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东方卢浮宫和东方雕塑馆的石窟之乡,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私藏
发布时间:2024-10-15 02:38:29作者:金刚经全文网“天下石窟在中华,中华石窟在甘肃”。甘肃石窟由西向东分为河西、陇中、陇南、陇东四大石窟群,五十多个石窟遍及甘肃全境。代表性的有“绘画博物馆”敦煌莫高窟和“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时间跨度从十六国到宋元长达1600多年。那么,是什么缘起形成了这一胜迹呢,这些石窟有哪些特征呢,又该如何鉴赏呢?
你不知道的那些甘肃石窟
在甘肃博物馆,看到省内版图上密布着那么多古代石窟,而且多数是全国重点文保,数量之大令人惊诧。
列举一下有:敦煌市的莫高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安西县榆林窟、庆阳县北石窟寺、南石窟寺(东方洞)、平凉市的王母宫石窟、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马蹄寺石窟群、敦煌市东千佛洞、敦煌市西千佛洞、武山县拉稍寺石窟、甘谷县大象山石窟、金塔寺石窟、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北凉的天梯山石窟、武山县水帘洞石窟群、庄浪县云崖寺石窟等,至少十六个石窟群。
这些石窟大多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经历朝历代不断加修,规模庞大、形制多样、内容丰富、艺术高超,重要文化遗存比比皆是,造像与壁画对社会、历史、艺术、宗教、文化、科学发展史等,都有极大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
但这些石窟或因地势陡峭无法开发,或因路途偏远交通不便,或因年久失修不予开放,等种种原因不为广大游客所熟知,实为憾事一桩。
甘肃的石窟为什么这么多
作为人间福地,甘肃是最早蒙佛力加披的地区之一。这里是佛教东传及玄奘取经的必经之地,佛教在甘肃自东晋开始逐渐兴盛。
虔诚的佛教徒从我国古老的碑刻艺术中找到灵感,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营造石窟、兴建寺塔、开龛造像。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天梯山、马蹄寺、南北石窟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禅林胜地。
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兴建和修缮,造像、壁画题材随年代更迭而多变,既具有特色有富有个性,又和谐统一贴近生活,宗教的神秘感淡化了,佛法传承更方便了。
所开创的石窟艺术也在后世享誉世界,并产生了一门新学问——敦煌学科。而丝绸古道上的佛教遗珍,滋养了河西走廊上大大小小的博物馆。
甘肃石窟群的差异化
石窟在古代就是修行场所,又叫“石窟寺”。石窟寺既供僧人修行也供信众礼拜,用塑像和壁画示现佛陀、菩萨等形象,内容多是佛菩萨的本生故事(生平事迹)和经变画(图释经文),以弘扬佛法,教化大众。
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备述魏晋之风佛教之盛。但因南北方气候不同,南方建寺以大殿为主,北方多依山建寺,土木结构,盛行开凿石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新疆、甘肃、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区。
因自然条件不同,甘肃石窟以壁画和彩塑造像(石胎泥塑或木架泥胎)为主,许多寺院建筑年久失修,泥塑造像保存下来的很少;而山西、河北、河南就是石刻造像为主。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石刻造像的盛世,所以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的石刻得以幸存,艺术与文物价值得以弘扬。
石窟造像的美学鉴赏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至东晋十六国时期获得很大发展。十六国时期,甘肃地方先后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及前秦、后秦、西秦所统治,而这些统治者有都尊崇佛教,所以提倡开窟造像、建寺立塔、翻译佛经。
在甘肃发祥地的著名高僧大德也灿若繁星,如著有《佛国记》的东晋僧人、旅行家翻译家法显,三大翻译家之首鸠摩罗什,在藏区倡导禅宗的唐代高僧摩诃衍那、著名翻译家、唯识宗创始人、著有《大唐西域记》的唐僧玄奘,译有《大涅槃经》等多部经典的天竺僧人昙无谶,翻译家、北魏僧人昙曜,通晓36种语言的、晋代译经最多的西晋僧人竺法护,翻译家、南北朝僧人智严,他们为东西文化传播作出大贡献的伟人。
而佛教造像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印度,叫犍陀罗艺术,形象与我国佛像很不同。早期的中国佛像比例失调,如西晋、三国时期,与艺术发展初期的水平有关,带着很强的原始性;而大规模开凿石窟造像的十六国时期,其实也是属于模仿印度犍陀罗艺术阶段,佛像上身半裸或半披袈裟,体厚肩宽,面相方圆。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汉化政策,南北方的融合改变了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秀骨清像、褒衣博带”成为主流,佛像骨骼清丽,汉服衣袂飘逸;北周至隋唐,有转为面相丰圆、躯体壮实、上身硕大、下身短粗的样子;到了宋元时期,石窟造像运动渐趋衰弱。
完善保护机制,统一管理
为了更好地保护石窟,我国对石窟管理启用新模式,整个河西走廊上的大小石窟整建制划归敦煌研究院统一管理。
敦煌研究院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敦煌艺术研究所,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最多的“地厅级综合性研究型”事业单位。
以“保护、研究、弘扬”为宗旨,形成了“基于完整性的敦煌文化社会责任质量管理模式”,成为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遗址博物馆和敦煌学研究实体,被世界已存银行委员会誉为“有效保护与可持续旅游管理方法的典范”。佛教集信众智慧与愿望将佛菩萨以壁画、雕塑的通俗形式固化在石窟内,原本只是单纯为弘法利生。但发展过程中,逐渐融进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技巧和美学观念,弘扬了中华男性之尊和女性之美,形成为特有的石窟艺术。保护好这些历史遗存乃千秋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