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中国文言文的魅力和用途
发布时间:2024-05-01 02:37:50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净空法师:中国文言文的魅力和用途
我有理由相信,将来全世界的人都学中国文言文。为什么?他学会文言文,这些宝藏他能受用,他能得到。文言文是钥匙,《四库全书》的钥匙,你不会这个东西,书给你没用处,你不会看。我有这个信心,因为在过去有过,两百年前,不算远,亚洲周边的语言就是中国文言文。所以我们到外国去,语言不通,写字通,笔谈,写字都认识,在日本、在韩国、在越南、在南洋都行,他们都学。
所以文言文是中外共同的语言。学会这个,中国宝藏里头有无尽的智慧,中国祖宗的智慧、方法、经验都在里头,你都学会了。学会这一套,对于自己来讲,幸福美满的人生。帮助你们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社会和谐、天下太平,谁不要?都想要。所以这个钥匙能够不要吗?要这个钥匙那就要拼命,一定把文言文学好。
要不然你这一生的努力,这个范围非常狭窄,你只能看别人把它翻成白话文,你得不到它的原味。要想得到它的原味,一定要懂文言文。文言文实在讲并不难,熟读五十篇,五十篇能背、能理解,字字句句都要下功夫。现在我知道的就是胡小林居士,字典翻破了,每一个他有怀疑的字都要去查,查清楚,注音、批注、名词术语、典故,费的时间很长,每一天读书的时间五、六个小时,他处理他公司的事情一天不到两个小时。
读书要像这样读,得真干。虽然很辛苦,但是非常有收获。不经过辛苦,得来太容易,你没有根。用一番辛苦得来的时候,根深蒂固,这是不可以不下苦功夫,特别在现在这个时代。有人问我,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像胡小林的做法,行,成功。
从哪里读起?古人已经替我们选择了,他们早就想到,将来后世的年轻人不会读书,这个方法最初唐太宗想到的,就是编《群书治要》,这个方法好极了!在几万册书本里头,一万多种,精挑细选。那些都是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魏征这些人,精挑细选,选出了六十五种。这六十五种我们就知道,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精华,最重要的东西。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现在学什么东西?就学这六十五种,六十五种任选一种。要选什么?原书,《治要》是原书里头节录的,我们现在学什么?学原书。学《易经》就专攻《易经》,学《尚书》专攻《尚书》,学《左传》专攻《左传》,一生就学一样,十年,你是这一样的顶尖。如果有六十五个人,六十五个顶尖汉学,中国文化就起来了,就复兴了。六十五个人,一个人搞一门,十年的时间,专盯住这一门,绝不搞第二门。
如果国家来领导那就更好,就是办这么一个学校,就是六十五种课程,《群书治要》的原书,六十五种课程,学生在里头选一门。如果有二、三百个学生,我也是六十五门功课,可以二、三个人学一门,就像一个小组一样,你们三个人、四个人这个小组专攻这一门。
每天做报告,我研究《易经》,我来讲《易经》,所有的同学来听《易经》,明天讲《尚书》,我们大家统统听《尚书》。自己专门研究自己的,把自己学习的心得跟大家一起分享,大家都知道,但是他不必用心,他专攻他自己一部。既多闻又专精,他没有学过的他听过,听过别人讲,有印象,不外行。培养人才,不是这样搞不出来,这六十五种书。
民国初年有一批学者,商务印书馆创办人,创始人,那都是学者专家,就是模仿《群书治要》的方法,搞了一个《国学治要》,以前我没有听说过。这个东西做得好,那是《四库》。《群书治要》的治是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它重点在这个地方。《国学治要》的治是治学,就是做学问,它不是齐家治国,它是治学,做学问。
也就是《四库全书》那么多,你怎么个读法?你从这一部入门。《四库》里头,每一类最精彩的东西他们选出来了,让你学习这个,经史子集,后头还有目录提要。目录提要也非常重要,是《四库全书》的总纲领。这两样东西好,都是古圣先贤对后代无尽的恩泽。有了这两本书,传统文化复兴有指望。
古圣先贤都把东西做好了,只要我们今天肯干,不怕累,不疲不厌,真正发心去学,日以继夜,十年决定有成。一定要专攻一部,搞多了你就分心了,精神、体力、时间分散了,不会成就。决定不要贪多,古人说「贪多嚼不烂」。你只学一样,你是这一门的专才、通才,你会有大成就。
今天没有这个学校,重要是要培养这种人才。搞别的东西都是假的,搞这个是真的。十年之后这一批汉学,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这还得了!要借重现在的高科技,课堂上课都用卫星电视播出去,全国年轻人都可以天天在电视机面前学习,文化复兴、和谐盛世指日可待。这种教学展开来,我相信一年,社会就转变了,每个人懂得孝顺父母、懂得尊敬尊长,忠君爱国,四维八德统统可以落实。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三六集)2012/1/13 檔名:02-037-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