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孝与戒淫 四
发布时间:2024-07-23 02:43:56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
(四)
钟茂森博士 敬述
上面我们介绍了儒家孔子所阐述的《孝经》的道理,又介绍了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所讲述的父母恩重难报的恩德。现在我们再从道家善恶因果感应规律来体会孝道。
3.道家──明之以因果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又称太上老君。老子与孔子都是周朝时代的人。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道德的本源」及礼乐制度,孔子对这位太上老君是十分尊敬的。这位太上老君有一篇教人改恶行善的名篇《太上感应篇》。文章中说道:「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里指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福和祸都是自己造作,自己招来的。因此他教导人要「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太上老君还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意思是说,如果一个行善之人,起码是忠孝友悌都做到(能忠效国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样的人,人人尊敬他,上天会保佑他,福禄不求自来,凶事会远避他,神灵会卫护他,他做任何事都能成功的。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有。
中国古代著名的帝王舜,就是一个例证。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孔子说,舜的孝敬做到了至极了,舜到五十岁了,还是那么爱敬他的父母。舜,名字叫虞舜,为人温和孝顺。母亲很早去世,后母对他刻薄虐待,父亲不明事理,受后母挑拨,不喜欢舜。弟弟是后母所生,对待舜也极不友善。舜,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生活,但是他很能忍耐,他明白道理。正如《弟子规》所说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虽然父母不喜欢他,他还是孝敬父母;虽然弟弟跟他作对,他还是友爱弟弟。后母视他为眼中钉,但无论让他做什么重活,舜都能很好地完成。让他去耕田,他就很好地耕田。让他去捕鱼,他冒着大雷大雨,也无怨言。甚至后母和弟弟想害死他,在他下井工作时,倒土填井,幸亏他预先在井底挖了一个通道口,爬了出去。舜没有死,给他后母很大的震惊。他回家后,对后母和弟弟,一句怨恨之言也没有,一点怨恨之心都没有,还是那么恭敬友爱,最后终于感化了双亲。舜的孝,感动天地,据二十四孝记载,舜耕田时,山中大象跑出来,为他耕耘,代他劳动,小鸟为他播种。舜的孝行,传到当时帝王尧那里,尧帝非常欢喜。他觉得自己的接班人,应该是这样有道德的人,尧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请舜出来协助自己管理国家大事,以后把王位就传给了他。当时天下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俗淳厚。尧舜皆是中国古代的圣君。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 告子章句下》)这不正是证明了《太上感应篇》所说的,「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道家另一大德,吕洞宾,尊称吕祖,在《劝孝文》中说:「世之人,善莫大于孝,不善莫大于不孝。」老子在《道德经》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意思是说,在六亲不和的家族里,有行孝的人,才最难能可贵。舜是个耕田的人,他并没有想到会当帝王,可是他的孝行,却召感福禄自来而成为天子。
「不善莫大于不孝」也有例子。古代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叫原谷,嫌自己母亲年老多病,就叫他的儿子,把奄奄一息的母亲放在破车上,推到山林里去,扔弃不管。他的儿子就照办了。然后回到家里来,他父亲见儿子回来,就问:「你为什么把破车又带回来了?」他的儿子回答:「这破车等你老的时候还有用。」这句话多可怕!这不是「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不孝之因,将得不孝之果。
再看一个例子。清朝乾隆年间,在福建莆田这个地方,有一个很有名气的算命先生,叫冯赓,他给别人算命,都说得很准,所以闻名一时,收入也很丰厚。他给自己算命,命里有两个儿子,而且其中一个能显贵。可是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两个儿子哪一个也没显贵,而且都赌博成性,不务正业。他心里很痛苦,听说武夷山上有一个道人,叫一目道人,修行很好,能知祸福,就前往参拜请教。一目道人说:「命之不灵,乃心术之变也。为人莫重于孝。汝得罪天条久矣。汝生平鲜衣美食,钟情妻妾,而于父母之奉,竟甚寥寥。身非汝妻妾所生,何不思木本水源乎?汝能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可以息鬼神之怒。」这位一目道人是当时武夷山很有名的道长,他开示教导冯赓,说:「你算的命,不灵了,那是你的心术变了。人生第一就是孝,而你的不孝已经得罪了上天了。你平常吃得好,穿得好,宠爱妻妾,对父母非常刻薄。你要知道啊,你的身体从哪里来的?是父母所生的啊,而不是妻妾所生的。你如果以爱妻子的心侍奉你的父母,可以改变上苍和鬼神的愤怒,就可以转回命运。」冯赓听了以后,深深拜谢归去,从此将功补过,孝敬双亲,不敢怠慢。慢慢地,果真他的两个儿子也回头了,变得纯良了,能听父亲的教导,保住了家业。
这正如太上老君所说的:「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所以,吕祖在著名的《劝孝文》中说:「我能孝,自无逆子。子能孝,自无逆孙。绳绳克继,叶叶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意思是:我能孝顺,给孩子做好榜样,自然没有不孝的儿子。儿子能孝顺,自然没有不孝的孙子。一代传一代,这是最大的善事,这是最丰厚的利益了。
我们非常感谢道家的太上老君和吕祖,从善恶感应的因果规律,从天理上让我们来认识孝道的重要。
(二)如何行孝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儒、释、道三教一贯以孝为基础,教化人民。正如清朝《雍正皇帝上谕》中所说的:「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孝是做人的根本,是成佛作祖的正因,是百善之先,人间第一事。那么,奉行孝道,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孔子在《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意思是说,一个孝子侍奉双亲,对父母日常生活饮食起居,能尽自己恭敬心;用欢喜心供养父母,使父母心情愉快;父母有病
当年,孔子的弟子们,曾经就如何行孝的问题多次来请教孔子。孔子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在《论语》中都有记载:
有一个鲁国的大夫(官员)叫孟懿子,他来问孝,孔子回答:「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说,对父母不要违背礼节。父母在世的时候,尽子女责任侍奉供养他们。死的时候,按礼节埋葬,和按礼节祭祀他们。《弟子规》说:「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孔子在《论语 阳货第十七》说:「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君子守丧时,吃美味也不感到好,听音乐不觉快乐,住在家里不感到舒适。我们从这里可以感触到古代孝子对父母的那种深情。儒家提倡守孝三年,现代人很多都不能理解。孔子说得好:「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儿女生下来之后,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丧三年,当时天下都是这样做的。这不是很正常的回报吗?
中国传统祭祀祖先,通常在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和冬至节。祭祀活动或扫墓,或设坛供品,或缅怀先人之德,或诵经念佛以功德回向祖先等等,都是旨在不忘本。一家人在这种恭敬肃穆的祭祀活动中培养一种感恩的心,培养孝敬父母祖先的心。儒家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 学而第一》)能够谨慎地给予父母临终的守护关怀,又能永远祭祀祖先,那么民风就变得淳厚了。
孔子的一个学生子游来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只能养活爹娘而已。连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敬重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这里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对父母如果没有恭敬之心,仅仅解决父母吃饭问题,这不是孝的含意。孟子说:「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教诫我们不但为父母提供物质供养,还要存心孝敬恭顺。
孔子的学生子夏,来问孝。孔子回答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说,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难能可贵的。有事情,晚辈代为效劳,有酒菜,长辈先吃,难道仅仅是这样就可以算是尽孝了吗?
《四书 中庸篇》中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意思说,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继续先人的事业。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至圣先师孔子阐述对孝的实行是层层深入,节节提升的。总归三条: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