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汝钧教授: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三、四种心
发布时间:2024-08-04 02:43:17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吴汝钧教授: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三、四种心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
吴汝钧
上面看到,智顗对净心与妄心及心的造诸法问题,只有很简单的说法。这当然不表示他不重视心的问题。无宁是,他对心的问题有较复杂的看法。他运用中观学的四句思考的方式,把心四分,分为有漏心、无漏心、亦有漏亦无漏心、非有漏非无漏心。有漏心相当于肯定句,无漏心相当于否定句,亦有漏亦无漏心相当于综合句,非有漏非无漏心相当超越句。(17)这种分法,表现于他的《次第禅门》一钜著中,关于有漏心,智顗说:
有漏心者,即是凡夫外道心。具三漏故,名有漏心。所以者何?凡夫外道修禅定时,约四时中分别,不得离结漏故。何等为四时中分别?一者初发心,欲修禅时,不能厌患世间,为求禅定中乐及果报故。二者修禅时,不能返照观察,生见著心。三者证诸禅时,即计为实,不知虚诳,于地地中见着心生。四者从禅定起,若对众境还生结业。以是因缘,名为漏心。(18)
智顗认为,这有漏心是经验层次的心,是一般凡夫与外道所有的心。它具有三漏,或三种烦恼:欲漏、有漏、无明漏。欲漏是欲界的烦恼,有漏是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无明漏则是共通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无明烦恼。按漏的无明烦恼。按漏即是烦恼意,烦恼从眼、耳六根日夜漏泄,故称漏。智顗以为,得证、离开禅定。结漏即烦恼;烦恼束缚身心,故称结;漏如先前所说,烦恼日夜漏泄出来,故称漏。即是说,在第一阶段,修行者不能培养一种厌患世间、乐求出世果报的心理。在第二阶段,修行者不能返照观察自心是空,反而执着它,以为是实。在第三阶段,修行者证禅的境界时,执着它为有实自体可得。在第四阶段,修行者出离禅定,对种种对象境界起执,由烦恼而生恶业,在这不同境况所起的心,都是有漏心。
关心无漏心,智顗说:
明无漏心,亦约四时中分别。一约发心者,二乘之人,初发心欲修禅时,厌患禅乐,及求果报。但为调心,则漏心自然微薄不起,因此能发无漏。二修行者,随所修禅,悉知虚假,能伏见着,不生结业。三得证得,入诸禅定之时,若于定中发真空慧,断诸烦恼,则三漏永尽。四从禅定起,随所对境,不生见着,造诸结业。以是因缘,名无漏心。(19)这是二乘的人所有的心。他们的做法,与上面持有漏心的人的做法刚好不同。这亦分四种阶段。首先,二乘的人初发心时能培养出一种厌患世间的心,即促舍离心,但又不亟亟追求禅乐果报。他们能调伏妄心,使烦恼不起,由此而发无漏心。第二阶段,修行者随着所修习的禅定,知道自心是虚假,克服种种知见上的执着,不生烦恼恶业。在第三阶段,修行者证入禅定,在其中发出真空的智慧,断除三漏的烦恼。第四阶段,修行者出离禅定,对于所面对的境界,不起知见上的执着,不生起烦恼恶业。在这不同阶段所起的心,都是无漏心。
关于亦有漏亦无漏心,智顗说:
明亦有漏亦无漏心,亦约四时中分别。一约发心者,此行人初发心,欲修禅时,恛惶不定、或时厌离生死,不乐禅乐。或生见者,悕望定乐,爱乐果报,以生厌故,结业微羸。悕望定乐,故增长烦恼。二约修行者,如不断善根人欲修禅时,是人虽成就信等五法,不得名根。以其不能定伏结使故,名亦有漏。生于信等善法故,名亦无漏。三约得证者,七种学人入诸禅时,虽发真智。结漏未尽故,名亦有漏亦无漏。乃至退法罗汉,亦有此义。所以者何?未得无生智故,名亦有漏;得尽智故,名亦无漏。四诸学人等从禅定起,随对众境,随所断惑。未尽之处,或犹生着故,名亦有漏;断惑尽处,虽对众境,结业不起,名亦无漏。(20)在亦有漏亦无漏心的情况,修行者的心比较复杂。就第一阶段的发心来说,修行者的心,有时厌离生死,不望有禅乐;但有时又在知见上起执着,希求乐的果报,因而不能免于烦恼恶业。就第二阶段的修行来说,修行者未能决定地断除烦恼,故其心为有漏。另外,由于能生起善法,故其心为无漏。就第三阶段的得证来说,修行者虽能发真实智慧,但未尽除烦恼,故名亦有漏亦无漏。智顗以为,这是一般修学圣道的人的心。乃至退法阿罗汉,亦不能免于此。退法阿罗汉是指能力低劣的阿罗汉,这种阿罗汉得了阿罗汉果,遇到恶缘,便起妄惑,退堕下来。另外,智顗以为,有漏亦可指尚未证得诸法毕竟不生不灭的智慧,无漏则可指获得尽除烦恼的智慧。就第四阶段来说,修行者从禅定起来,随顺众境而随即断除所生起的烦恼。但仍有未尽之处,仍有执着,这是亦有漏。当断尽烦恼,虽面对众境,而不起恶业,这是亦无漏。
最后,关于非有漏非无漏心,智顗说:
释非有漏非无漏心,亦约四时中明。一约发心者,菩萨大士初发意欲修禅时,不为生死,不为涅槃,则心不堕二边。二约修行者,菩萨修禅波罗蜜时,为福德故,不住无为,为智慧故,不住有为。三约得证者,菩萨入诸禅时,若于禅中发无生忍慧,尔时心与法性相应,不着生死,不染涅槃。四菩萨从禅定起,随对众境,心常不依有无二边。以是因缘,菩萨之心名非有漏非无漏心。这非有漏非无漏心,是菩萨心。智顗处处以双非或双边否定的方式来展示这种心,展示这种心是中道的理境。首先,就发心言,菩萨初发心要得解脱,度化众生,不是为了畏惧生死,要从中生死中逃脱开来;也不是为了钦羡涅槃的寂静。他的心不与生死与涅槃这二边牵缠着。其次,就修行言,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积累功德,故出假化物,不滞留在清净无为的涅槃境界;为了培养超越的智慧,因而不在着著于有为的现象世界。再就得证方面言,菩萨在禅定中,发展出能忍可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智慧,与作为最高真理的法性相契合,不住着于生死与涅槃的二边。最后,菩萨从禅定中出来,随顺世间诸缘,转化众生,一切本于大悲心,不依于有无相对的两边。他的心已经纯化,达于绝对的境地。智顗即就这几点,称菩萨的心为非有漏非无漏心。
就实践的角度来说,智顗所说的这四种心,显然是依照一个合理的次序而提出的;先是有漏心,跟着是无漏心,再来是亦有漏亦无漏心,最后是非有漏非无漏心。我们可以视有漏心为经验的有执着的心,无漏心是超越的无执着的心。从伦理境界上说,无漏心当然高于有漏心;不过,两者都有所偏,有漏心偏于经验上有的,无漏心偏于超越上的无,两者都不能免于相对的二元性格。亦有漏亦无漏心似乎是要综合这两者,但亦不能免于两者分开来所各自具有的偏执。最后,非有漏非无漏心是要打破这种偏执,以双边否定的方式表示对由一切极端所构成的相对格局超越开来,以达致真正优然绝待的中道理境。
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三、四种心吴汝钧
上面看到,智顗对净心与妄心及心的造诸法问题,只有很简单的说法。这当然不表示他不重视心的问题。无宁是,他对心的问题有较复杂的看法。他运用中观学的四句思考的方式,把心四分,分为有漏心、无漏心、亦有漏亦无漏心、非有漏非无漏心。有漏心相当于肯定句,无漏心相当于否定句,亦有漏亦无漏心相当于综合句,非有漏非无漏心相当超越句。(17)这种分法,表现于他的《次第禅门》一钜著中,关于有漏心,智顗说:
有漏心者,即是凡夫外道心。具三漏故,名有漏心。所以者何?凡夫外道修禅定时,约四时中分别,不得离结漏故。何等为四时中分别?一者初发心,欲修禅时,不能厌患世间,为求禅定中乐及果报故。二者修禅时,不能返照观察,生见著心。三者证诸禅时,即计为实,不知虚诳,于地地中见着心生。四者从禅定起,若对众境还生结业。以是因缘,名为漏心。(18)
智顗认为,这有漏心是经验层次的心,是一般凡夫与外道所有的心。它具有三漏,或三种烦恼:欲漏、有漏、无明漏。欲漏是欲界的烦恼,有漏是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无明漏则是共通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无明烦恼。按漏的无明烦恼。按漏即是烦恼意,烦恼从眼、耳六根日夜漏泄,故称漏。智顗以为,得证、离开禅定。结漏即烦恼;烦恼束缚身心,故称结;漏如先前所说,烦恼日夜漏泄出来,故称漏。即是说,在第一阶段,修行者不能培养一种厌患世间、乐求出世果报的心理。在第二阶段,修行者不能返照观察自心是空,反而执着它,以为是实。在第三阶段,修行者证禅的境界时,执着它为有实自体可得。在第四阶段,修行者出离禅定,对种种对象境界起执,由烦恼而生恶业,在这不同境况所起的心,都是有漏心。
关心无漏心,智顗说:
明无漏心,亦约四时中分别。一约发心者,二乘之人,初发心欲修禅时,厌患禅乐,及求果报。但为调心,则漏心自然微薄不起,因此能发无漏。二修行者,随所修禅,悉知虚假,能伏见着,不生结业。三得证得,入诸禅定之时,若于定中发真空慧,断诸烦恼,则三漏永尽。四从禅定起,随所对境,不生见着,造诸结业。以是因缘,名无漏心。(19)这是二乘的人所有的心。他们的做法,与上面持有漏心的人的做法刚好不同。这亦分四种阶段。首先,二乘的人初发心时能培养出一种厌患世间的心,即促舍离心,但又不亟亟追求禅乐果报。他们能调伏妄心,使烦恼不起,由此而发无漏心。第二阶段,修行者随着所修习的禅定,知道自心是虚假,克服种种知见上的执着,不生烦恼恶业。在第三阶段,修行者证入禅定,在其中发出真空的智慧,断除三漏的烦恼。第四阶段,修行者出离禅定,对于所面对的境界,不起知见上的执着,不生起烦恼恶业。在这不同阶段所起的心,都是无漏心。
关于亦有漏亦无漏心,智顗说:
明亦有漏亦无漏心,亦约四时中分别。一约发心者,此行人初发心,欲修禅时,恛惶不定、或时厌离生死,不乐禅乐。或生见者,悕望定乐,爱乐果报,以生厌故,结业微羸。悕望定乐,故增长烦恼。二约修行者,如不断善根人欲修禅时,是人虽成就信等五法,不得名根。以其不能定伏结使故,名亦有漏。生于信等善法故,名亦无漏。三约得证者,七种学人入诸禅时,虽发真智。结漏未尽故,名亦有漏亦无漏。乃至退法罗汉,亦有此义。所以者何?未得无生智故,名亦有漏;得尽智故,名亦无漏。四诸学人等从禅定起,随对众境,随所断惑。未尽之处,或犹生着故,名亦有漏;断惑尽处,虽对众境,结业不起,名亦无漏。(20)在亦有漏亦无漏心的情况,修行者的心比较复杂。就第一阶段的发心来说,修行者的心,有时厌离生死,不望有禅乐;但有时又在知见上起执着,希求乐的果报,因而不能免于烦恼恶业。就第二阶段的修行来说,修行者未能决定地断除烦恼,故其心为有漏。另外,由于能生起善法,故其心为无漏。就第三阶段的得证来说,修行者虽能发真实智慧,但未尽除烦恼,故名亦有漏亦无漏。智顗以为,这是一般修学圣道的人的心。乃至退法阿罗汉,亦不能免于此。退法阿罗汉是指能力低劣的阿罗汉,这种阿罗汉得了阿罗汉果,遇到恶缘,便起妄惑,退堕下来。另外,智顗以为,有漏亦可指尚未证得诸法毕竟不生不灭的智慧,无漏则可指获得尽除烦恼的智慧。就第四阶段来说,修行者从禅定起来,随顺众境而随即断除所生起的烦恼。但仍有未尽之处,仍有执着,这是亦有漏。当断尽烦恼,虽面对众境,而不起恶业,这是亦无漏。
最后,关于非有漏非无漏心,智顗说:
释非有漏非无漏心,亦约四时中明。一约发心者,菩萨大士初发意欲修禅时,不为生死,不为涅槃,则心不堕二边。二约修行者,菩萨修禅波罗蜜时,为福德故,不住无为,为智慧故,不住有为。三约得证者,菩萨入诸禅时,若于禅中发无生忍慧,尔时心与法性相应,不着生死,不染涅槃。四菩萨从禅定起,随对众境,心常不依有无二边。以是因缘,菩萨之心名非有漏非无漏心。这非有漏非无漏心,是菩萨心。智顗处处以双非或双边否定的方式来展示这种心,展示这种心是中道的理境。首先,就发心言,菩萨初发心要得解脱,度化众生,不是为了畏惧生死,要从中生死中逃脱开来;也不是为了钦羡涅槃的寂静。他的心不与生死与涅槃这二边牵缠着。其次,就修行言,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积累功德,故出假化物,不滞留在清净无为的涅槃境界;为了培养超越的智慧,因而不在着著于有为的现象世界。再就得证方面言,菩萨在禅定中,发展出能忍可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智慧,与作为最高真理的法性相契合,不住着于生死与涅槃的二边。最后,菩萨从禅定中出来,随顺世间诸缘,转化众生,一切本于大悲心,不依于有无相对的两边。他的心已经纯化,达于绝对的境地。智顗即就这几点,称菩萨的心为非有漏非无漏心。
就实践的角度来说,智顗所说的这四种心,显然是依照一个合理的次序而提出的;先是有漏心,跟着是无漏心,再来是亦有漏亦无漏心,最后是非有漏非无漏心。我们可以视有漏心为经验的有执着的心,无漏心是超越的无执着的心。从伦理境界上说,无漏心当然高于有漏心;不过,两者都有所偏,有漏心偏于经验上有的,无漏心偏于超越上的无,两者都不能免于相对的二元性格。亦有漏亦无漏心似乎是要综合这两者,但亦不能免于两者分开来所各自具有的偏执。最后,非有漏非无漏心是要打破这种偏执,以双边否定的方式表示对由一切极端所构成的相对格局超越开来,以达致真正优然绝待的中道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