻师访道,比较著名的有跋伽婆、阿罗逻迦蓝、优陀罗罗摩子三位仙人。
跋伽婆是住于毗舍离苦行林的仙人,该处修苦行的方式有披草、披树叶树皮、食草木、花果、牛粪、麻滓等,或只饮水、或翘一脚站立、或卧于尘土、荆棘,或浸在水中等,其目的为欲求升天享乐,所以利用极端摧残自身,断除肉体欲望的方式,把今世应受的苦报全部受尽,来世就能往生天上得享天福。
阿罗逻迦蓝为数论派学者,住于昆舍离城附近。优陀罗罗摩子住于王舍城附近的阿兰若林中,他们都是观察“我”及“世间”,主张“我”的自性不变,虽然随业受报,在六道中轮回,也是“我”在世间依存所生的变化。只要修习四禅八定,把这个变化的现象除灭,就能进入梵我一如的境界。
悉达多思考这些理论和修行都尚未究竟,于是来到一个叫优楼频螺的聚落,过著每日食一麻一麦的苦行。经过了六年,使得形体赢瘦,皮骨相连,喘息甚弱,手脚不随,就像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般。诚如佛陀自言:
“过去的修行人、现在的苦行者、还有未来的出家人,尽管如何地修行,也没有比这更甚的苦行,相信今后也不会再有。”(巴利本中部经)
但苦行的结果,除了身心受苦之外,仍无法证得无上菩提,于是几经思惟而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养,并踊身入尼连禅河中沐浴,然后走到一棵菩提树下,结跏趺坐。菩提树,原名钵多树、其果实叫毕钵罗,又名毕钵罗树,因佛陀在此树下成道,从此称作菩提树、觉树。
此树历代屡受砍伐,在阿育王时代,其女僧伽蜜多曾持树枝移植于钖兰。回教入侵印度时,原树被完全摧毁,后由钖兰移植,到了十九世纪,考古学家康林罕重修大菩提寺,见老树已倒,又切下一根树枝在原地栽上。现树下有一金刚座,是一石刻高座,长七点六英尺,宽四点一英尺,其上安置佛陀的石相。
当太子坐在菩提树下时,曾发一大誓言︰
“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座。”(方广大庄严经卷八)
于是入深禅定中,作正思惟,到了黎明晨星升起之时,大澈大悟,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梵语音译。阿耨多罗意译是无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觉,全称作“无上正等正觉”。佛陀所觉悟的道理是最究竟的,再没有任何道理能够超越,即是无上;这个道理真正千等而圆满,即是正等;远离一切的我见邪执,即是正觉。综合的说,就是成佛的意思。
佛陀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若从一般凡夫来看是不可能的,但经过无量世修行菩萨道的佛陀,终能以大悲愿力冲破一切困境,斯有所成,其精进的精神堪为人天楷模。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五年,在八十岁时,于拘户那揭罗城的娑罗双树间入灭。”
佛陀成道后,从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度五比丘,到八十岁入灭为止,一共说法四十五年,因事迹甚多,无法一一描述,今依所化的人与所化地区略加说明:
一、所化的人─比较著名的有五比丘、十大弟子,及一千两百五十位比丘等。
(一)五比丘─当初佛陀出家时,其父净饭王派遣王师欲予追还,不果,于是挑选五人伴随佛陀修苦行,但因该五人见佛陀接受牧羊女供养,又跳入尼连禅沐浴,以为佛陀已经退失道心,便离开而至鹿野苑继续苦行。由于他们与佛陀的因缘非常特殊,所以佛陀首先前往度化。起初,他们看见佛陀走来,都心生鄙视,直到听闻佛陀说法,才欢喜踊跃地依归,成为佛陀第一批的出家弟子。这五人是侨陈如、跋提梨迦、摩诃那摩、波沙菠、阿奢逾时(佛本行集经)。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陀为五比丘所说的法就是四圣谛,其中侨陈如最先“于诸法中,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余四人亦陆续证悟。至此佛教的三宝全部具足,即佛陀为佛宝,佛说四圣谛法为法宝,五比丘漏尽见道,为僧宝。
(二)十大弟子─即智慧第一舍利弗、神通第一目楗连、解空第一须菩提、多闻第一阿难、头陀第一摩诃迦叶、密行第一罗睺罗、论议第一迦旃延、说法第一富楼那、天眼第一阿那律、持戒第一优波离。
(三)一千两百五十名比丘─此是佛陀初成道时所度,常跟随佛陀,为各种法会的上首比丘,如金刚经说: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耶舍长者子与朋类五十人、迦叶三兄弟中的大迦叶与弟子五百人、那提迦叶与弟子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与弟子二百五十人、目建楗连与弟子一百人、舍利弗与弟子一百人,合计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罗汉。
其他尚有无数的人、非人等众生,人类可分四众─比丘、比丘尼属于出家沙门;优婆塞、优婆夷属于在家居士,这是不分种族、阶级、性别、贫富,一律平等对待的。非人类即所谓天龙八部─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乾闼婆。总括地说,一切众生,从菩萨、缘觉、声闻的三圣、到六道凡夫,都遍摄无遗。
二、所化地区─佛陀在世时的弘化地区大约以恒河流域为主,即所谓东方之地,再逐渐往南方及西北。因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环境,西方代表传统婆罗门的信仰,而东方即代表新兴宗教─反婆罗门思想勃兴的地区,所以六师外道亦源出东方。佛陀的教法揉和了东方新思潮,而又超越它,成为众生究竟的依归处。
在佛陀八十岁时,自知时之将至,便带著阿难等人,来到拘尸那揭罗城的婆罗树林中,枕右胁,躺卧于双树间而入灭。据长阿含游行经记载:当时有一位末罗族大臣执大炬火要点燃,但火始终不能燃烧,其他人依次上前,也都无法点燃。此时阿那律尊者向众人说,火灭不燃,是诸天的意思,因现在迦叶尊者正带著五百名比丘要赶来见佛身、所以诸天才令此火不燃。后来,迦叶尊者抵达天冠寺荼毗现场,欲亲见佛身,而阿难答以佛身已放置于重重的棺廓中,不复可见。忽然,佛身从重廓内伸出双足,迦叶尊者看见了,便向佛身礼拜,四众亦同时礼拜,而佛足才又消失不见。迦叶尊者于是绕行佛积三匝,作诵赞佛,感得佛积不烧自燃。佛身荼毗后的舍利由八国平分,各于其国中起塔供养,称为舍利塔,另外,有香姓婆罗门持舍利瓶回去建塔,称为瓶塔;毕钵村人持地上的焦炭建塔,称为炭塔;又有供养佛陀在世时的头发,称发塔。
关于入灭地点的拘尸那揭罗,为古印度末罗国都城,即今北印度哥拉克浦县凯西以北,现名摩达孔瓦尔之地。此城于佛陀灭后,被并入摩揭陀国,至西元五世纪,法显来比时已人烟稀少,寺院毁圮。西元一八五三年,卡莱里发掘该城古迹,现已发现者有卧佛殿、大涅槃塔及寺院遗址、石窟、安加罗塔、圣者殿等。另外,唐玄奘于大唐西域卷六中,有一段记载佛陀入灭的娑罗树林:
“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其树类檞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特高,如来寂灭一所也。”
又因该树林色白,远望犹如群鹤聚集,故名鹤林。
入灭,是佛陀八相成道的最后一相,对佛教徒来说,再没有比这件事更今人悲惋了,因此,后世许多佛经均特别叙述,并详记其最后遗教,其中谈到佛身的问题,可分三个层次论说:
(1)佛身已入灭,从此永别世间─此是痴闇凡夫,只见佛陀示现于世间的应身相。
(2)佛陀应身已灭,虽有法身常住,但已不再重履世间─此是否定佛陀的大悲与大能,以为佛陀一但入灭,便惟存法身,而不再应化度生了。
(3)佛身常住不灭─法身常住,应化身亦不断的应化,而视众生与佛的因缘如何、以判定能否亲见佛身。这是将法身与应化身完全结合的思考方式,才是成佛的价值所在。
因此,佛陀的示现入灭,只不过从某一个因缘采取的权变,并非灰身灭智,或永离世间,对于真正的智者,佛身是不生不灭,却又随缘普现,亦随缘示寂的。
“他的身教和言教被留传下来,度化无量无数的众生。”
身教,指佛陀的行、住、坐、卧四威仪及待人处世的态度。言教,指佛陀所说的法与律。法,主要是四圣谛和缘起论;律,是出家沙门─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和专为比丘尼设的八敬法,及在家居士的五戒。
由于佛陀在世时,未有文字经典,全凭师徒之问口耳相传,把佛陀的教法保存下来,致使传承的弟子各依己见诵持佛法,形成思想体系互异,壁垒分明的情形。佛教史将这整个佛法衍化过程,归纳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个时期,而各时期内,又划分许多不同的思想源流及时期,相互激荡,排斥与融合,再逐渐往各地传布。其中,部派时期的上座部分别说系传到锡兰及东南亚的缅甸、泰国、寮国、高棉等地,称为南传佛教。而传至中国、韩国、日本的佛教、主要为大乘时期的思想,称做北传佛教。另一支传入西藏的是大乘后期的密教。
时隔二千五百多年,如今佛教已遍及世界各国,甚至成为该国的主要信仰,度化了无量无数的众生。
“所以佛教徒尊奉他为教主,名‘释迦牟尼佛’。”
佛教徒有广义和狭义的说法。广义指“佛以一切众生为佛子”,佛陀的教法代表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任何一位众生都必须遵循的,因此一切众生都是佛教徒。狭义指依佛教的教团规定办理归依仪式,正式进入佛门的佛教徒。佛陀被尊奉为教主,应是狭义的佛教,不是广义佛教。
释迦牟尼佛,为梵语音译。释迦,意译作能仁;牟尼,意译圣者。释迦牟尼即是“释迦族的圣者”之义。佛,全音译为佛陀耶,或作佛陀、浮图,意译觉者。觉有二义:
(1)觉察─能以正智慧觉知一切法的真相,审察不虚。
(2)觉悟─由觉察真相而达到澈底的证悟。
这个觉察与觉悟的修行过程,又可分成二种:
(1)自觉─指自己觉悟,自得解脱。
(2)觉他─为能自觉的人,又能发大愿心,度化一切众生,令同获解脱。
当自觉、觉他都已圆满成就时,即永断根本无明,具足一切种智,获得三德,即为“佛”的境界。
释迦牟尼佛自兜率天降胎于此娑婆世界,然后出家学道,成佛,转无上法轮,受到一切佛教徒的恭敬,因此称他“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
【第二课 归依三宝】
进入佛门,应先归依三宝。
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即为诸佛的教法;而依此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就是僧宝。
三宝的威德十分殊胜,祂能使一切众生远离苦恼,攻除邪见恶念,消减无始以来种种的我执习气,是世间的明灯,真正的归依处。
归依三宝必须心诚意正,坚信自力亦可成佛,然后发大誓愿,精进修行,才能与三宝的精神相应,得到三宝的利益。
《课文注释》
“进入佛门,应先归依三宝。”
三宝是佛法的总纲,凡是要修学佛法,即应先归依三宝,这好比学生要到某个学校读书一前,必先辨理入学手续一样。从佛教的立场,归依三宝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自称佛教徒,或已开始修学佛法,却不愿归依三宝,就像是有了人身,却不承认此身必由父母所从出,可谓十足的大邪见,终将堕入三涂恶道中。
所以进入佛门与归依三宝是一体而密不可分的。三宝,即是佛宝、法宝、僧宝。
“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即为诸佛的教法;而依此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就是僧宝。”
佛宝的条件,为成就圆满佛道,此分佛身与佛德二种:
(一)佛身—指于无量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为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是诸佛的清净无漏功德所依,为真如实相的理体,常住不灭;报身是诸佛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显现相好庄严的身相;应化身是诸佛以不思议神通力,为了因应一切众生的机缘,随类变化,示现六道,摄受一切众生于佛法生深信乐,逐渐证得道果的身相。法身属于真身,而报身和应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现起的。
(二)佛德—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综言之即是智、断、恩三德,智德,指佛的智慧圆满;断德,指佛能断尽一切烦恼惑业;恩德,指佛有救度众生的大愿大能。
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佛宝。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
法宝是指诸佛的教法,此亦有三个构成的要素:
(一)以涅槃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世间种种的烦恼,犹如毒热尘秽,常使众生陷于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灭一切毒热尘秽,滋长一切善法种子,使众生获得清凉的涅槃解脱果实。
(二)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即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正勤=已生之恶令断、末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善令生;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除觉、舍觉、定觉、念觉;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共有三十七丈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项清净法宝的方便助成,而能证得清净法身。
(三)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因为众生的根行不等,摄受的法门就有千差万别,若总说即为四悉檀教学法:一名世界悉檀=即运用世间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觉、观念等解说佛法的知见,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随顺修行,如说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恶便下堕三涂等;二名为人悉檀=即依据众生各别的根机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渐的悟入佛法正知见;三名对治悉檀=即针对众生的烦恼、应病设药,如对治贪欲修不净观,对治慎恚修慈心观,对治愚痴修因缘观,对治昏散修数息观,对治我执修界分别观,对治业障修念佛观;四名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说、文字,直显诸法实相的理体,令利根众生顿悟第一义。前三种为权教,后一为实教,循循善诱,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众生“闭恶趣门,开涅槃路”,得证解脱。
第三是僧宝,即依著前说诸佛的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为僧宝。何谓如实修行?如,是契合;实,是真实。真实的教法,能契合真实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断一切诸恶,摄一切诸善,就是如实修行了。何谓出家沙门?沙门,为梵语音译,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论佛教或外道,都称做沙门,此处专指佛教的出家众为沙门。
僧宝可分成三种:
(一)第一义僧—即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祐福田。
(二)贤圣僧—为见道位以上的贤圣。若在小乘,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
(三)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隐快乐,所以为众生种福田的处所。
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佛、法、僧三宝涵义与此相同:
(一)佛宝—“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二)法宝—“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形容法身体性为真如平等,不增不减,又具足无量恒沙功德,能满足一切净法,使众生获证涅槃,离苦得乐。
(三)僧宝—“如实修行等”,指一切依法如实修行的贤圣僧与凡夫僧。
其次在现有的文字历史上,曾有释迦牟尼佛应化于世间,为一切凡夫众生亲见佛身;有佛所说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称之为“化相三宝”。后来凡夫误以为佛已入灭,不再重履世间、便作种种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纸绘、石刻等,以供礼敬;结集佛的教法载于典籍,以供流布;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于世间,称之为“住持三宝”。实际上三宝本就常住不灭,惟依众生根行机缘及证道的层次,其感得的三宝自然有所差别了。换句话说,化相三宝永远存在,住持三宝却有可能随著时代变迁而湮没,但如住持三宝中的僧宝有一人成佛,就成为化相三宝了。
“三宝的威德十分殊胜,祂能使一切众生远离苦恼,攻除邪见恶念,消减无始以来种种的我执习气,是世间的明灯,真正的归依处。”
三宝的威德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拟议思量,其理有:
(一)能破恶业障道—未归依三宝之前,人生犹如大海中的舟船,缺乏导航的人和罗盘,必将漂流沉没,永远没有靠岸的时候。一切众生被烦恼系缚,流转于三界六道,无有穷尽,现在藉著归依三宝的胜缘,产生了防阻恶业的势能,逆流而上,一念始觉生起,分分除断烦恼,如舟船喜获导航人和精密的罗盘,终于安隐的航入港湾。
(二)能获祐加持—因众生于生死中,常遭遇许多苦难,不能自拔,就像被狂暴的怨贼所侵害,无法逃脱而心生恐惧,现在归依三宝,依怙三宝功德的护祐加持,使苦难怨贼舍怨心顺,不复作出损害诸事,而令众生吉祥安乐。
(三)能除邪见恶念—众生不能解脱的原因,是由邪见恶念不除,不断的造出新业,如贫苦的人又不勤奋营生,致贫上加贫,潦倒一生,而三宝是蔽衣内的明珠,适时解除危厄,令众生欢喜踊跃,重新振作,于是翻邪归正,断恶修善,达成转迷成悟的道果。
(四)能消减我执习气—无始以来,一切众生因一念无明不觉,执取身心为我,复由此我执的起念造作,累积无量无数的习气,形成了六道轮转的势能,今由归依三宝,而将此我执消溶,习气减除,使得身心清净,觉性显发。
“一灯能破千年暗”,世间即是大幽闇处,而众生眼盲无智,长劫沉沦,不得出离,今藉三宝明灯的指引,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所以三宝是真正的归依处。
“归依三宝必须心诚意正,坚信自力亦可成佛,然后发大誓愿,精进修行,才能与三宝的精神相应,得到三宝的利益。”
这里谈归依三宝的心态和方式,在心态上必须做到心诚意正,相信自身具足佛性,亦可成佛。从三宝的内涵及其威德,可知归依三宝并非只是形式上的归依,而是从澈底的仰信出发,深切体会三宝确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能令众生出离生死,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所以归依时的至诚恳切,把自己的身心归向三宝、融入三宝,是十分重要的,大乘起信论说:
“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
由信心生爱敬,由爱敬而归依,“信解观察,供养归依”,是上求无上佛道,最初一念照破无明痴暗的觉性作用。这个觉性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从前禅宗六祖慧能大悟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于是五租弘忍便对他说︰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自性、本心、本性,都是佛性的意思,由相信、认识自心佛性,到修行成佛的思惟,应当如何呢?观无量寿佛经说: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观十方诸佛成就的条件,必先由观自心佛性成就做起,这才是归依三宝的本意—归依自性三宝。六祖坛经所谓“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即说自性中蕴含三宝的理,如一念迷,自性三宝不能显发,就是凡夫;一念悟,自性三宝全体显发,就是佛,因此一切修行均应“销归自性”,见性,即成佛道。
在归依的方式上,首应发大誓愿,然后精进修行。大誓愿即四弘誓愿,是依观察四谛的真实,怜愍一切,起大悲心: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观察世间诸苦的逼迫,欲令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即“未度苦谛,令度苦谛”。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观察诸苦都由烦恼所招感,欲令一切众生永断烦恼,同获解脱,即“未解集谛,令解集谛”。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为了自行化他,应遍学一切法门,即“未安道谛,令安道谛”。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自行化他的究竟在于证得涅槃安乐的境界,即“未证灭谛,令证灭谛”。
发四弘誓愿,又名发菩提心,若此愿心不发,则道业将不坚固,容易退失疑悔。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
“归依三宝应发是心:我今此身已生人趣,得离八难,难得能得,以善方便,当习一切胜妙一法。若我违于如是上愿,不求善法,则为自欺。亦如有人乘船入海,至于宝所,空手而归。如是归依佛法僧宝脱苦方便,若不归依,后悔何及?”
依大愿心的驱使,沉浸于“法”的喜悦中,精进修行五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卒能与三宝的精神内涵相应,成就了“修证三宝”—体证真如法性,得一切种智,为佛宝;具足万行法门,为法宝;清净自在,为僧宝,如此,才真正得到三宝的利益。
【第三课 善知识】
修学佛法,要常亲近善知识。
有三种善知识能使众生行善去恶,安隐的趋向佛道:
一、教授善知识—以善巧方便分别解说佛法,并作众生的典范,引领众生修行。
二、同行善知识—彼此之间身心和合,相互策励的修行人。
三、外护善知识—能护持给养、使修行人得以专志道业的人。
自心佛性是成道的正因,譬如一粒种子;而善知识是成道的助缘,譬如灌溉、除草、施肥、守护等。但这粒种子要播在哪里、怎么播法?以便结出更好的助缘,就有赖修行人的愿力和精进心了。
《课文注释》
“修学佛法,要常亲近善知识。”
修学佛法,最初不可独修,必须要常亲近有德、有能的善知裁。大乘起信论说:
“虽有正因熏习之一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
熏习,是修学的过程,就像一件衣服本来没有香气,如用檀香熏之,则成为“香衣”,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熏习的过程中,如熏习染法,最后就成为染相;熏习净法,也会有净用。这一切都与所亲近的人如何引导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善知识的选择,即为修行成就与否的决定关键。
何谓善知识?善,是有益于我,导我入善道;知,是知修行人的觉受、思想;识,是能识别修行人言行的邪正。善知一切众生病,善识一切法门药,知病识药,应病设药,使众生离苦得乐,即是善知识。
善知识的反面为恶知识,有些修行人对于佛法尚无正知见,兼又缺乏上求下化的大悲愿,只是顺从己意,满足欲求而已,因此常将恶知识当作善知识,而走入了歧途。在诸经论及高僧大德的教说中,每劝人要辨别何为善知识?何为恶知识?凡能教令伏断烦恼,寂静内心,增益德能,得证涅槃解脱的,就是善知识;如依彼人所教修学,却使烦恼增盛,内心更加不安,智慧不长,而且逐渐言行怪诞,违背伦理道德,这就是恶知识。杂阿含经卷二十七提出一个做善知识的条件:
“有众生于我所取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择法觉分、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从七觉支的道品观察,能使众生远离烦恼,断除五欲、五盖,达到寂静涅槃,舍离世间垢染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善知识,可作亲近的对象。所谓“当亲近善知识,莫近恶知识”,尤其识初学者更应慎其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知识品第五十二,佛陀曾殷殷告诫须菩提:
“新学菩萨摩诃萨,若欲学般若波罗蜜、禅、精进、忍、戒、檀波罗蜜,先当亲近供养善知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善知识的示教利喜,一切的善根绝对无法发露,更何况是进趣菩提涅槃的大道呢。
“有三种善知识能使众生行善去恶,安隐的趋向佛道。”
在一般人的观念,常误为只有诸佛菩萨、高僧大德,或能教导启发的人,才是善知识,但实际上,凡能帮助修行人断除一切恶法,勤行一切善法,并于趋向涅桨佛道之时,安隐无忧的人,都是善知识。以此分析,即可分成教授、同行外护三种的善知识。
“一、教授善知识—以善巧方便分别解说佛法,并作众生的典范,引领众生修行。”
直接传授佛法给修行人的、就是教授,是通常所称谓的善知识。华严经中对善知识的讲求可说十分完备,今依六十华严卷三十六离世间品列举十种:
(一)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成就佛道的愿心,为一切诸佛的种子,长养净法的良田,一切修行必定从发菩提心开始,但凡夫众生无自智力,又乏大悲愿,惟有依赖善知识的加持,示现无上微妙不思议佛果,令众生起欣慕意,而安住菩提心,直到成佛。
(二)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善知识不但要今众生安住菩提心,又能令众生长养善根,将一切的善根思惟作自内熏发,并且均能成为“生菩提种子”的善因缘。如大乘起信论所明:
“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
(三)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波罗蜜,是梵语,意译到彼岸,指接引众生同度苦海,同登涅槃彼岸的意思。波罗蜜的修习可分两个阶段,一为六波罗蜜,是般若智的成就阶段,一为十波罗蜜,是于般若智上发挥方便智的功用,达到圆满度化的效果,这就是究竟波罗蜜。是由善知识的劝令修行人不舍一切众生,行一切波罗蜜菩萨大行,而能究竟满足菩萨诸愿。
(四)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一切法,是指能出离生死的善法,若于比法不知不明,不能条分缕析的理解辨说,即难以深入其奥义,所以要由善知识教授观察一切的方法。
(五)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修学菩萨道的过程,不外是“严土熟生”,严土,为庄严佛国净土,其理想在于成熟一切众生;熟生的结果,也终于庄严了佛土。此为善知识所行,亦是善知识教修行人所行。
(六)能令具足辩才随问能答善知识=要严土熟生,行大行、成大愿,满足一切波罗蜜门,若不具足辩才,随问能答,要如何应付无量无数根行机缘都不一样的众生呢?所谓辩才,即是四无碍辩: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为四种自在无碍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及对答能力。
(七)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识=生死有两种:一分段生死,为凡夫众生于六道流转,有一期一期寿命的生死方式;二变易生死,为未成佛之前的三乘圣者,其意识尚未达澈底的纯净,尚有粗细不等的根本无明惑,致使意识迁流变易。善知识能随顺生死流转,度令凡夫离分段生死,亦能令三乘圣者离变易生死。
(八)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广大发心的菩萨行,是于无量劫来勤修不息,“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这样的大力大能,由谁来激起促成呢?只有苦口婆心的善知识了。
(九)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四十华严卷四十将普贤菩萨的十种广大行愿,加以敷衍诠释,可说是一切菩萨的共同愿行: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十大行愿的行法即是纵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而此愿心却“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十)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一切佛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从令安住菩提心,种下了成佛的种子,然后修习善根、究竟诸波罗蜜、分别解说一切法、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具足辩才随问能答、不著一切生死、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安住普贤行,一共有九个次第,可说是修学菩萨道最完备的学程,到最后即深入一切佛智,成就了圆满的佛道,此指诸佛善知识的示现于世间,以四无量心度化众生的情形。至于一般的善知识,虽无诸佛度众的大智大能,但以少分摄受,教学相长,一面自行,一面化他,不但自身成就,也接引无量众生成就。所以真正的修行,从不断请益许多的善知识,而后自己也是一位善知识,又成为他人请益的对象,辗转相因,互相增上,则清净光明的世界便逐渐地被创造出来。又如华严经记载善财童子曾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不分贫富、贵贱、凡圣、男女、出家或在家,亦不分什么种族、身份、职业,只要彼等能教导众生断恶修善,太于佛道,均可称为善知识。
所以教授善知识是黑夜中的明灯,迷航的指针,以善巧方便决了修行人的通塞妨障,调伏修行人内外身心,并能作众生典范,为导为师,引领众生修行,因此“随顺善师学,得见恒沙佛”,此理不可不知!
“二、同行善知识—彼此之间身心和合,相互策励的修行人。”
同行就是同修,指同在一处,或修同一法门,或依随同一位师父,或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思想等。同行的要求标准,如以出家僧团即是“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戒和同行、见和同解。至于在家居士虽无财利共享—利和的问题,亦无共住的规定,但基本精神完全相同,凡能彼此互相劝勉策励,切磋琢磨行法,同心齐志,又不会扰乱他人道心者,内而夫妻子女、长辈,外而亲友或结伴同来道场修行的,都叫做同行。四分律卷四十一说有“善友七事”,即: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七事,可说将同行善知识的应有态度与言行,诠释得最为贴切了。
“三、外护善知识—能护持给养、使修行人得以专志道业的人。”
所谓外护,包括照应修行人的衣食、守护道场,又予种种供养使唤,不使修行人匮乏而难行。最好的外护如摩诃止观说:
“不简黑白,但能营理所须。莫见过、莫触恼、莫称叹,莫帆举而致损坏。”
只要默默地护持、给养,不过问修行人的是非好恶,不干扰修行人的道心,不列举修行人的过错,不破坏修行人的德行,便是最佳的外护善知识。
或问:同行、外护两种善知识尚且易得,但教授善知识将如何拣别呢?
答:若佛未入灭,佛即是最殊胜的善知识。佛入灭后,历代的菩萨、祖师、高僧大德,都可做为善知识,彼等无不是道眼明师,善知修行人的根机,善识修行人的心病。但要认同彼人是否为善知识,和求学的修行人自身心态关连甚大,譬如佛陀在世时,仍有很多人反对他(如六师外道等),甚至毁谤破坏的也不少(如提婆达多、善宿等),有的佛陀自承无方教导,有的虽经佛陀再三规诫,仍旧冥顽不灵,非如现今佛徒心中理想化的佛陀,仿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只要一闻佛言,则一切大众都得度。事实不然!佛陀对于那些无缘的众生—不信、毁谤、重罪、一阐提,几乎一筹莫展,因为我执甚重的人,即使佛陀亲自跟他说法、鉴机、现通,他也能反向思考,全盘否定。因此,一位修行人真要求得善知识,首当反观自己是谁?是用什么立场、什么想法、什么态度来求?如自己已断贪、慎、痴,那应该是一位觉者了,不必再去求善知识;如未断烦恼,便有无明盖覆本心,自尚糊涂,岂可用分别心、执取心,判断谁才是善知裁?
一般来说,寻求善知识的修行人可分三种类型:
(1)读书型=或称知识份子型。专门喜好消文释义,辨析文言名相。其一但发现某人写了很多书,就盲目地崇拜,认为那即是善知识。(当然也必须合乎其人的口味才行,否则,反作攻诘之词。)此类读书人常鄙视某些专志修行,却无论述出版的修行人,讥评之为不学无术、乡俚野人。殊不知,断不断烦恼、解不解脱生死,和会不会舞文弄墨、成不成一家之言无关(如六祖慧能可为明证),是和一位修行人能否“明白本心,见自本性”,透得威音那畔消息密切关连。更何况,有些真参实证的大修行人,纵无著书立说,亦非斗大的字认不得的文盲,他们一面深入经藏,一面运用禅观加以销融,使文字转成般若,使义理化作现实,直接引导众生从生活中去实践,不一定是靠写书说话的,惟读书型的修行人往往于此厘不清真相,致遭己欺。
(2)信仰型=或称天慢型。喜爱追逐感应神通,或讲求宗教上的仪轨,注重修行表相。因此,若彼听闻某人藏匿深林山野,吃野果、喝泉水,便呼之为“尊者”、“罗汉”;若见某人名满天下,徒众甚多,道场林立,即是乘愿的大菩萨。于是终日探访,盲目跟随,也不管到底彼人为何等,即四处矜夸,传播一些与佛法全不相应的事物,此种行径类似梵天王,虽有佛教徒名义,却非真正的佛教徒。
(3)伦理型=佛法中的“长老”,本为尊称有德、有能的悟道者,非指年纪老大,僧蜡、戒腊较他人多者,经上说:“不重久修,不轻初学。”虽彼人已修行数十年,而此人才刚入佛门,但从三世因果推之,彼人或许今生初尝法味,而此人已千万长劫宿植德本,究竟谁才是初学呢?所以古圣先贤每劝人“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看名言假相而生淆讹,不别世间成就致乱己心。由此,谛审昔时祖师的慧眼明鉴,可为佐证:六祖目不视丁而接祖位,龙女八岁成道,苏陀夷七岁入比丘位,又世间学问中也有四岁上大学,少年得博士的实例。反观大多数的修行人,心目中的“德高望重”、“善知识”,却一概朝向齿摇发白,五体失灵的老年人,这或恐受到中国人传统“敬老尊贤”的观念所误吧!须知,“敬老”与“尊贤”都很正确,但老者不一定即贤,贤者也不一定非老,伦理型的修行人常在拣择善知识时,造成一厢情愿的看法。
总括地说,要正确的拣别善知识,必须捐弃成见,不以个人的知识、经验来判断现象,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尽山河大地无非善知识”,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蠢动含灵皆是明师,“若净其心如虚空,是人能解佛大道”。所谓欲纳百川,唯有深谷,“大海不舍细流,故能成其大”,若能秉持至诚恳切的心,自然会与大善知识相应,这个至诚恳切源出一念始觉,所以说“法性实际,是善知识”
“自心佛性是成道的正因,譬如一粒种子;而善知识是成道的助缘,譬如灌溉、除草、施肥、守护等。”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此“佛性”非从外求,而是本来具足,自心本有,故言“自心佛性”,若无佛性,则无成佛的可能,所以是成佛正因,譬如一粒种子。但空有正因佛种,没有助缘方便,种子亦不会萌芽、成长、开花、结果,这个助缘,即是善知识,而助缘的方法就像灌溉、除草施肥、守护等。大乘起信论有一段话:
“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
有正因的佛性,加上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等善知识为助缘,因缘和合,才能断烦恼,入涅槃。
“但这粒种子要播在哪里、怎么播法?以便结出更好的助缘,就有赖修行人的愿力和精进心了。”
善知识的责任是帮修行人管理这粒已播下的佛种,而播种的时机、地方,及播种的方法,即为修行人自己的抉择。大乘起信论说:
“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内净法即佛种、内净法的熏习力就是修行人的愿力和精进心,所谓“自助天助”,只有自身能淬励奋发,勇猛不懈,诸佛菩萨等善知识的助缘,才能应化于修行人的身上,因缘具足,成熟本有的善根,逐渐地趋向菩提大道。
【第四课 教和观】
开始修行,必先识知法门。
一切的佛法都是为了启发智慧,断除烦恼,令众生通往涅槃的境界,所以称为法门。
佛教的法门无量无边,归纳起来可分教和观两种。教门,是研究经典义理,从理论上求得知解;观门,是由禅定中起正思惟,进而依法实践,体证事物的真相。
教、观二门就像车的两轮、鸟的双翼,必须相辅相成,同时并行,才不会有所偏失。至于正确入门的方法,一定要经善知识指导,以免堕入邪见邪行的歧途。
《课文注释》
“开始修行,必先识知法门。”
修行,这个名词对佛教徒来说十分熟悉,但修行的内涵却鲜少佛教徒了解。修,是修改,即将错误的思想言行加以次正;行,是实行,即依著正确的思想言行去做。修,为消极的止恶;行,是积极的行善,合称叫修行。任何宗教都可分成信仰与修行两种,信仰是对该宗教教义的虔诚信奉,仰赖该宗教神祇(佛教为诸佛菩萨)的大力大能;而修行是从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宗教精神,及印证教义的内涵。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尤其特重修行,因此在修行方法的讲求、次第的分析、结果的印证上,都有建立一套严密且合理的理论系统,这就是“戒、定、慧”三增上学。由此三学扩充推衍,即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乃至于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要开始修行之前,自应先识知法门是什么?从何著手?
“一切的佛法都是为了启发智慧,断除烦恼,令众生通往涅槃的境界,所以称为法门。”
佛法,是一种具有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的常轨,而被称为“法性、法住、法界”,所谓“法尔如是”的。这个常轨从佛教的立场,认为是由释迦牟尼佛所创见,因此称它为“佛法”。
要正确了解佛法的涵义,应自四个方面作考察:
一、创见佛法的源头—在现有文字的历史上,创见佛法的人是释迦牟尼佛,但于经中随处详载诸佛名称,可见创见佛法的人应包括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二、佛法涵义的广狭—狭义的佛法,指佛陀的一切教法,此又分二种︰(一)在理论上,佛陀的身教与言教直接演示于弟子面前,而弟子亦直接闻见。(二)在事相上,佛陀在世时,其弟子得直接从佛陀受持佛法;佛陀入灭后,依经典中的法与律作为佛法。
广义的佛法,包括菩萨、高僧大德等言论或教法,及世间一切微妙善语,或人、事、物的现象,凡能表诠宇宙人生真理的,都可称之为佛法。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佛法不一定佛说,别人说,而不违缘起法则,也是可以的。大智度论卷二说:
“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
只要所说的法能够“入佛法相”,则与佛说无异。佛陀曾自言:
“我所说法,如爪上尘,我未说法,如大地土。”(升摄波经)
这是最能感受佛陀慈悲与包容的襟怀,不若某些宗教的专制,不许他说。佛法的平等精神,从此显露无遗!
三、佛法的功能—凡能利益众生,今其离苦得乐者,无非佛法的功能,若约言之则有能灭、能到、能生、能导四种:
(一)能灭=佛法能息灭贪、慎、痴等烦恼火。如修不净观,灭贪欲火;修慈心观,灭慎恚火等。
(二)能到=佛法能究竟到达涅槃彼岸,不似一般外道法,住著于有为过患,非究竟处。
(三)能生=佛法中有真智妙慧,如从闻慧生思慧,从思慧生修慧,所以说能生正智。
(四)能导=佛法的作用能使自己善根成就,又能引导他人住于正法中,所以为能导。
四、佛法的显发—因为佛法是在世间流行,自有他表现于外,且有别于外道法的方式,此可分六种:
(一)善说=诸佛菩萨及高僧大德等演说佛法,均能契合诸法实相,及施设种种善巧方便,“若不善法说不善相,善法说善相”。
(二)现报=依佛法行持,能获得现世的果报,如经中说“晨朝受化,夕令得道;夕为说法,今朝得利”,只要证得某种沙门果位,便于现世受到恭敬,致生名闻,常住禅定,感得神通,证人涅槃等。
(三)无时=一般外道法的修学,常有时间、地点、吉凶等的限制,而佛法不论在行、住、坐、卧,或任何的场合、情况,都可修学或演说,最为自在。
(四)能将=将,是带领的意思。能以正法带领众生至解脱处。
(五)来尝=修学佛法,应当自身作证,亲自尝试体验现前法乐及不思议的解脱境界,并非盲从附和,仰信无疑,如佛告诸比丘“汝等莫但信我语,当自思惟:是法可行,是不可行”。
(六)自知=经上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智慧的修行人,能分辨何者是正法,何者是邪法,何者能断烦恼,何者反增贪嗔,譬如一位病人,自能感受究竟病苦是减轻或加重。
由前述四方面考察佛法的涵义,就可明确了知所谓“法门”,都是为了启发智慧,断除烦恼,今众生通往涅槃的境界。
“佛教的法门无量无边,归纳起来可分教和观两种。”
轨生物解为法,圣智通游为门。法,是一种世间的准则,门,有能通和显示差别的意义。无上佛道若无法门,则无由得入。从法门的绝对性来说,称为“不二法门”,即“归元无二路”;从相应众生的差别性来说,称为“八万四千法门”,即“方便有多门”,因此说“法门无量无边”,但从修学的方法分析,却可总别两门—教门和观门。教观纲宗说: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
“教门,是研究经典义理,从理论上求得知解。”
从佛陀一代时教开始,历经诸菩萨、高僧的论著,及现代佛教学者等人的研究成果,凡是用语言、文字表诠佛法,使经典上的义理得以让每一个时期的众生所理解的,都可称为教门。由此观之,经、律、论、疏、传、语录等,都是教门。若从类别分析,又有如下差异:
一、教门的范围—有大乘和小乘。
(一)大乘=令发广大愿心,自利利他,遍学一切诸法,勤修六度万行,断我、法二执,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一切种智的教法。修学大乘教的,称做菩萨道。记载大乘教的经典,叫大乘经典。
(二)小乘=唯自求解脱,不欲利他,断除我执,离分段生死,证一切智的教法,称做“声闻道”,其经典为小乘经典。此教又有利钝之分,利根人为缘觉,钝根人为声闻。
二、教学的根机—有权教和实教。
(一)权教=以权巧方便随顺众生根机,施设种种的教门,化导众生逐渐体解佛法。此是一时权宜,而究其目的,即为了摄其进入接受实教的能力。如天台宗所立四教义中的藏、通、利三教,华严五教的小、始、终、顿四教,都是权教。若以四悉檀教学划分,即世界、为人、对治三种悉檀为权教。即“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道”,叫“为实施权”。
(二)实教=对利根人,所谓机缘已熟,便直说佛陀自证的真实根本教义。天台宗、华严宗的圆教,四悉檀中的究竟悉檀,都是实教。即“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叫“开权显实”。
三、教理的内容—大别有空、有二门。
(一)空门=阐明一切法无非因缘假合,皆无实体存在,而生、住、异、灭的现象,不过是众生的一念妄执,即属空门。惟各宗派对于空的解释互异,并无定论。如般若经典、中观论、成实论等,都属于空门。
(二)有门=阐明一切法实有,常住不变的,为有门。此门亦众说纷纭,难以概分。如真常系的经典、俱舍论,大抵属于有门。
另外,尚有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均不出空、有二门的思想体系。
四、教法的体裁—即十二分教,或称十二部经。
(一)修多罗=意译契经。指长行的文体,或称散文。
(二)祇夜=意译为重颂。即附于契经内,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的教法。
(三)记别=是把简单的教法做详细解说,其后转化成佛陀对弟子所作的证言,而成了“授记”的意思。
(四)同讽诵=是一种只有偈颂,而没有长行的文体,又名孤起。
(五)自说=即无问自说。为有感而发,不经由启请及问答的说法方式。
(六)因缘=指在某种因缘下,即说出某种的经,如经典中的序品,或由偈所说的因缘故事,或制定戒律的因缘。
(七)譬喻=即以种种因果报应的事迹,解说法义。
(八)本事=指记载本生谭及譬喻以外,有关佛陀与弟子前世的故事。
(九)本生=为佛陀的前生故事,叙说菩萨六度万行。
(十)方广=即广说种种甚深法义。
(十一)未曾有=指佛所说的未曾有、不可思议的事情。
(十二)论议=指注释经典的论书,或以论的形式所写的经。
十二分教,即通称的三藏经典,实际上,一切有关佛教的著作、其文章体裁均不出十二分教的范围。
由此四种类别,便能明白教门的错综复杂,使得众生开卷迷糊,而非开卷有益了。但正确的入门方法,应先研读概论性的佛书,及介绍佛教历史、思想衍化的书籍,先掌握整体观念,再分门考察,最后一门深入,如此才不会被误导或不知从何著手。
“观门,是由禅定中起正思惟,进而依法实践,体证事物的真相。”
依教门建立的思想体系,去实践体证,即是观门。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方法与证道的迭相助成。
一、方法—可分禅定与思惟二种。
(一)禅定=欲体证佛法,必先止息妄念,使内心处于安定、清净的状态,此时觉性自然显发,正思惟自然生起,自能起观行的工夫,而止息妄念的方法,就是禅定,所以,禅定是一切修行的基础。获得禅定的方法很多,如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等,都可达到相当程度的定境,但如要获得较深、较安隐的定境,仍以打坐为得定的通途。因为菩萨道与声闻道的修学动机不同,造成修学方法有很大差别,唯在禅定一门,均以四禅为根本,只是禅定中的思惟内容互异而已。
(二)思惟=散乱心中的思惟,能使修行人生出邪见,只有定心中的思惟,才是正思惟,才能获得佛法正见。前述禅定不过以止止妄,犹如行至半途、稍作歇息,虽有清风徐来,遍地鸟语花香,却非真正的如来宝所。但于此时,修行人的心中一片朗澈,像明镜的澄净无染,能映照一切万物,自然而起观行。这个过程并无时空相可说,但详作分析,可成三相:制心、照心、观心。制心相,偏于禅定,指心定止一处;照心相,即由定中起照了诸法的功能;观心相,为照了诸法之时,产生鉴别、思惟、印证。鉴别,是对诸法相状的透析状况,由此透析而作意思惟,然后印证堵法实相。故知思惟不是依著经典的文字相或语言相,在想像一个道理或悟境,而是定境中的观照,将本自具足的觉性表现出来而已。
禅定与思惟的修习,起初应以禅定为主要,到了有入定经验时,再修思惟。但如根性较利者,亦可两种并行,如上根人,一闻即悟,当下远离诸相、诸念,这是超越禅定与思惟的圆顿法门,非以凡情能够揣度,更不可擅自模拟,以免堕入恶觉观中。
至于其他方法,如八正道的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均属于助行,而正念摄于正定,正见摄于正思惟,这是观门的共同科目。
二、证果=由修行方法而达到证果的地步,复由所证的果位,开展出更上胜的修行方法,两者迭相助成,互为因果,一切诸法的真相—实相,便愈来愈明确,愈来愈圆满了。
“教、观二门就像车的两轮、鸟的双翼,必须相辅相成,同时并行,才不会有所偏失。”
修学教门,能充实佛法学养;修学观门,能增强慧照能力,两者就像车子的左右两轮,鸟的双翼,如缺少其一,便会失去一切正常的作用。教观纲宗说:
“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一切的观门,皆依教法所施设,一切教门,也是修观的成果记录。如独学教门,而不修观门,即成了学问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独修观门而不学教门,容易走入外道行径,不知修因,不辨修果。所以教观同时并行,相辅相成,才不致邪倒偏失。
“至于正确入门的方法,一定要经善知识指导,以免堕入邪见邪行的歧途。”
因为每个人的根行不一样,究竟是如何依教修观,或依观设教,必须要请益善知识,由其随机指导,像古代的许多大修行人,常依止师父十年八载,甚至二、三十年,朝夕参学,并非如现代人杂修诸法门,或每天跑道场去访明师,到最后竟弄不清楚自己修些什么?有的只不过学得表相皮毛,说几句口头禅或佛学名词,就自以为行家了。诸如此类,常堕入邪见邪行的歧途而犹浑然不觉,实在很可怜!
【第五课 根本教义】
佛教的根本教义,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
一、苦圣谛--观察了知世间的现象充满著无常苦迫,生死流转不已,永远没有解脱的时候。
二、集圣谛--观察了知诸苦,都由烦恼所招感,烦恼因无明而生,其表现于身心的活动方式,就是见与爱。
三、灭圣谛--观察了知若能断除见爱,息灭诸苦,就能入于安乐清净的涅槃。
四、道圣谛--观察了知要入于涅槃,必须依著正确的方法--八正道去修行。
苦、集二谛是世间的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的因果,如对于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因果澈底理解,使具足了佛法正见,而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课文注释》
“佛教的根本教义,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
根本教义有两个涵义,一指原始佛教时代的教义,一指佛教自始至终的根本精神。
原始佛教,一般的看法分成两派,一派主张佛陀成道以后至入灭之前(即佛陀在世时,叫“根本佛教”(亦有主张应包括佛陀的圣弟子者);佛陀入灭至一百余年后部派分立之时,叫原始佛教。另一派主张从佛陀在世至部派分立,一律叫原始佛教。然由于前者的根本佛教缺乏确切的文献,现今所能探究的,仍是以南传或北传阿含系统的经、律为主,从文献中,尚无法判分根本佛教与原始佛教的区别,故只能通称为“原始佛教”。
从原始佛教的圣典考察,最能代表世尊独创,且真正合乎埋性的教义,为四圣谛--苦、集、灭、道,如从佛教对世间的观察与思考,及出世的修行方法与证道,则不论如何演变,也绝离不开四圣谛的范围。意即,释尊一代时教,其思想的原理是无我论与缘起论,而两者所架构的教学体系,就是四圣谛。
四圣谛,又作四谛。圣,指此四种真理为圣者所知见。谛,有两个涵义:(1)审察觉知义、(2)真实不虚义,也就是“真理”的意思。从四圣谛的实践次第来说,即为:
(一)先见世间苦的现象--审察众生于三界中生生死死,觉知是纯大苦聚,无有乐处,的确真实不虚。
(二)再观察苦生起的原因--众生因起贪、嗔、痴等烦恼,才会招感生死,觉知此苦为烦恼所集,所以集是生死的根源,真实不虚。
(三)探究能止息苦的方法--依出世间的人正道去行,确是离苦得乐,成就涅槃解脱的方法,真实不虚。
(四)最后令苦真正的止息--审察涅槃寂静,才是永远究竟的归宿,真实不虚。
了知四圣谛的真实,为了因应不同根机的众生都能契入谛理,于是将它分作三个层次解说,叫做“三转法轮”。如杂阿含经卷十五:
“世尊于波罗捺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三转十二行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世间闻法未所曾转,多所饶益,多所安乐。”
四圣谛每谛各有三转--示、劝、证,各转均具有眼--观见、智--决断、明--照了、觉--审察四义,合共十二行,所以又叫“三转十二行法轮”。
(一)示转--对上根人直接开示四圣谛的真相。“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令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此上根人一闻法音,立即顿悟。
(二)劝转--对中根人殷殷劝勉,令其信受。“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中根人初闻之,虽不能立即开悟,却也能信受无疑,依教渐修,慢慢的由解知而证悟。
(三)证转--对于下根人,虽劝勉有加,仍旧无法因教得解,于是世尊引自己修行成道为证,广演譬喻,藉事显理。“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但使下根人经由反覆熏习,逐渐识解谛名,种植善根,最后契入正确的谛理。
“一、苦圣谛--观察了知世间的现象充满著无常苦迫,生死流转不已,永远没有解脱的时候。”
世间,有五蕴和合的身心,有身心所依住的世界,此可分作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这些都处在一种苦迫的状况,永远不得出离。法华经说:
“三界无安,众苦充满。”
苦,是佛教观察理解世间的思考方式,此苦的涵义与遭逢苦难,生理或心理的痛苦并不相等,它包括了三种观念:
(一)苦苦--于有漏行法中,对不可意的境界,产生苦受。这是指心对境的觉受作用。
(二)坏苦--于可意的境界起乐受,如毁坏变易之时,即产生苦受。这是指境界转换,从好变坏,心中所起的觉受作用
(三)行苦--因缘和合所生的法,生灭迁流,逼恼身心,产生苦受。这是心念的生、住、异、灭,相应于境界的成、住、坏、空,因无常变化所起的觉受作用。
一切有漏、有为的法都是无常,由行苦所摄,所以三苦总括成为一苦--无常故苦。既然是无常,就会有毁坏变易的发生,亦即行苦的整个过程,无非是坏苦的现象。同时,一切众生执取身心,不能忍受无常和毁坏的变化,处于身心不安,情绪纷乱、思惟不清的苦的情境之中,而成为苦苦了。
这个苦苦是身心在世间表现出果报的情形,此应由两方面来说:
(一)身苦--属于生理上的不可意受,如饥饿、寒冷、疼痛、疲劳等。
(二)心苦--属于精神心理上的不可意受,如愤怒、恐惧、悲伤、忧愁等。
由于外界环境的好坏会影响身心,而身心的安定与否,也可促使众生去创造新的环境。同样的,身苦和心苦也会彼此互动,譬如当一个人饥饿过度时,其内心自然生出焦躁不安的情绪,如罹患癌症,即面临死亡的恐惧,这是由身苦引起心苦:又如极端愤怒,使得身体因神经紧绷而导致晕眩或疲乏,即是由心苦引起身苦。
此身心交替,苦恼不断的作用,方可以“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来加以分析:
(一)生苦--生命的存在,是为了承受种种的果报而生。如人道的生,从受胎开始,在母腹中窄隘不净,出胎以后,有冷风、热风刮身,有雷、电、雨、雪袭身,有贫富、贵贱,相貌全缺、美丑的分别。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环境的障隔、人事的干扰,种种七情六欲的煎迫,造成懊丧悔恨,缠绵身心。其次,对于生命的无知,使得生存的本身充满著无奈、无能为力的苦痛。
(二)老苦--老年的气力逐渐羸,形色逐渐枯丑,动止失灵,精神不振,甚至饱受他人的嫌厌,视为生活中的绊脚石。孤独、无助,苟延残喘,心中的苦岂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所能体会?
(三)病苦--由业障临身,四大不调,造成身心的不适,辗转呻吟,忽冷忽热,时病时昏,饮食难以下咽,大小二便失禁,人间地狱莫此为甚。
(四)死苦--将死的人,便有无始劫来的业相现前,在那一刹时,令人生超大怖畏。死后,缥缥缈缈投生他处,转驴胎、堕马腹,或化作饿鬼,食入成火,或进入地狱,受无尽的刑戮。
(五)爱别离苦--所喜爱的人、事、物,因消失、毁灭或离开,朝思暮恋,使得身心交瘁。
(六)怨憎会苦--所慊怨的人、事、物,因接触、相逢而愤懑不已,咬牙切齿,常思仇报。
(七)求不得苦--爱乐某人、事、物,极力求之不可得,受失意丧志的苦。
(八)五蕴炽盛苦--前四者为身苦,后三者为心苦,有身心五蕴的迁流所起,也有因人、我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起,这一切,归结起来成为苦的总内容,就是五蕴炽盛苦,表示苦的根源不离五蕴,五蕴炽然如火,苦感随即而生,五蕴清净,苦感也就灭了。
诸苦的现象,为随过去业因而受报,于六道中生生死死,流转无止息,如不精进修行,绝无解脱超拔的一天。
“二、集圣谛--观察了知诸苦,都由烦恼所招感,烦恼因无明而生,其表现于身心的活动方式,就是见与爱。”
集,是招集的意思。因为三界生死的流转都由烦恼所招集而感得苦果,所以此谛名“集”,或名“苦集圣谛”。
烦恼,又名惑,为一切众生的心理活动,有烦恼的,就是众生,解脱了烦恼,就是成佛。在理论上,烦恼必有一个使其如此的“因”,由这个因,将众生的觉性盖覆不显,才会造出了众生的相,此因即被称做“无明”。其次,烦恼也有表现于身心内外,能予自他觉受、思考,并作好恶取舍的方式,那就是见与爱。
(1)见--即萨迦耶见,意译为身见,或称做我见。此见由不明缘起诸法的无常、无我,执持五蕴和合的身心为固定的实体,以为是恒常不变的,于是将身心认作是“我”,身心的活动是“我”的--感觉、思考、爱取…,而身心所接触的境界,即“我”所有、“我”所见。这种错误的知见,使得人生陷入了不安、混乱的状态,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复由此身见,产生四凡:边见、戒禁取见、见取见、邪见,合称五利使。
五利使为迷于理所起的惑体,又名见惑、见烦恼。在修行上属见道时应断,所以又叫“见所断惑”。
(2)爱--由执持“我”的自体为实存,使“我”产生一种情意上的反射作用,那就是爱。爱,包含著反面的憎,因爱而取,因憎而舍;如顺己意的,就生起喜悦与满足,违逆己意的,就嗔恚、厌恶,甚至予以隔离或毁坏。一般常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维护自我,极力排除一切影响我及我所有的障碍,这种力能,成为众生天性的习气,不只是欲界有爱,即使禅定工夫非常高的色界、无色界,仍逃脱不了爱的东缚,所以三界二十五有,无非“爱结所系,长夜轮迥”。此爱,依其体性可分五种:贪、嗔、痴、慢、疑,合称五钝使。
五钝使为迷于事所起的惑体,又名思惑、思烦恼。属于修道时应断,所以又叫“修所断惑”。
由见、爱表现出的十使,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由根本烦恼滋生种种烦恼,叫枝末烦恼。此烦恼迷惑,促使众生去造种种业,因业感果,这是对于生命体的活动过程加以观察分析所得的结果。
“三、灭圣谛--观察了知若能断除见爱,息灭诸苦,就能入于安乐清净的涅槃。”
灭圣谛,又名苦灭圣谛。灭,即是寂灭,梵语涅槃,指一切的烦恼痛苦止息灭除,不复生起。此有三义:
(一)解脱--解除烦恼的系缚,超脱迷苦的境地。
(二)安乐--心中安隐,没有任何的妄想杂染,得清净自在的现法乐。
(三)无生--从此不再轮回生死,即“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
解脱,有一分解脱和究竟解脱的差别,所以安乐的程度也随之差别,而无生必须到了究竟解脱的境界,才堪当其名。
从寂灭的心理现象观察,应于生时有现证涅槃--寂灭,远离见爱烦恼所引生的诸苦,才能于今生果体报尽--肉身死亡之后,不再于三界中流转受生,并非如一般外道者“生时受苦报,死后入涅槃”,不合理性思惟的谬说。释尊教法的终极目标--积极改善现生的不如意,创造安乐圆满世间的理念,并非等待死后去追求一个不可知的未来,由此灭圣谛中可以澈底的感受其悲心大愿!
“四、道圣谛--观察了知要入于涅槃,必须依著正确的方法--八正道去修行。”
道圣谛,又名苦灭道圣谛,指灭除诸苦的方法。此有八支正确的中道行,叫做八正道:
(一)正见--如实的知见,此有两个层次:一为解知、一为证知。解如是起初的熏习,从听闻佛法中不断地分别、推求,抉择出正确的见地;证知必须经由修行的体验,尤其更著重于禅定中所起的观照、思惟,若无相当的禅定工夫,绝无证道的可能。
(二)正思惟--如理的思惟,这是内心清净,没有障碍的思考方式,假如妄念纷扰,烦恼尚未止息,就无法产生正思惟。
(三)正语--正当的言语,远离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冷漠、敌对、怀疑等不善的言语,而能真实语、正直语、柔软语、和合语、慈悲语,使大家和乐共处。
(四)正业--正当的行为,远离恶杀、强盗、暴力、诬陷、贩毒、走私、淫逸、堕落等违害社会的行为,去做利生、布施、引人向善、促进和平安乐的事。
(五)正命--正当的生活,远离诈术、显异、占卜吉凶、攀附权贵等邪命,而能如法自活。
(六)正精进--依正确的修行方法,与正当的生活言行,努力不懈,永不退转。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即是精进的意思。
(七)正念--清净的忆念,为对于正见的仰信正语、正业、正命积极实践的坚定信心,使内心达到安稳、祥和的境界。
(八)正定--正确的禅定,能控制此心于安定的状态,使此心变得更灵敏,更能自在的思考。一般以坐禅为得定的入门,其他尚可依靠冥思、放松的方式入定。但基本方法只有一种,即是“制心一处”。
没有正定,必然五根散漫不收,妄念如瀑,不能起正思惟。不起正思惟,即无法正确的抉择法义,获得正见。没有正见,犹如眼盲的人,就不能引导去做正语、正业、正命。
从另一方面说,正念,是正语、正业、正命的心理态度,亦是正定的前骤。正精进,即是贯穿一切的决心与勇气。知八正道的方法并非单独成立,而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
“苦、集二谛是世间的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的因果,如对于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因果澈底理解,使具足了佛法正见,而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缘起的法,有流转与还灭二种,流转缘起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十二支,这是解说世间彼此相涉的因果关系,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相续不断的流转。无明与行是过去二支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五支果,爱、取、有是现在三支因,生及老死是未来二支果。流转的因果,形成了三世两重的前后相,实际上,这不过为了说明各支的作用所设的方便,而每一支中都蕴含著其他各支的力能,密不可分,因中有果,果中含因,苦圣谛与集圣谛也是从此分析因和果的假立,突显世间的一切而已,说有流转,实无流转,缘起,毕竟是如幻如化!
相对于流转缘起的,为还灭缘起,有说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一切的忧悲恼苦不复生起。此仍为方便说,真正的还灭,应是见到了缘起的无常性、无我性,如金刚经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缘起的有为法如梦如幻,空无一吻,不知者执为实有,便去觉受世间因果的存在,“如空中花,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知者,如其虚妄,“若去其病,空花即时不见”,因此不可谓有缘起法可流转,亦不可谓有缘起法可还灭,见流转是病,还灭,便是病愈而回复正常的知见。灭圣谛与道圣谛虽为出世间的因果,但其著眼点,即在于正见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因果均是妄执,如此,就能获得真正的解脱。用四圣谛来说明佛法成立的原理,的确是释尊的创举,不论世间如何演变,何时何地、何因何缘,如何诠释引申佛法,绝离不开四圣谛的规范,所以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第六课 因果】
能引发一件事物生灭的根源,叫做因;促成它生灭的助力,叫做缘;因缘和合产生的现象,叫做果;由于此果而受种种苦乐,叫做报。
因、缘、果、报,简称“因果”,有世间和出世间的差别:
一、世间因果─如行善积德为因,升天做人为果;造恶谤法为因,堕落三涂为果。修四禅因,得色界果;修四定因,得无色界果。这都是有为法的因,仍旧在六道里轮回,不得解脱。
二、出世间因果─如修声闻、缘觉二乘,得二乘解脱果;修大乘菩萨因,得究竟佛果。这是出离三界,永脱轮回,属于无为法的因果。
真正的修行应修出间因果,不可贪爱人天小善的世间因果。
【第七课 出家和在家】
佛教的修行人,可分出家和在家两种。
出家称做沙门,为割爱辞亲,舍弃世间一切名闻利养,常住于道场中,一面精进修行,一面领众办道的修行人。
在家称做居士,为经营世务,畜有私产、家庭,又能护持三宝,听闻佛法的修行人。
出家沙门是佛教的核心,代表佛法的住世,所以应当上求下化,做一位人天师范;在家居士却能深入社会各角落,以种种方便接引众生,发挥弘法利生更大的效果。
出家和在家都是佛教的命脉,不可任意分别,影响修行人的信心。
【第八课 三乘】
不论出家或在家,从修行发心及领悟能力的大小,可以分成三个等级,叫做三乘。
一、声闻乘─为小乘羊车,是听闻佛法,藉由音声文字趋入佛道的修行人。
二、缘觉乘─为中乘鹿车,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是自观因缘生灭流转,体悟世间事物的无常,而能修行证道的人。
三、菩萨乘─为大乘牛车,能看见众生的苦难,意欲拔济,于是发四弘誓愿,修六度万行,最后成就无上佛道的人。
声闻、缘觉没有慈悲心,能自利而不能利他;菩萨的一切都是利他的深心大行,不断创造圆满安乐的净土世界。
菩萨乘,才是正确的修行。
【第九课 三法印】
为了解自己所学的佛法是否究竟,于是设立一个印证的原则,叫做三法印。
(一)诸行无常─一切世间有为诸法,都是迁流变化,生灭无常,不可于无常中执有常。
(二)诸法无我─一切有为、无为诸法,都是因缘假合,没有“我”的自性存在,不可于无我法中,强立主宰,执持为“我”。
(三)涅槃寂静─能依无常、无我作如理思惟,便不会再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而证得涅槃寂静。
三法印的本质为空性,即是诸法的本性─法性,而法性又名实相,所以三法印又叫一实相印。
【第十课 信解行证】
修行的整个过程,为信、解、行、证四科。
信,为相信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解,就是研究探求它的涵义;依著所解去实践为行;由力行而获得道果,即是证。
信、解、行、证是同时相互增上的,如有信无解,容易成为盲信;有解无信,容易成为邪见,因此信、解相应于心,不能分开。有解无行,只是知识的累积,不得佛法受用;有行无解,将会蒙昧因果,非道计道,未证言证,产生高慢的心态,所以必须解行并进,使知见不断的深广,信心逐渐的坚固,而证得境界也愈来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