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圆满放生》:2.1放生环境

发布时间:2023-07-21 02:04:44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圆满放生》:第二章 科学放生(一)

  2.1 放生环境

  选择放生场所或地点的主要原则包括:动物安全有保障,满足放生动物基本生存条件,受纳(水、山、林等)体具备足够承受能力,对人类生活活动影响小,对生态影响小,气候适宜和交通便利等。

  首先,放生地点的选择应该对放生动物安全有保障,尽量减小动物遭受二次伤害的可能。为此,一是不宜有太多太强大的天敌,或者环境具有躲避天敌的条件;二是远离捕猎者;三是远离公路;四是地形地貌等不会造成对初放生的动物意外伤害。

  (2)具备生存条件

  水体受纳体,包括江河、湖泊、池塘、水库、沟渠等所在地气候适宜,水体温度、含氧量、养分食物等条件满足水生动物基本生存要求。有对迁移习性的水生动物,还要为其选择方便迁移的水体。

  接受放生动物的受纳体,如江河湖溏等水体和郊野、山、林等具有足够的接纳能力,足以接纳被放生动物的数量,保证在接纳以后,这些动物和原有动物能够较长期的生存,环境不因此放生明显改变。

  通常,建议将发生地点选在远离有人居住的地方,特别是放生对人群安全有威胁的动物,如蛇类等更要注意远离居民点,包括还要远离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避免造成对人的伤害。对放生不具备伤害性的地动物,由于一次投放数量过多时,会改变当地动物群落平衡,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不宜靠近当地居住地和生产区域。

  放生动物对收纳体及其附近区域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显著破坏,不明显改变当地环境生态平衡。

  对于有专门部门单位严格管理的场所,前去放生应注意取得管理单位的理解与配合,做到和谐相处,避免冲突。

  放生地点交通相对便利,便于放生物运送,距离采购点尽可能近。

  这里所说水域,主要指适合放生的江河、湖泊、池塘、水库、沟渠等。

  2.1.1.1水域放生环境选择要求

  (1)放生人员安全有保证。重要程度:必须保证。

  (3)捕猎者少。重要程度:尽力保证。

  (5)水体有一定肥度,即水体中有适合放生对象的食物。重要程度:尽力保证。

  (7)常年水体。避免选择季节性,或者经常干涸的水体。重要程度:必须保证。

  (9)便于迁徙。放生有迁徙习性的水生动物,对放生水体的选择要考虑到能满足其迁徙的需要。

  放生淡水鱼类时,在接近江河海口的地方,由于水的咸度较大,要注意被放生的动物是否能适应,注意尽量到上游处放生。

  2.1.1.2常见水域放生环境观察方法

  (1)水体溶解氧状况观察

  在水体中生存的动物,须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延续生命,这就是水体的溶解氧。可以说水体溶解氧充足是水生动物生存的首要条件。放生者对此不可不知。

  通常,江河溪等流动的水体,水面开阔、风吹浪涌的水体溶解氧易于充足。而被大面积水草或漂浮生物覆盖的水体则不利于保持溶解氧。水体营养过于富化,引起有害藻华泛滥,会迅速消耗水体溶解氧。

水体动物密度过大,溶解氧失去平衡,也易造成缺氧。另外,气压低和气温高也不利于水体保持溶解氧。

  观察水色:

  观察水中生物:

  ①缺氧时,浮游动物常聚集在水体上层。

  枝角类,简称“溞类”,水溞,俗称红虫,正常体色为灰白色。当水缺氧时因血液中产生无脊血红朊而呈红色。

  水蚯蚓、水生昆虫、野生鱼、虾、蟹、螺蛳等底牺动物纷纷靠近池边,或进水口,出现顶水现象,晚间用电棒照射时,鱼会出现“哗啦”的躲避声,这些都是水中缺氧时动物的表现,在缺氧严重时它们甚至不知道避人。缺氧更严重时动物会成批死亡。

  轻度缺氧:鱼类开始浮头,即鱼浮在水面吞食空气。浮头时远离岸边,受惊即下沉。

  极度缺氛:浮头时受惊也不下沉。

  水体缺氧,底栖生物大批死亡,腐烂发臭,水质也发黑。

  溶解氧充足,水有一种清香味,鱼多时带一点点醒味;含氧量不足时容易出现臭味,用手摸后难以去掉此味,让人有种恶心的感觉。

  单水体发生有害藻华时,水体溶解氧将被迅速消耗,极易造成水体缺氧。

  通常,放生者放生水生动物会选择水质清新、干净,无污染、无异味的水体。这样的水体溶解氧充足,从着重解除面临杀戮的众生眼前危境来说,是可靠的,也较便于缺少经验的放生者掌握。但这样的水体有时容易偏于清瘦,食物不足,不利于被放生动物日后的生存。

  参考资料1(鱼养殖经验):

  黄绿而清爽:

  放生者评价:很适合鱼类生存。

  水呈草绿而清爽,有时水面有同样颜色的浮膜。水色给人的感觉是“浓、厚”;浮游植物组成以绿藻.裸藻为主。浮膜多是静止繁殖期的裸藻、衣藻、扁藻等组成。轮虫数量较大;浮游生物处于繁殖高峰期。

  蓝绿而稍浑浊:

  放生者评价:鱼类尚能生存,有条件情况下应避免。

  水呈蓝绿——灰绿而浑浊,下风口有大量同样颜色的浮膜。水色给人的感觉是“浓、浑、脏”;浮游植物组成以蓝藻占绝对优势,且量大,并开始衰退死亡;轮虫尚有一定数量。这种水体已经老化并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鱼类尤其是链鱼瘦弱得十分严重。

  灰黄——橙黄而浑浊:

  放生者评价:鱼类生存极困难,除非紧急情况下放生,应尽量避免。

  之一:

  放生者评价:食物少,但鱼类能生存。

  又叫臭清水,是水质老化的最终结局,它给人的感觉是“清、瘦、死”,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毒素,各种浮游生物刚刚死亡,水体溶氧极低,鱼类难以生存。

  油青色:给人的感觉是“青、亮、活、爽”。浮游动植物间比例较均衡;浮游植物种类较多,组成合理,没有明显的优势种群。

  茶褐色:水色给人的感觉是“肥、活”。浮游植物以硅藻、隐藻为主,裸藻、绿藻、甲藻次之;细菌和轮虫的数量也较大。

  黑褐色:给人的感觉是“肥、老、黑”。浮游生物以细菌、原生动物为主,浮游植物较少,主要为隐藻、裸藻;因水体中庸殖质含量较高,溶氧严重不足,浮游生物开始死亡,水质趋于老化。这种水质是因为氮、磷含量较高,但其它次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不足所致。

  泥黄色:给人的感觉是“浑、瘦”。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严重不足,各种浮游生物量都很低,再加上风浪的作用:大量冲击堤坝和翻动底泥,使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泥黄色水体在浅水性湖泊出现频率较高。

  参考资料2(鱼养殖经验):

  一般“水肥”指水色浓,浮游植物生物量高并形成水华,但不一定是好水。反之水色淡不一定是“水瘦”,如果形成这种水色的浮游植物鱼类能利用,还应是好水。

  了解水体污染情况,主要依靠有关部门的检测数据。人工观察水体污染情况有很大的局限。主要可观察的现象:

  (2)是否发现恶劣的大量排污口;

  (4)水温是否正常。有一种污染叫热污染,通常不太引起注意,如在电厂附近,由于电厂大量排出高温水,会提高水体温度,同时降低水溶解氧,破坏水生物的生存条件。

  山体、树林、野外环境适合放生动物主要是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各种虫类。除了前述共性原则,选择时还主要要考虑:

  茂密的树林可以为放生的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提供隐蔽和栖息处,也可为它们提供一个可以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树林对虫类也更易满足其各种生存需求。

  为满足放生动物和鸟类饮水需要,选择放生地点要靠近常年有水的水源。

  有些动物具有攻击性,会威胁人类安全,放生要远离人类居住区域,要尽量离得远一些。对攻击性越强,活动能力越强的动物,放生时要距离人类居住区域更远。

  远离人类居住区域还有个好处是减少被再次捕猎的机会。

  有很多经验表明,初被放生的动物躲避意识很差,很容易停留于公路而被车辆压死。故不能图方便在公路边放生,而应放到远离公路的地方。

  2.1.3 放生场所选择:湿地

  湿地具有“鸟类的乐园”之称,因为水草丛生的沼泽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巢、避敌的良好条件。因此,湿地是放生很多鸟类的理想地点。另外,湿地还适合放生很多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软体水生动物和很多虫类等,如:

  两栖类:如青蛙、蟾蜍、鲵等。

  软体水生动物:如河蚌、牡蛎、贝类、田螺等。

  2.1.4 放生场所选择:稻田

  (1)稻田是人类粮食的生产场所。

  (3)由于稻谷存在生产周期,稻田的环境也有周期变化。在很长时间里稻田是无水的。

  鉴于稻田的这种情况,尽管稻田也适合很多动物的暂时生存,但适合放生的动物种类和情势受到了很大限制。最适合放生的动物是稻田主人也欢迎的青蛙、蟾蜍等。选择时要注意:

  (2)动物有安全冬眠的去处。

  2.1.5 放生场所选择:公园

  公园有大量覆盖植被的土地,很适合放生蚯蚓等。

  公园是公共场所,区域收纳能力有限,要严格控制放生的数量和种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有较多的放生者选择到公园放生,造成对公园正常秩序的干扰,甚至超过公园的承受能力,建议只作为放生少量或个别动物时的选择。

  住宅小区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人工环境,却也拥有一定数量的水体、山体、树林、湿地等。住宅小区受纳能力很少,这一点要充分注意,放生数量要严格限制。

  经考察有具备筑巢条件的可以放生一定数量的适合当地的鸟类,如麻雀、斑鸠等。

  大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乐园,只适合放生海生动物。

  (待 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