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圆觉经》因明三支论法举隅

发布时间:2022-04-12 09:49:10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圆觉经》因明三支论法举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所荆三隆

摘要:《圆觉经》自唐由北印僧人佛陀多罗译出后,注家众多,是汉地大乘佛教各宗派都十分推崇的经典。华严五祖圭峰禅师称:“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为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圆觉。”(《圆觉经略疏序》)明确指出《圆觉经》是成就圆满佛性的经典。本文试就佛陀在回答《圆觉经》十二菩萨,针对佛性、修行、道场、圆觉三观诸所提出的疑问时,所采用的因明三支论法进行讨论。以此说明因明理论在大乘经典中的具体运用,展现佛教因明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在阐发义理,增益心智,使人对佛教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理性到产生信仰的思维过程。

主题词:《圆觉经》 因明三支 举隅

《圆觉经》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译者佛陀多罗虽在《高僧传》中有记载,但其生平及卒年无考。译出时间虽有异说,以认为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在白马寺译出者居多。隋唐时期,特别是自玄奘以后,译经已成国家行为,译者必华梵俱通,义理圆融。除译主外,设笔受、度语、证梵、润文、证义、梵呗、校勘、监使等,各司其职。而《圆觉经》的译本,除译者外,余者皆无,且为汉译孤本。因此,为汉地高僧“托伪”、“作妄”之说,不绝于耳,但终无实据。笔者以为,《圆觉经》译出后,高僧代有疏解,收入经录,其华章妙义,圆通华严禅理,汇大乘各宗之精要,都可称是大乘典籍中的代表。同时,从大乘佛教的教义上说,既然人人都可以成佛,那么得道的汉地高僧,为什么就不能代佛立言,担如来家业,弘法于世间。如若为汉地高僧所作,那么则恰恰可以证明,自唐大乘佛学已义理完备,汉地无愧为佛教的第二故乡。

《圆觉经》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

《圆觉经》立意于万法虚伪,一切唯识。全文结构严谨,运思致密,可以分为十二章。其中,每一章由一位菩萨和佛陀之间的问答组成。这样的布局,在结构上每章既相互独立,又互为铺垫相互联系,体现出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意蕴。同时,在内容上每四章又集中阐发一个佛意,组成一个部分,使全经十二章分为三个部分。这样,在构思上,每一部分都有在分别中见组合,在组合中见差异的特征。即:

第一部分,由文殊、普贤、普眼、金刚藏,这四位菩萨依次就远离烦恼、妄有根尘、佛性真如、万法唯心等大乘理趣,向佛陀请益。

第二部分,由弥勒、清净慧、威德自在、辩音,这四位菩萨分别就断灭轮回、渐次差别、圆觉三观、二十五法门等禅法,请佛陀解疑。

第三部分,分别由净诸业、普觉、圆觉、贤善首,这四位菩萨针对消恶业、四禅病、安道场、传经典等问题,请佛开示。

佛陀分别就十二菩萨的提问,从义理、修持、禅机三个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义玄而深邃,开人心智。

这种结构特征,反映了《圆觉经》在谋篇布局上的精致细密、整齐对称。在经文各章中的问答上,也一一对应,娓娓道来,使宣说教义的宗旨和佛陀的解疑紧密结合,文富义博,思路清晰,开迷解惑,首尾圆融。

从思维的过程和论述中心看,全经三个部分各有侧重,对应着大乘教义、修正方法、道场持守。从推理方法来看,在全经三个部分中,每一部分都采用了归纳和演绎推理交替进行的方式。在十二章中,每一章都可以视为佛陀针对一位菩萨的辩答,都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过程;每一章的结论,都是下一章逻辑推理的起点以及演绎出另一位菩萨的进一步探究。这都充分表现出《圆觉经》颇具匠心的构思。各章中由菩萨的提问到佛陀的回答,在句法上都是从疑问句转换到陈述句,表达了明确的判断。同时,各章大体上是由散文句式的问答到偈颂式的总结,从逻辑上看都是精思竭虑的分析和归纳。章章互为铺垫,四章合为一个部分,三个部分构成全经,形成了四分一总,三总一合,即分、总、合的布局。这种布局,使经文问答一体,圆融和合,类比、演绎、归纳各种思维形式交替使用,具有问法契心,直探灵觉义理之妙。为全经弘扬圆觉教义,圆融顿渐差异,纶贯华严精粹,提挈毘尼要义,彰显唯识真谛,把握般若智慧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圆觉经》宗、因、喻三支论法

因明学起源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印度,代表人物是足目,所着《正理经》,分五章,共580颂,后世称为正理派学说。公元一世纪大乘佛教兴起时,吸收了正理派探究推理的十六句义,形成唯识古学和立论的五支论式,即宗、因、喻、结、合,后世称之为古因明学,代表人物是弥勒、无着、世亲。公元五世纪到六世纪,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兴盛时期,形成了唯识新学并立宗、因、喻三支论式,后世称为新因明学,代表人物是陈那,着有《因明正理门论》。陈那的弟子商羯罗又着有解释老师着作的新论《因明入正理门论》。这两部因明专论在七世纪初,玄奘从印度回国译出后,大力弘扬并创唯识宗。玄奘弟子众多,在因明有建树者是窥基,着有《因明入正理论疏》八卷,后世以其影响深远,尊称为《大疏》。从此,唯识因明学说在汉地生根,并传播到海外。

《圆觉经》其“叙教也圆”“见法也彻”,有力阐佛论,发扬唯识之功。且该经作为大乘经典,译出亦于玄奘法师之后,其运用因明三支论式,也有独特之处。佛教的因明首先是为教义服务的,其目的在于宣说佛理度己悟他。因此,在实际运用上宗、因、喻三支论式也依对象、问题、机缘而变化,从而在论辩中根据需要或立论或破敌。从一般的意义上看:

“宗”指立意、宗旨,在逻辑上指命题,其正确性是需要用其他判断来证明的,所要解决的是“要证明什么”的问题,因此也可以理解为论题;

“因”指说明理由、原因,对于所立的论题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所要解决的是“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可以理解为论据;

“喻”指比喻、喻证,是用公认的事实、道理,来证明论题和论据的关系,所要解决的是“怎样来证明”的问题,可见比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论证,起着“以极成”(公认)确立“未极成”(未认)的功效。

因此,因明三支论式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通过论据、论证来证明论题的思维方式。它由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若不全则论证不充分,不能称为完整的论式。无论是立论或驳论,都要完整。如:

宗人人皆可成佛

因人皆有佛性

喻如释迦佛

这是立论的例子,其前提是要承认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确信人人皆有善恶之心、羞耻之心、恻隐之心。从推理方式看,宗、因、喻三支分别对应归纳、演绎、类比三种推理。

宗有情众生不能成佛

因人皆有私欲

喻如现实众生

这也是立论的例子,其前提是要想成佛,就必须修证佛理,祛妄归真。

宗有的人不能成佛

因有作恶至极之人

喻如不堪教化的“一阐提”之人

这是驳论的例子,其前提是认为教化不是万能的。

因此,我们在讨论《圆觉经》因明三支论法的时候,也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它是大乘经典,讨论是在十二菩萨和佛陀之间进行的,彼此都是在佛教的基本义理上开展对话的。其三支论式的逻辑形式也是通过佛僧问答的散文叙述来表现的,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的梳理和鉴别。这里,笔者仅就《圆觉经》中运用因明三支的推理形式略作整理、分析,以求证于方家。

1、“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文殊菩萨章)

宗众生无明

因妄认身心二相

喻如病目空华、第二月(同喻)

或:

宗众生无明

\

因种种颠倒

喻如迷途之人

佛家认为无明生于无始瞬间产生的妄念,是最初的形态,故不再求其因果。无明即惑,是指对佛教基本教义即缘起学说、无常论、无我论的不理解。因此,使人们了知一切身心烦恼,皆由因缘而生,缘来则生,缘去则灭,一切无常,所谓的我也只是主客观条件的结合,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脱离了“有”与“我”的执着,就消灭了产生烦恼的根源。

这里立“宗”,众生无明,满足了“两宗至极,共许成就”(《大疏》卷二)的条件,即是菩萨和佛陀都“至极成就”、“共许极成”共同认可的,大乘菩萨行的内容,就是为众生开迷解惑。

同时,立宗还要满足另一个条件,“违他顺自”。就是说,是佛陀肯定和菩萨疑惑的主张,即佛陀认为消灭了无明,就消除了产生痛苦的原因,而菩萨众却心有不解“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金刚藏菩萨章)亦即:

众生本有佛性,何以生无明?

众生无始即惑,何以有佛性?

众生本自佛心,由何生烦恼?

对信仰者来说,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佛教的佛性论,以及对佛教信仰的态度,是不容含糊的。

因此说,上述因明三支论式中的“立宗”,满足了“共许极成”和“违他自顺”的基本规则。

再看“因三相”,因明三支论式中,是从对宗、喻的归纳中,对因进行的演绎。它有三个规则,反映出因与宗、喻的相互关系即:

遍是宗法性

同品定有性

异品遍无性

是说首先因要大于宗的“前陈”即如上例“众生”的外延;其次是说因要等于或小于宗的“后陈”即“无明”的外延;最后是说因要与相异者排斥,如上通“后陈”无明,相异者为圆觉,下通喻之异,如相异者为好眼看天,只有一个月亮或识途之人。因此,可以认为“因三相”在因明三支论式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演绎推理的核心。

下面,我们接着讨论喻在因明三支中的作用。所谓因喻相接,因通于喻。舍因无喻,舍喻无因。因明三支的喻,不仅是比喻,可以起到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理来说明深奥的大乘义理,达到以浅寄深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的喻证作用。喻可分为同喻、异喻。异喻同喻与宗的性质一致,同喻有因,异喻与宗性质相反,异喻无因。喻证也不只是一种经验理性,其本身就蕴含着现代逻辑推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含着从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推理过程。从喻体到宗,是演绎推理的过程,从喻依到喻体也是一种归纳推理的过程。如“病目空华”喻,指人因为患了眼疾,看本来明朗的天空有满眼金花,对这种错觉的认识,是经验理性的总结。由此,喻指无明之人的妄有迷惑,是演绎推理,从身心妄念、种种颠倒产生的错觉,还是一种归纳。

2、佛陀在回答金刚藏菩萨的问题时,说到如来不复烦恼、圆觉境界不可测度,在这些有关佛性的开示中,他一气呵成,连用八重喻证,即“动目摇湛水”、“定眼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幻翳空华”、“炼石成金”、“莹火烧山”、“空华结空果”。其中,不乏运用因明三支论式的方法。这里仅扼要介绍,如:

宗佛不复生烦恼

因断轮回圆觉随顺

喻如炼石成金

这里的三支论法,在内容上已经完成了对现实的超越,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推论。对于预设的对成佛后的心理揣度,佛陀站在信仰的立场,给与了断然的否定。因此,对于所立之宗,所断之因,既无需证实,亦无需证伪,它是建立在正信基础上的信念,是存在于人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感和理念。如果说这种信念不好把握,那么这里的喻证却把成佛后永不再生烦恼的论断,建立在难以辩驳的事理之上。起到了从信仰落实到生活之中的功效。佛陀在这里采用的“炼石成金”之喻至少有五层意蕴:

第一、对信仰的论断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金之石;

第二、佛凡有别,圣俗炯异。成佛不同于凡,不生人间烦恼;凡人只要证悟佛理,即由凡入圣;

第三,以石含金来比喻人本自净心,本有佛性,但由于尘染而生烦恼,又喻无明。故是石而非金;

第四、以石可炼金喻凡可入圣,修佛理则灭无明、证圆觉;

第五、炼石成金后,将永葆其金子本色,不复成石,比喻成佛后则永渡苦海劫波,不复无明。

3、同理,在答金刚藏时,佛又说:“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转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未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金刚藏菩萨章)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例因明三支论式:

宗如来圆觉境界不可测

因身心皆灭不能亲证

喻如萤火烧山不能着

在信仰的问题上,佛陀从来都是毫不含糊的,任何的怀疑和揣度都是没有结果的。这是因为信仰在精神和心灵中是真实的,因此在现实生活里也同样能找到依据。三支论式中的喻,在阐发佛意中就起着证喻的作用,发挥着以此岸证彼岸,以实证信的功效。

三、 结语

通过对《圆觉经》因明三支论式的初步讨论,有助于人们对佛教逻辑在经典论述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因明三支论式的推理形式,往往贯穿于佛经中,以陈述句的方式表达,对于佛教义理的阐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宗、因、喻三支论法,不仅运用了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而且还形成了佛教独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把握人生、认识社会,都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

首先,佛教逻辑是在汲取了印度古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正理派哲学关于论辩和推理规则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逐步完善的一种严谨、深奥的逻辑体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

其次,在汉地大乘经中,处处充溢着先哲的智慧,对于教义的表述,常常是在细腻、严密的推理中进行的,因明三支论式只是其中重要的范式之一。

另外,因明学作为佛教的逻辑,我们对它的研究工作也仅仅是一种初步的、不够系统的探索,仍需要进行长期的大量的,又是十分艰巨的工作。佛教逻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逾越了二元对立,把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联系在一起的逻辑方式,是一种巧妙运用双向否定,有无俱谴、圆觉随顺的思维方式,我们对此既要有继承,还要有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理念。

主要参考文献:

唐 宗密《圆觉经略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圆真 《佛教逻辑学纲要》赠阅本 1987年。

《因明论文集》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拙作《圆觉经注译与评说》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