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楞严咒略考

发布时间:2023-01-11 17:57:23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楞严咒略考

  楞严咒自明、清以来三、四百年间,一直是我国各宗、各派丛林中早晨课诵的主要内容,相沿至今未曾稍替。这大概是因为楞严咒的缘起是断修行人的障碍(见《楞严经》卷一),而且也能住持佛法,生起修行人的诸种功德(见同经卷七)所致吧。甚至,在某些古代禅林,结夏期间,为了净除行者魔障,也有所谓「楞严会」的举行,其受重视的情形可见一斑。今日吾等去佛时遥,知识难求,法弱魔强,行者欲发心修道,建设道场、住持佛法,缘于自身的无明,业障与共业所感的陋劣世间,总是在发行的过程中有着种种的阻难与考验。因此,诵持楞严咒成了末法行者在自利利他,住持、弘扬佛法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方便与依怙,是很自然的。

  学人根性鲁钝,出家前常常望着二千六百多字的大咒,为念不过来而懊恼不已。直到入伍后利用空闲努力,才稍有起色;到了出家后为了受具时能不带本子,这才一鼓作气在一个多月把它背诵下来,可谓备极艰辛。受具后一方面由于宣化法师来台提倡,二方面常住正在建设,诸事待举,三方面学院同学初心向道,需要安顿身心。觉得,似乎可以透过上课前诵一次楞严咒来安住自他及道场,诸同参深以为然,沿习至今也已三、四年了,感应难思!后以在观善寺研习经典的因缘,居士们对此咒亦深具兴趣与信心,咸望举办楞严咒法会,以僧俗大众念咒之诚心与功德力,回向佛法常住,教团永固。发心清净,用意诚恳而影响亦颇深远,为此,学人深感随喜之意,故于筹划出版《学习用录音带》之际,对楞严咒作了一些小小的考据与分析。希望透过资料的比对,能够将此咒呈现一些比较客观的面貌来。所谓正本清源,断疑生信,或者可以再于僧团当中,提起对此咒的认识和重视,甚至能引起更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与更实在的修持和弘扬,则正是笔者深所乐见。

  以下正文将分别以正名、句释、出处、发音分句、环境、背诵、功德 、附考 等 九个单元来略为介绍本咒。

  一、「楞严咒」具名:「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为 唐大兴善寺不空 三藏译。(见大正十九 册页一○○ a )

  二、又名「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哆般怛啰无上神咒」(见前页一三三 a )

  三、又名「中印度那兰陀(寺)曼茶罗灌顶金刚大道场神咒」(见前页一三三 c )

  一、佛顶光明,谓佛顶放光,光中化佛说咒。

  二、摩诃,翻为大,体遍十方之谓。

  三、萨怛多,翻为白,相绝诸染之谓。亦翻为「悉怛多」。

  四、般怛啰,翻作伞盖,用荫万物之谓。亦翻为「钵怛啰」。

  五、无,高明无极故。

  上,尊上莫等故。

  神,威灵叵测故。(以上见《楞严咒疏》, 三峰寺版, 度轮法师倡印)

  六、陀罗尼,正翻为总持或能持能遮。前者谓于一法中总持一切法,于一义中总摄无量诸功德,(见《佛地 论》卷五);后者谓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有法(闻)、义、咒、忍(安住诸法实相)四种陀罗尼,今指第三种咒陀罗尼而言。(见《智度论》卷五法界次第下及《瑜伽略纂》十二)所谓咒陀罗尼,即诸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之秘密言句,此一言句,具足如前总持及能持能遮之力用。

  密教将此「咒陀罗尼」简称为「陀罗尼」,于诸经中,说到此「咒陀罗尼」有五种别名:(一)陀罗尼(二)明(三)咒(四)真言(五)密语(密言、秘密号),前一为音之略翻,后四名为义翻。(《秘藏记本》)

  咒,即梵语「陀罗尼」之旧译(非正翻),新译为:「真言」,即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见《大日经疏》一)。

  又翻为秘密号、密言、密语,为如来三密中之「语」密,即法身佛所说之法。

  又翻为「明」,真言能破烦恼诸闇故;又诸佛于诸身分放光明,于光明中任运而说故云明。《大日经疏》十二:「破除一切烦恼、无明之闇,故名之为明。然明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佛地论》一:「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换句话说:咒语事实上是以智能的显发与运用为内涵的。

  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般剌蜜谛译)卷七(大正十九册页 139a —— 141 )今流通本依此为准。此为以 宋元 二版校订之明版,附于卷七之末。

  二、同前另有「高丽版」,(页 134a —— 136c )录于卷七经文之中。

  三、《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 唐大兴善寺不空 三藏奉诏译(大正十九册,页 100a —— 10 2c )。

\

  四、梵字版〈大佛顶大陀罗尼〉(大正十九册 102c —— 105b ,录于前项之后)

  一、在一般通用原则上大抵皆依台北大乘精舍之《重新校正国语注音咒本》为准,然各地发音仍稍有音转。

  此为现代流通音。

  二、古梵音, 赖世培先生依前项中第三小项之汉音,反校而成,(见大乘出版:《古梵音模板》页 53 —— 63 )此版一般少有人用。

  一、第四会第二九一包至三○五句,依通俗念法,念成「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 291 萨」、「婆提鞞弊泮 292 萨」、「婆 …… 293 萨」… … 弊泮 305 。学者若不习惯,可依原来之断句直念无妨。盖此咒古来流传久远,各地音转不同,「真实」之音已不可考。学者但能至诚恭敬,随取一种相应者修持即可,不必过度执着。

  二、《宋元明版》与《课诵用本》同为四百二十七句(其实后者仍多出四句,但可看成一样),二千六百二 十字,分五会,两者分句完全相同,此亦一般道场通俗念法。然依《楞严咒疏》(三峰寺版)及古咒原本( 唐怀迪 , 宋柏亭 二法师原本,见《国语注音咒本》),则全咒虽仍保持二六二○字,五会,但分句则为五五四句,与一般通俗本分句比较,多出一百二十七句!经仔细比较《咒疏》之译意,古来分句,虽多出许多,然字数,字音等与今本则全同,只是在咒意的「分段」上古本分法较多罢了,今本中真正 分句与咒意相违之处并不多。(可参考台中护国清凉寺稍后将首 度重新校对、绘制出版之《楞严出相》)

  一、关于修持,诵习本咒之时间:教中流通之楞严咒小册(大乘精舍出),引尤纯净居士编之〈持诵须知〉 说:「若过午则属恶道时间,更不宜诵此大咒,以免罪愆」云云,恭敬有之,然有规定太严之嫌,况又无经典为据。今人事忙,晚间诵习经咒者众,此说一出,许多发心学诵之缁素大德因而裹足不前,阻断修行之缘,殊为可惜,恐亦非诸佛菩萨所乐见!

  今引《楞严经》卷七(大正藏十九册,页一三三 c ):云「于初七日中,……恒于六时诵(楞严)咒、绕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又云:「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四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文中「六时」,即指白天十二小时;「十二时」,即指一整天二十四小时。由此经证可知,诵此大咒并无时间之限制。

  二、任何发心诵习此咒者,固当至诚恳切,不可轻率从事。然 尤 文中说:「须净口(一贯道语)常素……花 素者,俟值斋期,方可读诵」云云,此说亦无经证。茹素诵持固然很好,若因缘未具而欲诵习亦无不可。未举经证,但以一二耳闻,而妄设禁忌,断人善根,此风不可长!

  三、诵咒地点,固以寺院、庵堂及正设坛场为佳,若因缘未具,则家庭静室,个人佛堂等亦佳。再无,则个 人卧室,但能整洁无秽,衣衫整齐亦得。若于公寓中,可避免于主卧(夫妻房)内诵持。然此亦「理想」如此,若能心存至诚、恭敬,则无处不可诵习。

  四、又 尤 文中称本咒「系召请一切佛菩萨诸天神圣……(大悲)十小咒则退送法界一切佛神等,各安其所, 故须同时持诵」云云,婆心诚为可感,然于佛法正见则嫌不足!「召请」之语固然不虚,「退送,各安」等语则不知所云。盖大悲十小诸咒亦无非召请、皈命与祈福等义,何来送退之辞?佛菩萨,神妙不可思议,心感则应,心消则逝,何劳我等「召请」与「送退」?依人情之常巧设方便固无不可,若视为的论,则佛法将与神道之教何判?学者当知

  一、初学之人,可依「禅门课诵之学习用」咒本为开始,随着「学习用」录音带重复发音,直至全咒皆能顺 畅发音为止。此为第一步,重在耳根与舌根之纯熟。

  二、第二步,仍依学习用咒本,辅以适当(念得比以前稍快)录音带,随音带心无旁骛同声念去。此时并用 眼根、舌根与耳根,不可动用意根,直至三根纯熟不必借用音带为止。

  三、第一步中,可依个人习性,分段重复进行;第二步初期亦可如此,然后期则必须全咒一气呵成。

  四、第三步,咒本同前,不再使用录音带,眼、耳、舌、意四根并用,眼、意二根为主,舌耳二为辅,专心 分段、分句,记忆咒文。背诵时脑中浮现咒文之格式,辅助记诵,一次记若干句(多少不拘,端视各人习性,唯不宜一次太多句),俟背熟后,再记诵以下若干句。如是分段记诵,每背诵完一段,须从头再背过若干遍,以补强原先之记忆,然后再进入下一小段之记诵,直至全咒记住为止。

  五、第四步,全咒刚背完后,极容易忘失,故须每日再背诵全咒一遍以上,初背时可配合快念之音带同声背 诵,背时意根缘想咒字及组织形式,耳根专心于咒音,如是复习,直至不必借用音带亦能自诵为止。

  六、第五步,所谓全咒纯熟,是指最后能舍意根对咒字之缘想(这只是辅助记忆及避免错漏的方便而已,其 本身即是一种「妄想」,亦应舍离!)但用舌根与耳根,全咒 不假思索而顺畅,正确且迅速地诵出而言。

  七、一切咒语之修持,以字音了了为其要件,但速度亦不可太慢,否则易生妄想,而且诵来吃力。以本咒而 言,大众同诵以八分半钟左右为一般标准,个人独诵可以六分钟为度,然亦随各别因缘有所不同无妨。

  八、一般在家人,甚至不识字者,亦可利用「学习用」录音带来背诵。凡开车,坐车或工作起居等皆可播放 随念(在不影响安全及工作的情况下),如此则耳、舌二根亦可渐次纯熟,达到背诵之目的。

  九、于第三步骤时,可以每日固定抄写若干句,随身携带,于工作之暇背之,则虽在俗之人,亦有背熟之日 。(字条用后以火化之或净处收藏,切不可随意乱丢!)

  十、以上背法,经多人经验,颇有成效,提出聊供后学者参考。然个人因缘习性不同,亦不必过于拘泥。

  (录自《楞严经》卷七、大正十九册、页一三 c~ 一三七 c )。

  一、具果上自行化他之功德:佛告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 佛」。十方如来因此得「无上正遍知觉」、「降伏诸魔、利诸外道」、「生宝莲华,应微尘国」、「于微尘国大转*轮」、「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于十方拔济群苦」、「于十方事善知识」、「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于灭度后,传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二、生起灭恶生善之功德:

  佛告阿难:「汝等有学,未尽轮回……不持此咒,而生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又云「桦皮贝叶,纸素白毡,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三、又云:如来说此神咒可「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所谓 ——

  (一)能灭诸难,得鬼王护经云:「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乃至天龙鬼神,精祗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着。心得正受……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其露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于如是人,不能起恶……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思,常加守护。」

  (二)菩萨加持得宿命通。经云:「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王菩萨种族,‥‥‥而为眷属,昼夜随侍‥‥…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三)不堕恶道,远离贫贱。经云:「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剎‥‥…并诸饿鬼,有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若礼、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己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

  (四)同佛功德,速得成就。经云:「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能者,令得智能;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五)净除业障,灭无间罪。经云:「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六)清融宿业,悟无生忍。经云:「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七)满众生愿,不生边地。经云:「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能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八)拥护国界,众生安乐。经云:「若诸国土,‥‥‥饥荒疫疠,或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佛剎),或脱阇(竖幢)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消灭。阿难,在在处处,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 民安乐。」

  四、护持行者,如法修行。经云:「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 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逢清净僧,持此咒心,不生疑悔。」

  五、毕竟成就,心地开通。经云:「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成妄语。」

  六、诵此神咒,皆得无量八部天龙,诸天鬼神及金刚藏菩萨等之发愿护卫,令能安立道场,远离魔事,如法 行道,速证菩提。(见前,页一三七 a )

  一、关于楞严咒版本之问题。由于中国文字乃是以「字形」为主,而非「拼音」字(梵文则反此),再加上 「同音异字」及时代,地区不同,所造成的「同字异音」等因素,使得中国佛教在「真言」的翻译上,其「精确性」、「统一性」与「恒久性」,自来就一直困扰着汉地密教的行者。往往同一个咒语,不但其译名不同,其译音字形、翻译之字数与咒语之断句等,也大不相同。而且,由于翻译的不统一,随着年代与地区的广远,其不同的版本也就愈来愈多了,常常令学者不知要以何版本为主。因此,对于不同版本,考察其同异。分辨其正讹、检讨其价值,在自行化他上,是有其需要性的。

  二、各种版本之楞严咒:在「出处」中我们曾列出大正藏中的四种版本,然而事实上教界中流通的版本并不 止此,今就各种可收集到的版本作一简要之比对与分类如下:

  (一)宋元明版——出自大正十九册,页 139a —— 14b ,附于《高丽版楞严经》卷七之末,共 2620 字,分 427 句。

  (二)禅门日诵学习版——天宁寺古刻版,与前版全同。

  (三)佛门课诵本——一般流通版,字形、字数与前版全同,然分句有 431 句,与前稍异。

  说明:此三版显然为同一系统,皆以《明版》(以宋、元版校之,见大正 19 册页一三九注二)为主体,课诵本分句稍异关系不大。

  (四)国语注音小册——大乘精舍重新注音流通。字形、字数亦同前版,然分句则大异,共有五五四句。

  (五)楞严咒疏本|三峰寺版、宋柏亭法师疏,除第一会第五句多「南无」二字外、与第(四)项全同。

  说明:(四)、(五)二种版本为同一系统,而以《咒疏本》为主。以一系统显然与前一系统非常接近,虽分句有大差异,然此是因为依咒义分句所使然。这两大系统都可视为宋朝之版本的变形。

  (六)高丽版——大正十九册,页 134a —— 136c ,此本中土不甚流通,用字及字数与前两系统完全不同。唯字音稍接近,共二七五六字,四三九句。本版特色为对字音之读法(如「引」、「二合」等)及咒义皆略有说明,为高丽版《楞严经》卷七之正文。它自成一个系统,不同前二者。

  (七)灵云寺梵字版——名为〈大佛顶大陀罗尼〉,大正十九册页 102c ~105b ,共有梵字 2720 ,分成五三四句。与前三系统亦看不出有什么关连,亦可视为独立的一种版本。

  (八)黄檗版——大正十九册页 100 —— 102c ,具名为〈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为 唐朝不空 三藏所译。亦有「引」、「去引」、「二合」等发音脚注,共 3119 字、无段句。

  (九)古梵音单行版——三宝佛教文物流通处出,字形与字数均同前,依黑点断句有一四一句,依一般空格法断句有七五六句,此与前不分句异。有国语注音及句码。

  (十) 赖世培 古梵音——《古梵音模板》页 53 —— 59 (台北大乘精舍出)字形、字数及国语注音与前全同,唯点句虽亦一四一句,但与前者之分法稍有不同。至于分句,印刷不甚明确,约为七四四句,亦有别于前。

  (十一) 赖世培 古梵罗马拼音——同前,页 60 —— 63 ,同第(九)项,有七五六句,发音亦同。

  (十二) 赖世培 手抄梵文版——同前、 72 —— 88 ,共有梵字二五八七字。然与(十一)项对照其罗马拼音,可发现手抄梵文有重复处( 21 、 22 句重复)亦有脱落处( 78 、 79 、 132 、 133 句缺)。

  说明:由一连串的比对可发现(八)——(十一)项其实都属于同一系统,可以《古梵音楞严咒》本为其代表。

  三、小结:有以上十二项版式的比对分析中可知,今天可得的诸种楞严咒版本中,归纳起来有五类(系统) 。其中第一、二类差异最少,只是断句不同,于实修上差异应不大,因此又可合并成一大类,统名之为〈宋之明版〉。此类正是近几百年来未流通最广的版本。

  另《高丽版》及《灵云版》两类、前者流通稀,后者解读困难,故于修持上亦少有人用它。

  最后一类(第五类)是 不空 三藏所译的《古梵音》版,其发音已由 赖世培 居士同 尼泊尔 籍旅 美 梵语教授 迪帕克 博士合作以「罗马拼音」拟古梵音拼出(见《古梵音模板》前言)。颇有可取、只是不知道正确性如何,再加上与一般流通之《宋元明》本差异颇大,故修持者亦鲜闻其人!(不能与大众共修故)。

  如此说来,还是一般流通的课诵本楞严咒较能为吾人所用!记得笔者还在 成 大当学生时,曾经听过某位学长说:他之所以未开始学诵楞严咒,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楞严咒「最正确」的发音!这种想法让多少人平白浪费了青春生命?咒语,有确切的传承,能诵习「正确的」发音固然很好。然而,由于时空的变迁、文献的错落,当「最正确的」已然不可考时,执意如此是否也是一种迷思?数百年来,多少的禅林大德(包括 日 、 韩 两国),不也都每天早晨诵着未经考据的楞严咒,而仍净除业障、增上道业?所谓直心是道,既然确切的咒音已不可考,那何不面对现实,就因缘所及的部份蓦直修去呢?

  四、关于本咒的功德,一般咒本或法师、居士,总是以自己的认识和「想当然耳」的论证来描述诵持楞严咒 的功德。然而因为没有经证,所以往往缺乏了一份强而有力的说服力,说了一大堆,却仍不能使人生起如法的修持信心来(尤其是学习此咒,信心与喜乐的动机更是重要!)总是一曝十寒,而不能一鼓作气,殊为可惜。因此,不惮繁复后地,在本文中引录经证以为补救焉。

  五、所谓持咒禁忌。中国,是个「禁忌」的民族,似乎,一切的好事、坏事,都要必然地带有一些没有根据 的,不知起于何时、何地的禁忌,才能表现这件事情的特殊。妙的是,在群众预期的心理之下,禁忌被莫名其妙地提出与传扬,已然成了「很内行」的唯一标准。因此,中国到处有一些「内行人」,运用着中国人特有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提出一些毫无根据的、想当然耳的禁忌来。坊间流通的楞严咒小册子,正卯足了劲在宣扬此类善意却不理智的说法,而且也不少人深信着!为此,本文引证了经典,希望能稍微平衡一下此类的思想。

  重视楞严咒,是汉传佛教的特色,尤其韩国的丛林,对于初入佛门的行者,更是要求多诵此咒以净除业障(往往一天要诵全咒三十遍之多!)而效果、感应亦不可思议,看看今日台湾的佛教,有人尽往好处看、想,当然他的危机意识不会生起,然而如果你能体会一下佛法内在的特质与对修行及环境的要求,那么,今日的佛教事实上是非常需要你我去努力护持的。外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僧团内部自己的观念混淆与身心堕落!扶助正法、破魔显正,个人的修为与力量是如此的有限,忧心之外,更是懊恼自己是如此的无能!如果没有楞严咒,那佛子誓死护卫佛教的心思,又能何所寄呢?

  佛历二五三六年元月十一日深夜 于开山堂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