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般若70义甘露滴》四加行
发布时间:2023-12-18 02:42:48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三智是所应证,能证得三智的方便是四加行,四加行是修持三智行相,三智行相有173种(相智有110行相,道智有36行相,基智有27行相)。
“一切相现观”。《现观庄严论》中是阐述的圆满一切相加行。“以总摄三智行相而修之慧摄持的菩萨瑜伽,是圆满一切相加行的定义。”即“圆满一切相加行是总摄三智173行相而修的加行,是以修所成慧为助力的菩萨瑜伽”。
“圆满一切相加行”与“菩萨智同义”。这是菩萨资粮道者的心续中摄持三智行相而修的智慧。在他心相续中的出离心、皈依、大悲心等,并不需要摄持三智行相而修,因为他们已被三智摄持了。菩萨智被圆满一切相加行周遍(涵盖),也就是被总摄三智行相而修的智慧摄受。
所谓“摄持”是相互协助的意思。“菩提心是为利一切有情愿成佛的诺言”。
因为圆满一切相加行是修三智,而三智行相有173种,所以,能修者“圆满一切相加行”也是173。
“界限:从大乘资粮道至续流的最后际之间”。因为圆满一切相加行是菩萨心续中的智,故不存在于佛地中。未入道者也无。“续流的最后际”是指,有情心相续的续流最后际,下一刹那就脱离有情的续流,就成佛了。所以,大乘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等被圆满一切相加行周遍,但无学道没有圆满一切相加行。
“顶加行”
顶加行与圆满一切相加行有因果关系,先得圆满一切相加行,经过长时修持,直到得自在时,就得到顶加行,同时也得到大乘加行道的煖位。所以,“顶加行”、“证得煖位”与“与三智行相得自在”是同时的。所以,顶加行是大乘加行道的煖位证得的,圆满一切相加行是在大乘资粮道时证得的。先修圆满一切相加行,后修顶加行,先得圆满一切相加行,后得顶加行。
当证得大乘资粮道时,就是证得圆满一切相加行。整个大乘资粮道都是圆满一切相加行,大乘资粮道时是总摄三智行相而修,当于三智行相得自在时,即得顶加行,从那时候开始,直至续流的最后际,皆称为顶加行。因此,顶加行能周遍圆满一切相加行,而圆满一切相加行不能周遍顶加行。
在未得自在前,即大乘资粮道时总摄三智行相而修时,只是圆满一切相加行,不是顶加行,得自在后,才是顶加行。
直至证得大乘加行道煖位时,才证得缘念于三智行相的止观双运,何时证得,就何时得到自在。
“至顶”是指“以胜出总摄三智行相而修的大乘资粮道慧摄持的菩萨瑜伽,是顶加行定义”。“胜出”者,胜出以缘念于三智行相而修的大乘资粮道。较此更为殊胜者是顶加行。证得缘念于三智行相而修的止观双运的界限是大乘顶加行煖位,未证得缘念于三智行相而修的止观双运前的菩萨智,唯是圆满一切相加行,已证得缘念于三智行相而修的止观双运的菩萨智,全部都是顶加行。
“顶加行与趣入正行同义”。“顶加行分四:加行道顶加行、见道顶加行、修道顶加行、无间顶加行”。“顶加行的界限:从大乘加行道煖位至续流最后际之间”。
“圆满一切相加行”是“下从大乘资粮道起”,顶加行不含于大乘资粮道中,所以,顶加行的界限是从大乘加行道煖位起。顶加行与圆满一切相加行两者的上限都是“至续流最后际”,但下限不一样。
后面提到的渐次加行与刹那加行,二者也是因果关系,圆满一切相加行是总摄三智行相而修,而渐次加行则不是总摄三智行相而修,它是依次修持三智行相。“渐次”是依次第的意思。初修圆满一切相加行是为于三智行相得自在,顶加行时必须已对三智行相得自在,修渐次加行是为使三智行相得坚固,于三智行相已得坚固时,即证得刹那加行,因此,渐次加行与刹那加行也是因果关系。
在大乘资粮道时,为了证得相智,故总摄三智行相而修。大乘资粮道时修持的任何道,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证得相智,但尚未证得佛果前,为了于三智行相得自在故,因而总摄三智行相而修。于三智行相得自在后,为了使三智行相得坚固故因而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修渐次加行),其最终目的在于证得相智。所以,一位大乘资粮道的行者,为于三智行相得自在故总摄三智行相而修,这就是圆满一切相加行。为使三智行相得坚固故,渐次而修三智行相,因此,在他的心相续中有圆满一切相加行,也有渐次加行。有修持圆满一切相加行之智慧,也有渐次加行之智慧。
渐次加行本身也是圆满一切相加行。圆满一切相加行是总摄三智行相而修的菩萨智。圆满一切相加行的大部分是渐次加行。顶加行、渐次加行、刹那加行都是圆满一切相加行,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大乘加行,因为没有不是菩萨智的加行,因此,菩萨智与圆满一切相加行同义。
若果一个人不论作何善行,都被皈依摄持,则此善行将成为佛法,若被别解脱戒摄持,则此善行将胜出在家众的善行。
空性的根本定现前时,是积聚智慧资粮的阶段,出定下座后的一切善行,是积聚福德资粮的阶段。
“渐次”是指渐次加行。“为于三智行相得坚固,依次修持三智行相之慧摄持的菩萨瑜伽,是渐次加行的定义”。
为于三智行相得坚固,必须依次修持三智行相。“渐次加行”是菩萨瑜伽,未入道者没有,声闻、独觉、佛亦无。
“渐次加行,分有十三:六般若密多之六渐次加行,六随念之六渐次加行,无体性之渐次加行”。
大乘资粮道者的心相续中无般若波罗密多,但有般若波罗密多的修持。可以说他们都有“六般若波罗密多之六渐次加行”。
“界限:从大乘资粮道至续流最后际之前”。续流最后际有前面的“圆满一切相加行、顶加行”,而没有“渐次加行”,进入续流最后际时,“渐次加行”全部转为“刹那加行”。
圆满一切相加行是在资粮道时,为于三智行相得自在故总摄三智行相而修。证得加行道时的圆满一切相加行,已不再为了于三智行相得自在而修了。加行道时的圆满一切相加行只以总摄三智行相而修之慧摄持即可(已于三智行相得自在故)。
“六随念之六渐次加行”是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的六种渐次加行。
“无实体性的渐次加行”是证空性慧。
云“刹那证菩提”。即刹那加行,表示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证得佛果。这时已登十地了,刹那加行被十地智周遍。
“于三智行相已得坚固之究竟菩萨瑜伽,是刹那加行的定义”。刹那加行是于三智行相已得坚固的究竟菩萨瑜伽,是菩萨心续中最究竟的瑜伽,下一刹那即证得佛果。“刹那加行与续流最后际之智同义”,“分四:异熟刹那加行、非异熟刹那加行、无相刹那加行、无二刹那加行”。
“刹那加行的界限:唯于续流最后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