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9-19 09:32:46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诵的。为什么要选择讲《十善业道经》呢?因为这部经典是所有经典中,最根本的一部经典。也就是说,我们修学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经的核心内容“十善业道”作为基础。而十善业道呢?通常又是被我们所不重视的,总觉得它很简单。然而,恰恰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它又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宣讲《十善业道经》。学习这部经典的意义,有五个方面:
儒家也讲因果,主要从现实社会去说明。儒家不讲死后的问题,如《论语》中有位弟子问孔子,死后的事情怎么样,孔老夫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说我们现在连生的问题都搞不清楚,死的问题就更不要谈了。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见对鬼神问题、死后问题,孔子是不谈的。所以儒家讲到因果问题的时候,如《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显示了儒家因果与佛教因果的分歧。佛法的因果讲三世,以过去生种的因,导致现在生的结果;现在生种的因,招感未来生的结果。这就说明,因果贯穿着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即前生、今生、来生。而儒家仅仅讲人的一生一世,对于因果的问题,自然无法从一个人的生命现象自身去理解,所以儒家就把因果解释到子孙后代的身上。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说一个家庭,祖宗积善行德,就会感得贤善的子孙;而“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父母多行不义,就会出现不肖子孙。这个说法似乎有理,但却不是必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父母有道德,未必就会出现孝子贤孙;父母道德败坏,子女也并非个个都是品德不良。比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尧、舜,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贤明的君主,可是他的儿子丹朱,却是非常的不肖;舜的父亲,名叫瞽叟,据说是一位品行不怎么样的人,可他却生下了品德高尚的舜。所以儒家从子孙关系上来解释因果现象,显然很难说得通了。这是因为不了解因果自身的规律,才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论调。
现代科学也讲因果。现代科学是比较唯物的,科学对物质世界有很深刻地认识,但是对人类的精神领域却相对无知。我们可以用科学方法来考察大自然的物质现象,而对于人类的心灵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正如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发明仪器,来测量人的体温,但却没有办法发明一种仪器来测量人们心中的烦恼,看看你的烦恼已经达到多少度了,是80度还是90度?再继续烦恼下去是否会就达到100度了?科学没有能力制造出一种能切除人类烦恼的仪器。所以,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心灵上存在的困惑及烦恼,却不见丝毫的减少,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唯物论者是一世论者,他们看不到生命的过去和未来,因而只能从社会现象谈因果:一个人做好事,能使他人受益;反之,如果做坏事,就会让他人遭殃。就像当你杀人、偷盗、抢劫、强暴、诈骗时,必然会有人受到伤害。这是从社会现象来解释因果关系。事实上的确是这样,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效应。但是,这不是从因果规律自身来看因果,不是因果的主流。我们经常听很多人说,我干好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行善积德,但却事事不顺遂,穷困潦倒;而那些干坏事的人,却飞黄腾达,官运亨通。这样一来,有些人难免抱怨老天不长眼,或干脆失去干好事的信心了。
古人有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的价值观。从人死如灯灭的角度来说,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对社会的影响固然不一样,但对他自身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难怪中国古代杨朱说:“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那么,佛法如何阐述宇宙人生的因果原理呢?《十善业道经》便是一部介绍善恶因果与人生命运关系的经典。在没有进入正文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因果方面的四个内容:
(1)相信有善有恶。人的行为有善的,有恶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有人说:对我有好处是善,反之是恶。就如警察与小偷,谁善谁不善?在警察眼里小偷是恶,而自己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的财产不受侵犯,自己的行为是善。但在强盗眼里,警察是恶,因为警察没收了他盗窃的钱,让他进大牢,甚至被枪毙。在不同人的眼里,站在不同的立场,善恶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因此,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于没有学过佛法的人,是很难正确认识的。所以首先要知道有善有恶。关于善恶的定义,在《十善业道经》里讲得非常清楚。
(2)相信有业有报。业是一种行为,主要有善、恶两种。人一旦做了善行或恶行,将来都会有结果的。由于一般人“近视眼”的关系(这种近视不是眼睛的近视,而是认识的近视、智慧的近视),往往认为:干好事,干完就结束了;干坏事,只要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干完也就完了。这是一般人的观念。但是佛法认为:一个人做了善的行为,或者不善的行为,将来都会有结果的。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至于结果什么时候产生呢?只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是现生受报,有可能是来生,乃至要经过更多次的受生。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什么时候就会产生结果。
当一个人干了好事,或干了坏事之后,心里就会留下一种影像。干坏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宁,干好事的人心安理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这种行为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自身的思维里,佛法把它叫做种子。当我们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就种下了善的或恶的种子。此外,善恶的行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当我们伤害一个人,对方不是受到伤害就完事了,他会怀恨在心,甚至等待机会报复,一旦因缘成熟,内心的种子跟客观条件产生感应,果报就成熟了。
(3)相信有前生,有后世。人的一生,仅仅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断。生命象铁链一样,一环套着一环,人的一生一世,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跟一个人的前生有关系,它不能离开前生;这个环节,还会影响到生命未来的发展。生命像流水,人的一生犹如流水中溅起的一片浪花,浪花是短暂的,但生命的洪流,却永无止尽地在延续。人的生命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生命的延续不是一成不变,命运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念和行为。假如一个人观念正确,注重止恶行善的修养,生命就会得到升华。反之,观念错误,贪婪无耻,无恶不作,生命就会逐渐堕落。
(4)相信有圣贤、有凡夫。有人说:人与人都是一样的,差不了多少。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有的人生命素质很高,有的人生命素质很低。因为,人毕竟还是存在天赋的问题。生命素质高的人,生下来就不平凡;而生命素质低的人,一时也很难提高。比如说,同在人道中,有的人就像佛菩萨,内心充满着慈悲、智慧、道德。相反,有的人愚蠢如猪狗,残酷如虎狼,狠毒如蛇蝎。当然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生命从无始以来的延续中逐渐形成的。
佛法把有情生命分为十个层次,叫十法界。十法界的内容,包括六凡四圣。六凡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四圣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十法界代表有情生命的十个层次,假如我们不断地学习佛法、修行,不断地扬弃生命中的不健康因素,生命层次就会得到不断提升,乃至成为佛、菩萨。相反,如果不懂佛法,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观念,一天到晚培养自己的贪嗔痴,生命层次就会越来越低,将来下地狱、当畜生,或成为蚂蚁、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生命层次有高低,但生命并非一成不变。佛法认为,生命是无常的,是缘起的,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从十法界众生来说,成佛有成佛的因果,升天有升天的因果,做人有做人的因果,当畜生有当畜生的因果。六道或四圣,都有它的因果,不是没有因果的。佛经上说:“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这就告诉我们,弥勒菩萨并非天生就是弥勒菩萨;释迦牟尼佛也不是天生的佛陀,他经过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弥勒菩萨是娑婆世界下一任的佛陀,现居兜率内院,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功德圆满,才能成佛。另外,大家熟悉的阿弥陀佛,也是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才创建了西方极乐世界。
再如做人,做人有做人的因果。你看世界上的人差别很大: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贫富美丑,各各不同。假如不了解佛法的因果原理,就会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哎呀!人家怎么那么走运,什么好处都让他碰上了,我怎么就那么倒霉呢?我的能力也不比他差呀?是的!在现实社会上,当官的不见得就比他部下能力强,不是有许多当秘书的比他的顶头上司更有才华,学历更高吗?我们再看看古往今来的那些皇帝,蠢才很多,倒是皇帝手下的那些文武大臣们,有的本事要比皇帝大得多了!这是因为命运不同,各人的因果也不一样。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会怨天尤人。相反,明白了因果道理,就会知道“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果,不必去羡慕他人。命运可以由自己来改造,因为人生是无常的。我们要记住:人生是无常的。今天的皇帝,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明天可能成为乞丐。而世间的许多荣耀,都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反之,一个贫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终有飞黄腾达的时候。我们明白了因果的道理,无常的道理,就会懂得了如何设计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如果来世想做人或升天,就得修五戒十善。五戒和十善的内容大体上是相似的。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把五戒比喻为“通往人天的护照”。护照是出国用的小本子,有了护照,才能够签证出国。同样,我们为了成就人天果报,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这样,来生才能继续做人,或者升天。
人道在修学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六道里面,天道比人道有情福报大。像欲界天,物质环境非常优越,没有任何灾难,不像我们这个世界,天灾人祸特别多;色界天的众生能够享受禅定之乐,也比我们快乐。但是,佛教跟其它宗教不一样,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是以天堂为归宿,认为天堂是最理想的去处,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天堂。惟独佛法不以为然,佛法从通达真理、成就解脱自由的角度,认为天堂不好,人间才是最好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升到天上的人太快乐,不懂得修行,一旦天福享尽,就会堕落。人间则有苦有乐,人由于能够感受许多的痛苦,才想尽办法改造自己,认识世界,改善生存环境,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过得快乐。人类文化和文明,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善世界整个过程的结晶。人类因为不断地探索宇宙人生,才会发现真理,发现解脱的途径;而沈溺在快乐中的天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天上的人不懂得修行,也就不会成佛。释迦牟尼佛是在人间修行成佛的。人道是六道中的枢纽,一个人升天、下地狱,或当畜生,都是以人为中转站的。所以,把握好人身,如何利用得到的人身,好好的修行,为改善未来的生命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修五戒十善,可以成就人天果报。十善,是作为人所应有的道德。就是说,作为人,应该有人的道德。儒家讲到人的伦理,有五伦。儒家认为,一个人要做得像个人样,就要遵守五伦,五伦是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佛法认为,一个人要做得像个人样,符合人的道德标准,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关于十善的内容,下文要做具体的介绍。
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为,我们只有现在好好地做人,来生才有资格继续做人。如果这一生你已经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会失去做人的资格,来生就不能再做人了。就像一个人考上大学,在大学里不好好地读书,考试分数不及格,就会被学校勒令退学。
人类社会总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即便是太平盛世,也没有绝对的太平,你能说在太平盛世就没有一次谋杀案吗?不可能。太平盛世就真正是路不拾遗吗?这也不可能的。假如把人类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归纳一下,不外乎四种内容,就是杀、盗、淫、妄。杀,指杀生,战争是杀生,暴力、杀人放火是杀生,杀猪宰羊也是杀生。偷盗,是不与取的行为,指没有取得物主的允许,把他人的财富占为已有。偷盗的内容,不只是偷的行为,因为不但明偷是偷盗,像坑蒙拐骗都是偷盗的内容。邪淫,现代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贞节观念淡薄,两性关系开放,因而邪淫的现象很普遍。邪淫一般是指,为社会法律和道德不承认的男女关系。妄语,指说假话,用一种不真实的语言,去伤害他人,以达到个人的目的。当今社会,做生意的人很多,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尔虞我诈,欺骗他人。
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外乎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为什么会产生这四种现象呢?会不会跟社会制度有关系呢?当然与社会制度有关系,但这不是根本;还有最根本的,就是人心。也就是说,社会上有杀、盗、淫、妄的存在,是由于人心有贪、嗔、痴烦恼。人类内心的贪、嗔、痴烦恼假如没有解决,既使拥有良好的社会制度,人类社会依然不可能会太平。贪、嗔、痴使社会充满着不安定。
人类因为贪心而杀生,古代社会为什么有战争呢?无非是发动战争的人想占有别人的国土。近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之类的战争狂人想占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也是为了占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称霸全世界。在安定的社会时期,贪心会引起谋财害命,有时兄弟姐妹之间为了继承父母的遗产,也会相互残杀,置骨肉之情于不顾。贪心也引起拦路抢劫,拐卖妇女儿童,贩毒走私,制造假钞。贪心也引起邪淫,人因为贪著美色,看上了对方,喜欢她(他),贪着她(他),又没有合法的因缘走在一起,就会产生邪淫的现象。由于你希望跟她(他)永远在一起,这样就导致了第三者插足,使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妻离子散。
嗔恨心也会引起杀、盗、淫、妄。古今中外的战争,也有因为嗔心引起的。像古代一些部落或国家之间的战争,往往是由于世代结下的怨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两个人平常为什么会打架呢?也是由于嗔恨心生起,失去理智的恶果,甚至达到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程度。有时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就闹出了人命。嗔恨心引起偷盗。人有一种很不正常的心态,叫做嫉妒心,有些人看到别人事业成功,就觉得满不是滋味,如果这个人跟他关系好还没事,假若没有关系,或冤家对头,这个人看到他(她)飞黄腾达了,心里就会难受,想尽办法给他(她)放放血。
嗔恨心也能引起邪淫。如社会的强暴现象,有的犯罪分子作案时,先淫后杀。有些男的贪美色,见某个女的长得漂亮,去追求人家,遭到女方拒绝,于是就去强奸。一旦遭到反抗,就把对方打晕,先奸后杀。又像日本鬼子在三四十年代,带着嗔恨心奸淫中国、朝鲜妇女,然后开枪杀害她们。嗔恨心会引起打妄语、说假话。因为看你不顺眼,不喜欢你,于是就说假话去伤害。
贪、嗔、痴是人类社会一切不安定的根源,只要人类存在着贪、嗔、痴,人类社会就不得安宁。假如贪、嗔、痴少一点,社会的安定因素就会多一点。所以,要想改善社会,首先要改善人心,不能光从社会制度下手。光从社会制度上下手,这是枝末,而不是根本;只有从人心上来改善,这才是根本的。儒家在这一点上说得好,认为改造世界,要从修身上着手。修身,是注重自身的修养。儒家对修身又提出四个内容: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改造思想,改造自己的贪嗔痴。一个人只有经过对自我生命的改造,对贪嗔痴的改造之后,才能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反之,假若我们没有修身的基础,既使家庭事业有成,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很糟糕的。
人类想要建立安定的社会,就得奉行十善。佛经里讲,转轮王出世(转轮王是印度理想的君主,就如中国历史上的黄帝、尧、舜一样),以十善治理国家,他们的法律就是十善,教化人民按照十善去做。如果整个社会都能奉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我们想一想,这样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因此,只要有一个人信佛,一个人修五戒十善,社会就会有一份安定因素;有两个人,就会有两份安定因素;有三个人乃至更多的人,就会有许多安定因素……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人间净土,就是太平盛世了。
五乘又叫三士道。人天乘属于下士道,声闻乘、缘觉乘又叫中士道,菩萨乘又叫上士道。士就是人,是说你要成为下等的人,中等的人,还是成为上等的人。你想要成为那个等级的人,你就要修行那个等级的法门。
对于三士道或五乘,平常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总把三者脱离开来,修人天乘的人只知道修人天乘。有很多人学佛,欢喜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上,一天到晚只知求佛菩萨保佑平安。须知光是停留在祈求上,连人天乘都谈不上,因为人天乘还必须坚守五戒十善,修习布施、持戒,不是求平安就了事。有的人学习佛法,仅仅为了个人解脱生死,一点利益他人的事情都不肯做,只关心个人的修行。一旦躲到深山里,就想躲得越深越好,最好什么人也不要见到,这种人偏向个人解脱,不肯修利他之行。有的人自名为学大乘,不屑于接触声闻乘的经教,这也是一种偏颇。
其实,三士道就象一栋三层楼一样,下士道是第一层楼,中士道是第二层楼,上士道是第三层楼。一个人想爬到第三层楼,就要从第一层楼开始。修学佛法也是这样,先要做好人天的德行,学会做好一个人,从修五戒十善做起,然后才有资格修中士道,乃至上士道。但是,现在很多人修学佛法,却不注重这样的次第。有些人看到大乘经典中批判声闻学者,不知道这是有针对性的,于是就对声闻乘的解脱法门,生起一种轻视的态度,至于人天乘就更看不上了。其实,假如没有人天乘、声闻乘的基础,大乘的修行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有些人经书读了很多,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大乘经典都读遍了,但在日常生活中,一点都派不上用场。为什么呢?因为忽略了修学佛法的基础,当知我们学的大乘属于第三层楼,没有人天乘的基础,当然修起来就很困难。很多人学了唯识、中观,但唯识观或中观到底怎么观,总是观不起来。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五戒十善的修行,所以打起坐来,心总是静不下来,这是由于缺乏一种正当的合理的生活,从而造成修行的困难。
现在汉传地区的许多学佛人,都存在这个问题。所学的是大乘,而发心是不是大乘呢?有几个人发大乘心?能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会,去做利他的事业,无私地把自己奉献给社会?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有人会说,我是修净土宗的,我是念佛的,念佛不是大乘吗?净土宗是大乘,没错。但我要告诉大家,修净土宗的,未必都是大乘,甚至可以说多数是小乘。一个人是大乘抑是小乘,评判标准是什么?是发心。发心非常重要。你发的是菩提心,还是出离心呢?假若你发的是出离心,这是小乘的发心;假若你发菩提心,那才是大乘的发心。你发了菩提心,才能称得上大乘行者。
也许有人会说:我修禅宗,禅宗不是大乘吗?没有错,禅宗是大乘法门,禅宗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最高峰,禅宗是隋唐八大宗派顶上的一颗明珠,是至高无上的,在修行上非常特殊。禅宗虽然很殊胜,但修禅宗的人未必都是大乘。有些人修禅宗,只注重个人的生死,不管众生的死活。这种发心,显然属于小乘的发心。区别大乘和小乘的关键在发心上,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首先要看你的发心。有的人也许会问,我修五戒十善,是大乘抑是小乘呢?当然,五戒十善从定位上说,是人天乘的内容。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发菩提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属于大乘。发出离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属于声闻乘。学习佛法,发心非常重要。现在学习佛法的人,很多人发的是出离心。在佛法的学修上,虽然学的是大乘,但在发心上,基本上都偏于小乘。学的是大乘,而发心却是小乘,这是学习和发心上的脱节。另外,再看看每个人在修学佛法中的行为,大乘的戒律能够做到吗?比如《瑜伽菩萨戒》、《梵纲菩萨戒》,我们能做得到吗?声闻乘的出离行,真正对世间的厌离,我们又做得多少?也做不到。对五戒十善,由于一向不屑一顾,所以也没有做到。因此,可以这样说,汉传佛教的许多修学佛法者,普遍存在的状况是:学的是大乘,发心是小乘,而在行为上人天乘都没有做到。正是由于这样,造成修行上不能相应。要想在修行上相应,就得从人天乘的五戒十善下手,在修好五戒十善的基础上,才能谈出离心,才能谈得上修菩萨道。通过对五戒十善的修行和学习,我们可以在修学上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它虽然是最简单的,但在修学佛法中却是最重要的。
有人修净土法门,不太重视经教的学习,认为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要学那么多经教干什么呀!他觉得没有用。当然,过去的大德有开示,要老实念佛。像净空法师在弘扬净土法门时也说过:“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我想他是有针对性说的,针对一些不能看书的人而言的。)但有些人却把它当作至理名言,假若每个人都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那么佛法的弘扬,也许随着净土法门的弘扬,就宣告结束了。
真正净土法门的修行,也很重视经教的学习。像《净土三经》里的《观经》,说到净业三因,主张读诵大乘经典,平常人们不重视这个问题,总觉得一句弥陀就够了,结果造成不能很好地学习经教。不闻思经教也就没有正见,没有佛法的智慧去观照、去指导你的人生,这样一来,你的修行还能相应吗?真正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万缘放下。实际上,一个人要做到万缘放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为很多事情看不透,对很多事情太在乎了,太执着了,因而在念佛的过程中,自然难以相应,烦恼妄想无穷无尽。
其次,许多修净土法门的人,只求个人往生,不关心社会,不关心众生,心发得非常的小。带着这样的心态去修行,既使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品位也不高。我认为,修净土法门的人要多读一读《普贤行愿品》,可以扩展你的心量。因为一个人的修行,一天到晚只想着自己,你的心量会越修越狭窄。所以,很多人虽然也修行,但烦恼妄想依然特别多。相反,通过《普贤行愿品》的学习,心胸会扩大。
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不能为了个人寻找安乐窝,去享清福,而是为了留学,学成后回归娑婆,导驾慈航,普度众生。如果你有这样的发心,往生西方净土的品位自然高。一个人发心大,心胸就开阔。心胸开阔,发心大,将来的成就就大。因为你的发心大,心胸开阔,烦恼就会少些。有些在别人看来痛苦不堪的事情,在你的眼里简直成了鸡毛蒜皮,你还会为它烦恼吗?
另外,有些修净土法门的人,往往只注重一句阿弥陀佛,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的修行。他们认为只要把一句佛号念好了,把阿弥陀佛的脚抱住了,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至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无所谓。当然,净土法门比较重视信,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修行是对生命整体的改造,而不是片面的。念佛只是修行的一个方面,在八正道中有一个正念,念佛仅仅是正念。除了正念之外,八正道还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
修行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修行是对自我生命的改造,只有良好素质的人,才有资格往生西方净土。这并不是说,只要你有信仰,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了。良好素质的人,就是《弥陀经》所说的“诸上善人”。诸上善人,指具有良好素质的人。良好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有正见,对宇宙人生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人生的因果,人生的无常,人生的缘起。正念的树立,以正见为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正见,一句阿弥陀佛是不太容易念好的。
依正见起正思维。正思维的意义有二:一是志向。正思维又称正志,志是志向。就如念佛,也要有发心作为前题,你念佛的目的是什么?你往生西方净土,是为了个人的享乐?还是为了进修,待功德圆满,将来再回到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志向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往生品位的高低。二是思考、考察。用佛法的智慧去思考人生的一切。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正思维能使我们如实地观照人生。
八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持戒的内容。正语,是正确的语言,经常反省自己,想一想自己平常所说的话,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有利于他人的?也就是说,真实的话我才说。反之,不是真实的话,如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就不应该说。修行,就是对照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是正语,还是邪语?另外还要考察自己的行为,跟杀生相应不相应?跟偷盗相应不相应?跟邪淫相应不相应?用佛法的道德规范,从身语意三业全面地检讨自己。
持戒的另一个内容是正命。命,是谋生的手段,对于一般没有学佛的人来说,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都属于正当的。有些人从事违法的职业,如谋财害命、贩毒、经营一些色情服务场所,就属于邪命了。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讲,仅符合法律还不行,还要符合戒律。看看自己从事的职业跟五戒违背不违背,假如违背了五戒就属于邪命;如果没有违背五戒,就属于正命。比如说,开荤菜馆,开歌舞厅。开餐馆,意味着你要杀生很多;开歌舞厅是色情方面的,属于邪淫的范畴。有些人开公司,是不是用正当的手段去赚钱?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偷盗与不偷盗的问题,妄语和不妄语的问题。
学佛的人,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深信因果,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造下许多罪业。如果是没有学佛的人,他不相信因果,那没有办法。而我们学佛了,相信因果了,要对自己未来生命的前景考虑。属于邪命的工作,马上就要停止,属于正命的工作,才可以继续做下去。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正命,是职业上的修行。所以,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念佛,最重要的还在于生活当中的修行。正精进,是正当的努力。正念、正定,一般修净土法门的人,是通过念佛来培养自己的正念和正定。一个人念佛要相应,就要有前面这些基础:要有正见的基础,正思维的基础,正当的谋生手段的基础。这些基础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太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光是孤立地念一句阿弥陀佛,我想恐怕是念不好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修行是非常重要。 在讲一部经典之前,先要解释一下经题。大家知道,在佛教的经典里,以“经”字命名的,除了大家熟悉的《六祖坛经》以外,一般人总以为所有的经典都是佛陀亲口说的。实际上,从经的内容来看,很多经典并不完全都是佛说的。在《大智度论》里说到“经通五人”,即有五种人说的,都可以称为经典。也就是说,除了佛说,还有佛弟子说、天人说等。像《维摩诘经》的很多内容,是维摩诘居士说的;《地藏经》的很多内容,是地藏菩萨说的;《般若经》的很多内容,是须菩提、舍利弗说的。当然,这些经典的内容,是因为菩萨或声闻弟子们,在证佛所证的基础上,演绎抉择甚深佛法,因而通称为佛法。《佛说十善业道经》纯粹是佛说的,本经的主题思想,那就是十善业道,经题已经告诉我们了。因为一部经典的名称,往往揭示了该经的内容核心所在,指出这部经到底讲什么,具有画龙点晴的意义。比如说《阿弥陀经》,就讲阿弥陀佛创建的西方净土;《地藏菩萨本愿经》,就讲地藏菩萨在因地上的修行和他的愿力;《维摩诘经》,就讲维摩诘的所作所行,通过维摩诘这个人物来表现菩萨道的精神;《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就讲药师如来的东方琉璃净土,讲他的悲心和愿力。同样,学习《十善业道经》,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部经讲的是十善业道。
十善的内容大家很熟悉,一共有十种善行。其中属于身体的行为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上的行为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思想上的行为有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这十种属于善的行为,所以叫十善业。业是行为,道是原理。这部经阐述了十善行为的原理,所以,叫十善业道。
经,又是什么意思呢?经,梵语叫修多罗,翻成中文为“契”。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契理,二是契机。契理,是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说,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跟宇宙人生的真实相符合,是不违背的;契机,佛陀针对众生说法,那么,就必须要众生能够接受。假如法不对机,即使再圆满的教法,也弘扬不出去,没有人会接受的,起不到教化效果的。所以佛陀说法,非常注重契机。我们今天弘扬佛法也是一样,也要讲究契机。假如不契机的话,佛法的弘扬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作为一部佛经,必然还有它的译者。佛经来自于印度,因为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立的,中国的佛经是从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的。翻译《佛说十善业道经》的人,是于阗的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于阗,地名,在今天的新疆。什么叫三藏法师呢?三藏法师,是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三藏法师很了不起的,我们平常修学佛法,能够精通一、两部经论,就很了不起了,而这位法师对佛法的经、律、论三藏都能够精通,可见他的知识非常渊博,智慧很高深。
这位三藏法师名叫实叉难陀。实叉难陀是梵语,这是一种音译。佛经从梵文译成中文有两种翻译形式:一种是音译,还有一种是意译。音译,是根据梵文的音,用中国语言里相似的语音翻过来。像“般若”、“涅槃”等都是音译,还有很多咒语,如《大悲咒》、《楞严咒》等,也都是音译。
另一种形式是意译,根据梵文的意思翻译过来。例如,实叉难陀译成中文是“学喜”。一般的经典,如《弥陀经》、《华严经》等,都是意译。实叉难陀法师,在唐朝的时候来到中国,他翻译的经典很多,除了《十善业道经》,还有《八十华严》、《地藏经》等,对佛教在中国的宏扬影响很大。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如是我闻”,在古德许多经论中,把“如是”解释得很复杂。其实,这两个字也可以解释得很简单。“如是”是如此的意思,指《十善业道经》,“如是”两字是《十善业道经》的代名词。“我闻”的“我”字,指阿难。佛教的经典都由阿难尊者在结集时背诵出,“我闻”是阿难自说“我听说的”。
说到“如是我闻”,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通常一部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己写的,所以有人会问:佛经是不是佛陀亲手撰写的呢?不,佛经是佛陀说的。佛陀灭度以后,弟子们为了使佛法在世间长期流传,召开了佛教史上结集经典的法会。这个法会不是谁都可以参加,只有证得阿罗汉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第一次结集的共有五百阿罗汉,再从五百人中推出两位代表,主持经藏和律藏的结集。诵出经藏的是阿难尊者,诵出律藏的是优波离尊者。阿难,是佛陀的侍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据说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每次听了佛陀说法,都能把当时法会的情景和内容准确无误地记下来。所以在结集经典的法会上,阿难尊者自然坐在上面背诵,其他的阿罗汉坐在下面,听了之后没有异议,那就表示通过了。经典的结集,是通过民主会议记录下来的,足见其可靠性。
佛教的经典,是佛陀灭后弟子们结集的。一部经典,是一次法会的记录。像《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陀在龙宫说法的记录;《般若经》是般若法会的记录;《楞严经》是楞严法会的记录;《楞伽经》是楞伽法会的记录;《法华经》是法华法会的记录;《华严经》是华严法会的记录。所以,每一部经都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一部佛经,不仅有佛陀的言教,同时也包含了佛陀的身教。佛陀是一位觉悟者,是一位智慧者。三业中流露出来的都是佛法,思想里所想的,言行的一举一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乃至法会上的说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属于佛法。所以,当我们打开《金刚经》的时候,一开头出现的景象是佛陀着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回来之后,洗脚打坐。看上去似乎和经的内容没关系,其实,佛法的内涵尽在其中。“如是”另有一层意义是表信。信,是信仰。对一部经典的学习和接受,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证有四个次第:信、解、行、证。第一个是信,要有信仰。信是什么意思呢?信,以心净为性,用一种清净心去接受佛法,不带任何偏见接受佛法。有了信,还要解,不能光停留在信的基础上。佛法跟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在于佛法不但强调信,而且更强调解,信与解是相辅相成的。在信的基础上去学习佛法,就会加深理解,而对佛法的理解加深了,信仰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佛法里有两句话说明信与解的关系。第一句话“有信无智长愚痴”,一个人光有信仰而不重视学习佛法,缺少佛法的正见,就会成为一种糊里糊涂的迷信。第二句话“有智无信增我慢”,当然,这种智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一种世间的聪明,自以为是。有些人把经教当做学术研究,不注重自身的修养,自然我慢越来越重。光有信和解还不行,在信、解的基础上还要修行。修行是深化自己对佛法的理解,理解之后,又可以指导修行。在这信、解、行的基础上,才能最后达到证果,在修行上才能有所体验,有所成就。所以信、解、行、证是修学佛法的次第。
《大智度论》说“信如手”。信,像手一样。大家知道,人类两只手的作用非常大。因为有了两只手,我们才能创造财富。假若没有手,就什么事都不能干了。对佛法的信仰也是这样,因为有了信之后,才能在佛法的指导下修行,才能在修行的实践中改善人生,解脱烦恼。而社会上的一些学者,他们虽然在研究佛学,但是由于缺乏对佛法的信仰,佛法研究了几十年,在现实生活中,烦恼依然存在。这就是对佛法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差别。
“一时”,是那个时候的意思,是举行法会的时间,指佛陀正在宣说佛法的时间。通常讲经都有具体的时间。就像这次西园寺的讲经法会是在1997年3月2日开始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每一部佛经都是“一时”或“尔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为什么呢?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印度人的时间观念很淡薄;二、表示佛法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真理,它应该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空间都是真理,而不是说在某一个时间是真理,而在另一时间里就不是真理了。佛法,是佛陀亲证宇宙人生真相后讲出来的,自然契合于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
“佛在娑竭罗龙宫”,佛是法会的主讲者。梵语佛陀,简称为佛。佛的意思是觉者或智者,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方面的具体涵义。用今天的话说,佛是有智慧的人,是觉悟的人。“娑竭罗龙宫”是佛陀讲《十善业道经》的地点,是这次法会的场所。佛陀此次说法不是在人间,也不在天上,而是在娑竭罗龙宫。佛陀一生的说法,不仅对人间众生,有时也到天上,甚至到海里为龙王说法,可见佛陀的慈悲,他教化的范围是多么的广啊!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介绍参加这次法会的听众。这次法会的听众有两大类型:一是比丘众,二是菩萨众。佛陀这次在龙宫里说法,当然肯定会有龙王。那么,除了比丘之外,就没有比丘尼吗?没有沙弥、没有沙弥尼吗?不一定的。这里声闻众的代表是比丘。佛陀座下的弟子有声闻众和菩萨众。声闻众主要有七众,以比丘为首。在家的有两众,即优婆塞、优婆夷,翻成中国话为近事男和近事女。什么叫近事?亲近三宝,学习佛法,受持三皈五戒在家男女弟子,男的就称为近事男;女的就称为近事女。
在家众受持八戒则成为近住。近住,是接近出家人生活的意思。八戒,是在家居士为了体验出家人的生活而受持的一种戒律。像我这次出访泰国的法身寺,寺中就有三百多位近住女。她们虽然是在家人的身份,但长期住在寺庙,跟出家人生活在一起,体验僧团的生活。这也属于在家众,但她们已接近出家众的生活了。
出家众中分为五众: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是出家的小众。刚出家,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在没有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前,刚出家的、甚至连十戒也没有受的叫形同沙弥。形同沙弥在形象上已经出家了,但是还没有受持戒律;受了十戒之后的叫法同沙弥,就是有法有戒了。佛教里规定,沙弥、沙弥尼年满二十岁受大戒,在没有年满二十岁之前,只能以沙弥的身份住在僧团中,到了二十岁以后可以受大戒,男众受比丘戒,女众受比丘尼戒。
声闻七众中最高的层次是比丘,比丘一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由在家众到出家众,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所受戒律的多少。在家众只受五戒,如果想进一步体验出家生活,就受八戒。刚出家的有十戒,出家的最高层次是比丘,受两百五十条戒。这说明什么道理呢?目标越高,成就就越高,受的戒律就越严格,约束也就相应的越多。参加这次法会的大比丘众有八千人,可见法会是非常壮观的。除了八千大比丘众外,我想还会有很多的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乃至优婆塞、优婆夷。
此外,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缍的简称,汉译觉有情。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具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能让别人觉悟,希望别人觉悟;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经觉悟了。一说到菩萨,人们往往会觉得非常遥远,想到虚空中来无影去无踪的菩萨,想到大殿里泥塑木雕的菩萨。其实,菩萨离我们很近,假如你知道菩萨的定义是什么,你就会发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有菩萨,像雷锋之类的。另外,在佛教徒中,受了菩萨戒便是取得了菩萨的资格。当你受菩萨戒的时候,戒师问你发菩提心了没有?你是不是菩萨?这时候你要承当,说我就是菩萨。所以说到菩萨,有新发心的菩萨,有老菩萨。我们对一些学佛时间比较长的人,尊称为老菩萨。还有大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此相比,那些刚发心行菩萨道的人,只能称为小菩萨了。所以说,每一个人只要发了菩提心,能够用菩萨的道德来要求自己,这个人就可以称为菩萨。
像近代的太虚大师,他就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称我为菩萨。”太虚大师一生的行持,主要以瑜伽菩萨戒为准则,所以他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又如台湾的慈航法师,他也是希望人家称他为菩萨。所以慈航法师的著作,都署名慈航菩萨。这样的菩萨是很现实的。其实,我们学佛拜菩萨的目的是为了向佛、菩萨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菩萨、成为佛。假如一天到晚求佛拜菩萨,而不懂得用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菩萨,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佛。所以学佛拜菩萨,是要以菩萨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一旦受了菩萨戒,那就是菩萨了。摩诃萨,是大的意思,指参加此次法会的都是大菩萨。
这段经文总的介绍了法会的缘起,说明这次法会召开的时间、主讲、听众、处所等因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看成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这段经文解答谁是创世者。古往今来的宗教、哲学都非常关心世界是谁创造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人间的吉凶祸福又是谁决定的?人类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起初归结到神,认为是由神决定的。最早的是多神论,认为世上有很多的神,象风神、雨神、太阳神等,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由神决定,都是神在控制。接着,多神论发展成二神论,认为世间有两类神:一是善神,二是恶神。善神决定人间的善事,恶神决定人间的恶事。再接着,二神论发展成一神论。一神论是目前信仰最多的一神教,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的婆罗门教。当我们翻开基督教的《圣经》,就可以看到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万物。伊斯兰教也认为,世界万物是主安拉在几天之内创造出来的。印度的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由大梵天在几天内创造的,大梵天用不同的部位,创造出了不同等级的人。其实,这种观念中国也有,像盘古开天地的传说,盘古就是一个神话人物,说他创造了天地。这都是有神论的主张。无神论者则认为:世界不是由天神决定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像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无神论者范缜先生就是这样主张的。他写过一篇《神灭论》的文章,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人死如灯灭。至于人生的命运、吉凶祸福,基本上都是偶然的。当时,佛教在南朝非常盛行,人们把佛教归纳为有神论的范畴,所以佛教徒与无神论者展开了一场辩论。当时有一位叫萧子良的人把范缜找去,质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就如同树上的花朵一样,虽然一起开放,但随风吹落,有的花被吹到厅堂上、漂亮的座垫上;有的花却被吹落到粪坑里、草地上。殿下您就象飘落在厅堂上、漂亮座垫上的花;我则是掉在粪坑里的花。范缜把人生看成是一阵风吹着的花瓣,没有什么力量在决定着,完全是偶然的。另外,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中,唯物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物质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物质派生出意识;唯心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精神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精神派生物质。
佛法,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更不赞同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的主张。这段经文基本上反映了佛法对谁是创世者的答案。“尔时世尊告龙王言”,这里正式进入经的内容了。“尔时”,是那个时候。“世尊告龙王言”,“告”,是告诉。这里有八千大比丘,三万二千大菩萨众,为什么佛陀只对龙王,不对别人说法呢?不是的,佛陀说每一部经典都有一个当机者。有的经典以舍利弗为当机者,有的经典以须菩提为当机者。现在我们学习的这部经典,以龙王为当机者。所以,虽然是对龙王说的,但也是对大家说的。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一切众生,这个范围很广,众生的概念用现在的话来说,包括人和一切动物。“众生”是五蕴众缘和合而生的意思。众生,在佛经中,又称为有情。情,是情识,即有感觉的、有情绪的、有思维的称为有情。反之,不能思维的、没有情绪的、没有感觉的称为无情。所以佛法把世界分为两类: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有情,是众生另外的一种称号。“心想异故,造业亦异。”心想,是心里的想法,包括思维、念头。众生因为思维的方式不一样,念头千差万别,“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世界的差别根源是什么?谁决定世界的差别呢?在佛法看来,它既不是神决定的,也不是别的东西决定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在二时课诵中,引用了一首《华严经》中非常著名的偈子,阐明了这种道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说明成佛、菩萨、罗汉、缘觉乃至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都是取决于有情的心念差别。那么,可以这么说,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是由于心念的差别。平常有这样一句话:人心如面。每个人的面孔长得不一样,是因为每一个人心中的想法不一样。所以在《阿含经》里说,“心种种故,色种种”,因为心有种种的差别,所以显现出来的世界才有种种差别。
再从人类社会来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很大。原因是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观念、思想、心念。另外,世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譬如,有的人学佛,有的人不学佛。学佛跟不学佛的差别在哪里呢?因为心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佛法感兴趣,有的人对佛法不感兴趣。同样,在信仰的范围内,有的人信佛教,有的人信基督教,有的人信伊斯兰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每个人的“心想异故”,思维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同样在没有信仰或有信仰的人里边,各种人选择的职业不同,有的人喜欢做生意,有的人喜欢从政,有的人喜欢学术研究,有的人喜欢教学。为什么会有这许多差别呢?理由还是“心想异故”。所以,世界的差别,是根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从心念的差别到世界的差别,需要有业的力量。业,是行为。人们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人们的行为也不一样。有情的行为,佛教把它区分为三种: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无记的行为。一种行为产生了以后,不是结束,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当行为发生了之后,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思维里边,保存到意识中,人的生命在延续过程中积累下许多的经验。所以,一个人当他活到七、八十岁的时候,人生经验就很丰富了。生命是无尽延续的,除了今生今世,还有前生、前生、更前生……生命中有许多经验是无始以来的积累,而这些经验又会影响着未来的生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业力。
业力,是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续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说的业力,简单地说,有善业、恶业两种类型;还有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 业受不受报,有两种情况,即定业和不定业。有一种业是固定的,将来一定要受报的,称为定业。还有一种业是否要受报,或者报轻报重都不一定,那是不定业。判断定业和不定业,可以通过两种情况:一是看你造业的行为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这就属于定业。反之,无意造的业力,譬如无意踩了一个虫,无意伤害了别人,虽然也造下了业,但这种业力是不定业。将来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报,可能报得重,也可能报得轻。
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造了业之后,假若忏悔了,即使是定业,也会变成不定业。相反,假若没有忏悔的话,那就是定业了。这是根据忏悔和不忏悔来区分的。所以,佛教提倡忏悔法门,它能消除业障。一个人造了业之后,只有通过忏悔,就像干了对不起他人的事,只要去道歉、赔不是,人家或许会原谅的。假如原谅,业力也就消除了。如果不原谅,或者你也不去求忏悔,甚至还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自鸣得意,对方就会加深对你的仇视,将来得到的报应就更重了,所以通过忏悔,可以消除业力。 佛教又把业分为共业和不共业。共业和不共业,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果来说明的。由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如大家都生活在苏州,一样的天时,一样的空气污染,刮台风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的遭殃,这就是共业。至于不共业,是个人所能感受到的,譬如个人身体的美丑、强弱,居住的条件好不好,收入高不高,这些都属于不共业。共业取决于共同的行为,或者叫相似的行为,或是利益相关的行为。譬如同在杀猪场工作,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杀猪,有的人杀猪,有的人是财会人员,财会人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为,认为杀猪的罪业,肯定与他没有关系。其实,他也有一份。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动,但每月开工资的时候,他也照样拿一份。那么,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要承担一份。所以,他只要参与了杀猪场的工作,得到了共同的利益,将来感受业力的时候,他是逃脱不了的。有的人在烤鸭馆或烧鸡店工作,他也可能没有直接参与烤鸭烧鸡的具体工作,但由于他参与了烤鸭店或烧鸡店的工作,在领工资发奖金时他也得到一份,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肯定有一份。又比如说,你参加了一个诈骗集团,虽然你没有直接参与诈骗活动,但是诈骗集团也给你了一份利益,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你照样有一份。这些都属于共业。不共业,是自己造的,跟别人没有关系的行为。所以,业力有共业和不共业,由共同的业力招感共同的果报,由不同的业力招感个别的果报。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譬如说交通混乱,喧闹不堪,社会不安定,这都是共业的结果。
我去了三次澳洲,有很深的感触,觉得澳洲的自然环境真好。很少有地震或台风光顾,整个国家都处于风调雨顺中。澳洲的社会环境为什么搞得这么好呢?后来我发现,澳洲人对自然界(包括很微小的动物)有一颗真诚的爱护心,他们不会去伤害动物,乃至一草一木,大自然回馈给澳洲人的环境是安静、平稳。反之,我们不懂得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一天到晚,一会儿在这里开发,一会儿又在那里开发,结果会怎么样呢?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给破坏了,把森林给破坏了。所以今天这里发大水,明天那里刮台风。 业力又分为引业和满业。什么叫引业和满业呢?根据业力招感的果报有总报和别报,引业招感的是总报。在有情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生到天上、人间,或下地狱、做畜生,是由引业决定的。引业牵引我们去投胎,就象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大家知道,卫星上天,必须要有火箭,假如没有火箭,卫星根本就不可能上天。同样,有情的生命生到哪一道中去,要有引业的推动,假若没有业力,生死也就结束了。在《唯识三十论》里有这样两句话:“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前面的业力结束了,新的业力又产生了;新的业力结束了,更新的业力又产生,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断地造业,业力也就没完没了地推动着有情去招感生死果报。所以,只要有业力,就有生死。
满业,作为有情生命来讲,同样是人,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的人长得庄严,有的人长得很丑陋;有的人处境好,有的人处境不好。这就是说,人与人相比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满业的关系。满业,决定有情命运的差别。
有情造了业力,并非马上就能招感果报。根据因缘的不同有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现世就能招感报应,叫现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来生才能受报,叫生报;还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无穷无尽的生,乃至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受报,叫后报;前面讲的有一种不定业,它招感的报应没有一定的时间,就叫不定报。从造业到招感果报,重要的因素是因缘。有情造了业力,就象播下的种子。种子要等待因缘,等待水份、阳光、泥土等条件充足,才能发芽、扎根、长苗、开花、结果。
同样,有情造了业力之后,它也需要等待因缘的充足,业力才能招感果报。因缘什么时候成熟,却没有一定的时间。有的可能马上成熟了,马上就招感果报。像一个人犯了罪,立即被公安局逮捕,那就是现报。而有的人犯罪后,可能公安局一时抓不到他,过了十年、二十年才把他逮捕,那他要十年、二十年后才招感果报。还有些人做了案之后,公安部门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一生没有招感果报,他觉得很得意,知情人也很羡慕他。于是,有的人就会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去干坏事,认为某某人作案没有被公安局破获,他也跟着去作案。其实,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虽然今生报不了,但来生来世总会招感果报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我们造下了善业或恶业,它总会招感果报的,只是受报时间的早晚问题。
“由是,故有诸趣轮转。”由于每个人“造业亦异”,所以才有了“诸趣轮转”。诸趣是指五趣或六趣。五趣指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五趣构成了生命处境和状况的五种类型。在五种类型里,天道的众生要比人道的福报大一些,处境在五趣里是最好的。其次是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叫三恶道,生活条件一道比一道差,地狱道的生活处境是最差的。天道、人道和三恶道合起来叫五趣。那么,五道的差别取决于什么呢?它的根源就是“心想异故”。因为众生的心想不一样,干出了种种善恶业,所以才有“诸趣轮转”。有情的生死轮回主要根源于心念。这样看来,佛教似乎是唯心的,主张心造万物。这是不是就是西方哲学上讲的唯心论呢?不是的。西方哲学唯心论学派所说的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精神实体,作为第一性的存在,它具有永恒不变的内涵,是神的代名词。而佛法所讲的心不具有永恒性。另外,西方哲学所说的心,能派生万物,不从他物所生;佛教说心是缘起的。在《成唯识论》中说到:“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总之,佛教认为:心的存在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心与物是相互依赖地存在。所以,佛教所说的唯心,与西方哲学上的唯心论是不一样的。“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佛陀现在提醒龙王,就叫一声龙王的名字,告诉他,“汝见此会”。什么叫“此会”?是佛陀当时说法的法会。就像这次西园寺讲经,当然,佛陀的说法场面比我们壮观多了!有八千大比丘,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而我们现在只有几百人。参加这次讲经法会的听众,除了大菩萨大比丘之外,还有大海中的“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因为佛陀是在龙宫说法,所以提醒龙王说,你看这次法会,除了大菩萨、大比丘以外,还有鱼、虾、螃蟹、乌龟、鲨鱼、鲸鱼等众生都来听佛陀说法。在咸海中有种种众生,形色种类千差万别,从最高级的生命佛陀,下来是大菩萨、大比丘,到比较低级的生命龙王,都在这次法会上。龙王虽然神通广大,但它属于畜生道。龙王在畜生道里生命层次是比较高的,再下来是鱼、虾之类,真是千差万别。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所有的这一切,都根源于众生的心,首先“心想异故”。因为有情的念头,思维方式不一样,造下了善不善的业力,由此招感不同的果报。有情造业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身业、语业、意业(即行为、语言、思想)。对一般人来说,表达出来,能直接伤害到别人的主要是身业、语业。比如说你骂别人,对方听了会难过。你帮别人做事,对方能得到利益。可是意业就不然,你讨厌别人,恨不得把他杀掉,但你见了人家满脸堆笑,他却不知道你在恨他,甚至认为你对他很好呢。但是,如果是修行有成就人,他的意业就可以直接杀人了。一个有修行的人,他的意念是经过训练的,和一般人不一样。不要说那些高僧大德,古代修行有成就的仙人,或社会上那些练气功的人,有的人练得特别好,练出了特异功能,可以用意念把树枝折断。
在《唯识二十论》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印度,有一位国王,得罪了仙人,仙人起了嗔恨心,一怒之下把国王的城市给毁了。这个仙人靠什么力量呢?靠意念,用他的意念下了一场冰雹,结果整个城市给毁灭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意念具有伤害的力量,一个修行人不可以随意起心动念去伤害别人。“意业所致”,众生的身、语、意业都能产生行为,都能造善和不善的业力。由此可见,世界的差别,是因为心念的差别。心念的差别,又导致了行为的差别。有情行为的差别,又导致了世界的差别。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众生行为的差别,构成了这个世界,包括精神和物质的两个方面。那么,对于心和物质的现象,应该如何看待呢?人类许多痛苦,都是因为对世界不能正确地认识而造成的。由于我们对心物构成的现象世界,不能正确认识,从而产生很多错误的行为、执着、烦恼,所以造成了人生的痛苦。要想摆脱人生的痛苦,首先对世界要正确地透视,树立人生的正见。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前面说过世界是由心造成的,是由心念决定的。那么,心又是个什么东西呢?经中说:“心无色。”物质现象在佛教中叫色,为什么叫色呢?因为人们对物质现象的认识,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通过颜色来认识,一是通过形象来认识。颜色在佛教里叫显色,形象在佛教里叫形色。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颜色和形像,就无法认识物质现象。就像有人问桌子是什么样子?我们首先会告诉他桌子的形状,它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其次告诉他桌子的颜色,是红的还是绿的。通过眼根认识的桌子,主要有这两个方面的特征。
物质称为色。可是心呢?它是无色的,既没有颜色,也没有体积。你们说心是什么颜色?是红色?还是绿色?有的人骂人:那个人的心真黑!其实,这话并非指人的心有黑有红,而是一种形容。心没有颜色,也没有体积,它不是一个固体,所以“不可见取”,心是看不到,也抓不着的。
“但是虚妄诸法集起”。这是佛法对心的一种特有的认识。古代的宗教、哲学说到心,往往跟灵魂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的主体是灵魂。灵魂是一个固体,印度的宗教叫作“我”,就是“神我”;西方的宗教、哲学里称为灵魂。世界上的万物都可以变化,但是灵魂、神我却是不会变化的。而佛法认为,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佛陀在这次法会上告诉我们,“但是虚妄,诸法集起”,心是虚妄的。虚妄,指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从佛法的智慧来透视,都属于虚妄,因为是妄想构成的。所以,世界是妄想的产物。
佛法所说的妄想,跟平常人们所理解的妄想不太一样。平常人们所说的妄想,一般是指不切合实际的,不可行的想法。佛法认为,凡是不能够认识真实的、通达真实的想法,跟真理不相符合的想法,都称为妄想。这个世界是妄想的世界,因为众生的妄想千差万别,所以才造出千差万别的世界。
人类在接触虚妄世界时,产生虚妄的认识。有情的六根,面对六尘,六根就象摄像机一样,把六尘境界摄入到思维中。一个人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心态,构成了思维。思维是什么样的东西呢?思维,其实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思维往往取决于经验,是经验的积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经验,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
在《楞严经》里,把心叫做“前尘影相”,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什么叫前尘影相呢?就是六根认识六尘之后,六尘落下的影子,就构成了我们的经验,再由经验构成了思维。人的经验也会散失。人的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有情生命的延续就象流水一样,一条河的水在流的过程中,会把很多小河的水容纳进来,从而使河水量越来越多。但是,河水在流淌的过程中,又会从其它的地方消失,或因太阳的爆晒而蒸发。同样,生命之河在延续的过程中,随着自身的观念,会扬弃很多东西。假若观念正确的话,会扬弃很多不好的东西,而接收很多好的东西,这样就会使自己的生命得到转依,人格得到提升。假若观念错误,就会扬弃很多好的东西,接收很多不好的东西,这样就会使人格越来越堕落,最后甚至成为蚂蚁、蚊子、苍蝇。所以,生命的可塑性很强,它完全靠我们去塑造,不是固定不变。
一个人学习了佛法之后,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扬弃错误的想法,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生命自然得到净化。相反,如果不学佛法,在错误的观念指导下,干种种坏事,生命就会越来越堕落。所以说,生命是“诸法集起”,是缘起的,是因缘所生的,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它是无始无终的相似相续,所以“毕竟无主,无我我所”,没有一个主宰。你说生命是什么样子啊?没有一定的。一个人在没有学佛之前,他也可能是一个坏人,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可是,有一天他的念头一转过来,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啦,从此成为一个大好人,变成一个大善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快乐的时候和痛苦的时候,好像不是一个人。当一个人由坏人转变成好人的时候,往往也是判若两人,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自己也觉得原来的“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一个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坏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当心情好的时候,他会想我那时怎么会心情那么的不好啊?那个时候的“你”又跑到哪里去了呢?所以,生命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但也不是捉摸不定的,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生命是有缘起的,就看我们怎么样去塑造它,怎样去培养它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生活,那他就会给他的心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他就会活在一个很平静的心态中。反之,如果一天到晚攀缘、妄想、执着,想通过念几句阿弥陀佛使心态得到平静,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在做梦!
所以,想拥有一种良好的心境,就得修行,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面对六尘境界。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观照人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不是固定的东西,但它也不是不可以把握的。心是可以把握的,就看你创造一种什么样的因缘。所以说“毕竟无主”,心是没有主宰的。“无我我所”,这个“我”是哲学术语,不是一般所说的我,它的意思是“常”、“一”、“主宰”不变的意思。常,是永恒的;一,是孤立的;主宰,是自由的支配一切。这三方面的涵义就是“我”。其实,心态并不是这样,心态不是孤立的,心态不能离开条件,不能离开经验。离开了经验,思维将是一片空白。
心态的无常变化,说明这不是常一不变的,所以说无主、无我、无我所。无我,是佛法的特色。佛法与外道最大的区别是无我。外道认为“有我”,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叫“大我”,天神、上帝是大我,它主宰着整个宇宙。一方面叫“小我”,是人的灵魂,它主宰着人生。大我又叫“神我”。佛法用缘起的智慧去观照宇宙人生,发现了既没有什么神在主宰着宇宙,也没有什么灵魂在主宰着有情的生命,所以佛教讲“毕竟无主、无我、无我所”。
“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现在再来看看物质世界,对物质世界应该如何去看待呢?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虽各随业,所现不同”。每一个众生由于业力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所认识的世界以及生命存在的状态,也都不一样。但“实于中无有作者”,就是没有一个创始者,没有一个能够主宰生命的、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
“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所以说一切法,都是不思议的。就是说,一切法都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通常人们想象一切都是实在的,都有一个实在体,这种实在感在人类的生命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执着,像原始人起初不知道做梦是假的,认为做梦也是真的。又像智力没有开发的小孩,看到镜子里的影像,会把它当成是真的。现在的人虽然知道镜子里的影像和梦中的景象不是真实的,但是会把眼前所见的一切如桌子、房子以及地位、财产等等看成是实实在在的。总的来说,人类把世界看得很实在,因为看成是实在的,就会去执着,对世间的一切名利、地位、得失等都很在乎。因为把世间看得很实在,就想到永恒。古代很多帝王就追求长生不老。现在生活得比较好的人,也会拼命地追求健康长寿,并且希望事业永恒,希望人际关系永恒。对这种永恒的认识,跟客观事实真相恰恰相违背。所以在佛教讲的三苦中,有一种行苦,是无常带来的痛苦。无常本来不是苦,无常是宇宙人生的规律,它本来不足以构成痛苦。对一个圣者来说,行苦是不成苦的。但是,凡夫众生对世界不能够正确认识,因为把一切都看成是永恒的,所以,当无常到来的时候,痛苦跟着也就来了,这是一种事与愿违带来的痛苦。
《心经》说“五蕴皆空”,就是要破除人们实有的执着。学佛者要意识到人类认识的缺陷,不要随着自己的感官、感觉去认识世界。所以一切法不可思议,不可以用我们的妄执,不能过分地相信我们自己的妄想,要认识到“自性如幻”。自性,是一种实在体,是永恒,永恒的实在体是不存在的。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从这段经文开始,讲第四个问题,即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的问题。“智者知已”,智者,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跟没有智慧的人差别在哪呢?有智慧的人,是具有洞彻宇宙人生真相能力的人,能够正确地了解人生,正确地了解宇宙。反之,假若没有洞察宇宙人生的能力,虽然有很多的学问,有很多的知识,乃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那只能说你有世间的知识,有生存的技能,有文化修养,而不能说明你是一个智者。所以学习佛法的人,不是为了增长一些文化知识,而是通过学习佛法后,能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知道因果,知道无常,知道现在种了什么样的因,将来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因为知道了无常,就知道人生的一切都不是固定的,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就有能力去规划自己生命未来的前景。要修善业,只有通过修善业之后,才能“以是所生蕴、处、界,皆悉端正,见者无厌”。这就是说,现世种了善业之后,将来才能招感身心世界都是清净庄严的。蕴、处、界是佛教对世界的归纳说明,世界上的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考察其构成元素是由哪些成份组成的?在佛教里有三种简单的归纳方法,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五蕴、六处、六界。
五蕴,主要是对心理的详细分析。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属于心理状态。世间的一切法虽然很多,都不外乎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处,指十二处,即六根六尘。六根,指生理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有情认识世界的六个渠道,主要是通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感觉到的、意识思维到的来认识世界。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的六根。譬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就失去了被眼睛所认识的颜色世界;如果耳聋了,就缺少被耳朵所听的音声世界。六根所认识的世界是六尘。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眼睛见色,耳朵闻声,鼻子嗅气味,舌头尝饮食,身体接触环境,意识思维法尘。
六根对世间的认识就象六个仪器一样。如果仪器精密,对世界的认识就很深刻;如果仪器粗糙,对世界的认识也就很肤浅。学佛修行,是要对这六种“仪器”进行加工,把“仪器”加工好了之后,将来才能够真正地洞察世界的真实。所以六根、六尘包含了能认识的和所认识的世界,由能认识的和所认识的相应,就产生了六识,构成我们的思维世界。
界,是十八界。十八界,指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六根是生理世界,六尘是物理世界,六识是心理世界。整个世界不外乎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我们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认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招感什么样的世界;具有什么样的认识,就能对世界认识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佛教认为主体认识能力的提升和改造,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其实,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皆悉端正,见者无厌”,人类造了善业之后,将来招感清净庄严的世界,大家看了之后喜欢。譬如你长得很庄严,人家见了就生欢喜心。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从这段经文开始,佛陀根据这次法会的现场情况,举例说明业力对人生、对生命的影响。首先举的是佛身。在一切有情生命现象中,佛陀是最庄严的,福德是最大的。平常讲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不可以看见的,法身无相。报身,是佛陀为大菩萨示现的,有八万四千种相好,清净庄严,这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化身、应身,为应化之身,是佛陀为二乘人及凡夫示现的丈六金身,和一般人的形象长得大体一样。但佛陀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好,在人类的相貌中,是最圆满的、最清净的、也是最庄严的。
佛陀为什么长得这么清净庄严呢?“从百千亿福德所生”,佛陀之所以有这样的相貌,那是因为他在三大阿僧祗劫,漫长时间的修行,普渡众生,才获得这样大的福德!佛陀是福智两足尊,福德、智慧都已经达到圆满了。佛经里说佛陀的任何一种相好,都是经过了长时间修行的结果,才招感了“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诸相,是三十二相,佛陀的金身任何一个部位都是无比的庄严,众生见了都生欢喜心。“光明显耀”,佛陀不仅庄严清净,而且还时常放光动地。佛陀放出的光能照得很远很远,比太阳光不知要强多少倍呢!“蔽诸大众”,佛陀放出的光照到大家的身上。“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梵王,是色界二禅天的天主,叫大自在天、大梵天。印度人认为:大梵王是人世间最高的神,他的福报很大,人的命运都是由他决定的。梵王能放出具大的光明,但佛陀一放光,即使有无量亿梵王身上放出的光都不见了。
中国佛教里有一个故事:说唐朝的道宣律师在终南山里修行,由于持戒很严,感得天人送供,他自己是不煮饭的,到吃饭的时候,天人就主动地把饭送来。有一天,唯识宗的祖师窥基去看道宣律师,道宣律师留窥基大师住一宿。到吃饭的时候,天人没有来送供。道宣律师想,本来想请窥基大师吃天人送来的饭,怎么今天天人不来送供呢?道宣律师感到很奇怪。窥基大师住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到了中午,天人又来送供,道宣律师就问天人,您昨天怎么没来送供?天人回答说,昨天由于白茫茫的光明太大了,怎么也找不到路,所以没来送供。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暂且不去追究,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大的光明能掩蔽小的光明。“其有瞻仰如来者,莫不目眩”,只要看到如来光明的人,都会感觉到如来光明的殊胜。
“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现在再看一看诸大菩萨,像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这些大菩萨,他们在福德和地位上,已经接近佛了,但是比起佛陀来,他们还是要差一点。这些大菩萨虽然比不上佛,但在福德方面也是非常圆满。如果说佛陀的功德象十五的月亮一样圆满,这些大菩萨就象十三、十四的月亮一样,比起十五的月光当然要暗一点。这些大菩萨都长得“妙色严净”,也是十分清净庄严。为什么会长得清净庄严呢?是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呢?不是的。“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这些大菩萨也是由于过去修集善业的缘故。当然,这里说到善业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不仅仅指的是十善业。佛法所有的修行,五乘所修的法门,从十善到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大慈大悲,所有的一切都称为善业。大菩萨们由于修各种各样的善业,所以,才成就了福德庄严。
“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看完了菩萨,再转过来看看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也很有威德,那些天人、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达婆、紧那罗、摩睺罗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福德威势呢?也是因为他们在过去生种了善因,通过修布施、修禅定,种下了各种各样的福德,所以他们的福德威势都很大。比起一般的众生,他们的福报显然要大得多了,但这些福报并不是上帝决定的,而是他们在过去生修善业招感的。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再看看海里这些众生,鲸鱼、鲨鱼、螃蟹、乌龟、蛤蟆等等,这些众生比起天龙八部又差多了;再和佛菩萨的威德庄严相比,那就简直差得太远了。这些众生“形色粗鄙”长得很难看,“或大或小”,有的长得很大,有的长得很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它们心里的念头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造的业力也不一样。由于众生造下各种各样的不善业,所以才堕落到三恶道中。“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通过对前面的观察之后,看到佛菩萨的相好庄严,看到天龙八部的威德,我们应该深思一下,希望自己的未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那么,现在就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念,造什么样的业力。
我想佛陀讲经的法会跟这次法会一样。这次讲经法会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家的、出家的。就在家众而言,每一个人的生活处境都不一样,福报也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千差万别呢?其实也就是业力不同。所以我们要记住:各有因缘。希望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结果,现在就要种什么样的因。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所以佛陀说“是故随业,各自受报”,随着过去各种不同的业力,现在接受不同的人生结果。
“汝今常应如是修学”,这是佛陀劝勉我们每一位众生的话,要“如是修学”,要明白因果道理,要修善业。“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也要让一切众生都知道因果的道理,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盲目地去追求些什么。“修习善业”,了达因果的前提就是修习善业。所以这里的善业,不仅仅指十善,而是泛指佛法里的一切修行都属于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对因果的道理要深信不疑。很多人都说相信因果,但是他们对因果的信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如果把相信因果的程度订十分为满分,那我们问一问自己,相信因果的程度有几分?是二分、是三分、是五分、是八分、还是十分?日常法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录音带中讲到知、量、次第。对佛法任何一种道理的信仰,是否都应该问一问,这种信仰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你说我懂得因果,我懂得缘起,我也懂得无常,我也懂得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烦恼还是依然如故。当我在干坏事的时候还是干得挺带劲的,你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佛法的道理在相信的量上太浅了,而这种量要通过积累,通过体验,它才会深化。假若没有积累,只是随便听人家讲讲因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支配自己的还是故有的观念,而不是佛法的因果,没有把佛法变成自己的观念,没有深信不疑,那么,佛法怎么可能在我们的生命中产生作用呢?!所以说,对佛法任何一种道理的信仰都涉及到深度的问题。为什么要多闻?原因就在这里,多闻具足,多闻薰习,才能深化我们对佛法的认识,才能达到“正见不动”的程度。
“勿复堕在断常见中”,是指不要堕在断见和常见中。断见,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因果,干过善事或恶事,干过就没有了。常见,认为什么东西都是永恒的,人永远是人,猪永远是猪。这都是错误的。学习佛法,对因果的相信,是要把因果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来认识,这是一种辩证的因果观,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因果观。像宿命论者的因果观就是一种常见,一种形而上学的因果观。
“于诸福田,欢喜敬养”。知道了因果之后,就要喜欢种福田。福田有三种:一种是敬田,是对三宝的恭敬布施供养;一种是恩田,是对自己有恩的人的供养,像对父母的供养,从这里我们也能得到极大的福报;一种是悲田,悲田是我们悲悯、慈悲的对象,像社会上那些贫穷的人,要去同情他们,帮助他们,这是从悲心中培植福田。“欢喜敬养”,是要我们喜欢做这三方面的事情。
“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如果这样做了之后,就会增长福报、威德,也能像佛菩萨一样,能够得到世间人的尊重。
通过以上经文的学习,我们基本上了解了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认识到佛法与世间外道所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佛教讲缘起因果。佛法因果观的核心是业报轮回理论,业力学说是佛教的特色。佛教的业力学说跟其他宗教的神创说相比,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点,业力学说告诉我们,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自力而非他力。人生的命运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不是由外在的力量──神决定的,也不受神的支配。
第二点,在业力面前,人人平等。神教则认为,神创造了人,人与人的差别是天生的。像基督教就认为,有一些人是上帝的选民,而另一些人则是上帝的弃民,如果一个人是选民,就能得到上帝的特殊照顾;如果是弃民的话,就得不到上帝的特殊照顾。又像印度的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个种姓,就是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这四种姓天生就存在着差别。但在佛法看来,人没有天生的差别,人都是一样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决定。人生的一切现实,都是暂时的。你今天有地位还是没有地位,都是暂时的,无常变化的。也就是说,今天你很有地位,明天也有可能就会失去。今天你很有钱,明天也可能就没有了。这些都是没有一定的。
第三点,前途是光明的而不是绝望的。从业力的角度来看,众生随着自己的业力,未来前景总是光明的。为什么说是光明的呢?假若我们相信因果的话,我们就造善业,造了善业之后,就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而神教却认为,一个人做了善事之后,就会永远升到天堂;如果做了恶事之后,就会被打入地狱里去,一旦被打入地狱之后,他就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可是,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生天堂也好,下地狱也好,其实,这也都是暂时的。因为下地狱道的人,他的罪业一旦结束了,将来还有出头的日子,将来只要肯作善业,照样可以生天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解脱生死。所以一个人的前途不是一锤定音的。
第四点,善恶有报,勿用怀疑。从因果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无论是干好事或者是干坏事,都会有报应的,只是时间早和晚的问题。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既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菩萨有一法”,指修菩萨道的人,或者学佛的人,应该知道有这样一个法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法门?修这个法门又有什么好处呢?
“能断一切诸恶道苦”。通过这个法门的修行,就能永远地断除诸恶道苦。所谓诸恶道,是指三恶道。佛教里讲,有情的生存处境主要有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属于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属于三恶道。之所以把这三道称为三恶道,一个原因是众生造了恶业,堕落到恶道里面去;另一个原因是三恶道的环境非常险恶。有这两方面的原因,所以称为三恶道。如果我们能够修习“一法”,就能断除恶道之苦。到底修行哪“一法”呢?
“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就是无论昼夜都能够常常地念,念就是思惟。思惟什么呢?要“观察善法”。在学佛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非常重要,要特别地注意,就是对念头的把握。前面已经讲过了,世间的差别,人生的差别以及众生流转生死的过程,都有一个根源,这个根源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讲过的“心想异故”。心想,是一种思惟,一种念头。由于众生在念头上的差别,才导致了众生在世间处境上的差别。这个处境差别的根源就是众生的心念。可见善恶业报、凡圣之别就在心念的差别。
世间人的心念是千差万别的,一天到晚都在念些什么东西呢?一般人都在想色、声、香、味、触、法、吃、穿、住,以及妻子、儿女、名利、钱财、得失、是非等等──我们如果观察一下自己的念头,就会发现一天到晚都在这些方面打转。学佛,就是要训练自己的念头,修理自己的念头,把握自己的念头,改造自己的念头。佛与众生之间的差别,就在念头上的差别。《六祖坛经》说:“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迷与悟的一念上,假若念头处于迷的状态,就是众生。念头已经觉悟了,那么就是佛。
通常有这样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把屠刀手中的放下了呢?其实并不是放下手中的屠刀,而是把杀心恶念放下。把恶念转成善念,把杀心改变成慈悲心,当下这一念心就是佛。所以成佛和当众生看起来似乎很悬殊,其实也并不悬殊,主要是念头上的改变。可见修行的关键是要把握念头。念佛修行,为什么要保持这一念佛号?念佛的目的主要也是训练散乱的念头,而不是一天到晚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来救我。不是这样的,而是通过这一句佛号来训练自己的念头,把念头专注在一句佛号上。正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续”,这样贪瞋痴就无机可乘,没有机会困扰你了。一旦妄想烦恼息灭之后,智慧自然显现出来,所以念佛是为了树立正念。
在佛经里,对在家居士还提倡六念法门的修行。六念法门是:一要念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庄严,高山仰止,以佛陀作为自己的榜样,时时想着佛的功德,这样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向佛看齐。二要念法,常常思念无常、因果的道理,能够用无常、因果的观念去观照人生。三要念僧,常思念贤圣僧的修行、道德,目的在于见贤思齐。四要念戒,经常想着戒律来对照自己,看是否犯戒。五要念施,念布施,时时处处都要生起慈悲心、布施心去帮助别人。六要念天,思念天人为什么会生天的道理?要知道这种生天的因果,止恶行善。
修六念法门乃至六度、四摄等,主要为了把握念头,把念头安住在正见上。只有这样,学佛才能相应。假如把念头安住在无明上,让烦恼、贪、嗔、痴去支配自己的念头,那么就会造下许许多多的恶业。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常念思维,观察善法”,并且要“令诸善法,念念增长”。让善的念头,越来越强大,才能使自己生命中的贪嗔痴啊、烦恼啊、各种欲望啊、各种情绪啊,这些力量越来越小,进而达到改造自己生命的目的。
“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要在“令诸善法,念念增长”的过程中,不允许有分毫不善的念头掺杂进去。那么,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念头,比如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看看自己到底会出现哪些念头?有多少与贪、嗔、痴等烦恼相应,有多少与戒、定、慧、慈、悲、喜、舍等善法相应。如果能经常观察自己的念头,通过这样长期的修行和训练之后,每一个念就都能够与佛法相应了,修习的善念,念念增长、念念相续,那么,困扰我们的那些不善念头,就没有机会活动了,自然会达到“不容毫分,不善间杂”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修行,久而久之,就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因为,善的念头一旦念念相续,恶的念头自然也就息灭了、降伏了。一旦把这些不善的念头清除之后,善法就能圆满了。“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这样,就能亲近诸佛菩萨及其他的圣众。
上面讲了半天善法。那么,善法到底指的是什么?这段经文就给善法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以此法,以为根本。”所谓善法,主要是从它的结果来说的,看它能招感什么样的果报,以此来判断这个行为是属于善的,还是属于恶的。这就是说,善法引起的行为能够使你来世继续做人,或者升天,或者能够成就声闻菩提──证得阿罗汉果,或者能够成就独觉菩提──证得辟支佛果,或者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最终成佛。换句话说,所谓善法,就是能够成就三乘果位及人天乘果报的一种法。反之,能够驱使我们将来堕落到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法,就叫恶法。善恶的定义是从它引起的结果来判断的。
《成唯识论》对善法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它说善法“能益此世、他世”。这是从眼前利益及长远利益来衡量善恶的标准。善的行为不仅对现在有好处,同时对未来也有利益,这样的法就叫善法。有的行为对现在有好处,而对未来没有好处,这不可以称为善法。譬如,饱餐一顿美味佳餚,吃的时候有好处,觉得很开心,但吃完了,也就完了。像这样对现在有好处,而对未来没有好处的法不可以称为善法。善法要从两世来理解。像布施是善法,当一个人布施的时候很乐意、很欢喜,社会舆论也对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给予赞叹。这种布施的行为,不但对今生有好处,而且也为他未来世的生命带来良好的结果,诸如此类的法,就是善法。那么,善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此法既是十善业道。”由于讲的这部经典叫《十善业道经》,所以这段经文所说的善法主要是指十善业道。但是,大家要注意,并不是说除了十善业以外,其他的就不是善法。像前面讲的四谛、普贤十大愿王、六度、四摄、四无量,这些都属于善法。也就是说,凡是能跟佛果相应的一切行为,跟修行、解脱相应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善法。但是,我们现在讲的是《十善业道经》,所以这里所说的善法主要针对十善业道而言。
“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到底是哪十种呢?就是“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这里最要紧的是“永离”两个字,要做到“永离”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人要做到永远不杀生,永远不邪淫,永远不妄语,我看恐怕要成佛或证到圣果的人才能做得到。对于一般人来说,恐怕难以做到。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地产生一些不善的行为。那么,要把十善行做得非常的清净,自然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难而进,能做多少算多少。因为十善行为是学佛的基本德行。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这段经文讲的是不杀生。在讲到不杀生的利益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杀生。有很多人对杀生的含义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在社会上,对杀生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说,这些动物如牛马猪羊,它们天生该就是给人吃的,人就应该吃这些东西;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你们学佛的人既然吃素,不杀生,蔬菜也是有生命的啊?你们吃蔬菜,这不也是杀生吗?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牛马猪羊和人一样,都是六道众生,只是生命的层次比人低级一些。一个人如果在现世不好好修行,来生也会堕落到畜生道的,怎能说牛马猪羊天生就是给人吃的呢?!
那么,佛教对杀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在佛教里,把动物叫作有情。有情意谓有感觉、有思惟、有感觉的动物。如人有思维、有感情、有记忆力,属于高级动物。那些有记忆、有神经、有感觉的动物,它能感觉到冷热、疼痛,如蚂蚁之类的,属于低级动物。无论是高级动物还是低级动物,都是我们不能杀生的范围。再像蔬菜之类的植物,既没有感觉,也不知疼痛。属于无情生命的范围。《荀子·非相篇》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而且有义,最为天下贵也。”所以,吃素属于不杀生范围。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就是学佛的人是否一定要吃素呢?有的人觉得学佛吃素难以做到?这是在家居士会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当然,吃素是不杀生的最好表现,吃素也体现了学佛者平等慈悲的胸怀。因为一个人吃素了,自然也就不会涉及到杀生。但是作为在家居士来说,有的人如果没有条件吃素,吃荤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吃三净肉。佛教所说的三净肉,是不见为你杀,不闻为你杀,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是为你杀,在这种情况下,吃这种肉也不算是杀生。
在日常生活中,学佛的人还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杀生,那么家里要不要搞卫生?譬如,厨房里有很多蟑螂、蚂蚁,如果搞卫生伤害了小虫怎么办呢?因为搞卫生,肯定会伤害到微小的生命。佛陀在世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比丘们就请示佛陀,佛陀回答说:“卫生当然要搞,但在搞卫生的时候,要尽量地小心,不要伤害到这些生命。”你们搞居室清洁卫生的时候,不要用“必扑”之类的灭虫剂往虫的身上喷,如果往虫的身上喷,那就是杀生了。假若不是故意的,无意中害死一两只虫也不算犯杀生戒。当你发现在搞卫生时误杀了虫,就要马上生起一种忏悔的心,生起一种自责的心,并要为它念佛,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给它,祝它早日解脱恶道之苦。只要你本着这样一种心情,这样的误杀也是没有关系的。
也许有人还会问:如果不杀生,那街道上让我们除四害怎么办呢?象蟑螂、蚊子、苍蝇、老鼠这些生命能不能杀呢?因为它们是害虫,有的人认为就应该杀。其实,这种观点也不对,所谓的害虫与不害虫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它们确实是害虫;反过来,相对它们而言,人岂非具有更大的危害?假如从它们的角度来看,一定也会觉得人类是害虫。所以,我们要有慈悲心,避免杀生。也就是说,应该以预防为主,少造杀生之业。对一切众生要有爱护之心,要有慈悲心,我们持不杀生戒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慈悲心。我们爱护一切生命,是在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心态,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现在再来看看杀生的定义。杀生,是用恶心断除有情的生命。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就构成杀业:1、故意杀生。故意地去杀害众生,而不是误杀。2、杀他有情。你在杀其它的有情,而不是杀你自己。3、明知故犯。你也知道这是蚂蚁、蟑螂、老鼠等,他们也像人一样,有自我保护意识,贪生怕死。我们不顾及怜悯它们,反而有意地去伤害它们。4、制造杀生用具。有意识地做杀生工具,如杀生用的笼子、猎枪、捕鱼网、钓鱼钩之类的工具。又如事先挖好陷井,暗算杀害动物;或有预谋起心杀害一个人而准备谋杀的工具。现在这里讲的是永离上述杀生的种种行为。假若能够不杀生的话,我们就能够成就十种离开烦恼而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结果。 第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喜欢杀生的人,无论是人或动物都害怕他。试想如果碰上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你们害怕不害怕?肯定会害怕的。同样,因为人对动物有伤害心,动物见了人才害怕。因此,当你在路上碰到一只鸟,它会赶紧飞走,看到其他的动物也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人太坏了,总是杀害它们的同胞,因而给他们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人,都是他们的敌人。当然,有些地方,像我去过的澳洲、欧洲等地,这些国家的公民普遍有保护动物的意识。在街道上、广场上,鸽子、海鸥成群结队,自由的飞翔,悠闲的散步,与游人嬉戏。有时会飞落在我们游客的头上、肩膀上,人与动物相处,亲密无间,其乐融融。
不杀生是无畏施,能给人或动物安全、不害怕的感觉。佛教认为持五戒是五大施。因为持不杀生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你伤害他;持不偷盗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他的东西被你偷走;持不邪淫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他的妻子被你强暴,或丈夫爱上你了;持不妄语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会被你欺骗;持不饮酒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他交了一位不讲信誉的酒肉朋友。所以,持戒不仅是消极的止恶,同时也是积极地布施,是一种无畏的布施。
第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杀生的人缺乏慈悲心,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他人或动物,竟然忍心杀死他(它),可以想见他的残酷。尤其人或动物死前的那种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稍微具有同情心或怜悯心的人,一定无法下手。奇怪的是,这世界有些人以杀人或杀动物为快乐,像书中记载的酷吃、日本鬼子在南京的大屠杀等,这些人都充满着嗔恨心、恼害心。反之,不杀生的人,天性中一定很善良,他们即使看到人或动物自然死亡,都会伤心落泪,更何况亲手去杀伤众生呢?这种人看到人或动物身上发生任何不幸的事,都会生起慈悲同情之心。
第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人性中具有的各种习惯性格,并非天生就有,其实都是后天养成的。就如爱杀生的人,嗔恨心特别重,对众生缺乏同情心、包容心、忍耐心,一旦有人惹到他,就想报复,终日生活在愤恨恼害当中,对什么都不满。这样就会使得他嗔恨心越来越大。这种嗔恨心一旦发展到极至,这个人来生就会转生为蛇蝎,不仅心上有毒,身上也会产生毒液。所以动物的毒性,便是嗔恨心的结晶。一个嗔恚心重的人,他的相貌也会变得很凶恶难看。我看那些捕蛇打猎的人,他们的相貌十有九个,都长得很凶。反之,不杀生的人,慈悲心不断增强,嗔恨心自然越来越少,乃至彻底地断除嗔恨心。
第四,“身常无病”。杀生的人,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多病。原因是杀生的行为,使动物痛苦不堪。相应地种下这种因的人,在未来生命中,除了招感短命果报,还有体弱多病的余报。相反,不杀生的人,将来的果报自然是健康,因为他让别人或动物健康地活着。
第五,“寿命长远”。杀生的人断众生的命根,使他人或动物不能活到天年,就命丧黄泉,短命而死。与此相应,杀生的人将来也要招感短命的果报。反之,不杀生的人,慈悲一切众生,爱护生命,自然获得长寿。中国有一句话说:仁者寿,就是这个道理。
在譬喻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五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有位证得宿命通的老和尚,以神通观察他的小沙弥,寿命只剩下七天了。他心里想,如果小沙弥死在寺院里,其父母怪罪下来,以为是我照顾不周,还是让他死在家里吧。于是老和尚就对小沙弥说:你的双亲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看望他们,过一个星期后再来。小沙弥高兴地辞别师父,蹦蹦跳跳的回家去。小沙弥走在路上,看到小溪涧中有一大堆蚂蚁被困在大水中,善良的小沙弥就捡了一根小木棒架在上面,把蚂蚁从水中引渡出来,使千万只蚂蚁得以安全脱险。小沙弥回家过了一个星期,第八天回到寺院,师父见到小沙弥能够活着回来,感到很奇怪,就入定观察,才知道小沙弥因为救蚂蚁而延长了寿命。这是护生长寿的一个典型例子。
第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非人,指天龙八部。在宇宙中,除了人类肉眼所见到的动物之外,冥冥之中还生活着许多高级的生灵。如天龙八部,他们就如世间的侠客一样,时常喜欢干一些赏善罚恶的事,对世间上道德高尚、心地善良、广行善事的人,他们会在暗中保护着。《长阿含经》卷二十说:“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
第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杀生的人,时常都会担惊受怕,你看那些杀人的凶手,白天心惊胆战,坐立不安,夜晚恶梦缠绕,一天到晚内心处在不安宁中。与此相反,不杀生的人心里没有负担,问心无愧,活得坦然,晚上睡得好,白天吃得香。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第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杀生是在结怨,无论被你杀的人或动物,必然都会和你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在人类社会中,有些国家或民族,世世代代不断地发生战争,原因是因为怨怨相报,没完没了。杀动物也是一样,被杀的那些牛、羊、猪、鸡等,它们不会温顺地伸长脖子等死,总是强烈反抗,拼命挣扎,在极度的嗔恨心中死去,那么这些众生与杀生者必然结下仇恨。所以,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一见钟情”之外,还有“仇敌相见,格外眼红”。如果不杀生就不会结下怨仇,不但现世不能结怨,而且还能化解宿世结下的怨仇。
第九,“无恶道怖”。杀生的人将来要堕三恶道,遭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反之,不杀生的人,就不会有堕落三恶道的恐怖。
第十,“命终生天”。死了之后,能生到欲界天的天堂去享福。不杀生的人,不论是对自身的修养,还是从现身的处境,以及未来生命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如果我们把修十善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那成佛时所招感的果报是“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就是想活多长时间,就能够活多长时间。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这段经文讲不偷盗的十种利益。偷盗,又叫不与取,指凡是人家没有给的东西,我们把它占为己有了,都是属于偷盗的行为。凡以骗取、窃取、强夺、霸占、吞没、坑、蒙、拐、骗等各种手段占有他人的财物,都是偷盗的行为。
造成偷盗的业力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1、故意起盗心,有心要盗,而不是无心。2、属于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的东西,假如是自己的东西,就谈不上偷盗了。3、知道是别人的东西。有时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时间一长,结果忘了,误以为是自己的,这样即使拿了别人的东西也不算偷。我们现在所说的偷盗,必须知道这个东西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也不是把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来想,然后再去拿,这是自欺欺人的伎俩。4、预先有盗窃的动机和准备,比如作案计划,行动纲领。5、不是误取。具备了以上五条,偷盗的罪名就成立了,偷盗的业力也就形成了。一个人如果不偷盗,就能够得到“十种可保信法”,什么叫可保信法呢?就是可靠的人生结果。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世界上拥有财富的人很多,然而拥有财富要能够保有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看有许多穷人,他们曾经富甲天下,后来才穷困潦倒,甚至沦为乞丐。原因是什么呢?当你占有财富时,财富并非就是属于你所有的,佛经上说财富属五家所有:一是国王。像古代的国王,依仗政府势力能把一个人的财富没收掉。二是盗贼。贼,那些大盗小偷,黑社会性质的团伙,都属于贼的范畴。这些家伙一旦看上你的财富,那可就麻烦了,轻则给你放放血,让你损失一定的财富,重则你的身家性命,都要赔上。三是水灾。四是火灾。水灾和火灾会把一个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在眨眼之间化为乌有。五是不肖子孙。有的人费尽心机,用不正当的手段,积累了很多财富,结果子孙后代,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吃喝嫖赌,很快得把祖辈们留下的财产花得精光。所以,现在美国许多富豪,都不愿意给子孙留下太多的财富,认为那样会害了他们。反之不偷盗的人,未来生命中会拥有很多的财富,在你一生中都能安全享有它,不会出现任何意外的变故。
“二、多人爱念”,一个人之所以被人喜欢,那是因为亲情或爱情的关系,而要让社会大众都喜欢你,这就需要你拥有比较好的人品。尤其对于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更是如此,试问有谁愿意和小偷做朋友呢?有谁喜欢当小偷的人呢?除非是菩萨出于慈悲心,要摄受他。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没有什么人愿意这样做的。相反,不偷盗的人,为人诚实,大家自然都会喜欢他。
“三、人不欺负”。偷盗的人,名声不好,大家都轻视他,舍弃他,不会被社会所容纳。一个有偷盗历史的人,想找一份工作显得非常困难,因为没有人会信任他,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接纳他。不偷盗的人,则受人尊敬,不会被人轻视。
“四、十方赞美”。现在的社会虽然不正之风盛行,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人类的良知,并没有彻底丧失,人类心中还存有一种无形的道德准则,以此去评判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偷盗的人,人们都瞧不起他,臭名昭著,谁也不会说他的好话。不偷盗的人诚实可靠,人人都会赞美他。
“五、不忧损害”。一个人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赚钱,他就不必担忧害怕,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财富,正所谓:“不干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反之,靠坑蒙拐骗发家的人,他会受到良心的遣责,他要担心他的不正当行为被人发现,而被追回财物;他害怕别人报复他,他还有坐牢的恐惧。
“六、善名流布”。名,虽然是不真实的东西,但一个人名声的好坏却直接关系到他的人生幸福。一个人有良好的名声,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恭敬爱戴;名,同时也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利益。偷盗的人恶名流布,不偷盗的人则美名远播。
“七、处众无畏”。偷盗的人做贼心虚,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内心有愧,害怕被别人发现,心情常常处于忐忑不安的状态之中。反之,不偷盗的人,因为没有做过亏心事,任何情况下都能活得坦然,心安理得。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财,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延续、身体的健康、生活环境的优越以及辩才诸方面的问题。财,是财富,人在世间上的生存,应有一定的财富。命,生命。人有了财富,才能保证生命的延续。色力,身体健康状况,由财富的资养,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安乐,也是建立在财富上,有了一定的财富,才有安乐的生活可言。辩才,雄辩滔滔,这也离不开财富所提供的营养。当我们损坏他人财富时,我们也就损坏他人这一切了。所以,偷盗的人,将来的果报是财富、生命、健康、安乐、辩才都要受到影响。反之,不偷盗的人,他的财富、生命、健康、安乐、辩才能得到保障。
“九、常怀施意”。人格中的每一种特征都是长期修养成的。人的行为自有他的一贯性。偷盗的人,不偷别人的财物就算不错了,怎么还会去布施人家财物呢!反之,不偷盗的人,多数还会有布施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培养出慈悲心,形成布施的习惯,只要有机会,随时都会把钱财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
“十、命终生天”。修布施、持戒的功德,死后会往生到欲界天上,享受天人的福报。
不偷盗的人,会得到以上十种现生和来世的利益。“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如果把不偷盗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也就是说,发菩提心,持不偷盗行,将来成佛的时候,就能证得清净大菩提智。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所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争。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皈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这段经文讲成佛的途径。要想成佛,先得修菩萨道,修习菩萨道的法门,便是修六度。这一部分讲六度,说明在菩萨修六度法门中,十善道的基础依然很重要。 六度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一种施舍。布施,也叫舍,就是舍弃。布施的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财富上的布施,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人家缺吃少穿,我们有能力就应该布施给他,就像有此地方发生大水灾,此时我们应该把家里多余的吃的、穿的拿出来,支援灾民。如果有多余的房子,可以借给或送给没有房子的人住,这些是外财施。对一般人来说,能做到外财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至于内财施,那就更难了。所谓的内财,就是我们的身体。内财施,把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布施出去。人家要眼睛,你能不能把你的眼睛布施给他?人家要你的手,你能不能把你的手布施给他?这个内财施只有菩萨才能做得到,甚至要地上的菩萨才能做得到。对于我们一般的凡夫来说,要做到内财施是非常困难的。而外财施,我们学佛的人,甚至不学佛的人,只要有一定的慈悲心、怜悯心或同情心,只要不是很吝啬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如果我们有很多的钱,可以用钱来布施;如果没有很多的钱,我们可以随喜,五块十块都可以布施。实际上,在现实中可以布施的途径有很多,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微笑,用欢喜心去对待别人,这叫欢喜布施;有的时候人家很苦恼,需要找一个人诉诉苦,你如果有耐心听他诉苦,这叫耐心布施;还有在街上排队买票,或在路上行走,人家有急事,你能让他先买或先行一步,为他提供个方便,这叫方便布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修布施。
法施,用佛法去开导他人,解脱他的人生痛苦;或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法施的意义、作用、功德要比财布施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财施的作用是有限的,法施的作用是无限的。就像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他十块钱,或一百块钱,甚至一千块,一万块,即使再多的钱,也会有用完的时候。如果传授给他一项谋生的技术,他就可以终身受用了。如果我们用佛法去开导人家,使他明白因果道理,免受三途之苦,这个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法施比财施的作用要大。
什么是无畏施呢?无畏施就是持五戒。当我们不杀生的时候,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杀了。我们不偷盗,别人就不必时时刻刻提防着我们。我们不邪淫,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强暴他的妻子。我们不妄语,别人就不必害怕被我们坑蒙拐骗。我们不饮酒,别人就不怕我们会佯装酒醉地胡搅蛮缠。
我们修布施,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每一个人都会有贪心,有吝啬心。对治悭贪和吝啬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布施。
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对财物的贪着就会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经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贪着心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而一个贪着非常重的人,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
第三,布施可以增长我们的福德。一个人的福德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布施,种福田,才能在未来的生命里得到福德。
第四,布施可以使我们把今世的财富带到来世。由于人的生命是无常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很多人就在今生今世醉生梦死,有钱就胡花,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惟恐一旦死了,自己的财富一文也带不走。不过,我今天可以告诉有钱人带走钱财的决窍,这个诀窍就是布施。布施就像做生意的人进行投资一样,会投资的人,他用钱赚钱,钱就会越赚越多。不会投资的人,一有钱就拚命地花,结果坐吃山空。会布施的人也是这样,因为一个人一生的福报是非常有限的,他这一生有多少福报,跟他前生种下的业力相关。假若不会布施,这些福报就象银行里的存款一样,用完就没有了,所以有的人前半生很富有,到后半生就穷困潦倒了。还有的人他可以活到80岁,但是由于没有福报,到40多岁就因饥饿而死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修布施,广种福田。
既然修布施有好处,我们就应该广修布施。布施如救火,刻不容缓。《大智度论》里讲了一则故事:有一大户人家失火了,火势很大,想扑是扑不灭的,在这种情况下,愚痴的人会拚命的救火,结果火没有扑灭,房屋和财产全部化为灰烬。而有智慧的人,不会急于拼命救火。他会赶快把贵重的金、银财宝搬出,至于那些不太值钱的东西烧掉就烧掉吧!把损失挽回到最小的限度之内。布施如同救火,因为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到无常规律地支配,无常的火在不停地在烧着,无常的风在不停地在吹着。
生命无常,人的生命过了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靠近了一天,而且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生命随时随地都有死的可能,一口气不来,虽有家财万贯,死时还是两手空空,一分钱也带不走。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乘我们还健康,乘我们还有多余的财物,赶快修布施,赶快去救济穷人,赶快去孝敬父母,赶快去恭敬三宝。把这些财物尽量拿出去做好事,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才不会被冻死饿死。与此相反,那些愚痴的人,由于没有智慧,只知道自己享受,有钱就没有节制地乱花,就像有些暴发户一样,有了钱之后,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用了,甚至有吃一顿饭竟然挥霍了二、三十万块钱,结果是暴富暴穷。所以一个人赚钱是靠能力,靠机遇,靠福报。而一个人花钱却要凭智慧,有智慧的人才会懂得花钱。
在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里,虽然讲了四摄、四无量、三十七道品,其中唯有对布施与十善业的关系介绍得最详细,可见布施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经文说:“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所害。”这时,世尊告诉龙王说,如果有行菩萨道的人,能够通过不杀生赚来的钱修布施的话,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也就是说他很有钱,同时寿命也很长,不会短命而死。与此相反,如果有人通过杀生来修布施,像杀鸡、杀猪、杀牛、杀羊、谋财害命等,也就是靠杀生作为职业,求得财富,然后拿出一小部分去作慈善事业。那么,有人会问,这种布施到底有没有功德呢?将来招感什么样的果报呢?
一个人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只要他修了布施,都是有功德的,都会招感果报的。但是,问题就出在他是通过杀生而赚来的钱修的布施,他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很有钱,很富有,有可能生在一个大富大贵的人家,物质条件很丰富,但他还没有长大成人就短命而死了。所以修布施一定要在不杀生的基础上来修,这样才会“不为一切怨贼所害”。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靠杀生修布施,不是短命而死,也会被怨贼杀害。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不与取,就是不偷盗,我们用合法的手段赚来的钱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那些强盗、土匪想抢劫我们的财富,也是办不到的。“最胜无比”,就是指我们将来得到的财富非常地殊胜,像吃的、穿的、住的都比别人要好,而且世间的财富“悉能备集”,同时还能闻到佛法,具备功德法财,即获得“诸佛法藏”。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不尽人意的事情,有些人很富有,但他们的家庭并不和睦,妻子跟别人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在前世虽能修布施,因为种下邪淫的因,所以才招感了这样的果报。因此,我们在修布施的同时,要远离邪淫。非梵行是邪淫,离非梵行就是不邪淫。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招感的果报,不但很富有,而且家庭很和睦。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虚诳语,是妄语。一个人在前生用正当手段赚来的钱修布施,在今生今世不但很富有,而且名声非常好。这种人信誉特别高,跟人家做生意,人家信得过,跟人家洽谈合同,一谈就成,这就是经文上所说的:“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的现代含义。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间语,就是挑拨是非的语言。一个人如果在过去是靠离间语赚来的钱修布施,他今世虽然很富有,但他不会有和睦的家庭,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因为作为人生的幸福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家庭、人际关系、地位、良好的心境等各种东西。这各种的因缘,才构成了人生的幸福。一个光有财富或光有地位的人,或仅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还不足以构成完整的人生幸福。因为佛法讲的是因缘,就是说幸福由众多方面组成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在过去不离间语,也就是说没搬弄过是非,他在这个基础上修布施,在今生招感的果报就是六亲眷属和睦,志同道合,彼此间没有争吵,相处得很和谐。
“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皈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粗恶语,就是粗暴的语言,像挖苦,讽剌,尖酸之类的语言,还有那些泼妇骂街式的不堪入耳的语言。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虽然非常乐善好施,但他待人的语言也十分刻薄尖酸,污秽不堪入耳,他将来招感的果报,虽然很富有,但惹人讨厌,不会受到人们尊重。一个人如果能够远离粗恶语而修布施的话,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而且在任何群众集会的场所,大家都喜欢以他为中心,他说出来的话大家都愿意接受,没有人反对。
“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无义语,就是绮语,没有意义的语言,邪知邪见的语言,或是带着染污心说出的话。像色情录音录像,武侠小说里的复仇语言,这些语言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烦恼。一个人如果边修布施,边说绮语,将来他尽管很有钱,但没有信誉,说出来的话没有人相信。如果远离无义语而修布施的话,情况就不同了,将来招感的果报是:不但财富很多,而且说话有信誉。“言不虚设”,只要话一出口,大家都会认真地听。“人皆尽受”,话一旦讲出来,人家就会坚决执行。“能善方便,断诸疑惑”,还能用很多的善巧方便,解决人们的困惑。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一个人抱着无贪求心的动机去修布施,他将来所招感的果报当然是财富很多,虽然拥有很多财富,但他还会继续修布施,就是“一切所有悉以惠舍”。这样连续不断地修布施,就使他的财富一日比一日多,一世比一世多,同时也使他的生命得到了良性循环。就像现代社会里的一些老字号公司一样,由于信誉特别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它做生意,这家公司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一个无贪求心理的人,他会对因果的道理深信不疑,他在社会上的经济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
“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一个人如果离开忿怒心而修布施的话,他会有什么好处呢?“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就是他在来世招感的财富,不会被人家夺走。“速自成就,无碍心智”,无碍心,就是没有烦恼的心,没有挂碍心,能够很自在的一种心态,这是通过远离忿怒心修布施而招感的果报。如果带着忿怒心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果报虽是有财富,但他的脾气不好,经常对别人发火,搞不好人际关系。“诸根严好,见皆敬爱”,一个人如果能够远离忿怒心去修布施,他将来就会招感有一幅庄严的相貌,人家见了都会喜欢。如果用忿怒的心态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福报虽然很大,但相貌十分丑陋,像天龙八部里的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大鹏金翅鸟之类。无论它们的福报还是能力,虽然都比人大得多,但相貌却没有人这么庄严。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在过去因地修布施的时候,带有忿怒心。
“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一个人如果能够离开邪倒心修布施,因修布施的关系,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并且能够“恒生正见敬信之家”。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带着邪知邪见在因地修布施,像古印度的祭天、祭火外道,虽也能招感财富很多的果报,但生在邪知邪见的家庭,不能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他就没有机会听闻佛法。所以,只有信仰三宝,经过修布施,才能生生世世生在“敬信之家”。只有出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的人,才能“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不会造很多恶业,甚至还有机会出家。“常不忘失大菩提心”,在生生世世中,不会忘失发菩提心。
“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这是大士在修布施时与十善业的关系,在行十善业的基础上修布施,能得到上面讲的这些好处和利益。
一个人无论是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还是修三十七道品,都离不开十善的基础。只有这样修行,将来所招感的果报才没有缺陷,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如果离开十善去修行,那将来所招感的果报,总是有缺陷的。像一个人在因地广修布施,种福田,但没有认真地修十善业,这样他可以招感富有的果报,家里可能有很多的电器,但这些电器三天两头就坏了。同样的电器产品,一放到他家里就坏。买来的房子,不是厕所漏水,就是房顶漏水,门窗有毛病。在他的实际生活中,总会有缺陷,不是圆满的。 “如是,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六度的第二度是持戒。持戒在佛法里非常重要,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三学又称为三无漏学,三无漏学就是三种解脱烦恼的法门或学问。在三学里边,以戒为首,戒是根本的。戒又分为出家戒和在家戒,或分为声闻戒和菩萨戒。
声闻戒是七众别解脱戒。七众指的是在家两众(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五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出家、在家七众所守的戒律叫别解脱戒。什么叫别解脱戒呢?就是别别解脱。我们能够遵守一分戒律,就有一分解脱;能够遵守二分戒律,就有二分解脱。持戒就是通向解脱的途径,所以称为别解脱戒。在在家戒里,优婆塞、优婆夷要遵守五戒。五戒和十善的内容大体相似,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持每一条戒,大家都要注意两点,就是每一条戒都有轻重之分,可忏悔和不可忏悔之分,犯轻罪和重罪之分。
我们对五戒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就杀戒而言,如果杀的是畜生,如牛、马、猪、羊乃至蚂蚁、蚊子之类,这种犯戒是轻罪,是可以忏悔的。所谓犯重罪,就是不可忏悔的罪行,一旦犯了就失去了在家居士的资格,这个戒体就失去了,这叫重戒。像杀人,就是杀戒里的重戒,一旦犯了,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在佛法里不通忏悔,在世间法里,不能赦免。
就盗戒而言,佛陀根据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法而制重戒。凡是偷盗了五钱,就算是重戒,在佛法里就不能忏悔了。因为摩揭陀国的法律规定,一个人如果偷了五钱,就要判处死刑。所以佛陀规定,如果一个在家居士或出家比丘,要是偷了人家五钱,那就是犯了重罪。如果偷了五钱以下呢?或是想偷五钱而没偷成,这又属于什么样的情况呢?这属于轻罪,是可以忏悔的。忏悔的方法主要是:在佛菩萨的像前自我谴责,或跟其他人说。
邪淫,它的标准,除了法律所允许的夫妻关系,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夫妻关系外,所有两性关系都属于邪淫。邪淫也有轻重之分,想行邪淫,但没有结果,就是轻罪。想行邪淫,达到目的,就是重罪。
妄语,有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之分。一个人没有证得阿罗汉果,而他却对人家说,他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或是没有神通,而骗人家说他有神通。他说这话的目的,主要是想得到别人对他的恭敬,希望通过这种欺骗的语言得到别人的供养,这种妄语就属于大妄语。一旦犯了大妄语之后,就是重罪,不可悔。另外,还有小妄语,像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说没有看到,没看到说看到了,这是比较轻的妄语。还有一种妄语,叫方便妄语,它的罪过就比较轻,如没有吃饭说已经吃饭了,吃饭了说没有吃饭,这种方便妄语就没有多大的过失。
饮酒,它属于一种遮戒。遮戒在原则上来说,它不属于犯罪。但饮酒戒主要是保护其它的四条戒。饮酒的本身并不是犯罪,但是一个人喝了酒之后,酒精会使他失去理智,克制不了自己,所以不喝酒主要的是保护其它的戒律。在家居士主要守的就是这五条戒。
还有一种戒,就是在家居士想要体验出家人的生活所受的戒律,这种戒律目前在南传佛教的国家非常盛行,这种戒叫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法,指的是七关戒法,即: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⑥不以香华曼涂身及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⑦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加上斋法,不非时食,共是八条斋戒。一般在一个月里,有六天可以受八关斋戒,这六天是初八,初九,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另外,在南传佛教的国家里,也有很多的在家居士,他们不结婚,终身住在寺庙里。他们虽然没有出家,但受八关斋戒,过着跟出家人一样的生活,跟出家人一样的修行。我们这次去泰国法身寺,就有五百名八戒女,她们在寺里过着跟出家人一模一样的生活。除了多做一些事情以外,另外就是亲近三宝,跟着出家人一起学习,一起修行。这种情况下的修行生活就叫近住,就跟出家人住得很近了,生活方式也已经很接近了,仅仅是没有出家而已。
八戒跟五戒的主要区别是第三条,五戒里,夫妻生活还是允许的,而作为八戒来说,正式的夫妻生活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受戒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一天一夜,所以叫一日戒,从今天早上日出以前到明天早上日出以前。受八戒的功德特别大,佛经里讲,一个人假若能受一天的八戒,他的功德会超过终身受五戒的功德,所以受八戒的功德非常大。八关斋戒也是在家居士的戒律。
出家五众的戒律。沙弥、沙弥尼有十戒,还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出家五众的戒比起在家二众的戒要复杂得多。所有的戒律都是对出家五众生活的规范,它围绕着杀、盗、淫、妄这个核心。所以佛陀对出家五众的戒律规定得特别微细,而在家二众的杀、盗、淫、妄戒相应的就粗糙一些。这些都是声闻的别解脱戒。
另外还有菩萨戒。菩萨戒是汉传佛教地区很盛行的一种戒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瑜伽菩萨戒》,另一种是《梵网菩萨戒》。而汉传佛教界千百年来弘扬的基本都是《梵网菩萨戒》,但是《梵网菩萨戒》的受持,非常难行,它是地上菩萨所行持的境界。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在读,但是很少有人考虑到自身能够做到几条。与《梵网菩萨戒》相比,《瑜伽菩萨戒》的开遮就非常善巧。我们认真学习后就会发现,只要我们愿意去做,每一条都可以做到。因为《瑜伽菩萨戒》所说的开遮持犯,就是针对我们凡人,初发心的菩萨所规定的,所以我们持起来就非常容易。近代的太虚大师就提倡《瑜伽菩萨戒》,所以我也希望我们佛教界有更多的人受持瑜伽菩萨戒,学习瑜伽菩萨戒,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受的戒律成为生活中的规范,而不仅仅是一种条文。
这段经文里讲的“以戒庄严”,当然指的是菩萨戒或在家居士的五戒、八戒。所有的戒其实都是摄在菩萨戒的范畴。如果我们能在十善道的基础上持戒,就“能生一切佛法义利”。可见,佛法的一切利益都是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离开戒律而想修行,修止观,修禅定,这一切的修行都是不能成立的,想开智慧,也是没有门的。只有持戒的修行,才能“满足大愿”,就是满足我们通过修学佛法而最终成佛的这种愿望。 “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忍辱,是六度里面的第三度。忍辱的意义是什么呢?忍辱就是指自己和别人都能得到一种安稳的修养。一个人如果没有忍辱的修养,他会使得自己和别人都处在一种不安的状态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缺乏忍辱,他的嗔恨心很重。当他的嗔恨心来的时候,就把自己烧得不行了,坐立不安了,此时此刻说出来的话或做出来的事情,都会伤害到别人。
通常我们对忍辱认识不足。有人认为,忍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所以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大丈夫可杀不可辱”。因为有了这个观念,所以两个人一旦在街上吵起来,吵着吵着,吵到后来彼此之间就大动干戈。这都是缺乏忍辱的修养。反过来说,忍辱不是一种无能,真正具有忍辱修养的人,从他的身上会爆发出一种非常强大的人格力量。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很高的修养,他是很难做到忍辱的。而一个真正要想在事业上能够有大成就的人,他就应该具备忍辱的涵养。如果没有忍辱的涵养,他只能是匹夫之勇,不足以成就大事,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很多例证。
像我国古代的一些大人物,诸如韩信之流,就有很高的忍辱修养。据说韩信在没有得志的时候,他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但因家里很穷,他的抱负难以实现。韩信一天到晚总喜欢背着一把剑,有一次,在街头碰到一个无赖,这个无赖指着韩信的鼻子尖说:“你神气什么?你有本事就把我砍了,没有本事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嘛,有忍辱的修养,他知道跟这种无赖是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于是就从这个无赖的胯下钻过去了。钻过去之后,韩信很坦然地站起来走了,他觉得这没有什么。后来他成为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为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由此可见,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跟忍辱有很大的关系。在佛教里也很讲究忍辱,像天王殿里的弥勒菩萨就有很好的忍辱涵养。他作的一首偈子说:“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吐老拙,让它自干了。”这样“他也省力气,我也没烦恼”。勉得他要把我打倒在地上,这还很麻烦,“有人吐老拙”,他如果往我脸上吐口水怎么办呢?“让它自干了”,我擦都不要擦,他有这么高的涵养。另外象寒山、拾得两位大士,他们也有关于忍辱方面的对话,大意是说世间上的人要是谤我、欺我、骂我、诽我,我该怎么办呢?我就忍他,让他,等几年再且看他。这些都是忍辱的代表,忍辱反应了一个人的修养层次而不是无能,我们在观念上要认识清楚。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忍辱修养非常重要!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意思就是堪忍的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有忍辱的涵养,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好,要是没有忍辱的修养,就会生活得很难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忍辱,没有忍辱,修行就难以成就。譬如,我们在念佛打坐时,瞌睡来了,腿酸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哎呀,睡觉吧,今天辛苦了,明天再说吧,这样就不会再坚持修了。我们在生活中,对衣食住也需要忍辱。如对不可口的饮食,穿低档的衣服,住破旧的房子,也需要忍辱。如果没有忍辱的修养,痛苦就会随之而来。我们对大自然的气候像热呀、冷呀,也需要忍辱。我们对佛法的接受也需要有忍辱的修养,因为佛法跟我们固有的观念不一样,佛法的修行跟我们原有的习气是相冲突的。譬如,我们喜欢吃好吃的东西,喜欢穿高档的衣服,我们有种种欲望,这些欲望都希望得到满足,但佛法告诉我们,哪些欲望是合理的,哪些欲望是不合理的,“此应做,此不应做”。
我们要持戒,持戒就要有忍辱的基础,没能忍辱,我们持戒也持不好,所以忍辱对于学佛的人来说,显得非常的重要。我们只有在忍辱的基础上修行,将来才能“得佛圆音,具众相好”。为什么通过忍辱的修行才能得到佛的圆满音声呢?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忍辱的修养,他在嗔恨的心态里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子呢?这种音声肯定是不动听的。但如果在忍辱的心态里,在一种慈悲的心态里所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一定是非常悦耳的。所以说“得佛圆音”。所谓的“具众相好”,就是成佛时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要以忍辱作为基础才能修成的。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什么叫精进呢?精进就是一种努力,就是一种奋斗。任何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事业有所成就,这就需要努力,需要奋斗。一个人的成就,往往是经过百折不挠,不懈努力换来的。世间上人为的、暂时的人生幸福和快乐,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努力,去奋斗。那么,我们要想成就成佛的事业,普度十方众生,就更要付出精进和努力。
那么,是不是说所有的努力都叫精进呢?不是的。佛法的精进有它精进的内涵,精进就是断恶修善的行为。除了断恶修善的行为以外,像社会上的人拚命地赚钱,拚命地追求权力地位,这些都不可以称为精进。甚至像有些人努力地干坏事,努力地杀生,努力地偷盗,努力地邪淫,努力地说假话,这些都不可以称为精进。
精进要在佛法的指导下,改善自我,断恶修善,这才可以称为精进。佛法所说的精进,它有一个标准,就是要在中道、不着相这两个前提下的断恶修善行为,才可以称为精进。譬如,一个人用一种掉举的心态,过分地勇猛精进,着相地精进,反而会使他的修行不相应。在佛陀住世的时候,他的弟子里有一个叫亿耳的比丘,他出家后,在修行上非常地精进,修了几个月下来,一点进展都没有,而且心里很浮躁,他觉得烦恼,就想退心做一名居士,凭着自己家庭的富有,照样可以供养三宝,培养福田。于是他就向佛陀说明情况,想回家做居士去。佛陀问他,你在家里是干什么工作的?亿耳比丘回答说,是弹琴的。佛陀问他,你弹琴时,把琴弦绷得太紧会怎么样?亿耳比丘说,这样会把琴弦弄断。佛陀接着追问说,你把琴弦放得太松驰又会怎么样呢?亿耳说,这样琴就发不出声音。这时佛陀就告诉亿耳比丘说,修行也是这样,过分地勇猛精进,会增加掉举的情绪,与修行不容易相应,而过分的放松懈怠,就会增长懈怠、放逸、昏沉、睡眠,同样跟修行不相应。所以真正的精进,是一种中道的、不着相的修行。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一个人如果能在十善业的基础上精进用功,就能破除魔怨。魔不仅仅是天魔外道的魔,还包括烦恼魔、生死魔。总之,能够障碍我们修行的一切障缘都可以称为魔。破除烦恼,破除生死,这一切都需要精进,才能“入佛法藏”,悟入佛法。 “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定,就是禅定。禅定跟禅宗不一样。禅定是一种定学,禅宗是一种慧学。禅宗直接从慧入手,而禅定从定入手。禅定是佛法与外道共有的。禅定并不是佛法所特有的东西。像古印度的外道,他们也都修禅定。中国的道家,也修禅定。现在社会上练气功的人,他们也能进入禅定状态。所以禅定不是佛法所特有。禅定的特点就是专注一境,定的本身乃是对心态的一种训练。把我们的心专注在一种境界上,这就是止。止在一个境界上,久而久之,就会得定。得定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诵经,念咒,念佛,观呼息等等,都可以得到定的效果。
如果一个人有了禅定之后,他就可以引发神通。神通是在禅定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佛法的修行可以产生神通。同样,通过外道的修行也能产生神通,所以神通也是佛法与外道所共有的。像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这些外道也能修得。佛法所特有的是观、慧。譬如无常观、无我观、缘起观、空观、唯识观,这些修观的方法是佛法所特有的。佛法所说的定,是止观双修,不可偏废,修止的同时,还要修观,修观之后,才能引发智慧。一个人如果光修禅定,没有佛法的这种智慧和认识,他虽然禅定功夫很深,能定上一百年,定上一千年,但没有用的,这并不能使他解除烦恼。但是话又说回来,一切功德都是在定的基础上生起的。所以要“以定庄严故”,才“能生念、慧、惭愧、轻安”。念,是正念相续,因为有定力才能正念相续。慧,是智慧。由正定就能产生智慧,有智慧才能断除烦恼,生起轻安。轻安是身心进入一种非常轻松、和谐、快乐的状态。这是修定有成效时,直接产生的感觉。 般若,汉译慧。“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慧,就是智慧。慧是佛法的特点,也是佛法的核心。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讲修行,就是要以般若为指导,要以慧为指导。我们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修禅定,修般若,在这六度里面,前五度都是佛法跟世间法所共有的。一个人他不学佛法,他照样可以修禅定,照样能持戒,照样能修布施,照样能修忍辱。但是由于没有般若智慧的指导,他所修的这一切,只能得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能成就人天福报,不足以成为解脱生死的资粮。所以从佛法的角度说六度,前五度如盲,般若如导。意思是说,前五度就像盲人一样,般若就像向导一样,要有般若这个向导,才能把五度引向佛道,才能把前五度变成成佛的资粮。
《心经》说:“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诸佛的成佛,现在诸佛的成佛,将来诸佛的成佛,还有十方世界诸佛的成佛,都要依赖般若智慧,才能够成佛。假若离开了般若智慧,就不能成佛。《维摩经》里讲“智度菩萨父,方便以为母”,智度,就是般若。般若是佛的父母,诸佛菩萨都是依智慧产生的,离开智慧,佛菩萨就不成佛菩萨了,所以佛又叫觉者。成佛的最大特点就是成就智慧!可见,一个人学佛,从闻、思、修经教开始,就是为了树立对人生的正确认识,最终的目的是引发生命里内在的智慧,有了智慧之后,就能断除“一切妄见”,断除错误的认识,断除人生的一切烦恼。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这段经文讲四无量心,这是菩萨道的精神所在。我们学佛是为了超越我们现有的生命状态,成就圆满的人格——成佛。成佛先要行菩萨道。菩萨的特点,就是要有慈悲济世的胸怀,这要从四无量心开始修学。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慈,是与乐,就是给人快乐。一个人如果拥有慈的心态,他就能做到“于诸众生不起恼害”,对于一切众生不会生起一种恼害的心理。因为一个人有慈的修养,随时都会想着给众生带来快乐、幸福,他自然不会去做恼害众生的事。 “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悲,是拔苦。与乐是慈,拔苦是悲。悲,是把众生从烦恼痛苦的深渊里拉出来,放到快乐的、幸福的地方去。所以慈悲的定义,就是与乐拔苦,给大家快乐,解决人家的痛苦,这就是慈悲。佛教所讲的慈悲,与基督的博爱,儒家的仁有些相似,但更深、更广,思想境界更高。基督教讲博爱,并没有让我们去爱异教徒。儒家讲仁,也是内外有别。他们都不及佛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什么叫无缘大慈呢?无缘就是不讲条件。世间上的人,给人家好处,总是有条件的。这个人跟我有关系吗?他是不是我的亲戚朋友?会不会影响到我的事业?我有没有必要帮助他?帮助他对我有好处吗?先反复计较一番,然后再施展慈心。而一个行菩萨道的人,慈悲众生,是不讲条件的。在菩萨的心目中,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人家有困难,他就乐于帮助,不讲究任何条件,这就叫“无缘大慈”。
什么叫同体大悲呢?同体,就是把众生和自己看成是一体的。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菩萨要拥有这样一种胸怀,就像《维摩经》里讲的维摩居士,人家问他为什么病了?他说,“因众生病故,所以我有病”,因为众生病了,所以他才会生病,这就有点类似母亲对待儿子一样。当儿子生病的时候,作母亲的就会很着急,甚至会着急得宁愿她死,也不要她儿子生病。母亲对待儿子的这种心情,就接近于“同体大悲”的精神,可惜母亲的这种胸怀太窄了,不是“无缘大慈”,因为她不会对待一切人,对待别人的儿子,她就没有这种胸怀了。
菩萨的修行是把母亲待儿子的胸怀扩充到无限,称为无量。四无量心,就是范围无限的意思。无量,以一切众生为对象。所以一个人要想修四无量心,可以从他的亲人开始,把对自己儿子、兄弟、姐妹、父母的慈悲,进一步推广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再进一步扩展到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最后再把这种慈悲扩展到自己的怨家仇人,再把待人的慈悲心推广到一切众生,能够设身处地替一切众生着想,慈悲心就算修成了。到这个时候,才能做到“悯诸众生,常不厌舍”。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喜,就是随喜,随喜是相对嫉妒而言的。通常人们总有嫉妒心,因为有了嫉妒心,就不能随喜。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培养随喜的心态。随喜心态的培养,首先要从我们的儿子、夫妻、亲戚朋友身边开始培养,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我们要马上随喜赞叹,生起欢喜心。接着,把这种对亲人的欢喜心再扩展到陌生人身上,乃至跟我们有利害冲突的人,对他们取得的成就和荣誉,我们也要随喜赞叹,感到由衷地高兴,而不是口是心非地说恭喜恭喜。我们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欢喜心从一个乡村扩展到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然后再从人类普及到一切动物身上。我们要对一切生命,一切有情做出的荣誉事情,那怕就是那么一点一滴,也要由衷地感到高兴,这就叫随喜,这就是喜无量心。
“见修善者心无嫌嫉”。怎么样检验我们有没有喜无量心呢?就是当你看到别人修善的时候,是欢喜的心态,还是嫌疑、嫉妒的心态?如果是欢喜的心态,你就有了随喜功德,如果你看到人家做好事,心里很难过,并讨厌他,甚至嫉妒他,这说明你根本就没有喜无量心。 “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舍,是平等的心态,就是要怨亲平等,对怨家和亲戚朋友都一视同仁,在顺境、逆境面前,不起爱恨之心,以平常心平等处之。把这个心态推广到任何环境,推广到一切人的身上,一切众生的身上,这就是舍无量心。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这段经文讲的是十善与四摄的关系。四摄,是菩萨摄化众生的方便。
四摄,就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法。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或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在社会上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威信,你才有能力度化众生,否则您想度化众生,众生还不要你度呢!假如人家不买你的帐,你怎么帮助他呢?也许他还会说,我才不稀罕你帮助,这该怎么办呢?修习四摄法门,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四摄,是作为一个佛教徒应具有的为人处事方法。有了它,你无论用于修身做人、为人处世、经营工商业,乃至从政,你一定都能顺利,很成功;无论走到哪里,人家都会对你无比的欢喜。有了这样良好的群众基础,你就是竞选总统,人家都会愿意选你。所以,四摄法门非常重要。
四摄法门,是菩萨应有的处世态度。菩萨只有按四摄法门去修行,才能够“常勤摄化一切众生”。也就是说,只要众生看到他能生起欢喜心,他才能够度化一切众生。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非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这段经文讲在十善的基础上修三十七道品,还附带讲了一下止观和方便。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门。学佛修行是为了解脱烦恼、解脱生死。三十七道品就是解脱道,是成就解脱之因。但是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也要建立在十善的基础上,不能离开十善而修三十七道品。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念处,指的是四念处。一个修行解脱道的人,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该如何安住自己的念头呢?佛陀临涅槃时,告诫弟子们说,要依四念处而住。
①观身不净:我们凡人最执着的是什么呢?是这个身体。人的一生,都在为身体的吃、穿、住而忙碌着。其实,身体是非常不干净的,所谓“九孔常流不净”,在我们身体上有九个窟窿,不管是上面,还是下面的,没有一处流出来的是干净的。夏天一出汗,浑身散发出异味,令人掩鼻。人一旦死了,就更可怕了。常人迷惑于假象,才会贪著此身体。我们要透视身体的实质,认识到它的不净,才能减少贪著,所以要观身不净。
②观受是苦:受,是对环境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乐受;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或者心情不愉快的时候,是苦受;还有一种不苦不乐感觉。以佛法的智慧来透视,这三种感觉都是苦的。苦受,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苦;乐受怎么也是苦呢?佛教把快乐叫做坏苦,就象我们吃好东西的时候觉得很快乐,但是吃多了,撑得肚子又胀又难受,严重的还要得胃病,这时就不是快乐了,而是变成痛苦了。就乐受的本质而言,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当我们在感受快乐的当下,只是出于某种欲望的需要,由欲望的满足取得内心的平衡,我们觉得快乐。快乐的实质是什么?所谓的快乐,是人们某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快感。快乐并没有一个实体,快乐是很无常的。所以无论是苦受,还是乐受,都是动荡的心态,不安的心态,正像一个人痛苦的时候固然睡不着觉,但在兴奋的时候,同样也睡不着觉。所以佛陀告诫我们,要观受是苦。
③观心无常:要认识到我们的心念是无常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快乐不是永远的快乐,痛苦也不是永远的痛苦。心情好,不会永远的好,心情坏也不会永远地坏下去。心念总是变化不定的。我们认识到心境的变化,缘起性空的道理,我们就知道了如何去改造心境,要经常观心无常,不要去执着于某一种感觉。
④观法无我。我们要认识到宇宙人生的一切都是因果缘起的,没有任何一种主宰的、不变的一种实体。
世人在接触世界时,由于对宇宙、人生缺乏正确的理解,出现常、乐、我、净四种颠倒看法。修解脱道的人,要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以智慧观照宇宙、人生,时时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从而解脱无明、烦恼。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勤,是勤奋,具有对治懈怠的意义。正勤,是合理正当的勤奋、精进、努力。世人成就一种事业都需要勤奋;学佛修行更需要勤奋。学佛者的精进方针是依四正勤:①已生恶令断,即努力断除已经生起的恶法。②未生恶令不生,努力使没有生起的恶法不生,即严持律仪,慎守威仪,不令恶起。③未生善令生,努力使未生的善法能生起,即通过闻思经教,随教入观,依理起行。④已生善令增长,努力使已生善法增长。依四正勤修行,能够“断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 “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神足,是产生神通的基础,也就是禅定。由修习禅定,才能引发神通。所以佛教以禅定为神足。四神足又是成就禅定的四种因缘。①欲,是欲望。欲望在佛法里不认为绝对是坏的。欲望有三种:即善法欲、不善法欲、无记欲。像有人想干坏事,这是不善法欲;但如果想布施,想持戒,这就是善法欲了。无记欲就是一种中性的欲望,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那么,修禅定,首先要有修禅定的意欲,有了对禅定的希求,才能修禅定。②勤,是努力,是精进。仔细了解禅定是怎么回事,努力按经教所说或禅师指示的方法去修。③心,定是依心而修,是心一境性。修定是训练心的专注,把心止在一处上。因此需要在心念上去修。④观,是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观想无常、无我、不净。由正思维而引发正念、正定。在十善业的基础上修禅定,能“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使我们的身心经常保持在轻松、和谐、安乐的轻安状态之中。 “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非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五根是五种趋向解脱的增上力量。①信:对三宝、四諦的信仰,要“深信坚固”,不能有丝毫的怀疑。②精进:在正见、正信的指导下,生起正精进。“精勤非懈”是勇猛精进、不懈怠的意思。③念:保持正念,不要被那些妄想、烦恼、习气拉着跑,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要把握好念头,使念头处于 “常无迷妄”的状况中。④定:由正念而引发正定。定,能使我们的心态宁静、安祥、和谐,达到“寂然调顺”的效果。⑤慧,就是智慧,由定能引生智慧,智慧能“断诸烦恼”。 五力,就是五种力量,它的内容跟五根是一样的,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根是增上的意思,力是作用,是一种强烈地摧毁力量,它的功用要比根强大。先依五根修行,五根修到一定的程度就转化为五种力量,它能够降伏妄想、烦恼,而不为它所伏。所以经文说:“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觉支,是成就智慧、觉悟圣道的因。共有七支,称为七觉支。①念觉支:常念缘起、无常、无我,不随妄念所转。②择法觉支:闻思经教,以正见如理思维,抉择诸法。③精进觉支:依法修行,精进不懈。④喜觉支:从法的体验中,得到法喜与禅悦。⑤轻安觉支:身心远离粗重,进入寂静、安祥的状态。⑥定觉支:远离昏沉、掉举,治心一处。⑦舍觉支:心无偏颇,不取不舍,保持平衡。经文说“常善觉悟一切诸法”,就是通过这七个方面的修行,能够使我们开智慧,成就圣果,能够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 “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正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修学佛法的要领,是趋向解脱的不二中道。我们从修学佛法开始到最终成佛,都离不开八正道,如果偏离了八正道,片面地修某一个法门,这种修行就难以相应。八正道的内容是:①正见:如实地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②正思惟:正确的思考面对的一切人生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③正语:说真实语、利益语,不说虚妄语、损害语。④正业:保持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如法如律。⑤正命:远离邪命,不做违反与国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事情。⑥正精进:依正见的指导下,在断恶修善的过程中,勇猛精进。⑦正念:将念头安住在佛法上,念缘起性空、念无常、念无我,念念保持正念,念念契入真实。⑧正定:由正念相续,从而引发正定。只有通过八正道的修行,才能够成就智慧。正如经文所说:“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止,是止心于一处。止能停息我们的妄心,止能降伏我们的烦恼。但是,要彻底解决烦恼,光是止还不能做到,还需要有观。“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观,是正观、观照。就是如实观照宇宙人生的真实。有了这种正观之后,能引发般若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真实,彻底断除人生的烦恼。 “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在修学佛法中,我们想修行,度众生,都需要有方便善巧,有了善巧方便,才能承办一切。佛法所说的智慧,除了根本智以外,还有方便智;除了实智,还有权智。学佛修行不但要成就根本智,更需要有方便智,因为只有“方便庄严故,速能成满为无为乐”。也就是说,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离不开方便智。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若离十善业欲修行证果,譬如空中建楼阁,或种稻子,欲成就生长,无有是处。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段经文总结说明了修十善业的殊胜。佛陀最后告诫龙王说,你应该知道,“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十力,就是佛陀所成就的十种力量。无畏,指四无畏,是佛所成就的四种功德。十八不共法,也是属于佛果上的功德。佛果上成就的这些功德,都要以十善业道为基础才能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既然十善业是这么的重要,听后就要重视起来,认真地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佛陀接着用几个譬喻向龙王说明修十善业的重要性。就像所有的城市、乡村都建立在大地上一样,佛陀及三乘圣贤所成就的一切功德,都建立在十善业的基础上。又譬如,“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就像一切花草树木依赖大地才能生长一样。“此十善道,亦复如是”,十善业也是这样。“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人天的果报,都要经过修十善业才能获得。我们前面讲过,五戒十善是通往人天的护照,没有五戒十善的修行,就没有人天的果位。所以欲界天的天人,看到世间人做坏事就十分苦恼,看到世人做好事就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世人坏事做多了,升天的人口就少了;而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里的人口就越来越多了。反过来说,世人善事做多了,天上的人口就越来越多了,正义的势力就越来越强大了;而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里边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邪恶的势力就越来越小了。
“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行成就,若离十善业,欲修行证果,譬如空中建楼阁,或种稻子,欲成就生长,无有是处”。声闻乘的果位,独觉乘的果位,菩萨乘的果位,乃至成就佛的果位,都要依十善业道为基础,经文比喻为“十善大地”。三乘贤圣果位的证得,如果离开了十善业道,就像在空中建楼阁和种水稻一样不切合实际,根本没门。由此可见,十善业道是我们修学佛法的必经之路,是成就三乘圣果不可缺少的资粮!十善业道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佛陀讲完这部经之后,龙王及诸大比丘、大菩萨和一切天人、阿修罗等众生,都根据各自的根机,得到了《佛说十善业道经》的利益,法喜充满,感到无比的欢喜,都纷纷表示依教奉行。 97年春季,我应苏州戒幢律寺普仁法师的邀请,举行为期五天的讲经活动,宣讲《十善业道经》。法会庄严隆重,因缘殊胜。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多了。非常高兴,五卷的《十善业道经》录音带,现已成书,并根据讲授的内容,给它取名为《幸福人生的原理》。此书的形成,由沈月新居士将《十善业道经》的录音带记录成文字,李尚全居士做文字整理,慧闻居士又做了文字的修饰、校对,使文稿增色不少。陈立居士发心帮忙输入部分文稿,为我在电脑上修改提供了方便。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录自: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1.明了人生的因果
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都以因果为基础。世界上的宗教、哲学、科学也都谈到因果,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所以对因果的问题总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说到因果,首先比较容易让我们想到宿命论的因果。宿命论的因果,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因为宿命论的因果是机械的因果,它认为人的命运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假如说,人的命运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人们现生的努力就没有用了。它否定了人们现生行为的价值。而佛法既讲因果又讲因缘,就象在田里播下一粒种子,它需要肥沃的土地、阳光、水分,这粒种子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同样的,人虽然在前生种下了因,但从因到招感果报,还要取决于因缘的和合。我们的命运虽然有既定的因素,但通过现生的努力,还是可以改变的。而宿命论者则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了。这个结论,仔细推敲起来确实很有问题。比如说,有一个人他本来可以活到80岁,由于遭到意外的打击,气不过,思想怎么都想不通,于是在30岁或40岁就去跳楼了。他的跳楼,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一个小孩子本来可以很健康地活着,由于父母不懂得照顾,一天到晚给他吃一些不好的东西,弄得小孩三天两头不是发高烧,就是拉肚子,面黄肌瘦。这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又比如说:一个人干坏事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假如是的话,他应不应该负道德或法律的责任?佛法讲因果,它更强调因缘,而宿命论讲的因果,是一种机械的因果观,在佛教看来是错误的。儒家也讲因果,主要从现实社会去说明。儒家不讲死后的问题,如《论语》中有位弟子问孔子,死后的事情怎么样,孔老夫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说我们现在连生的问题都搞不清楚,死的问题就更不要谈了。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见对鬼神问题、死后问题,孔子是不谈的。所以儒家讲到因果问题的时候,如《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显示了儒家因果与佛教因果的分歧。佛法的因果讲三世,以过去生种的因,导致现在生的结果;现在生种的因,招感未来生的结果。这就说明,因果贯穿着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即前生、今生、来生。而儒家仅仅讲人的一生一世,对于因果的问题,自然无法从一个人的生命现象自身去理解,所以儒家就把因果解释到子孙后代的身上。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说一个家庭,祖宗积善行德,就会感得贤善的子孙;而“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父母多行不义,就会出现不肖子孙。这个说法似乎有理,但却不是必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父母有道德,未必就会出现孝子贤孙;父母道德败坏,子女也并非个个都是品德不良。比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尧、舜,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贤明的君主,可是他的儿子丹朱,却是非常的不肖;舜的父亲,名叫瞽叟,据说是一位品行不怎么样的人,可他却生下了品德高尚的舜。所以儒家从子孙关系上来解释因果现象,显然很难说得通了。这是因为不了解因果自身的规律,才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论调。
现代科学也讲因果。现代科学是比较唯物的,科学对物质世界有很深刻地认识,但是对人类的精神领域却相对无知。我们可以用科学方法来考察大自然的物质现象,而对于人类的心灵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正如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发明仪器,来测量人的体温,但却没有办法发明一种仪器来测量人们心中的烦恼,看看你的烦恼已经达到多少度了,是80度还是90度?再继续烦恼下去是否会就达到100度了?科学没有能力制造出一种能切除人类烦恼的仪器。所以,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心灵上存在的困惑及烦恼,却不见丝毫的减少,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唯物论者是一世论者,他们看不到生命的过去和未来,因而只能从社会现象谈因果:一个人做好事,能使他人受益;反之,如果做坏事,就会让他人遭殃。就像当你杀人、偷盗、抢劫、强暴、诈骗时,必然会有人受到伤害。这是从社会现象来解释因果关系。事实上的确是这样,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效应。但是,这不是从因果规律自身来看因果,不是因果的主流。我们经常听很多人说,我干好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行善积德,但却事事不顺遂,穷困潦倒;而那些干坏事的人,却飞黄腾达,官运亨通。这样一来,有些人难免抱怨老天不长眼,或干脆失去干好事的信心了。
古人有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的价值观。从人死如灯灭的角度来说,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对社会的影响固然不一样,但对他自身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难怪中国古代杨朱说:“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那么,佛法如何阐述宇宙人生的因果原理呢?《十善业道经》便是一部介绍善恶因果与人生命运关系的经典。在没有进入正文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因果方面的四个内容:
(1)相信有善有恶。人的行为有善的,有恶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有人说:对我有好处是善,反之是恶。就如警察与小偷,谁善谁不善?在警察眼里小偷是恶,而自己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的财产不受侵犯,自己的行为是善。但在强盗眼里,警察是恶,因为警察没收了他盗窃的钱,让他进大牢,甚至被枪毙。在不同人的眼里,站在不同的立场,善恶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因此,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于没有学过佛法的人,是很难正确认识的。所以首先要知道有善有恶。关于善恶的定义,在《十善业道经》里讲得非常清楚。
(2)相信有业有报。业是一种行为,主要有善、恶两种。人一旦做了善行或恶行,将来都会有结果的。由于一般人“近视眼”的关系(这种近视不是眼睛的近视,而是认识的近视、智慧的近视),往往认为:干好事,干完就结束了;干坏事,只要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干完也就完了。这是一般人的观念。但是佛法认为:一个人做了善的行为,或者不善的行为,将来都会有结果的。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至于结果什么时候产生呢?只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是现生受报,有可能是来生,乃至要经过更多次的受生。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什么时候就会产生结果。
当一个人干了好事,或干了坏事之后,心里就会留下一种影像。干坏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宁,干好事的人心安理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这种行为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自身的思维里,佛法把它叫做种子。当我们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就种下了善的或恶的种子。此外,善恶的行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当我们伤害一个人,对方不是受到伤害就完事了,他会怀恨在心,甚至等待机会报复,一旦因缘成熟,内心的种子跟客观条件产生感应,果报就成熟了。
(3)相信有前生,有后世。人的一生,仅仅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断。生命象铁链一样,一环套着一环,人的一生一世,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跟一个人的前生有关系,它不能离开前生;这个环节,还会影响到生命未来的发展。生命像流水,人的一生犹如流水中溅起的一片浪花,浪花是短暂的,但生命的洪流,却永无止尽地在延续。人的生命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生命的延续不是一成不变,命运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念和行为。假如一个人观念正确,注重止恶行善的修养,生命就会得到升华。反之,观念错误,贪婪无耻,无恶不作,生命就会逐渐堕落。
(4)相信有圣贤、有凡夫。有人说:人与人都是一样的,差不了多少。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有的人生命素质很高,有的人生命素质很低。因为,人毕竟还是存在天赋的问题。生命素质高的人,生下来就不平凡;而生命素质低的人,一时也很难提高。比如说,同在人道中,有的人就像佛菩萨,内心充满着慈悲、智慧、道德。相反,有的人愚蠢如猪狗,残酷如虎狼,狠毒如蛇蝎。当然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生命从无始以来的延续中逐渐形成的。
佛法把有情生命分为十个层次,叫十法界。十法界的内容,包括六凡四圣。六凡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四圣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十法界代表有情生命的十个层次,假如我们不断地学习佛法、修行,不断地扬弃生命中的不健康因素,生命层次就会得到不断提升,乃至成为佛、菩萨。相反,如果不懂佛法,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观念,一天到晚培养自己的贪嗔痴,生命层次就会越来越低,将来下地狱、当畜生,或成为蚂蚁、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生命层次有高低,但生命并非一成不变。佛法认为,生命是无常的,是缘起的,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2.成就人天果报
佛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在因果支配下而发生、存在或消失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偶然的。有的人说,我摸彩票,一下子就中奖了,这是不是偶然的呢?不是偶然的,因为你的命中有这份福报,你才会中奖;假如你的命中没有这份福报,那是不可能中奖的。所以,看似偶然,其实并不偶然。也就是说,人生的一切,都逃不出因果。从十法界众生来说,成佛有成佛的因果,升天有升天的因果,做人有做人的因果,当畜生有当畜生的因果。六道或四圣,都有它的因果,不是没有因果的。佛经上说:“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这就告诉我们,弥勒菩萨并非天生就是弥勒菩萨;释迦牟尼佛也不是天生的佛陀,他经过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弥勒菩萨是娑婆世界下一任的佛陀,现居兜率内院,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功德圆满,才能成佛。另外,大家熟悉的阿弥陀佛,也是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才创建了西方极乐世界。
再如做人,做人有做人的因果。你看世界上的人差别很大: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贫富美丑,各各不同。假如不了解佛法的因果原理,就会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哎呀!人家怎么那么走运,什么好处都让他碰上了,我怎么就那么倒霉呢?我的能力也不比他差呀?是的!在现实社会上,当官的不见得就比他部下能力强,不是有许多当秘书的比他的顶头上司更有才华,学历更高吗?我们再看看古往今来的那些皇帝,蠢才很多,倒是皇帝手下的那些文武大臣们,有的本事要比皇帝大得多了!这是因为命运不同,各人的因果也不一样。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会怨天尤人。相反,明白了因果道理,就会知道“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果,不必去羡慕他人。命运可以由自己来改造,因为人生是无常的。我们要记住:人生是无常的。今天的皇帝,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明天可能成为乞丐。而世间的许多荣耀,都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反之,一个贫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终有飞黄腾达的时候。我们明白了因果的道理,无常的道理,就会懂得了如何设计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如果来世想做人或升天,就得修五戒十善。五戒和十善的内容大体上是相似的。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把五戒比喻为“通往人天的护照”。护照是出国用的小本子,有了护照,才能够签证出国。同样,我们为了成就人天果报,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这样,来生才能继续做人,或者升天。
人道在修学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六道里面,天道比人道有情福报大。像欲界天,物质环境非常优越,没有任何灾难,不像我们这个世界,天灾人祸特别多;色界天的众生能够享受禅定之乐,也比我们快乐。但是,佛教跟其它宗教不一样,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是以天堂为归宿,认为天堂是最理想的去处,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天堂。惟独佛法不以为然,佛法从通达真理、成就解脱自由的角度,认为天堂不好,人间才是最好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升到天上的人太快乐,不懂得修行,一旦天福享尽,就会堕落。人间则有苦有乐,人由于能够感受许多的痛苦,才想尽办法改造自己,认识世界,改善生存环境,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过得快乐。人类文化和文明,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善世界整个过程的结晶。人类因为不断地探索宇宙人生,才会发现真理,发现解脱的途径;而沈溺在快乐中的天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天上的人不懂得修行,也就不会成佛。释迦牟尼佛是在人间修行成佛的。人道是六道中的枢纽,一个人升天、下地狱,或当畜生,都是以人为中转站的。所以,把握好人身,如何利用得到的人身,好好的修行,为改善未来的生命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修五戒十善,可以成就人天果报。十善,是作为人所应有的道德。就是说,作为人,应该有人的道德。儒家讲到人的伦理,有五伦。儒家认为,一个人要做得像个人样,就要遵守五伦,五伦是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佛法认为,一个人要做得像个人样,符合人的道德标准,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关于十善的内容,下文要做具体的介绍。
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为,我们只有现在好好地做人,来生才有资格继续做人。如果这一生你已经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会失去做人的资格,来生就不能再做人了。就像一个人考上大学,在大学里不好好地读书,考试分数不及格,就会被学校勒令退学。
3.安定社会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不安定中,对社会安定破坏最大的,莫过于战争。打开人类历史,可以说是战争的历史。就中国历史而言:春秋战国时期,打来打去总是不停,今天这个诸侯国打那个诸候国,明天那个诸候国又打这个诸候国。春秋战国之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不久又是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后战争结束,但到了汉朝未年,爆发了农民起义,又是战争。尤其是进入三国时代,战争更厉害了。然后是晋的统一。晋统一之后,又是五胡十六国的战争。接着是隋唐的统一。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又是战争。总而言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人类社会总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即便是太平盛世,也没有绝对的太平,你能说在太平盛世就没有一次谋杀案吗?不可能。太平盛世就真正是路不拾遗吗?这也不可能的。假如把人类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归纳一下,不外乎四种内容,就是杀、盗、淫、妄。杀,指杀生,战争是杀生,暴力、杀人放火是杀生,杀猪宰羊也是杀生。偷盗,是不与取的行为,指没有取得物主的允许,把他人的财富占为已有。偷盗的内容,不只是偷的行为,因为不但明偷是偷盗,像坑蒙拐骗都是偷盗的内容。邪淫,现代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贞节观念淡薄,两性关系开放,因而邪淫的现象很普遍。邪淫一般是指,为社会法律和道德不承认的男女关系。妄语,指说假话,用一种不真实的语言,去伤害他人,以达到个人的目的。当今社会,做生意的人很多,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尔虞我诈,欺骗他人。
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外乎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为什么会产生这四种现象呢?会不会跟社会制度有关系呢?当然与社会制度有关系,但这不是根本;还有最根本的,就是人心。也就是说,社会上有杀、盗、淫、妄的存在,是由于人心有贪、嗔、痴烦恼。人类内心的贪、嗔、痴烦恼假如没有解决,既使拥有良好的社会制度,人类社会依然不可能会太平。贪、嗔、痴使社会充满着不安定。
人类因为贪心而杀生,古代社会为什么有战争呢?无非是发动战争的人想占有别人的国土。近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之类的战争狂人想占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也是为了占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称霸全世界。在安定的社会时期,贪心会引起谋财害命,有时兄弟姐妹之间为了继承父母的遗产,也会相互残杀,置骨肉之情于不顾。贪心也引起拦路抢劫,拐卖妇女儿童,贩毒走私,制造假钞。贪心也引起邪淫,人因为贪著美色,看上了对方,喜欢她(他),贪着她(他),又没有合法的因缘走在一起,就会产生邪淫的现象。由于你希望跟她(他)永远在一起,这样就导致了第三者插足,使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妻离子散。
嗔恨心也会引起杀、盗、淫、妄。古今中外的战争,也有因为嗔心引起的。像古代一些部落或国家之间的战争,往往是由于世代结下的怨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两个人平常为什么会打架呢?也是由于嗔恨心生起,失去理智的恶果,甚至达到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程度。有时为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就闹出了人命。嗔恨心引起偷盗。人有一种很不正常的心态,叫做嫉妒心,有些人看到别人事业成功,就觉得满不是滋味,如果这个人跟他关系好还没事,假若没有关系,或冤家对头,这个人看到他(她)飞黄腾达了,心里就会难受,想尽办法给他(她)放放血。
嗔恨心也能引起邪淫。如社会的强暴现象,有的犯罪分子作案时,先淫后杀。有些男的贪美色,见某个女的长得漂亮,去追求人家,遭到女方拒绝,于是就去强奸。一旦遭到反抗,就把对方打晕,先奸后杀。又像日本鬼子在三四十年代,带着嗔恨心奸淫中国、朝鲜妇女,然后开枪杀害她们。嗔恨心会引起打妄语、说假话。因为看你不顺眼,不喜欢你,于是就说假话去伤害。
贪、嗔、痴是人类社会一切不安定的根源,只要人类存在着贪、嗔、痴,人类社会就不得安宁。假如贪、嗔、痴少一点,社会的安定因素就会多一点。所以,要想改善社会,首先要改善人心,不能光从社会制度下手。光从社会制度上下手,这是枝末,而不是根本;只有从人心上来改善,这才是根本的。儒家在这一点上说得好,认为改造世界,要从修身上着手。修身,是注重自身的修养。儒家对修身又提出四个内容: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改造思想,改造自己的贪嗔痴。一个人只有经过对自我生命的改造,对贪嗔痴的改造之后,才能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反之,假若我们没有修身的基础,既使家庭事业有成,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很糟糕的。
人类想要建立安定的社会,就得奉行十善。佛经里讲,转轮王出世(转轮王是印度理想的君主,就如中国历史上的黄帝、尧、舜一样),以十善治理国家,他们的法律就是十善,教化人民按照十善去做。如果整个社会都能奉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我们想一想,这样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因此,只要有一个人信佛,一个人修五戒十善,社会就会有一份安定因素;有两个人,就会有两份安定因素;有三个人乃至更多的人,就会有许多安定因素……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人间净土,就是太平盛世了。
4.三乘佛法的基础
人天乘法门是三乘佛法的基础。从学佛到成佛的这一过程,在佛教里有时称为五乘,有时叫三士道。乘,是运载的意思,通常人们把车称为车乘,是因为车有运载的功能。同样,我们学习佛法,也要通过某个法门的修学,才能从学佛的开始,最终达到成佛的目的;才能从生死的此岸,最终达到涅槃的彼岸。五乘,是指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个人想来世继续做人或升天,有人天乘的法门修行;一个人要想解脱烦恼,成为阿罗汉,有声闻乘法门的修行;一个人要想成佛,普度一切众生,不忍心自己一个人脱离苦海,修菩萨道,那么就是菩萨乘的发心。三乘的修行虽然趋向不同的结果,但它却是成佛的不同阶段。五乘又叫三士道。人天乘属于下士道,声闻乘、缘觉乘又叫中士道,菩萨乘又叫上士道。士就是人,是说你要成为下等的人,中等的人,还是成为上等的人。你想要成为那个等级的人,你就要修行那个等级的法门。
对于三士道或五乘,平常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总把三者脱离开来,修人天乘的人只知道修人天乘。有很多人学佛,欢喜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上,一天到晚只知求佛菩萨保佑平安。须知光是停留在祈求上,连人天乘都谈不上,因为人天乘还必须坚守五戒十善,修习布施、持戒,不是求平安就了事。有的人学习佛法,仅仅为了个人解脱生死,一点利益他人的事情都不肯做,只关心个人的修行。一旦躲到深山里,就想躲得越深越好,最好什么人也不要见到,这种人偏向个人解脱,不肯修利他之行。有的人自名为学大乘,不屑于接触声闻乘的经教,这也是一种偏颇。
其实,三士道就象一栋三层楼一样,下士道是第一层楼,中士道是第二层楼,上士道是第三层楼。一个人想爬到第三层楼,就要从第一层楼开始。修学佛法也是这样,先要做好人天的德行,学会做好一个人,从修五戒十善做起,然后才有资格修中士道,乃至上士道。但是,现在很多人修学佛法,却不注重这样的次第。有些人看到大乘经典中批判声闻学者,不知道这是有针对性的,于是就对声闻乘的解脱法门,生起一种轻视的态度,至于人天乘就更看不上了。其实,假如没有人天乘、声闻乘的基础,大乘的修行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有些人经书读了很多,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大乘经典都读遍了,但在日常生活中,一点都派不上用场。为什么呢?因为忽略了修学佛法的基础,当知我们学的大乘属于第三层楼,没有人天乘的基础,当然修起来就很困难。很多人学了唯识、中观,但唯识观或中观到底怎么观,总是观不起来。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五戒十善的修行,所以打起坐来,心总是静不下来,这是由于缺乏一种正当的合理的生活,从而造成修行的困难。
现在汉传地区的许多学佛人,都存在这个问题。所学的是大乘,而发心是不是大乘呢?有几个人发大乘心?能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会,去做利他的事业,无私地把自己奉献给社会?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有人会说,我是修净土宗的,我是念佛的,念佛不是大乘吗?净土宗是大乘,没错。但我要告诉大家,修净土宗的,未必都是大乘,甚至可以说多数是小乘。一个人是大乘抑是小乘,评判标准是什么?是发心。发心非常重要。你发的是菩提心,还是出离心呢?假若你发的是出离心,这是小乘的发心;假若你发菩提心,那才是大乘的发心。你发了菩提心,才能称得上大乘行者。
也许有人会说:我修禅宗,禅宗不是大乘吗?没有错,禅宗是大乘法门,禅宗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最高峰,禅宗是隋唐八大宗派顶上的一颗明珠,是至高无上的,在修行上非常特殊。禅宗虽然很殊胜,但修禅宗的人未必都是大乘。有些人修禅宗,只注重个人的生死,不管众生的死活。这种发心,显然属于小乘的发心。区别大乘和小乘的关键在发心上,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首先要看你的发心。有的人也许会问,我修五戒十善,是大乘抑是小乘呢?当然,五戒十善从定位上说,是人天乘的内容。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发菩提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属于大乘。发出离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属于声闻乘。学习佛法,发心非常重要。现在学习佛法的人,很多人发的是出离心。在佛法的学修上,虽然学的是大乘,但在发心上,基本上都偏于小乘。学的是大乘,而发心却是小乘,这是学习和发心上的脱节。另外,再看看每个人在修学佛法中的行为,大乘的戒律能够做到吗?比如《瑜伽菩萨戒》、《梵纲菩萨戒》,我们能做得到吗?声闻乘的出离行,真正对世间的厌离,我们又做得多少?也做不到。对五戒十善,由于一向不屑一顾,所以也没有做到。因此,可以这样说,汉传佛教的许多修学佛法者,普遍存在的状况是:学的是大乘,发心是小乘,而在行为上人天乘都没有做到。正是由于这样,造成修行上不能相应。要想在修行上相应,就得从人天乘的五戒十善下手,在修好五戒十善的基础上,才能谈出离心,才能谈得上修菩萨道。通过对五戒十善的修行和学习,我们可以在修学上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它虽然是最简单的,但在修学佛法中却是最重要的。
5.往生净土的资粮
这几年,净空法师的磁带从海外铺天盖地地涌来,受其影响,修净土法门的人特别多。当然,我不是说净土法门不好,净土法门非常殊胜,在修行上有它特殊的地方。中国佛教自唐宋以来,弥陀净土就一直很盛行。但净土法门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现象,需要提出来谈谈。有人修净土法门,不太重视经教的学习,认为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要学那么多经教干什么呀!他觉得没有用。当然,过去的大德有开示,要老实念佛。像净空法师在弘扬净土法门时也说过:“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我想他是有针对性说的,针对一些不能看书的人而言的。)但有些人却把它当作至理名言,假若每个人都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那么佛法的弘扬,也许随着净土法门的弘扬,就宣告结束了。
真正净土法门的修行,也很重视经教的学习。像《净土三经》里的《观经》,说到净业三因,主张读诵大乘经典,平常人们不重视这个问题,总觉得一句弥陀就够了,结果造成不能很好地学习经教。不闻思经教也就没有正见,没有佛法的智慧去观照、去指导你的人生,这样一来,你的修行还能相应吗?真正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万缘放下。实际上,一个人要做到万缘放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为很多事情看不透,对很多事情太在乎了,太执着了,因而在念佛的过程中,自然难以相应,烦恼妄想无穷无尽。
其次,许多修净土法门的人,只求个人往生,不关心社会,不关心众生,心发得非常的小。带着这样的心态去修行,既使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品位也不高。我认为,修净土法门的人要多读一读《普贤行愿品》,可以扩展你的心量。因为一个人的修行,一天到晚只想着自己,你的心量会越修越狭窄。所以,很多人虽然也修行,但烦恼妄想依然特别多。相反,通过《普贤行愿品》的学习,心胸会扩大。
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不能为了个人寻找安乐窝,去享清福,而是为了留学,学成后回归娑婆,导驾慈航,普度众生。如果你有这样的发心,往生西方净土的品位自然高。一个人发心大,心胸就开阔。心胸开阔,发心大,将来的成就就大。因为你的发心大,心胸开阔,烦恼就会少些。有些在别人看来痛苦不堪的事情,在你的眼里简直成了鸡毛蒜皮,你还会为它烦恼吗?
另外,有些修净土法门的人,往往只注重一句阿弥陀佛,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的修行。他们认为只要把一句佛号念好了,把阿弥陀佛的脚抱住了,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至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无所谓。当然,净土法门比较重视信,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修行是对生命整体的改造,而不是片面的。念佛只是修行的一个方面,在八正道中有一个正念,念佛仅仅是正念。除了正念之外,八正道还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
修行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修行是对自我生命的改造,只有良好素质的人,才有资格往生西方净土。这并不是说,只要你有信仰,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了。良好素质的人,就是《弥陀经》所说的“诸上善人”。诸上善人,指具有良好素质的人。良好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有正见,对宇宙人生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人生的因果,人生的无常,人生的缘起。正念的树立,以正见为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正见,一句阿弥陀佛是不太容易念好的。
依正见起正思维。正思维的意义有二:一是志向。正思维又称正志,志是志向。就如念佛,也要有发心作为前题,你念佛的目的是什么?你往生西方净土,是为了个人的享乐?还是为了进修,待功德圆满,将来再回到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志向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往生品位的高低。二是思考、考察。用佛法的智慧去思考人生的一切。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正思维能使我们如实地观照人生。
八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持戒的内容。正语,是正确的语言,经常反省自己,想一想自己平常所说的话,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有利于他人的?也就是说,真实的话我才说。反之,不是真实的话,如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就不应该说。修行,就是对照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是正语,还是邪语?另外还要考察自己的行为,跟杀生相应不相应?跟偷盗相应不相应?跟邪淫相应不相应?用佛法的道德规范,从身语意三业全面地检讨自己。
持戒的另一个内容是正命。命,是谋生的手段,对于一般没有学佛的人来说,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都属于正当的。有些人从事违法的职业,如谋财害命、贩毒、经营一些色情服务场所,就属于邪命了。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讲,仅符合法律还不行,还要符合戒律。看看自己从事的职业跟五戒违背不违背,假如违背了五戒就属于邪命;如果没有违背五戒,就属于正命。比如说,开荤菜馆,开歌舞厅。开餐馆,意味着你要杀生很多;开歌舞厅是色情方面的,属于邪淫的范畴。有些人开公司,是不是用正当的手段去赚钱?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偷盗与不偷盗的问题,妄语和不妄语的问题。
学佛的人,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深信因果,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造下许多罪业。如果是没有学佛的人,他不相信因果,那没有办法。而我们学佛了,相信因果了,要对自己未来生命的前景考虑。属于邪命的工作,马上就要停止,属于正命的工作,才可以继续做下去。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正命,是职业上的修行。所以,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念佛,最重要的还在于生活当中的修行。正精进,是正当的努力。正念、正定,一般修净土法门的人,是通过念佛来培养自己的正念和正定。一个人念佛要相应,就要有前面这些基础:要有正见的基础,正思维的基础,正当的谋生手段的基础。这些基础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太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光是孤立地念一句阿弥陀佛,我想恐怕是念不好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修行是非常重要。 在讲一部经典之前,先要解释一下经题。大家知道,在佛教的经典里,以“经”字命名的,除了大家熟悉的《六祖坛经》以外,一般人总以为所有的经典都是佛陀亲口说的。实际上,从经的内容来看,很多经典并不完全都是佛说的。在《大智度论》里说到“经通五人”,即有五种人说的,都可以称为经典。也就是说,除了佛说,还有佛弟子说、天人说等。像《维摩诘经》的很多内容,是维摩诘居士说的;《地藏经》的很多内容,是地藏菩萨说的;《般若经》的很多内容,是须菩提、舍利弗说的。当然,这些经典的内容,是因为菩萨或声闻弟子们,在证佛所证的基础上,演绎抉择甚深佛法,因而通称为佛法。《佛说十善业道经》纯粹是佛说的,本经的主题思想,那就是十善业道,经题已经告诉我们了。因为一部经典的名称,往往揭示了该经的内容核心所在,指出这部经到底讲什么,具有画龙点晴的意义。比如说《阿弥陀经》,就讲阿弥陀佛创建的西方净土;《地藏菩萨本愿经》,就讲地藏菩萨在因地上的修行和他的愿力;《维摩诘经》,就讲维摩诘的所作所行,通过维摩诘这个人物来表现菩萨道的精神;《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就讲药师如来的东方琉璃净土,讲他的悲心和愿力。同样,学习《十善业道经》,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部经讲的是十善业道。
十善的内容大家很熟悉,一共有十种善行。其中属于身体的行为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上的行为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思想上的行为有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这十种属于善的行为,所以叫十善业。业是行为,道是原理。这部经阐述了十善行为的原理,所以,叫十善业道。
经,又是什么意思呢?经,梵语叫修多罗,翻成中文为“契”。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契理,二是契机。契理,是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说,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跟宇宙人生的真实相符合,是不违背的;契机,佛陀针对众生说法,那么,就必须要众生能够接受。假如法不对机,即使再圆满的教法,也弘扬不出去,没有人会接受的,起不到教化效果的。所以佛陀说法,非常注重契机。我们今天弘扬佛法也是一样,也要讲究契机。假如不契机的话,佛法的弘扬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作为一部佛经,必然还有它的译者。佛经来自于印度,因为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立的,中国的佛经是从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的。翻译《佛说十善业道经》的人,是于阗的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于阗,地名,在今天的新疆。什么叫三藏法师呢?三藏法师,是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三藏法师很了不起的,我们平常修学佛法,能够精通一、两部经论,就很了不起了,而这位法师对佛法的经、律、论三藏都能够精通,可见他的知识非常渊博,智慧很高深。
这位三藏法师名叫实叉难陀。实叉难陀是梵语,这是一种音译。佛经从梵文译成中文有两种翻译形式:一种是音译,还有一种是意译。音译,是根据梵文的音,用中国语言里相似的语音翻过来。像“般若”、“涅槃”等都是音译,还有很多咒语,如《大悲咒》、《楞严咒》等,也都是音译。
另一种形式是意译,根据梵文的意思翻译过来。例如,实叉难陀译成中文是“学喜”。一般的经典,如《弥陀经》、《华严经》等,都是意译。实叉难陀法师,在唐朝的时候来到中国,他翻译的经典很多,除了《十善业道经》,还有《八十华严》、《地藏经》等,对佛教在中国的宏扬影响很大。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如是我闻”,在古德许多经论中,把“如是”解释得很复杂。其实,这两个字也可以解释得很简单。“如是”是如此的意思,指《十善业道经》,“如是”两字是《十善业道经》的代名词。“我闻”的“我”字,指阿难。佛教的经典都由阿难尊者在结集时背诵出,“我闻”是阿难自说“我听说的”。
说到“如是我闻”,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通常一部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己写的,所以有人会问:佛经是不是佛陀亲手撰写的呢?不,佛经是佛陀说的。佛陀灭度以后,弟子们为了使佛法在世间长期流传,召开了佛教史上结集经典的法会。这个法会不是谁都可以参加,只有证得阿罗汉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第一次结集的共有五百阿罗汉,再从五百人中推出两位代表,主持经藏和律藏的结集。诵出经藏的是阿难尊者,诵出律藏的是优波离尊者。阿难,是佛陀的侍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据说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每次听了佛陀说法,都能把当时法会的情景和内容准确无误地记下来。所以在结集经典的法会上,阿难尊者自然坐在上面背诵,其他的阿罗汉坐在下面,听了之后没有异议,那就表示通过了。经典的结集,是通过民主会议记录下来的,足见其可靠性。
佛教的经典,是佛陀灭后弟子们结集的。一部经典,是一次法会的记录。像《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陀在龙宫说法的记录;《般若经》是般若法会的记录;《楞严经》是楞严法会的记录;《楞伽经》是楞伽法会的记录;《法华经》是法华法会的记录;《华严经》是华严法会的记录。所以,每一部经都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一部佛经,不仅有佛陀的言教,同时也包含了佛陀的身教。佛陀是一位觉悟者,是一位智慧者。三业中流露出来的都是佛法,思想里所想的,言行的一举一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乃至法会上的说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属于佛法。所以,当我们打开《金刚经》的时候,一开头出现的景象是佛陀着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回来之后,洗脚打坐。看上去似乎和经的内容没关系,其实,佛法的内涵尽在其中。“如是”另有一层意义是表信。信,是信仰。对一部经典的学习和接受,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证有四个次第:信、解、行、证。第一个是信,要有信仰。信是什么意思呢?信,以心净为性,用一种清净心去接受佛法,不带任何偏见接受佛法。有了信,还要解,不能光停留在信的基础上。佛法跟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在于佛法不但强调信,而且更强调解,信与解是相辅相成的。在信的基础上去学习佛法,就会加深理解,而对佛法的理解加深了,信仰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佛法里有两句话说明信与解的关系。第一句话“有信无智长愚痴”,一个人光有信仰而不重视学习佛法,缺少佛法的正见,就会成为一种糊里糊涂的迷信。第二句话“有智无信增我慢”,当然,这种智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一种世间的聪明,自以为是。有些人把经教当做学术研究,不注重自身的修养,自然我慢越来越重。光有信和解还不行,在信、解的基础上还要修行。修行是深化自己对佛法的理解,理解之后,又可以指导修行。在这信、解、行的基础上,才能最后达到证果,在修行上才能有所体验,有所成就。所以信、解、行、证是修学佛法的次第。
《大智度论》说“信如手”。信,像手一样。大家知道,人类两只手的作用非常大。因为有了两只手,我们才能创造财富。假若没有手,就什么事都不能干了。对佛法的信仰也是这样,因为有了信之后,才能在佛法的指导下修行,才能在修行的实践中改善人生,解脱烦恼。而社会上的一些学者,他们虽然在研究佛学,但是由于缺乏对佛法的信仰,佛法研究了几十年,在现实生活中,烦恼依然存在。这就是对佛法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差别。
“一时”,是那个时候的意思,是举行法会的时间,指佛陀正在宣说佛法的时间。通常讲经都有具体的时间。就像这次西园寺的讲经法会是在1997年3月2日开始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每一部佛经都是“一时”或“尔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为什么呢?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印度人的时间观念很淡薄;二、表示佛法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真理,它应该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空间都是真理,而不是说在某一个时间是真理,而在另一时间里就不是真理了。佛法,是佛陀亲证宇宙人生真相后讲出来的,自然契合于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
“佛在娑竭罗龙宫”,佛是法会的主讲者。梵语佛陀,简称为佛。佛的意思是觉者或智者,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方面的具体涵义。用今天的话说,佛是有智慧的人,是觉悟的人。“娑竭罗龙宫”是佛陀讲《十善业道经》的地点,是这次法会的场所。佛陀此次说法不是在人间,也不在天上,而是在娑竭罗龙宫。佛陀一生的说法,不仅对人间众生,有时也到天上,甚至到海里为龙王说法,可见佛陀的慈悲,他教化的范围是多么的广啊!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介绍参加这次法会的听众。这次法会的听众有两大类型:一是比丘众,二是菩萨众。佛陀这次在龙宫里说法,当然肯定会有龙王。那么,除了比丘之外,就没有比丘尼吗?没有沙弥、没有沙弥尼吗?不一定的。这里声闻众的代表是比丘。佛陀座下的弟子有声闻众和菩萨众。声闻众主要有七众,以比丘为首。在家的有两众,即优婆塞、优婆夷,翻成中国话为近事男和近事女。什么叫近事?亲近三宝,学习佛法,受持三皈五戒在家男女弟子,男的就称为近事男;女的就称为近事女。
在家众受持八戒则成为近住。近住,是接近出家人生活的意思。八戒,是在家居士为了体验出家人的生活而受持的一种戒律。像我这次出访泰国的法身寺,寺中就有三百多位近住女。她们虽然是在家人的身份,但长期住在寺庙,跟出家人生活在一起,体验僧团的生活。这也属于在家众,但她们已接近出家众的生活了。
出家众中分为五众: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是出家的小众。刚出家,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在没有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前,刚出家的、甚至连十戒也没有受的叫形同沙弥。形同沙弥在形象上已经出家了,但是还没有受持戒律;受了十戒之后的叫法同沙弥,就是有法有戒了。佛教里规定,沙弥、沙弥尼年满二十岁受大戒,在没有年满二十岁之前,只能以沙弥的身份住在僧团中,到了二十岁以后可以受大戒,男众受比丘戒,女众受比丘尼戒。
声闻七众中最高的层次是比丘,比丘一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由在家众到出家众,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所受戒律的多少。在家众只受五戒,如果想进一步体验出家生活,就受八戒。刚出家的有十戒,出家的最高层次是比丘,受两百五十条戒。这说明什么道理呢?目标越高,成就就越高,受的戒律就越严格,约束也就相应的越多。参加这次法会的大比丘众有八千人,可见法会是非常壮观的。除了八千大比丘众外,我想还会有很多的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乃至优婆塞、优婆夷。
此外,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缍的简称,汉译觉有情。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具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能让别人觉悟,希望别人觉悟;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经觉悟了。一说到菩萨,人们往往会觉得非常遥远,想到虚空中来无影去无踪的菩萨,想到大殿里泥塑木雕的菩萨。其实,菩萨离我们很近,假如你知道菩萨的定义是什么,你就会发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有菩萨,像雷锋之类的。另外,在佛教徒中,受了菩萨戒便是取得了菩萨的资格。当你受菩萨戒的时候,戒师问你发菩提心了没有?你是不是菩萨?这时候你要承当,说我就是菩萨。所以说到菩萨,有新发心的菩萨,有老菩萨。我们对一些学佛时间比较长的人,尊称为老菩萨。还有大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此相比,那些刚发心行菩萨道的人,只能称为小菩萨了。所以说,每一个人只要发了菩提心,能够用菩萨的道德来要求自己,这个人就可以称为菩萨。
像近代的太虚大师,他就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称我为菩萨。”太虚大师一生的行持,主要以瑜伽菩萨戒为准则,所以他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又如台湾的慈航法师,他也是希望人家称他为菩萨。所以慈航法师的著作,都署名慈航菩萨。这样的菩萨是很现实的。其实,我们学佛拜菩萨的目的是为了向佛、菩萨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菩萨、成为佛。假如一天到晚求佛拜菩萨,而不懂得用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菩萨,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佛。所以学佛拜菩萨,是要以菩萨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一旦受了菩萨戒,那就是菩萨了。摩诃萨,是大的意思,指参加此次法会的都是大菩萨。
这段经文总的介绍了法会的缘起,说明这次法会召开的时间、主讲、听众、处所等因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看成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这段经文解答谁是创世者。古往今来的宗教、哲学都非常关心世界是谁创造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人间的吉凶祸福又是谁决定的?人类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起初归结到神,认为是由神决定的。最早的是多神论,认为世上有很多的神,象风神、雨神、太阳神等,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由神决定,都是神在控制。接着,多神论发展成二神论,认为世间有两类神:一是善神,二是恶神。善神决定人间的善事,恶神决定人间的恶事。再接着,二神论发展成一神论。一神论是目前信仰最多的一神教,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的婆罗门教。当我们翻开基督教的《圣经》,就可以看到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万物。伊斯兰教也认为,世界万物是主安拉在几天之内创造出来的。印度的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由大梵天在几天内创造的,大梵天用不同的部位,创造出了不同等级的人。其实,这种观念中国也有,像盘古开天地的传说,盘古就是一个神话人物,说他创造了天地。这都是有神论的主张。无神论者则认为:世界不是由天神决定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像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无神论者范缜先生就是这样主张的。他写过一篇《神灭论》的文章,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人死如灯灭。至于人生的命运、吉凶祸福,基本上都是偶然的。当时,佛教在南朝非常盛行,人们把佛教归纳为有神论的范畴,所以佛教徒与无神论者展开了一场辩论。当时有一位叫萧子良的人把范缜找去,质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就如同树上的花朵一样,虽然一起开放,但随风吹落,有的花被吹到厅堂上、漂亮的座垫上;有的花却被吹落到粪坑里、草地上。殿下您就象飘落在厅堂上、漂亮座垫上的花;我则是掉在粪坑里的花。范缜把人生看成是一阵风吹着的花瓣,没有什么力量在决定着,完全是偶然的。另外,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中,唯物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物质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物质派生出意识;唯心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精神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精神派生物质。
佛法,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更不赞同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的主张。这段经文基本上反映了佛法对谁是创世者的答案。“尔时世尊告龙王言”,这里正式进入经的内容了。“尔时”,是那个时候。“世尊告龙王言”,“告”,是告诉。这里有八千大比丘,三万二千大菩萨众,为什么佛陀只对龙王,不对别人说法呢?不是的,佛陀说每一部经典都有一个当机者。有的经典以舍利弗为当机者,有的经典以须菩提为当机者。现在我们学习的这部经典,以龙王为当机者。所以,虽然是对龙王说的,但也是对大家说的。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一切众生,这个范围很广,众生的概念用现在的话来说,包括人和一切动物。“众生”是五蕴众缘和合而生的意思。众生,在佛经中,又称为有情。情,是情识,即有感觉的、有情绪的、有思维的称为有情。反之,不能思维的、没有情绪的、没有感觉的称为无情。所以佛法把世界分为两类: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有情,是众生另外的一种称号。“心想异故,造业亦异。”心想,是心里的想法,包括思维、念头。众生因为思维的方式不一样,念头千差万别,“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世界的差别根源是什么?谁决定世界的差别呢?在佛法看来,它既不是神决定的,也不是别的东西决定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在二时课诵中,引用了一首《华严经》中非常著名的偈子,阐明了这种道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说明成佛、菩萨、罗汉、缘觉乃至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都是取决于有情的心念差别。那么,可以这么说,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是由于心念的差别。平常有这样一句话:人心如面。每个人的面孔长得不一样,是因为每一个人心中的想法不一样。所以在《阿含经》里说,“心种种故,色种种”,因为心有种种的差别,所以显现出来的世界才有种种差别。
再从人类社会来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很大。原因是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观念、思想、心念。另外,世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譬如,有的人学佛,有的人不学佛。学佛跟不学佛的差别在哪里呢?因为心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佛法感兴趣,有的人对佛法不感兴趣。同样,在信仰的范围内,有的人信佛教,有的人信基督教,有的人信伊斯兰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每个人的“心想异故”,思维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同样在没有信仰或有信仰的人里边,各种人选择的职业不同,有的人喜欢做生意,有的人喜欢从政,有的人喜欢学术研究,有的人喜欢教学。为什么会有这许多差别呢?理由还是“心想异故”。所以,世界的差别,是根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从心念的差别到世界的差别,需要有业的力量。业,是行为。人们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人们的行为也不一样。有情的行为,佛教把它区分为三种: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无记的行为。一种行为产生了以后,不是结束,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当行为发生了之后,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思维里边,保存到意识中,人的生命在延续过程中积累下许多的经验。所以,一个人当他活到七、八十岁的时候,人生经验就很丰富了。生命是无尽延续的,除了今生今世,还有前生、前生、更前生……生命中有许多经验是无始以来的积累,而这些经验又会影响着未来的生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业力。
业力,是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续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说的业力,简单地说,有善业、恶业两种类型;还有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 业受不受报,有两种情况,即定业和不定业。有一种业是固定的,将来一定要受报的,称为定业。还有一种业是否要受报,或者报轻报重都不一定,那是不定业。判断定业和不定业,可以通过两种情况:一是看你造业的行为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这就属于定业。反之,无意造的业力,譬如无意踩了一个虫,无意伤害了别人,虽然也造下了业,但这种业力是不定业。将来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报,可能报得重,也可能报得轻。
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造了业之后,假若忏悔了,即使是定业,也会变成不定业。相反,假若没有忏悔的话,那就是定业了。这是根据忏悔和不忏悔来区分的。所以,佛教提倡忏悔法门,它能消除业障。一个人造了业之后,只有通过忏悔,就像干了对不起他人的事,只要去道歉、赔不是,人家或许会原谅的。假如原谅,业力也就消除了。如果不原谅,或者你也不去求忏悔,甚至还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自鸣得意,对方就会加深对你的仇视,将来得到的报应就更重了,所以通过忏悔,可以消除业力。 佛教又把业分为共业和不共业。共业和不共业,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果来说明的。由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如大家都生活在苏州,一样的天时,一样的空气污染,刮台风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的遭殃,这就是共业。至于不共业,是个人所能感受到的,譬如个人身体的美丑、强弱,居住的条件好不好,收入高不高,这些都属于不共业。共业取决于共同的行为,或者叫相似的行为,或是利益相关的行为。譬如同在杀猪场工作,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杀猪,有的人杀猪,有的人是财会人员,财会人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为,认为杀猪的罪业,肯定与他没有关系。其实,他也有一份。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动,但每月开工资的时候,他也照样拿一份。那么,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要承担一份。所以,他只要参与了杀猪场的工作,得到了共同的利益,将来感受业力的时候,他是逃脱不了的。有的人在烤鸭馆或烧鸡店工作,他也可能没有直接参与烤鸭烧鸡的具体工作,但由于他参与了烤鸭店或烧鸡店的工作,在领工资发奖金时他也得到一份,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肯定有一份。又比如说,你参加了一个诈骗集团,虽然你没有直接参与诈骗活动,但是诈骗集团也给你了一份利益,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你照样有一份。这些都属于共业。不共业,是自己造的,跟别人没有关系的行为。所以,业力有共业和不共业,由共同的业力招感共同的果报,由不同的业力招感个别的果报。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譬如说交通混乱,喧闹不堪,社会不安定,这都是共业的结果。
我去了三次澳洲,有很深的感触,觉得澳洲的自然环境真好。很少有地震或台风光顾,整个国家都处于风调雨顺中。澳洲的社会环境为什么搞得这么好呢?后来我发现,澳洲人对自然界(包括很微小的动物)有一颗真诚的爱护心,他们不会去伤害动物,乃至一草一木,大自然回馈给澳洲人的环境是安静、平稳。反之,我们不懂得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一天到晚,一会儿在这里开发,一会儿又在那里开发,结果会怎么样呢?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给破坏了,把森林给破坏了。所以今天这里发大水,明天那里刮台风。 业力又分为引业和满业。什么叫引业和满业呢?根据业力招感的果报有总报和别报,引业招感的是总报。在有情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生到天上、人间,或下地狱、做畜生,是由引业决定的。引业牵引我们去投胎,就象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大家知道,卫星上天,必须要有火箭,假如没有火箭,卫星根本就不可能上天。同样,有情的生命生到哪一道中去,要有引业的推动,假若没有业力,生死也就结束了。在《唯识三十论》里有这样两句话:“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前面的业力结束了,新的业力又产生了;新的业力结束了,更新的业力又产生,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断地造业,业力也就没完没了地推动着有情去招感生死果报。所以,只要有业力,就有生死。
满业,作为有情生命来讲,同样是人,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的人长得庄严,有的人长得很丑陋;有的人处境好,有的人处境不好。这就是说,人与人相比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满业的关系。满业,决定有情命运的差别。
有情造了业力,并非马上就能招感果报。根据因缘的不同有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现世就能招感报应,叫现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来生才能受报,叫生报;还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无穷无尽的生,乃至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受报,叫后报;前面讲的有一种不定业,它招感的报应没有一定的时间,就叫不定报。从造业到招感果报,重要的因素是因缘。有情造了业力,就象播下的种子。种子要等待因缘,等待水份、阳光、泥土等条件充足,才能发芽、扎根、长苗、开花、结果。
同样,有情造了业力之后,它也需要等待因缘的充足,业力才能招感果报。因缘什么时候成熟,却没有一定的时间。有的可能马上成熟了,马上就招感果报。像一个人犯了罪,立即被公安局逮捕,那就是现报。而有的人犯罪后,可能公安局一时抓不到他,过了十年、二十年才把他逮捕,那他要十年、二十年后才招感果报。还有些人做了案之后,公安部门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一生没有招感果报,他觉得很得意,知情人也很羡慕他。于是,有的人就会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去干坏事,认为某某人作案没有被公安局破获,他也跟着去作案。其实,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虽然今生报不了,但来生来世总会招感果报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我们造下了善业或恶业,它总会招感果报的,只是受报时间的早晚问题。
“由是,故有诸趣轮转。”由于每个人“造业亦异”,所以才有了“诸趣轮转”。诸趣是指五趣或六趣。五趣指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五趣构成了生命处境和状况的五种类型。在五种类型里,天道的众生要比人道的福报大一些,处境在五趣里是最好的。其次是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叫三恶道,生活条件一道比一道差,地狱道的生活处境是最差的。天道、人道和三恶道合起来叫五趣。那么,五道的差别取决于什么呢?它的根源就是“心想异故”。因为众生的心想不一样,干出了种种善恶业,所以才有“诸趣轮转”。有情的生死轮回主要根源于心念。这样看来,佛教似乎是唯心的,主张心造万物。这是不是就是西方哲学上讲的唯心论呢?不是的。西方哲学唯心论学派所说的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精神实体,作为第一性的存在,它具有永恒不变的内涵,是神的代名词。而佛法所讲的心不具有永恒性。另外,西方哲学所说的心,能派生万物,不从他物所生;佛教说心是缘起的。在《成唯识论》中说到:“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总之,佛教认为:心的存在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心与物是相互依赖地存在。所以,佛教所说的唯心,与西方哲学上的唯心论是不一样的。“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佛陀现在提醒龙王,就叫一声龙王的名字,告诉他,“汝见此会”。什么叫“此会”?是佛陀当时说法的法会。就像这次西园寺讲经,当然,佛陀的说法场面比我们壮观多了!有八千大比丘,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而我们现在只有几百人。参加这次讲经法会的听众,除了大菩萨大比丘之外,还有大海中的“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因为佛陀是在龙宫说法,所以提醒龙王说,你看这次法会,除了大菩萨、大比丘以外,还有鱼、虾、螃蟹、乌龟、鲨鱼、鲸鱼等众生都来听佛陀说法。在咸海中有种种众生,形色种类千差万别,从最高级的生命佛陀,下来是大菩萨、大比丘,到比较低级的生命龙王,都在这次法会上。龙王虽然神通广大,但它属于畜生道。龙王在畜生道里生命层次是比较高的,再下来是鱼、虾之类,真是千差万别。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所有的这一切,都根源于众生的心,首先“心想异故”。因为有情的念头,思维方式不一样,造下了善不善的业力,由此招感不同的果报。有情造业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身业、语业、意业(即行为、语言、思想)。对一般人来说,表达出来,能直接伤害到别人的主要是身业、语业。比如说你骂别人,对方听了会难过。你帮别人做事,对方能得到利益。可是意业就不然,你讨厌别人,恨不得把他杀掉,但你见了人家满脸堆笑,他却不知道你在恨他,甚至认为你对他很好呢。但是,如果是修行有成就人,他的意业就可以直接杀人了。一个有修行的人,他的意念是经过训练的,和一般人不一样。不要说那些高僧大德,古代修行有成就的仙人,或社会上那些练气功的人,有的人练得特别好,练出了特异功能,可以用意念把树枝折断。
在《唯识二十论》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印度,有一位国王,得罪了仙人,仙人起了嗔恨心,一怒之下把国王的城市给毁了。这个仙人靠什么力量呢?靠意念,用他的意念下了一场冰雹,结果整个城市给毁灭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意念具有伤害的力量,一个修行人不可以随意起心动念去伤害别人。“意业所致”,众生的身、语、意业都能产生行为,都能造善和不善的业力。由此可见,世界的差别,是因为心念的差别。心念的差别,又导致了行为的差别。有情行为的差别,又导致了世界的差别。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众生行为的差别,构成了这个世界,包括精神和物质的两个方面。那么,对于心和物质的现象,应该如何看待呢?人类许多痛苦,都是因为对世界不能正确地认识而造成的。由于我们对心物构成的现象世界,不能正确认识,从而产生很多错误的行为、执着、烦恼,所以造成了人生的痛苦。要想摆脱人生的痛苦,首先对世界要正确地透视,树立人生的正见。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前面说过世界是由心造成的,是由心念决定的。那么,心又是个什么东西呢?经中说:“心无色。”物质现象在佛教中叫色,为什么叫色呢?因为人们对物质现象的认识,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通过颜色来认识,一是通过形象来认识。颜色在佛教里叫显色,形象在佛教里叫形色。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颜色和形像,就无法认识物质现象。就像有人问桌子是什么样子?我们首先会告诉他桌子的形状,它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其次告诉他桌子的颜色,是红的还是绿的。通过眼根认识的桌子,主要有这两个方面的特征。
物质称为色。可是心呢?它是无色的,既没有颜色,也没有体积。你们说心是什么颜色?是红色?还是绿色?有的人骂人:那个人的心真黑!其实,这话并非指人的心有黑有红,而是一种形容。心没有颜色,也没有体积,它不是一个固体,所以“不可见取”,心是看不到,也抓不着的。
“但是虚妄诸法集起”。这是佛法对心的一种特有的认识。古代的宗教、哲学说到心,往往跟灵魂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的主体是灵魂。灵魂是一个固体,印度的宗教叫作“我”,就是“神我”;西方的宗教、哲学里称为灵魂。世界上的万物都可以变化,但是灵魂、神我却是不会变化的。而佛法认为,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佛陀在这次法会上告诉我们,“但是虚妄,诸法集起”,心是虚妄的。虚妄,指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从佛法的智慧来透视,都属于虚妄,因为是妄想构成的。所以,世界是妄想的产物。
佛法所说的妄想,跟平常人们所理解的妄想不太一样。平常人们所说的妄想,一般是指不切合实际的,不可行的想法。佛法认为,凡是不能够认识真实的、通达真实的想法,跟真理不相符合的想法,都称为妄想。这个世界是妄想的世界,因为众生的妄想千差万别,所以才造出千差万别的世界。
人类在接触虚妄世界时,产生虚妄的认识。有情的六根,面对六尘,六根就象摄像机一样,把六尘境界摄入到思维中。一个人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心态,构成了思维。思维是什么样的东西呢?思维,其实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思维往往取决于经验,是经验的积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经验,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
在《楞严经》里,把心叫做“前尘影相”,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什么叫前尘影相呢?就是六根认识六尘之后,六尘落下的影子,就构成了我们的经验,再由经验构成了思维。人的经验也会散失。人的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有情生命的延续就象流水一样,一条河的水在流的过程中,会把很多小河的水容纳进来,从而使河水量越来越多。但是,河水在流淌的过程中,又会从其它的地方消失,或因太阳的爆晒而蒸发。同样,生命之河在延续的过程中,随着自身的观念,会扬弃很多东西。假若观念正确的话,会扬弃很多不好的东西,而接收很多好的东西,这样就会使自己的生命得到转依,人格得到提升。假若观念错误,就会扬弃很多好的东西,接收很多不好的东西,这样就会使人格越来越堕落,最后甚至成为蚂蚁、蚊子、苍蝇。所以,生命的可塑性很强,它完全靠我们去塑造,不是固定不变。
一个人学习了佛法之后,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扬弃错误的想法,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生命自然得到净化。相反,如果不学佛法,在错误的观念指导下,干种种坏事,生命就会越来越堕落。所以说,生命是“诸法集起”,是缘起的,是因缘所生的,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它是无始无终的相似相续,所以“毕竟无主,无我我所”,没有一个主宰。你说生命是什么样子啊?没有一定的。一个人在没有学佛之前,他也可能是一个坏人,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可是,有一天他的念头一转过来,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啦,从此成为一个大好人,变成一个大善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快乐的时候和痛苦的时候,好像不是一个人。当一个人由坏人转变成好人的时候,往往也是判若两人,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自己也觉得原来的“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一个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坏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当心情好的时候,他会想我那时怎么会心情那么的不好啊?那个时候的“你”又跑到哪里去了呢?所以,生命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但也不是捉摸不定的,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生命是有缘起的,就看我们怎么样去塑造它,怎样去培养它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生活,那他就会给他的心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他就会活在一个很平静的心态中。反之,如果一天到晚攀缘、妄想、执着,想通过念几句阿弥陀佛使心态得到平静,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在做梦!
所以,想拥有一种良好的心境,就得修行,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面对六尘境界。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观照人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不是固定的东西,但它也不是不可以把握的。心是可以把握的,就看你创造一种什么样的因缘。所以说“毕竟无主”,心是没有主宰的。“无我我所”,这个“我”是哲学术语,不是一般所说的我,它的意思是“常”、“一”、“主宰”不变的意思。常,是永恒的;一,是孤立的;主宰,是自由的支配一切。这三方面的涵义就是“我”。其实,心态并不是这样,心态不是孤立的,心态不能离开条件,不能离开经验。离开了经验,思维将是一片空白。
心态的无常变化,说明这不是常一不变的,所以说无主、无我、无我所。无我,是佛法的特色。佛法与外道最大的区别是无我。外道认为“有我”,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叫“大我”,天神、上帝是大我,它主宰着整个宇宙。一方面叫“小我”,是人的灵魂,它主宰着人生。大我又叫“神我”。佛法用缘起的智慧去观照宇宙人生,发现了既没有什么神在主宰着宇宙,也没有什么灵魂在主宰着有情的生命,所以佛教讲“毕竟无主、无我、无我所”。
“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现在再来看看物质世界,对物质世界应该如何去看待呢?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虽各随业,所现不同”。每一个众生由于业力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所认识的世界以及生命存在的状态,也都不一样。但“实于中无有作者”,就是没有一个创始者,没有一个能够主宰生命的、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
“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所以说一切法,都是不思议的。就是说,一切法都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通常人们想象一切都是实在的,都有一个实在体,这种实在感在人类的生命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执着,像原始人起初不知道做梦是假的,认为做梦也是真的。又像智力没有开发的小孩,看到镜子里的影像,会把它当成是真的。现在的人虽然知道镜子里的影像和梦中的景象不是真实的,但是会把眼前所见的一切如桌子、房子以及地位、财产等等看成是实实在在的。总的来说,人类把世界看得很实在,因为看成是实在的,就会去执着,对世间的一切名利、地位、得失等都很在乎。因为把世间看得很实在,就想到永恒。古代很多帝王就追求长生不老。现在生活得比较好的人,也会拼命地追求健康长寿,并且希望事业永恒,希望人际关系永恒。对这种永恒的认识,跟客观事实真相恰恰相违背。所以在佛教讲的三苦中,有一种行苦,是无常带来的痛苦。无常本来不是苦,无常是宇宙人生的规律,它本来不足以构成痛苦。对一个圣者来说,行苦是不成苦的。但是,凡夫众生对世界不能够正确认识,因为把一切都看成是永恒的,所以,当无常到来的时候,痛苦跟着也就来了,这是一种事与愿违带来的痛苦。
《心经》说“五蕴皆空”,就是要破除人们实有的执着。学佛者要意识到人类认识的缺陷,不要随着自己的感官、感觉去认识世界。所以一切法不可思议,不可以用我们的妄执,不能过分地相信我们自己的妄想,要认识到“自性如幻”。自性,是一种实在体,是永恒,永恒的实在体是不存在的。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从这段经文开始,讲第四个问题,即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的问题。“智者知已”,智者,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跟没有智慧的人差别在哪呢?有智慧的人,是具有洞彻宇宙人生真相能力的人,能够正确地了解人生,正确地了解宇宙。反之,假若没有洞察宇宙人生的能力,虽然有很多的学问,有很多的知识,乃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那只能说你有世间的知识,有生存的技能,有文化修养,而不能说明你是一个智者。所以学习佛法的人,不是为了增长一些文化知识,而是通过学习佛法后,能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知道因果,知道无常,知道现在种了什么样的因,将来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因为知道了无常,就知道人生的一切都不是固定的,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就有能力去规划自己生命未来的前景。要修善业,只有通过修善业之后,才能“以是所生蕴、处、界,皆悉端正,见者无厌”。这就是说,现世种了善业之后,将来才能招感身心世界都是清净庄严的。蕴、处、界是佛教对世界的归纳说明,世界上的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考察其构成元素是由哪些成份组成的?在佛教里有三种简单的归纳方法,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五蕴、六处、六界。
五蕴,主要是对心理的详细分析。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属于心理状态。世间的一切法虽然很多,都不外乎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处,指十二处,即六根六尘。六根,指生理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有情认识世界的六个渠道,主要是通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感觉到的、意识思维到的来认识世界。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的六根。譬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就失去了被眼睛所认识的颜色世界;如果耳聋了,就缺少被耳朵所听的音声世界。六根所认识的世界是六尘。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眼睛见色,耳朵闻声,鼻子嗅气味,舌头尝饮食,身体接触环境,意识思维法尘。
六根对世间的认识就象六个仪器一样。如果仪器精密,对世界的认识就很深刻;如果仪器粗糙,对世界的认识也就很肤浅。学佛修行,是要对这六种“仪器”进行加工,把“仪器”加工好了之后,将来才能够真正地洞察世界的真实。所以六根、六尘包含了能认识的和所认识的世界,由能认识的和所认识的相应,就产生了六识,构成我们的思维世界。
界,是十八界。十八界,指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六根是生理世界,六尘是物理世界,六识是心理世界。整个世界不外乎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我们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认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招感什么样的世界;具有什么样的认识,就能对世界认识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佛教认为主体认识能力的提升和改造,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其实,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皆悉端正,见者无厌”,人类造了善业之后,将来招感清净庄严的世界,大家看了之后喜欢。譬如你长得很庄严,人家见了就生欢喜心。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从这段经文开始,佛陀根据这次法会的现场情况,举例说明业力对人生、对生命的影响。首先举的是佛身。在一切有情生命现象中,佛陀是最庄严的,福德是最大的。平常讲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不可以看见的,法身无相。报身,是佛陀为大菩萨示现的,有八万四千种相好,清净庄严,这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化身、应身,为应化之身,是佛陀为二乘人及凡夫示现的丈六金身,和一般人的形象长得大体一样。但佛陀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好,在人类的相貌中,是最圆满的、最清净的、也是最庄严的。
佛陀为什么长得这么清净庄严呢?“从百千亿福德所生”,佛陀之所以有这样的相貌,那是因为他在三大阿僧祗劫,漫长时间的修行,普渡众生,才获得这样大的福德!佛陀是福智两足尊,福德、智慧都已经达到圆满了。佛经里说佛陀的任何一种相好,都是经过了长时间修行的结果,才招感了“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诸相,是三十二相,佛陀的金身任何一个部位都是无比的庄严,众生见了都生欢喜心。“光明显耀”,佛陀不仅庄严清净,而且还时常放光动地。佛陀放出的光能照得很远很远,比太阳光不知要强多少倍呢!“蔽诸大众”,佛陀放出的光照到大家的身上。“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梵王,是色界二禅天的天主,叫大自在天、大梵天。印度人认为:大梵王是人世间最高的神,他的福报很大,人的命运都是由他决定的。梵王能放出具大的光明,但佛陀一放光,即使有无量亿梵王身上放出的光都不见了。
中国佛教里有一个故事:说唐朝的道宣律师在终南山里修行,由于持戒很严,感得天人送供,他自己是不煮饭的,到吃饭的时候,天人就主动地把饭送来。有一天,唯识宗的祖师窥基去看道宣律师,道宣律师留窥基大师住一宿。到吃饭的时候,天人没有来送供。道宣律师想,本来想请窥基大师吃天人送来的饭,怎么今天天人不来送供呢?道宣律师感到很奇怪。窥基大师住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到了中午,天人又来送供,道宣律师就问天人,您昨天怎么没来送供?天人回答说,昨天由于白茫茫的光明太大了,怎么也找不到路,所以没来送供。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暂且不去追究,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大的光明能掩蔽小的光明。“其有瞻仰如来者,莫不目眩”,只要看到如来光明的人,都会感觉到如来光明的殊胜。
“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现在再看一看诸大菩萨,像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这些大菩萨,他们在福德和地位上,已经接近佛了,但是比起佛陀来,他们还是要差一点。这些大菩萨虽然比不上佛,但在福德方面也是非常圆满。如果说佛陀的功德象十五的月亮一样圆满,这些大菩萨就象十三、十四的月亮一样,比起十五的月光当然要暗一点。这些大菩萨都长得“妙色严净”,也是十分清净庄严。为什么会长得清净庄严呢?是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呢?不是的。“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这些大菩萨也是由于过去修集善业的缘故。当然,这里说到善业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不仅仅指的是十善业。佛法所有的修行,五乘所修的法门,从十善到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大慈大悲,所有的一切都称为善业。大菩萨们由于修各种各样的善业,所以,才成就了福德庄严。
“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看完了菩萨,再转过来看看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也很有威德,那些天人、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达婆、紧那罗、摩睺罗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福德威势呢?也是因为他们在过去生种了善因,通过修布施、修禅定,种下了各种各样的福德,所以他们的福德威势都很大。比起一般的众生,他们的福报显然要大得多了,但这些福报并不是上帝决定的,而是他们在过去生修善业招感的。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再看看海里这些众生,鲸鱼、鲨鱼、螃蟹、乌龟、蛤蟆等等,这些众生比起天龙八部又差多了;再和佛菩萨的威德庄严相比,那就简直差得太远了。这些众生“形色粗鄙”长得很难看,“或大或小”,有的长得很大,有的长得很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它们心里的念头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造的业力也不一样。由于众生造下各种各样的不善业,所以才堕落到三恶道中。“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通过对前面的观察之后,看到佛菩萨的相好庄严,看到天龙八部的威德,我们应该深思一下,希望自己的未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那么,现在就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念,造什么样的业力。
我想佛陀讲经的法会跟这次法会一样。这次讲经法会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家的、出家的。就在家众而言,每一个人的生活处境都不一样,福报也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千差万别呢?其实也就是业力不同。所以我们要记住:各有因缘。希望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结果,现在就要种什么样的因。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所以佛陀说“是故随业,各自受报”,随着过去各种不同的业力,现在接受不同的人生结果。
“汝今常应如是修学”,这是佛陀劝勉我们每一位众生的话,要“如是修学”,要明白因果道理,要修善业。“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也要让一切众生都知道因果的道理,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盲目地去追求些什么。“修习善业”,了达因果的前提就是修习善业。所以这里的善业,不仅仅指十善,而是泛指佛法里的一切修行都属于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对因果的道理要深信不疑。很多人都说相信因果,但是他们对因果的信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如果把相信因果的程度订十分为满分,那我们问一问自己,相信因果的程度有几分?是二分、是三分、是五分、是八分、还是十分?日常法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录音带中讲到知、量、次第。对佛法任何一种道理的信仰,是否都应该问一问,这种信仰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你说我懂得因果,我懂得缘起,我也懂得无常,我也懂得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烦恼还是依然如故。当我在干坏事的时候还是干得挺带劲的,你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佛法的道理在相信的量上太浅了,而这种量要通过积累,通过体验,它才会深化。假若没有积累,只是随便听人家讲讲因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支配自己的还是故有的观念,而不是佛法的因果,没有把佛法变成自己的观念,没有深信不疑,那么,佛法怎么可能在我们的生命中产生作用呢?!所以说,对佛法任何一种道理的信仰都涉及到深度的问题。为什么要多闻?原因就在这里,多闻具足,多闻薰习,才能深化我们对佛法的认识,才能达到“正见不动”的程度。
“勿复堕在断常见中”,是指不要堕在断见和常见中。断见,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因果,干过善事或恶事,干过就没有了。常见,认为什么东西都是永恒的,人永远是人,猪永远是猪。这都是错误的。学习佛法,对因果的相信,是要把因果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来认识,这是一种辩证的因果观,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因果观。像宿命论者的因果观就是一种常见,一种形而上学的因果观。
“于诸福田,欢喜敬养”。知道了因果之后,就要喜欢种福田。福田有三种:一种是敬田,是对三宝的恭敬布施供养;一种是恩田,是对自己有恩的人的供养,像对父母的供养,从这里我们也能得到极大的福报;一种是悲田,悲田是我们悲悯、慈悲的对象,像社会上那些贫穷的人,要去同情他们,帮助他们,这是从悲心中培植福田。“欢喜敬养”,是要我们喜欢做这三方面的事情。
“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如果这样做了之后,就会增长福报、威德,也能像佛菩萨一样,能够得到世间人的尊重。
通过以上经文的学习,我们基本上了解了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认识到佛法与世间外道所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佛教讲缘起因果。佛法因果观的核心是业报轮回理论,业力学说是佛教的特色。佛教的业力学说跟其他宗教的神创说相比,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点,业力学说告诉我们,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自力而非他力。人生的命运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不是由外在的力量──神决定的,也不受神的支配。
第二点,在业力面前,人人平等。神教则认为,神创造了人,人与人的差别是天生的。像基督教就认为,有一些人是上帝的选民,而另一些人则是上帝的弃民,如果一个人是选民,就能得到上帝的特殊照顾;如果是弃民的话,就得不到上帝的特殊照顾。又像印度的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个种姓,就是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这四种姓天生就存在着差别。但在佛法看来,人没有天生的差别,人都是一样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决定。人生的一切现实,都是暂时的。你今天有地位还是没有地位,都是暂时的,无常变化的。也就是说,今天你很有地位,明天也有可能就会失去。今天你很有钱,明天也可能就没有了。这些都是没有一定的。
第三点,前途是光明的而不是绝望的。从业力的角度来看,众生随着自己的业力,未来前景总是光明的。为什么说是光明的呢?假若我们相信因果的话,我们就造善业,造了善业之后,就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而神教却认为,一个人做了善事之后,就会永远升到天堂;如果做了恶事之后,就会被打入地狱里去,一旦被打入地狱之后,他就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可是,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生天堂也好,下地狱也好,其实,这也都是暂时的。因为下地狱道的人,他的罪业一旦结束了,将来还有出头的日子,将来只要肯作善业,照样可以生天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解脱生死。所以一个人的前途不是一锤定音的。
第四点,善恶有报,勿用怀疑。从因果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无论是干好事或者是干坏事,都会有报应的,只是时间早和晚的问题。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既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菩萨有一法”,指修菩萨道的人,或者学佛的人,应该知道有这样一个法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法门?修这个法门又有什么好处呢?
“能断一切诸恶道苦”。通过这个法门的修行,就能永远地断除诸恶道苦。所谓诸恶道,是指三恶道。佛教里讲,有情的生存处境主要有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属于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属于三恶道。之所以把这三道称为三恶道,一个原因是众生造了恶业,堕落到恶道里面去;另一个原因是三恶道的环境非常险恶。有这两方面的原因,所以称为三恶道。如果我们能够修习“一法”,就能断除恶道之苦。到底修行哪“一法”呢?
“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就是无论昼夜都能够常常地念,念就是思惟。思惟什么呢?要“观察善法”。在学佛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非常重要,要特别地注意,就是对念头的把握。前面已经讲过了,世间的差别,人生的差别以及众生流转生死的过程,都有一个根源,这个根源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讲过的“心想异故”。心想,是一种思惟,一种念头。由于众生在念头上的差别,才导致了众生在世间处境上的差别。这个处境差别的根源就是众生的心念。可见善恶业报、凡圣之别就在心念的差别。
世间人的心念是千差万别的,一天到晚都在念些什么东西呢?一般人都在想色、声、香、味、触、法、吃、穿、住,以及妻子、儿女、名利、钱财、得失、是非等等──我们如果观察一下自己的念头,就会发现一天到晚都在这些方面打转。学佛,就是要训练自己的念头,修理自己的念头,把握自己的念头,改造自己的念头。佛与众生之间的差别,就在念头上的差别。《六祖坛经》说:“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迷与悟的一念上,假若念头处于迷的状态,就是众生。念头已经觉悟了,那么就是佛。
通常有这样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把屠刀手中的放下了呢?其实并不是放下手中的屠刀,而是把杀心恶念放下。把恶念转成善念,把杀心改变成慈悲心,当下这一念心就是佛。所以成佛和当众生看起来似乎很悬殊,其实也并不悬殊,主要是念头上的改变。可见修行的关键是要把握念头。念佛修行,为什么要保持这一念佛号?念佛的目的主要也是训练散乱的念头,而不是一天到晚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来救我。不是这样的,而是通过这一句佛号来训练自己的念头,把念头专注在一句佛号上。正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续”,这样贪瞋痴就无机可乘,没有机会困扰你了。一旦妄想烦恼息灭之后,智慧自然显现出来,所以念佛是为了树立正念。
在佛经里,对在家居士还提倡六念法门的修行。六念法门是:一要念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庄严,高山仰止,以佛陀作为自己的榜样,时时想着佛的功德,这样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向佛看齐。二要念法,常常思念无常、因果的道理,能够用无常、因果的观念去观照人生。三要念僧,常思念贤圣僧的修行、道德,目的在于见贤思齐。四要念戒,经常想着戒律来对照自己,看是否犯戒。五要念施,念布施,时时处处都要生起慈悲心、布施心去帮助别人。六要念天,思念天人为什么会生天的道理?要知道这种生天的因果,止恶行善。
修六念法门乃至六度、四摄等,主要为了把握念头,把念头安住在正见上。只有这样,学佛才能相应。假如把念头安住在无明上,让烦恼、贪、嗔、痴去支配自己的念头,那么就会造下许许多多的恶业。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常念思维,观察善法”,并且要“令诸善法,念念增长”。让善的念头,越来越强大,才能使自己生命中的贪嗔痴啊、烦恼啊、各种欲望啊、各种情绪啊,这些力量越来越小,进而达到改造自己生命的目的。
“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要在“令诸善法,念念增长”的过程中,不允许有分毫不善的念头掺杂进去。那么,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念头,比如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看看自己到底会出现哪些念头?有多少与贪、嗔、痴等烦恼相应,有多少与戒、定、慧、慈、悲、喜、舍等善法相应。如果能经常观察自己的念头,通过这样长期的修行和训练之后,每一个念就都能够与佛法相应了,修习的善念,念念增长、念念相续,那么,困扰我们的那些不善念头,就没有机会活动了,自然会达到“不容毫分,不善间杂”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修行,久而久之,就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因为,善的念头一旦念念相续,恶的念头自然也就息灭了、降伏了。一旦把这些不善的念头清除之后,善法就能圆满了。“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这样,就能亲近诸佛菩萨及其他的圣众。
上面讲了半天善法。那么,善法到底指的是什么?这段经文就给善法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以此法,以为根本。”所谓善法,主要是从它的结果来说的,看它能招感什么样的果报,以此来判断这个行为是属于善的,还是属于恶的。这就是说,善法引起的行为能够使你来世继续做人,或者升天,或者能够成就声闻菩提──证得阿罗汉果,或者能够成就独觉菩提──证得辟支佛果,或者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最终成佛。换句话说,所谓善法,就是能够成就三乘果位及人天乘果报的一种法。反之,能够驱使我们将来堕落到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法,就叫恶法。善恶的定义是从它引起的结果来判断的。
《成唯识论》对善法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它说善法“能益此世、他世”。这是从眼前利益及长远利益来衡量善恶的标准。善的行为不仅对现在有好处,同时对未来也有利益,这样的法就叫善法。有的行为对现在有好处,而对未来没有好处,这不可以称为善法。譬如,饱餐一顿美味佳餚,吃的时候有好处,觉得很开心,但吃完了,也就完了。像这样对现在有好处,而对未来没有好处的法不可以称为善法。善法要从两世来理解。像布施是善法,当一个人布施的时候很乐意、很欢喜,社会舆论也对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给予赞叹。这种布施的行为,不但对今生有好处,而且也为他未来世的生命带来良好的结果,诸如此类的法,就是善法。那么,善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此法既是十善业道。”由于讲的这部经典叫《十善业道经》,所以这段经文所说的善法主要是指十善业道。但是,大家要注意,并不是说除了十善业以外,其他的就不是善法。像前面讲的四谛、普贤十大愿王、六度、四摄、四无量,这些都属于善法。也就是说,凡是能跟佛果相应的一切行为,跟修行、解脱相应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善法。但是,我们现在讲的是《十善业道经》,所以这里所说的善法主要针对十善业道而言。
“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到底是哪十种呢?就是“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这里最要紧的是“永离”两个字,要做到“永离”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人要做到永远不杀生,永远不邪淫,永远不妄语,我看恐怕要成佛或证到圣果的人才能做得到。对于一般人来说,恐怕难以做到。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地产生一些不善的行为。那么,要把十善行做得非常的清净,自然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难而进,能做多少算多少。因为十善行为是学佛的基本德行。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这段经文讲的是不杀生。在讲到不杀生的利益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杀生。有很多人对杀生的含义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在社会上,对杀生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说,这些动物如牛马猪羊,它们天生该就是给人吃的,人就应该吃这些东西;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你们学佛的人既然吃素,不杀生,蔬菜也是有生命的啊?你们吃蔬菜,这不也是杀生吗?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牛马猪羊和人一样,都是六道众生,只是生命的层次比人低级一些。一个人如果在现世不好好修行,来生也会堕落到畜生道的,怎能说牛马猪羊天生就是给人吃的呢?!
那么,佛教对杀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在佛教里,把动物叫作有情。有情意谓有感觉、有思惟、有感觉的动物。如人有思维、有感情、有记忆力,属于高级动物。那些有记忆、有神经、有感觉的动物,它能感觉到冷热、疼痛,如蚂蚁之类的,属于低级动物。无论是高级动物还是低级动物,都是我们不能杀生的范围。再像蔬菜之类的植物,既没有感觉,也不知疼痛。属于无情生命的范围。《荀子·非相篇》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而且有义,最为天下贵也。”所以,吃素属于不杀生范围。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就是学佛的人是否一定要吃素呢?有的人觉得学佛吃素难以做到?这是在家居士会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当然,吃素是不杀生的最好表现,吃素也体现了学佛者平等慈悲的胸怀。因为一个人吃素了,自然也就不会涉及到杀生。但是作为在家居士来说,有的人如果没有条件吃素,吃荤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吃三净肉。佛教所说的三净肉,是不见为你杀,不闻为你杀,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是为你杀,在这种情况下,吃这种肉也不算是杀生。
在日常生活中,学佛的人还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杀生,那么家里要不要搞卫生?譬如,厨房里有很多蟑螂、蚂蚁,如果搞卫生伤害了小虫怎么办呢?因为搞卫生,肯定会伤害到微小的生命。佛陀在世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比丘们就请示佛陀,佛陀回答说:“卫生当然要搞,但在搞卫生的时候,要尽量地小心,不要伤害到这些生命。”你们搞居室清洁卫生的时候,不要用“必扑”之类的灭虫剂往虫的身上喷,如果往虫的身上喷,那就是杀生了。假若不是故意的,无意中害死一两只虫也不算犯杀生戒。当你发现在搞卫生时误杀了虫,就要马上生起一种忏悔的心,生起一种自责的心,并要为它念佛,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给它,祝它早日解脱恶道之苦。只要你本着这样一种心情,这样的误杀也是没有关系的。
也许有人还会问:如果不杀生,那街道上让我们除四害怎么办呢?象蟑螂、蚊子、苍蝇、老鼠这些生命能不能杀呢?因为它们是害虫,有的人认为就应该杀。其实,这种观点也不对,所谓的害虫与不害虫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它们确实是害虫;反过来,相对它们而言,人岂非具有更大的危害?假如从它们的角度来看,一定也会觉得人类是害虫。所以,我们要有慈悲心,避免杀生。也就是说,应该以预防为主,少造杀生之业。对一切众生要有爱护之心,要有慈悲心,我们持不杀生戒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慈悲心。我们爱护一切生命,是在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心态,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现在再来看看杀生的定义。杀生,是用恶心断除有情的生命。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就构成杀业:1、故意杀生。故意地去杀害众生,而不是误杀。2、杀他有情。你在杀其它的有情,而不是杀你自己。3、明知故犯。你也知道这是蚂蚁、蟑螂、老鼠等,他们也像人一样,有自我保护意识,贪生怕死。我们不顾及怜悯它们,反而有意地去伤害它们。4、制造杀生用具。有意识地做杀生工具,如杀生用的笼子、猎枪、捕鱼网、钓鱼钩之类的工具。又如事先挖好陷井,暗算杀害动物;或有预谋起心杀害一个人而准备谋杀的工具。现在这里讲的是永离上述杀生的种种行为。假若能够不杀生的话,我们就能够成就十种离开烦恼而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结果。 第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喜欢杀生的人,无论是人或动物都害怕他。试想如果碰上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你们害怕不害怕?肯定会害怕的。同样,因为人对动物有伤害心,动物见了人才害怕。因此,当你在路上碰到一只鸟,它会赶紧飞走,看到其他的动物也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人太坏了,总是杀害它们的同胞,因而给他们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人,都是他们的敌人。当然,有些地方,像我去过的澳洲、欧洲等地,这些国家的公民普遍有保护动物的意识。在街道上、广场上,鸽子、海鸥成群结队,自由的飞翔,悠闲的散步,与游人嬉戏。有时会飞落在我们游客的头上、肩膀上,人与动物相处,亲密无间,其乐融融。
不杀生是无畏施,能给人或动物安全、不害怕的感觉。佛教认为持五戒是五大施。因为持不杀生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你伤害他;持不偷盗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他的东西被你偷走;持不邪淫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他的妻子被你强暴,或丈夫爱上你了;持不妄语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会被你欺骗;持不饮酒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他交了一位不讲信誉的酒肉朋友。所以,持戒不仅是消极的止恶,同时也是积极地布施,是一种无畏的布施。
第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杀生的人缺乏慈悲心,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他人或动物,竟然忍心杀死他(它),可以想见他的残酷。尤其人或动物死前的那种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稍微具有同情心或怜悯心的人,一定无法下手。奇怪的是,这世界有些人以杀人或杀动物为快乐,像书中记载的酷吃、日本鬼子在南京的大屠杀等,这些人都充满着嗔恨心、恼害心。反之,不杀生的人,天性中一定很善良,他们即使看到人或动物自然死亡,都会伤心落泪,更何况亲手去杀伤众生呢?这种人看到人或动物身上发生任何不幸的事,都会生起慈悲同情之心。
第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人性中具有的各种习惯性格,并非天生就有,其实都是后天养成的。就如爱杀生的人,嗔恨心特别重,对众生缺乏同情心、包容心、忍耐心,一旦有人惹到他,就想报复,终日生活在愤恨恼害当中,对什么都不满。这样就会使得他嗔恨心越来越大。这种嗔恨心一旦发展到极至,这个人来生就会转生为蛇蝎,不仅心上有毒,身上也会产生毒液。所以动物的毒性,便是嗔恨心的结晶。一个嗔恚心重的人,他的相貌也会变得很凶恶难看。我看那些捕蛇打猎的人,他们的相貌十有九个,都长得很凶。反之,不杀生的人,慈悲心不断增强,嗔恨心自然越来越少,乃至彻底地断除嗔恨心。
第四,“身常无病”。杀生的人,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多病。原因是杀生的行为,使动物痛苦不堪。相应地种下这种因的人,在未来生命中,除了招感短命果报,还有体弱多病的余报。相反,不杀生的人,将来的果报自然是健康,因为他让别人或动物健康地活着。
第五,“寿命长远”。杀生的人断众生的命根,使他人或动物不能活到天年,就命丧黄泉,短命而死。与此相应,杀生的人将来也要招感短命的果报。反之,不杀生的人,慈悲一切众生,爱护生命,自然获得长寿。中国有一句话说:仁者寿,就是这个道理。
在譬喻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五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有位证得宿命通的老和尚,以神通观察他的小沙弥,寿命只剩下七天了。他心里想,如果小沙弥死在寺院里,其父母怪罪下来,以为是我照顾不周,还是让他死在家里吧。于是老和尚就对小沙弥说:你的双亲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看望他们,过一个星期后再来。小沙弥高兴地辞别师父,蹦蹦跳跳的回家去。小沙弥走在路上,看到小溪涧中有一大堆蚂蚁被困在大水中,善良的小沙弥就捡了一根小木棒架在上面,把蚂蚁从水中引渡出来,使千万只蚂蚁得以安全脱险。小沙弥回家过了一个星期,第八天回到寺院,师父见到小沙弥能够活着回来,感到很奇怪,就入定观察,才知道小沙弥因为救蚂蚁而延长了寿命。这是护生长寿的一个典型例子。
第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非人,指天龙八部。在宇宙中,除了人类肉眼所见到的动物之外,冥冥之中还生活着许多高级的生灵。如天龙八部,他们就如世间的侠客一样,时常喜欢干一些赏善罚恶的事,对世间上道德高尚、心地善良、广行善事的人,他们会在暗中保护着。《长阿含经》卷二十说:“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
第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杀生的人,时常都会担惊受怕,你看那些杀人的凶手,白天心惊胆战,坐立不安,夜晚恶梦缠绕,一天到晚内心处在不安宁中。与此相反,不杀生的人心里没有负担,问心无愧,活得坦然,晚上睡得好,白天吃得香。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第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杀生是在结怨,无论被你杀的人或动物,必然都会和你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在人类社会中,有些国家或民族,世世代代不断地发生战争,原因是因为怨怨相报,没完没了。杀动物也是一样,被杀的那些牛、羊、猪、鸡等,它们不会温顺地伸长脖子等死,总是强烈反抗,拼命挣扎,在极度的嗔恨心中死去,那么这些众生与杀生者必然结下仇恨。所以,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一见钟情”之外,还有“仇敌相见,格外眼红”。如果不杀生就不会结下怨仇,不但现世不能结怨,而且还能化解宿世结下的怨仇。
第九,“无恶道怖”。杀生的人将来要堕三恶道,遭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反之,不杀生的人,就不会有堕落三恶道的恐怖。
第十,“命终生天”。死了之后,能生到欲界天的天堂去享福。不杀生的人,不论是对自身的修养,还是从现身的处境,以及未来生命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如果我们把修十善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那成佛时所招感的果报是“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就是想活多长时间,就能够活多长时间。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这段经文讲不偷盗的十种利益。偷盗,又叫不与取,指凡是人家没有给的东西,我们把它占为己有了,都是属于偷盗的行为。凡以骗取、窃取、强夺、霸占、吞没、坑、蒙、拐、骗等各种手段占有他人的财物,都是偷盗的行为。
造成偷盗的业力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1、故意起盗心,有心要盗,而不是无心。2、属于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的东西,假如是自己的东西,就谈不上偷盗了。3、知道是别人的东西。有时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时间一长,结果忘了,误以为是自己的,这样即使拿了别人的东西也不算偷。我们现在所说的偷盗,必须知道这个东西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也不是把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来想,然后再去拿,这是自欺欺人的伎俩。4、预先有盗窃的动机和准备,比如作案计划,行动纲领。5、不是误取。具备了以上五条,偷盗的罪名就成立了,偷盗的业力也就形成了。一个人如果不偷盗,就能够得到“十种可保信法”,什么叫可保信法呢?就是可靠的人生结果。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世界上拥有财富的人很多,然而拥有财富要能够保有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看有许多穷人,他们曾经富甲天下,后来才穷困潦倒,甚至沦为乞丐。原因是什么呢?当你占有财富时,财富并非就是属于你所有的,佛经上说财富属五家所有:一是国王。像古代的国王,依仗政府势力能把一个人的财富没收掉。二是盗贼。贼,那些大盗小偷,黑社会性质的团伙,都属于贼的范畴。这些家伙一旦看上你的财富,那可就麻烦了,轻则给你放放血,让你损失一定的财富,重则你的身家性命,都要赔上。三是水灾。四是火灾。水灾和火灾会把一个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在眨眼之间化为乌有。五是不肖子孙。有的人费尽心机,用不正当的手段,积累了很多财富,结果子孙后代,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吃喝嫖赌,很快得把祖辈们留下的财产花得精光。所以,现在美国许多富豪,都不愿意给子孙留下太多的财富,认为那样会害了他们。反之不偷盗的人,未来生命中会拥有很多的财富,在你一生中都能安全享有它,不会出现任何意外的变故。
“二、多人爱念”,一个人之所以被人喜欢,那是因为亲情或爱情的关系,而要让社会大众都喜欢你,这就需要你拥有比较好的人品。尤其对于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更是如此,试问有谁愿意和小偷做朋友呢?有谁喜欢当小偷的人呢?除非是菩萨出于慈悲心,要摄受他。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没有什么人愿意这样做的。相反,不偷盗的人,为人诚实,大家自然都会喜欢他。
“三、人不欺负”。偷盗的人,名声不好,大家都轻视他,舍弃他,不会被社会所容纳。一个有偷盗历史的人,想找一份工作显得非常困难,因为没有人会信任他,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接纳他。不偷盗的人,则受人尊敬,不会被人轻视。
“四、十方赞美”。现在的社会虽然不正之风盛行,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人类的良知,并没有彻底丧失,人类心中还存有一种无形的道德准则,以此去评判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偷盗的人,人们都瞧不起他,臭名昭著,谁也不会说他的好话。不偷盗的人诚实可靠,人人都会赞美他。
“五、不忧损害”。一个人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赚钱,他就不必担忧害怕,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财富,正所谓:“不干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反之,靠坑蒙拐骗发家的人,他会受到良心的遣责,他要担心他的不正当行为被人发现,而被追回财物;他害怕别人报复他,他还有坐牢的恐惧。
“六、善名流布”。名,虽然是不真实的东西,但一个人名声的好坏却直接关系到他的人生幸福。一个人有良好的名声,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恭敬爱戴;名,同时也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利益。偷盗的人恶名流布,不偷盗的人则美名远播。
“七、处众无畏”。偷盗的人做贼心虚,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内心有愧,害怕被别人发现,心情常常处于忐忑不安的状态之中。反之,不偷盗的人,因为没有做过亏心事,任何情况下都能活得坦然,心安理得。
“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财,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延续、身体的健康、生活环境的优越以及辩才诸方面的问题。财,是财富,人在世间上的生存,应有一定的财富。命,生命。人有了财富,才能保证生命的延续。色力,身体健康状况,由财富的资养,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安乐,也是建立在财富上,有了一定的财富,才有安乐的生活可言。辩才,雄辩滔滔,这也离不开财富所提供的营养。当我们损坏他人财富时,我们也就损坏他人这一切了。所以,偷盗的人,将来的果报是财富、生命、健康、安乐、辩才都要受到影响。反之,不偷盗的人,他的财富、生命、健康、安乐、辩才能得到保障。
“九、常怀施意”。人格中的每一种特征都是长期修养成的。人的行为自有他的一贯性。偷盗的人,不偷别人的财物就算不错了,怎么还会去布施人家财物呢!反之,不偷盗的人,多数还会有布施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培养出慈悲心,形成布施的习惯,只要有机会,随时都会把钱财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
“十、命终生天”。修布施、持戒的功德,死后会往生到欲界天上,享受天人的福报。
不偷盗的人,会得到以上十种现生和来世的利益。“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如果把不偷盗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也就是说,发菩提心,持不偷盗行,将来成佛的时候,就能证得清净大菩提智。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所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争。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皈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这段经文讲成佛的途径。要想成佛,先得修菩萨道,修习菩萨道的法门,便是修六度。这一部分讲六度,说明在菩萨修六度法门中,十善道的基础依然很重要。 六度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一种施舍。布施,也叫舍,就是舍弃。布施的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财富上的布施,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人家缺吃少穿,我们有能力就应该布施给他,就像有此地方发生大水灾,此时我们应该把家里多余的吃的、穿的拿出来,支援灾民。如果有多余的房子,可以借给或送给没有房子的人住,这些是外财施。对一般人来说,能做到外财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至于内财施,那就更难了。所谓的内财,就是我们的身体。内财施,把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布施出去。人家要眼睛,你能不能把你的眼睛布施给他?人家要你的手,你能不能把你的手布施给他?这个内财施只有菩萨才能做得到,甚至要地上的菩萨才能做得到。对于我们一般的凡夫来说,要做到内财施是非常困难的。而外财施,我们学佛的人,甚至不学佛的人,只要有一定的慈悲心、怜悯心或同情心,只要不是很吝啬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如果我们有很多的钱,可以用钱来布施;如果没有很多的钱,我们可以随喜,五块十块都可以布施。实际上,在现实中可以布施的途径有很多,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微笑,用欢喜心去对待别人,这叫欢喜布施;有的时候人家很苦恼,需要找一个人诉诉苦,你如果有耐心听他诉苦,这叫耐心布施;还有在街上排队买票,或在路上行走,人家有急事,你能让他先买或先行一步,为他提供个方便,这叫方便布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修布施。
法施,用佛法去开导他人,解脱他的人生痛苦;或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法施的意义、作用、功德要比财布施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财施的作用是有限的,法施的作用是无限的。就像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他十块钱,或一百块钱,甚至一千块,一万块,即使再多的钱,也会有用完的时候。如果传授给他一项谋生的技术,他就可以终身受用了。如果我们用佛法去开导人家,使他明白因果道理,免受三途之苦,这个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法施比财施的作用要大。
什么是无畏施呢?无畏施就是持五戒。当我们不杀生的时候,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杀了。我们不偷盗,别人就不必时时刻刻提防着我们。我们不邪淫,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强暴他的妻子。我们不妄语,别人就不必害怕被我们坑蒙拐骗。我们不饮酒,别人就不怕我们会佯装酒醉地胡搅蛮缠。
我们修布施,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每一个人都会有贪心,有吝啬心。对治悭贪和吝啬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布施。
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对财物的贪着就会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经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贪着心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而一个贪着非常重的人,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
第三,布施可以增长我们的福德。一个人的福德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布施,种福田,才能在未来的生命里得到福德。
第四,布施可以使我们把今世的财富带到来世。由于人的生命是无常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很多人就在今生今世醉生梦死,有钱就胡花,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惟恐一旦死了,自己的财富一文也带不走。不过,我今天可以告诉有钱人带走钱财的决窍,这个诀窍就是布施。布施就像做生意的人进行投资一样,会投资的人,他用钱赚钱,钱就会越赚越多。不会投资的人,一有钱就拚命地花,结果坐吃山空。会布施的人也是这样,因为一个人一生的福报是非常有限的,他这一生有多少福报,跟他前生种下的业力相关。假若不会布施,这些福报就象银行里的存款一样,用完就没有了,所以有的人前半生很富有,到后半生就穷困潦倒了。还有的人他可以活到80岁,但是由于没有福报,到40多岁就因饥饿而死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修布施,广种福田。
既然修布施有好处,我们就应该广修布施。布施如救火,刻不容缓。《大智度论》里讲了一则故事:有一大户人家失火了,火势很大,想扑是扑不灭的,在这种情况下,愚痴的人会拚命的救火,结果火没有扑灭,房屋和财产全部化为灰烬。而有智慧的人,不会急于拼命救火。他会赶快把贵重的金、银财宝搬出,至于那些不太值钱的东西烧掉就烧掉吧!把损失挽回到最小的限度之内。布施如同救火,因为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到无常规律地支配,无常的火在不停地在烧着,无常的风在不停地在吹着。
生命无常,人的生命过了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靠近了一天,而且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生命随时随地都有死的可能,一口气不来,虽有家财万贯,死时还是两手空空,一分钱也带不走。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乘我们还健康,乘我们还有多余的财物,赶快修布施,赶快去救济穷人,赶快去孝敬父母,赶快去恭敬三宝。把这些财物尽量拿出去做好事,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才不会被冻死饿死。与此相反,那些愚痴的人,由于没有智慧,只知道自己享受,有钱就没有节制地乱花,就像有些暴发户一样,有了钱之后,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用了,甚至有吃一顿饭竟然挥霍了二、三十万块钱,结果是暴富暴穷。所以一个人赚钱是靠能力,靠机遇,靠福报。而一个人花钱却要凭智慧,有智慧的人才会懂得花钱。
在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里,虽然讲了四摄、四无量、三十七道品,其中唯有对布施与十善业的关系介绍得最详细,可见布施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经文说:“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所害。”这时,世尊告诉龙王说,如果有行菩萨道的人,能够通过不杀生赚来的钱修布施的话,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也就是说他很有钱,同时寿命也很长,不会短命而死。与此相反,如果有人通过杀生来修布施,像杀鸡、杀猪、杀牛、杀羊、谋财害命等,也就是靠杀生作为职业,求得财富,然后拿出一小部分去作慈善事业。那么,有人会问,这种布施到底有没有功德呢?将来招感什么样的果报呢?
一个人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只要他修了布施,都是有功德的,都会招感果报的。但是,问题就出在他是通过杀生而赚来的钱修的布施,他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很有钱,很富有,有可能生在一个大富大贵的人家,物质条件很丰富,但他还没有长大成人就短命而死了。所以修布施一定要在不杀生的基础上来修,这样才会“不为一切怨贼所害”。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靠杀生修布施,不是短命而死,也会被怨贼杀害。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不与取,就是不偷盗,我们用合法的手段赚来的钱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那些强盗、土匪想抢劫我们的财富,也是办不到的。“最胜无比”,就是指我们将来得到的财富非常地殊胜,像吃的、穿的、住的都比别人要好,而且世间的财富“悉能备集”,同时还能闻到佛法,具备功德法财,即获得“诸佛法藏”。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不尽人意的事情,有些人很富有,但他们的家庭并不和睦,妻子跟别人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在前世虽能修布施,因为种下邪淫的因,所以才招感了这样的果报。因此,我们在修布施的同时,要远离邪淫。非梵行是邪淫,离非梵行就是不邪淫。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招感的果报,不但很富有,而且家庭很和睦。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虚诳语,是妄语。一个人在前生用正当手段赚来的钱修布施,在今生今世不但很富有,而且名声非常好。这种人信誉特别高,跟人家做生意,人家信得过,跟人家洽谈合同,一谈就成,这就是经文上所说的:“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的现代含义。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间语,就是挑拨是非的语言。一个人如果在过去是靠离间语赚来的钱修布施,他今世虽然很富有,但他不会有和睦的家庭,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因为作为人生的幸福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家庭、人际关系、地位、良好的心境等各种东西。这各种的因缘,才构成了人生的幸福。一个光有财富或光有地位的人,或仅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还不足以构成完整的人生幸福。因为佛法讲的是因缘,就是说幸福由众多方面组成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在过去不离间语,也就是说没搬弄过是非,他在这个基础上修布施,在今生招感的果报就是六亲眷属和睦,志同道合,彼此间没有争吵,相处得很和谐。
“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皈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粗恶语,就是粗暴的语言,像挖苦,讽剌,尖酸之类的语言,还有那些泼妇骂街式的不堪入耳的语言。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虽然非常乐善好施,但他待人的语言也十分刻薄尖酸,污秽不堪入耳,他将来招感的果报,虽然很富有,但惹人讨厌,不会受到人们尊重。一个人如果能够远离粗恶语而修布施的话,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而且在任何群众集会的场所,大家都喜欢以他为中心,他说出来的话大家都愿意接受,没有人反对。
“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无义语,就是绮语,没有意义的语言,邪知邪见的语言,或是带着染污心说出的话。像色情录音录像,武侠小说里的复仇语言,这些语言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烦恼。一个人如果边修布施,边说绮语,将来他尽管很有钱,但没有信誉,说出来的话没有人相信。如果远离无义语而修布施的话,情况就不同了,将来招感的果报是:不但财富很多,而且说话有信誉。“言不虚设”,只要话一出口,大家都会认真地听。“人皆尽受”,话一旦讲出来,人家就会坚决执行。“能善方便,断诸疑惑”,还能用很多的善巧方便,解决人们的困惑。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一个人抱着无贪求心的动机去修布施,他将来所招感的果报当然是财富很多,虽然拥有很多财富,但他还会继续修布施,就是“一切所有悉以惠舍”。这样连续不断地修布施,就使他的财富一日比一日多,一世比一世多,同时也使他的生命得到了良性循环。就像现代社会里的一些老字号公司一样,由于信誉特别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它做生意,这家公司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一个无贪求心理的人,他会对因果的道理深信不疑,他在社会上的经济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
“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一个人如果离开忿怒心而修布施的话,他会有什么好处呢?“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就是他在来世招感的财富,不会被人家夺走。“速自成就,无碍心智”,无碍心,就是没有烦恼的心,没有挂碍心,能够很自在的一种心态,这是通过远离忿怒心修布施而招感的果报。如果带着忿怒心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果报虽是有财富,但他的脾气不好,经常对别人发火,搞不好人际关系。“诸根严好,见皆敬爱”,一个人如果能够远离忿怒心去修布施,他将来就会招感有一幅庄严的相貌,人家见了都会喜欢。如果用忿怒的心态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福报虽然很大,但相貌十分丑陋,像天龙八部里的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大鹏金翅鸟之类。无论它们的福报还是能力,虽然都比人大得多,但相貌却没有人这么庄严。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在过去因地修布施的时候,带有忿怒心。
“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一个人如果能够离开邪倒心修布施,因修布施的关系,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并且能够“恒生正见敬信之家”。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带着邪知邪见在因地修布施,像古印度的祭天、祭火外道,虽也能招感财富很多的果报,但生在邪知邪见的家庭,不能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他就没有机会听闻佛法。所以,只有信仰三宝,经过修布施,才能生生世世生在“敬信之家”。只有出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的人,才能“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不会造很多恶业,甚至还有机会出家。“常不忘失大菩提心”,在生生世世中,不会忘失发菩提心。
“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这是大士在修布施时与十善业的关系,在行十善业的基础上修布施,能得到上面讲的这些好处和利益。
一个人无论是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还是修三十七道品,都离不开十善的基础。只有这样修行,将来所招感的果报才没有缺陷,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如果离开十善去修行,那将来所招感的果报,总是有缺陷的。像一个人在因地广修布施,种福田,但没有认真地修十善业,这样他可以招感富有的果报,家里可能有很多的电器,但这些电器三天两头就坏了。同样的电器产品,一放到他家里就坏。买来的房子,不是厕所漏水,就是房顶漏水,门窗有毛病。在他的实际生活中,总会有缺陷,不是圆满的。 “如是,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六度的第二度是持戒。持戒在佛法里非常重要,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三学又称为三无漏学,三无漏学就是三种解脱烦恼的法门或学问。在三学里边,以戒为首,戒是根本的。戒又分为出家戒和在家戒,或分为声闻戒和菩萨戒。
声闻戒是七众别解脱戒。七众指的是在家两众(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五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出家、在家七众所守的戒律叫别解脱戒。什么叫别解脱戒呢?就是别别解脱。我们能够遵守一分戒律,就有一分解脱;能够遵守二分戒律,就有二分解脱。持戒就是通向解脱的途径,所以称为别解脱戒。在在家戒里,优婆塞、优婆夷要遵守五戒。五戒和十善的内容大体相似,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持每一条戒,大家都要注意两点,就是每一条戒都有轻重之分,可忏悔和不可忏悔之分,犯轻罪和重罪之分。
我们对五戒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就杀戒而言,如果杀的是畜生,如牛、马、猪、羊乃至蚂蚁、蚊子之类,这种犯戒是轻罪,是可以忏悔的。所谓犯重罪,就是不可忏悔的罪行,一旦犯了就失去了在家居士的资格,这个戒体就失去了,这叫重戒。像杀人,就是杀戒里的重戒,一旦犯了,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在佛法里不通忏悔,在世间法里,不能赦免。
就盗戒而言,佛陀根据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法而制重戒。凡是偷盗了五钱,就算是重戒,在佛法里就不能忏悔了。因为摩揭陀国的法律规定,一个人如果偷了五钱,就要判处死刑。所以佛陀规定,如果一个在家居士或出家比丘,要是偷了人家五钱,那就是犯了重罪。如果偷了五钱以下呢?或是想偷五钱而没偷成,这又属于什么样的情况呢?这属于轻罪,是可以忏悔的。忏悔的方法主要是:在佛菩萨的像前自我谴责,或跟其他人说。
邪淫,它的标准,除了法律所允许的夫妻关系,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夫妻关系外,所有两性关系都属于邪淫。邪淫也有轻重之分,想行邪淫,但没有结果,就是轻罪。想行邪淫,达到目的,就是重罪。
妄语,有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之分。一个人没有证得阿罗汉果,而他却对人家说,他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或是没有神通,而骗人家说他有神通。他说这话的目的,主要是想得到别人对他的恭敬,希望通过这种欺骗的语言得到别人的供养,这种妄语就属于大妄语。一旦犯了大妄语之后,就是重罪,不可悔。另外,还有小妄语,像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说没有看到,没看到说看到了,这是比较轻的妄语。还有一种妄语,叫方便妄语,它的罪过就比较轻,如没有吃饭说已经吃饭了,吃饭了说没有吃饭,这种方便妄语就没有多大的过失。
饮酒,它属于一种遮戒。遮戒在原则上来说,它不属于犯罪。但饮酒戒主要是保护其它的四条戒。饮酒的本身并不是犯罪,但是一个人喝了酒之后,酒精会使他失去理智,克制不了自己,所以不喝酒主要的是保护其它的戒律。在家居士主要守的就是这五条戒。
还有一种戒,就是在家居士想要体验出家人的生活所受的戒律,这种戒律目前在南传佛教的国家非常盛行,这种戒叫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法,指的是七关戒法,即: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⑥不以香华曼涂身及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⑦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加上斋法,不非时食,共是八条斋戒。一般在一个月里,有六天可以受八关斋戒,这六天是初八,初九,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另外,在南传佛教的国家里,也有很多的在家居士,他们不结婚,终身住在寺庙里。他们虽然没有出家,但受八关斋戒,过着跟出家人一样的生活,跟出家人一样的修行。我们这次去泰国法身寺,就有五百名八戒女,她们在寺里过着跟出家人一模一样的生活。除了多做一些事情以外,另外就是亲近三宝,跟着出家人一起学习,一起修行。这种情况下的修行生活就叫近住,就跟出家人住得很近了,生活方式也已经很接近了,仅仅是没有出家而已。
八戒跟五戒的主要区别是第三条,五戒里,夫妻生活还是允许的,而作为八戒来说,正式的夫妻生活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受戒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一天一夜,所以叫一日戒,从今天早上日出以前到明天早上日出以前。受八戒的功德特别大,佛经里讲,一个人假若能受一天的八戒,他的功德会超过终身受五戒的功德,所以受八戒的功德非常大。八关斋戒也是在家居士的戒律。
出家五众的戒律。沙弥、沙弥尼有十戒,还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出家五众的戒比起在家二众的戒要复杂得多。所有的戒律都是对出家五众生活的规范,它围绕着杀、盗、淫、妄这个核心。所以佛陀对出家五众的戒律规定得特别微细,而在家二众的杀、盗、淫、妄戒相应的就粗糙一些。这些都是声闻的别解脱戒。
另外还有菩萨戒。菩萨戒是汉传佛教地区很盛行的一种戒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瑜伽菩萨戒》,另一种是《梵网菩萨戒》。而汉传佛教界千百年来弘扬的基本都是《梵网菩萨戒》,但是《梵网菩萨戒》的受持,非常难行,它是地上菩萨所行持的境界。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在读,但是很少有人考虑到自身能够做到几条。与《梵网菩萨戒》相比,《瑜伽菩萨戒》的开遮就非常善巧。我们认真学习后就会发现,只要我们愿意去做,每一条都可以做到。因为《瑜伽菩萨戒》所说的开遮持犯,就是针对我们凡人,初发心的菩萨所规定的,所以我们持起来就非常容易。近代的太虚大师就提倡《瑜伽菩萨戒》,所以我也希望我们佛教界有更多的人受持瑜伽菩萨戒,学习瑜伽菩萨戒,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受的戒律成为生活中的规范,而不仅仅是一种条文。
这段经文里讲的“以戒庄严”,当然指的是菩萨戒或在家居士的五戒、八戒。所有的戒其实都是摄在菩萨戒的范畴。如果我们能在十善道的基础上持戒,就“能生一切佛法义利”。可见,佛法的一切利益都是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离开戒律而想修行,修止观,修禅定,这一切的修行都是不能成立的,想开智慧,也是没有门的。只有持戒的修行,才能“满足大愿”,就是满足我们通过修学佛法而最终成佛的这种愿望。 “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忍辱,是六度里面的第三度。忍辱的意义是什么呢?忍辱就是指自己和别人都能得到一种安稳的修养。一个人如果没有忍辱的修养,他会使得自己和别人都处在一种不安的状态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缺乏忍辱,他的嗔恨心很重。当他的嗔恨心来的时候,就把自己烧得不行了,坐立不安了,此时此刻说出来的话或做出来的事情,都会伤害到别人。
通常我们对忍辱认识不足。有人认为,忍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所以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大丈夫可杀不可辱”。因为有了这个观念,所以两个人一旦在街上吵起来,吵着吵着,吵到后来彼此之间就大动干戈。这都是缺乏忍辱的修养。反过来说,忍辱不是一种无能,真正具有忍辱修养的人,从他的身上会爆发出一种非常强大的人格力量。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很高的修养,他是很难做到忍辱的。而一个真正要想在事业上能够有大成就的人,他就应该具备忍辱的涵养。如果没有忍辱的涵养,他只能是匹夫之勇,不足以成就大事,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很多例证。
像我国古代的一些大人物,诸如韩信之流,就有很高的忍辱修养。据说韩信在没有得志的时候,他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但因家里很穷,他的抱负难以实现。韩信一天到晚总喜欢背着一把剑,有一次,在街头碰到一个无赖,这个无赖指着韩信的鼻子尖说:“你神气什么?你有本事就把我砍了,没有本事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嘛,有忍辱的修养,他知道跟这种无赖是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于是就从这个无赖的胯下钻过去了。钻过去之后,韩信很坦然地站起来走了,他觉得这没有什么。后来他成为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为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由此可见,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跟忍辱有很大的关系。在佛教里也很讲究忍辱,像天王殿里的弥勒菩萨就有很好的忍辱涵养。他作的一首偈子说:“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吐老拙,让它自干了。”这样“他也省力气,我也没烦恼”。勉得他要把我打倒在地上,这还很麻烦,“有人吐老拙”,他如果往我脸上吐口水怎么办呢?“让它自干了”,我擦都不要擦,他有这么高的涵养。另外象寒山、拾得两位大士,他们也有关于忍辱方面的对话,大意是说世间上的人要是谤我、欺我、骂我、诽我,我该怎么办呢?我就忍他,让他,等几年再且看他。这些都是忍辱的代表,忍辱反应了一个人的修养层次而不是无能,我们在观念上要认识清楚。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忍辱修养非常重要!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意思就是堪忍的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有忍辱的涵养,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好,要是没有忍辱的修养,就会生活得很难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忍辱,没有忍辱,修行就难以成就。譬如,我们在念佛打坐时,瞌睡来了,腿酸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哎呀,睡觉吧,今天辛苦了,明天再说吧,这样就不会再坚持修了。我们在生活中,对衣食住也需要忍辱。如对不可口的饮食,穿低档的衣服,住破旧的房子,也需要忍辱。如果没有忍辱的修养,痛苦就会随之而来。我们对大自然的气候像热呀、冷呀,也需要忍辱。我们对佛法的接受也需要有忍辱的修养,因为佛法跟我们固有的观念不一样,佛法的修行跟我们原有的习气是相冲突的。譬如,我们喜欢吃好吃的东西,喜欢穿高档的衣服,我们有种种欲望,这些欲望都希望得到满足,但佛法告诉我们,哪些欲望是合理的,哪些欲望是不合理的,“此应做,此不应做”。
我们要持戒,持戒就要有忍辱的基础,没能忍辱,我们持戒也持不好,所以忍辱对于学佛的人来说,显得非常的重要。我们只有在忍辱的基础上修行,将来才能“得佛圆音,具众相好”。为什么通过忍辱的修行才能得到佛的圆满音声呢?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忍辱的修养,他在嗔恨的心态里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子呢?这种音声肯定是不动听的。但如果在忍辱的心态里,在一种慈悲的心态里所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一定是非常悦耳的。所以说“得佛圆音”。所谓的“具众相好”,就是成佛时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要以忍辱作为基础才能修成的。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什么叫精进呢?精进就是一种努力,就是一种奋斗。任何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事业有所成就,这就需要努力,需要奋斗。一个人的成就,往往是经过百折不挠,不懈努力换来的。世间上人为的、暂时的人生幸福和快乐,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努力,去奋斗。那么,我们要想成就成佛的事业,普度十方众生,就更要付出精进和努力。
那么,是不是说所有的努力都叫精进呢?不是的。佛法的精进有它精进的内涵,精进就是断恶修善的行为。除了断恶修善的行为以外,像社会上的人拚命地赚钱,拚命地追求权力地位,这些都不可以称为精进。甚至像有些人努力地干坏事,努力地杀生,努力地偷盗,努力地邪淫,努力地说假话,这些都不可以称为精进。
精进要在佛法的指导下,改善自我,断恶修善,这才可以称为精进。佛法所说的精进,它有一个标准,就是要在中道、不着相这两个前提下的断恶修善行为,才可以称为精进。譬如,一个人用一种掉举的心态,过分地勇猛精进,着相地精进,反而会使他的修行不相应。在佛陀住世的时候,他的弟子里有一个叫亿耳的比丘,他出家后,在修行上非常地精进,修了几个月下来,一点进展都没有,而且心里很浮躁,他觉得烦恼,就想退心做一名居士,凭着自己家庭的富有,照样可以供养三宝,培养福田。于是他就向佛陀说明情况,想回家做居士去。佛陀问他,你在家里是干什么工作的?亿耳比丘回答说,是弹琴的。佛陀问他,你弹琴时,把琴弦绷得太紧会怎么样?亿耳比丘说,这样会把琴弦弄断。佛陀接着追问说,你把琴弦放得太松驰又会怎么样呢?亿耳说,这样琴就发不出声音。这时佛陀就告诉亿耳比丘说,修行也是这样,过分地勇猛精进,会增加掉举的情绪,与修行不容易相应,而过分的放松懈怠,就会增长懈怠、放逸、昏沉、睡眠,同样跟修行不相应。所以真正的精进,是一种中道的、不着相的修行。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一个人如果能在十善业的基础上精进用功,就能破除魔怨。魔不仅仅是天魔外道的魔,还包括烦恼魔、生死魔。总之,能够障碍我们修行的一切障缘都可以称为魔。破除烦恼,破除生死,这一切都需要精进,才能“入佛法藏”,悟入佛法。 “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定,就是禅定。禅定跟禅宗不一样。禅定是一种定学,禅宗是一种慧学。禅宗直接从慧入手,而禅定从定入手。禅定是佛法与外道共有的。禅定并不是佛法所特有的东西。像古印度的外道,他们也都修禅定。中国的道家,也修禅定。现在社会上练气功的人,他们也能进入禅定状态。所以禅定不是佛法所特有。禅定的特点就是专注一境,定的本身乃是对心态的一种训练。把我们的心专注在一种境界上,这就是止。止在一个境界上,久而久之,就会得定。得定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诵经,念咒,念佛,观呼息等等,都可以得到定的效果。
如果一个人有了禅定之后,他就可以引发神通。神通是在禅定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佛法的修行可以产生神通。同样,通过外道的修行也能产生神通,所以神通也是佛法与外道所共有的。像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这些外道也能修得。佛法所特有的是观、慧。譬如无常观、无我观、缘起观、空观、唯识观,这些修观的方法是佛法所特有的。佛法所说的定,是止观双修,不可偏废,修止的同时,还要修观,修观之后,才能引发智慧。一个人如果光修禅定,没有佛法的这种智慧和认识,他虽然禅定功夫很深,能定上一百年,定上一千年,但没有用的,这并不能使他解除烦恼。但是话又说回来,一切功德都是在定的基础上生起的。所以要“以定庄严故”,才“能生念、慧、惭愧、轻安”。念,是正念相续,因为有定力才能正念相续。慧,是智慧。由正定就能产生智慧,有智慧才能断除烦恼,生起轻安。轻安是身心进入一种非常轻松、和谐、快乐的状态。这是修定有成效时,直接产生的感觉。 般若,汉译慧。“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慧,就是智慧。慧是佛法的特点,也是佛法的核心。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讲修行,就是要以般若为指导,要以慧为指导。我们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修禅定,修般若,在这六度里面,前五度都是佛法跟世间法所共有的。一个人他不学佛法,他照样可以修禅定,照样能持戒,照样能修布施,照样能修忍辱。但是由于没有般若智慧的指导,他所修的这一切,只能得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能成就人天福报,不足以成为解脱生死的资粮。所以从佛法的角度说六度,前五度如盲,般若如导。意思是说,前五度就像盲人一样,般若就像向导一样,要有般若这个向导,才能把五度引向佛道,才能把前五度变成成佛的资粮。
《心经》说:“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诸佛的成佛,现在诸佛的成佛,将来诸佛的成佛,还有十方世界诸佛的成佛,都要依赖般若智慧,才能够成佛。假若离开了般若智慧,就不能成佛。《维摩经》里讲“智度菩萨父,方便以为母”,智度,就是般若。般若是佛的父母,诸佛菩萨都是依智慧产生的,离开智慧,佛菩萨就不成佛菩萨了,所以佛又叫觉者。成佛的最大特点就是成就智慧!可见,一个人学佛,从闻、思、修经教开始,就是为了树立对人生的正确认识,最终的目的是引发生命里内在的智慧,有了智慧之后,就能断除“一切妄见”,断除错误的认识,断除人生的一切烦恼。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这段经文讲四无量心,这是菩萨道的精神所在。我们学佛是为了超越我们现有的生命状态,成就圆满的人格——成佛。成佛先要行菩萨道。菩萨的特点,就是要有慈悲济世的胸怀,这要从四无量心开始修学。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慈,是与乐,就是给人快乐。一个人如果拥有慈的心态,他就能做到“于诸众生不起恼害”,对于一切众生不会生起一种恼害的心理。因为一个人有慈的修养,随时都会想着给众生带来快乐、幸福,他自然不会去做恼害众生的事。 “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悲,是拔苦。与乐是慈,拔苦是悲。悲,是把众生从烦恼痛苦的深渊里拉出来,放到快乐的、幸福的地方去。所以慈悲的定义,就是与乐拔苦,给大家快乐,解决人家的痛苦,这就是慈悲。佛教所讲的慈悲,与基督的博爱,儒家的仁有些相似,但更深、更广,思想境界更高。基督教讲博爱,并没有让我们去爱异教徒。儒家讲仁,也是内外有别。他们都不及佛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什么叫无缘大慈呢?无缘就是不讲条件。世间上的人,给人家好处,总是有条件的。这个人跟我有关系吗?他是不是我的亲戚朋友?会不会影响到我的事业?我有没有必要帮助他?帮助他对我有好处吗?先反复计较一番,然后再施展慈心。而一个行菩萨道的人,慈悲众生,是不讲条件的。在菩萨的心目中,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人家有困难,他就乐于帮助,不讲究任何条件,这就叫“无缘大慈”。
什么叫同体大悲呢?同体,就是把众生和自己看成是一体的。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菩萨要拥有这样一种胸怀,就像《维摩经》里讲的维摩居士,人家问他为什么病了?他说,“因众生病故,所以我有病”,因为众生病了,所以他才会生病,这就有点类似母亲对待儿子一样。当儿子生病的时候,作母亲的就会很着急,甚至会着急得宁愿她死,也不要她儿子生病。母亲对待儿子的这种心情,就接近于“同体大悲”的精神,可惜母亲的这种胸怀太窄了,不是“无缘大慈”,因为她不会对待一切人,对待别人的儿子,她就没有这种胸怀了。
菩萨的修行是把母亲待儿子的胸怀扩充到无限,称为无量。四无量心,就是范围无限的意思。无量,以一切众生为对象。所以一个人要想修四无量心,可以从他的亲人开始,把对自己儿子、兄弟、姐妹、父母的慈悲,进一步推广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再进一步扩展到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最后再把这种慈悲扩展到自己的怨家仇人,再把待人的慈悲心推广到一切众生,能够设身处地替一切众生着想,慈悲心就算修成了。到这个时候,才能做到“悯诸众生,常不厌舍”。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喜,就是随喜,随喜是相对嫉妒而言的。通常人们总有嫉妒心,因为有了嫉妒心,就不能随喜。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培养随喜的心态。随喜心态的培养,首先要从我们的儿子、夫妻、亲戚朋友身边开始培养,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我们要马上随喜赞叹,生起欢喜心。接着,把这种对亲人的欢喜心再扩展到陌生人身上,乃至跟我们有利害冲突的人,对他们取得的成就和荣誉,我们也要随喜赞叹,感到由衷地高兴,而不是口是心非地说恭喜恭喜。我们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欢喜心从一个乡村扩展到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然后再从人类普及到一切动物身上。我们要对一切生命,一切有情做出的荣誉事情,那怕就是那么一点一滴,也要由衷地感到高兴,这就叫随喜,这就是喜无量心。
“见修善者心无嫌嫉”。怎么样检验我们有没有喜无量心呢?就是当你看到别人修善的时候,是欢喜的心态,还是嫌疑、嫉妒的心态?如果是欢喜的心态,你就有了随喜功德,如果你看到人家做好事,心里很难过,并讨厌他,甚至嫉妒他,这说明你根本就没有喜无量心。 “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舍,是平等的心态,就是要怨亲平等,对怨家和亲戚朋友都一视同仁,在顺境、逆境面前,不起爱恨之心,以平常心平等处之。把这个心态推广到任何环境,推广到一切人的身上,一切众生的身上,这就是舍无量心。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这段经文讲的是十善与四摄的关系。四摄,是菩萨摄化众生的方便。
四摄,就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法。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或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在社会上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威信,你才有能力度化众生,否则您想度化众生,众生还不要你度呢!假如人家不买你的帐,你怎么帮助他呢?也许他还会说,我才不稀罕你帮助,这该怎么办呢?修习四摄法门,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四摄,是作为一个佛教徒应具有的为人处事方法。有了它,你无论用于修身做人、为人处世、经营工商业,乃至从政,你一定都能顺利,很成功;无论走到哪里,人家都会对你无比的欢喜。有了这样良好的群众基础,你就是竞选总统,人家都会愿意选你。所以,四摄法门非常重要。
1.布施
布施,是培养一种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习惯。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或当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哪怕是国家机关的普通公务员或公司里的顾员,你都要懂得关心你的部下,关心你周围人的生活。当你的部下或同事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开导他,解决他在思想上的困惑;假如对方在经济方面有困难,我们将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2.爱语
爱语,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具有爱心的语言。爱心的语言有两种:一是真实的语言,对你的上司,对你的部下,对你的同事说真话,不欺骗他们。另外,说话算数,言而有信。你说的话,一定是对他人有利益的,无益他人的话不会说,伤害别人的话更不会说。3.同事
同事,具有两种意思:一是参与,当你周围的人在做一件有利于社会的事,或成就一种事业时,你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他,在你的能力范围内给予最大的支持。当然,要是在干坏事,你可千万别参与,你要参与了,那你也会完蛋。二是关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关心别人。关心,不是把自己的想法、观念,强加给人家,尤其是做父母的,总喜欢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儿女,结果影响到儿女天赋的发挥,搞得儿女很不高兴,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作法。4.利行
利行,就是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对别人有利的,绝对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想一想,作为一个公司的总裁或政府的领袖,他如果能够处处为别人服务,他肯定会受到别人的拥戴的。这种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四摄法门,是菩萨应有的处世态度。菩萨只有按四摄法门去修行,才能够“常勤摄化一切众生”。也就是说,只要众生看到他能生起欢喜心,他才能够度化一切众生。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非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这段经文讲在十善的基础上修三十七道品,还附带讲了一下止观和方便。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门。学佛修行是为了解脱烦恼、解脱生死。三十七道品就是解脱道,是成就解脱之因。但是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也要建立在十善的基础上,不能离开十善而修三十七道品。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念处,指的是四念处。一个修行解脱道的人,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该如何安住自己的念头呢?佛陀临涅槃时,告诫弟子们说,要依四念处而住。
①观身不净:我们凡人最执着的是什么呢?是这个身体。人的一生,都在为身体的吃、穿、住而忙碌着。其实,身体是非常不干净的,所谓“九孔常流不净”,在我们身体上有九个窟窿,不管是上面,还是下面的,没有一处流出来的是干净的。夏天一出汗,浑身散发出异味,令人掩鼻。人一旦死了,就更可怕了。常人迷惑于假象,才会贪著此身体。我们要透视身体的实质,认识到它的不净,才能减少贪著,所以要观身不净。
②观受是苦:受,是对环境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乐受;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或者心情不愉快的时候,是苦受;还有一种不苦不乐感觉。以佛法的智慧来透视,这三种感觉都是苦的。苦受,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苦;乐受怎么也是苦呢?佛教把快乐叫做坏苦,就象我们吃好东西的时候觉得很快乐,但是吃多了,撑得肚子又胀又难受,严重的还要得胃病,这时就不是快乐了,而是变成痛苦了。就乐受的本质而言,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当我们在感受快乐的当下,只是出于某种欲望的需要,由欲望的满足取得内心的平衡,我们觉得快乐。快乐的实质是什么?所谓的快乐,是人们某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快感。快乐并没有一个实体,快乐是很无常的。所以无论是苦受,还是乐受,都是动荡的心态,不安的心态,正像一个人痛苦的时候固然睡不着觉,但在兴奋的时候,同样也睡不着觉。所以佛陀告诫我们,要观受是苦。
③观心无常:要认识到我们的心念是无常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快乐不是永远的快乐,痛苦也不是永远的痛苦。心情好,不会永远的好,心情坏也不会永远地坏下去。心念总是变化不定的。我们认识到心境的变化,缘起性空的道理,我们就知道了如何去改造心境,要经常观心无常,不要去执着于某一种感觉。
④观法无我。我们要认识到宇宙人生的一切都是因果缘起的,没有任何一种主宰的、不变的一种实体。
世人在接触世界时,由于对宇宙、人生缺乏正确的理解,出现常、乐、我、净四种颠倒看法。修解脱道的人,要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以智慧观照宇宙、人生,时时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从而解脱无明、烦恼。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勤,是勤奋,具有对治懈怠的意义。正勤,是合理正当的勤奋、精进、努力。世人成就一种事业都需要勤奋;学佛修行更需要勤奋。学佛者的精进方针是依四正勤:①已生恶令断,即努力断除已经生起的恶法。②未生恶令不生,努力使没有生起的恶法不生,即严持律仪,慎守威仪,不令恶起。③未生善令生,努力使未生的善法能生起,即通过闻思经教,随教入观,依理起行。④已生善令增长,努力使已生善法增长。依四正勤修行,能够“断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 “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神足,是产生神通的基础,也就是禅定。由修习禅定,才能引发神通。所以佛教以禅定为神足。四神足又是成就禅定的四种因缘。①欲,是欲望。欲望在佛法里不认为绝对是坏的。欲望有三种:即善法欲、不善法欲、无记欲。像有人想干坏事,这是不善法欲;但如果想布施,想持戒,这就是善法欲了。无记欲就是一种中性的欲望,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那么,修禅定,首先要有修禅定的意欲,有了对禅定的希求,才能修禅定。②勤,是努力,是精进。仔细了解禅定是怎么回事,努力按经教所说或禅师指示的方法去修。③心,定是依心而修,是心一境性。修定是训练心的专注,把心止在一处上。因此需要在心念上去修。④观,是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观想无常、无我、不净。由正思维而引发正念、正定。在十善业的基础上修禅定,能“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使我们的身心经常保持在轻松、和谐、安乐的轻安状态之中。 “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非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五根是五种趋向解脱的增上力量。①信:对三宝、四諦的信仰,要“深信坚固”,不能有丝毫的怀疑。②精进:在正见、正信的指导下,生起正精进。“精勤非懈”是勇猛精进、不懈怠的意思。③念:保持正念,不要被那些妄想、烦恼、习气拉着跑,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要把握好念头,使念头处于 “常无迷妄”的状况中。④定:由正念而引发正定。定,能使我们的心态宁静、安祥、和谐,达到“寂然调顺”的效果。⑤慧,就是智慧,由定能引生智慧,智慧能“断诸烦恼”。 五力,就是五种力量,它的内容跟五根是一样的,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根是增上的意思,力是作用,是一种强烈地摧毁力量,它的功用要比根强大。先依五根修行,五根修到一定的程度就转化为五种力量,它能够降伏妄想、烦恼,而不为它所伏。所以经文说:“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觉支,是成就智慧、觉悟圣道的因。共有七支,称为七觉支。①念觉支:常念缘起、无常、无我,不随妄念所转。②择法觉支:闻思经教,以正见如理思维,抉择诸法。③精进觉支:依法修行,精进不懈。④喜觉支:从法的体验中,得到法喜与禅悦。⑤轻安觉支:身心远离粗重,进入寂静、安祥的状态。⑥定觉支:远离昏沉、掉举,治心一处。⑦舍觉支:心无偏颇,不取不舍,保持平衡。经文说“常善觉悟一切诸法”,就是通过这七个方面的修行,能够使我们开智慧,成就圣果,能够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 “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正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修学佛法的要领,是趋向解脱的不二中道。我们从修学佛法开始到最终成佛,都离不开八正道,如果偏离了八正道,片面地修某一个法门,这种修行就难以相应。八正道的内容是:①正见:如实地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②正思惟:正确的思考面对的一切人生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③正语:说真实语、利益语,不说虚妄语、损害语。④正业:保持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如法如律。⑤正命:远离邪命,不做违反与国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事情。⑥正精进:依正见的指导下,在断恶修善的过程中,勇猛精进。⑦正念:将念头安住在佛法上,念缘起性空、念无常、念无我,念念保持正念,念念契入真实。⑧正定:由正念相续,从而引发正定。只有通过八正道的修行,才能够成就智慧。正如经文所说:“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止,是止心于一处。止能停息我们的妄心,止能降伏我们的烦恼。但是,要彻底解决烦恼,光是止还不能做到,还需要有观。“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观,是正观、观照。就是如实观照宇宙人生的真实。有了这种正观之后,能引发般若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真实,彻底断除人生的烦恼。 “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在修学佛法中,我们想修行,度众生,都需要有方便善巧,有了善巧方便,才能承办一切。佛法所说的智慧,除了根本智以外,还有方便智;除了实智,还有权智。学佛修行不但要成就根本智,更需要有方便智,因为只有“方便庄严故,速能成满为无为乐”。也就是说,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离不开方便智。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若离十善业欲修行证果,譬如空中建楼阁,或种稻子,欲成就生长,无有是处。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段经文总结说明了修十善业的殊胜。佛陀最后告诫龙王说,你应该知道,“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十力,就是佛陀所成就的十种力量。无畏,指四无畏,是佛所成就的四种功德。十八不共法,也是属于佛果上的功德。佛果上成就的这些功德,都要以十善业道为基础才能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既然十善业是这么的重要,听后就要重视起来,认真地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佛陀接着用几个譬喻向龙王说明修十善业的重要性。就像所有的城市、乡村都建立在大地上一样,佛陀及三乘圣贤所成就的一切功德,都建立在十善业的基础上。又譬如,“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就像一切花草树木依赖大地才能生长一样。“此十善道,亦复如是”,十善业也是这样。“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人天的果报,都要经过修十善业才能获得。我们前面讲过,五戒十善是通往人天的护照,没有五戒十善的修行,就没有人天的果位。所以欲界天的天人,看到世间人做坏事就十分苦恼,看到世人做好事就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世人坏事做多了,升天的人口就少了;而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里的人口就越来越多了。反过来说,世人善事做多了,天上的人口就越来越多了,正义的势力就越来越强大了;而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里边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邪恶的势力就越来越小了。
“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行成就,若离十善业,欲修行证果,譬如空中建楼阁,或种稻子,欲成就生长,无有是处”。声闻乘的果位,独觉乘的果位,菩萨乘的果位,乃至成就佛的果位,都要依十善业道为基础,经文比喻为“十善大地”。三乘贤圣果位的证得,如果离开了十善业道,就像在空中建楼阁和种水稻一样不切合实际,根本没门。由此可见,十善业道是我们修学佛法的必经之路,是成就三乘圣果不可缺少的资粮!十善业道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佛陀讲完这部经之后,龙王及诸大比丘、大菩萨和一切天人、阿修罗等众生,都根据各自的根机,得到了《佛说十善业道经》的利益,法喜充满,感到无比的欢喜,都纷纷表示依教奉行。 97年春季,我应苏州戒幢律寺普仁法师的邀请,举行为期五天的讲经活动,宣讲《十善业道经》。法会庄严隆重,因缘殊胜。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多了。非常高兴,五卷的《十善业道经》录音带,现已成书,并根据讲授的内容,给它取名为《幸福人生的原理》。此书的形成,由沈月新居士将《十善业道经》的录音带记录成文字,李尚全居士做文字整理,慧闻居士又做了文字的修饰、校对,使文稿增色不少。陈立居士发心帮忙输入部分文稿,为我在电脑上修改提供了方便。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录自:苏州西园戒幢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