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功德与福德的区别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4-08-04 02:41:29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功德与福德的区别在哪里

可能大家经常听到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功德无量”,或者是看到一些经书中写着“具大福德”。很多人以为功德就是福德,福德就是功德。其实功德和福德之间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云来就和大家详细地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

中国历史以来都讲一个“德”字。《尚书·洪范》中就讲过五福,其中之一的就是“攸好德”。攸好德的意思就是拥有美好的品德。这个人平时待人以礼、乐于助人,而且遇到困难与阻力没有任何的抱怨,总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人家就会说这个人拥有良好的品德。也就是“攸好德”

不光如此,作为修行的人,很多时候做的事,不是累积功德,而是累积的福德。比如我们知道《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由于替韦陀出气,调戏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罚吕洞宾用一个夜晚的时间以凡躯修一座桥来弥补他所犯下的过错。最后,吕洞宾修起了一座桥。这个行为,是不具备功德的成分的。因为修桥只是让河两岸的人来往方便,属于好人好事类的范畴。这就是典型的累积福德的行为。

《道德经》中讲究“道生之,德畜之”、“上德若谷”。老子将道和德是分开的。他这里的德,是遵循着道的规范,蓄养自己的德,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趋向于“道”的境界。说白了就是不逾越做人的规范,使自己具有像山谷一样的胸襟。

那么,孔子讲的德是什么呢?《论语·颜渊》里有这么一句话:“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就是说无论人的什么行为,都要讲究“仁、义、礼、智、信”,要用这个标准去做人。孔子充分的发挥了老子讲的德的内容,进一步将它作了一个更细致的划分。人在任何方面都要具备良好的品格,这样才是具备“厚德”的。

那么,只要将人的行为归正了,这种福德自然就会深厚。这也就是有为的积德和无为的积德。这些积德的范畴,都是属于福德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功德呢?这就要从修心方面说起了。

一个人要想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就必须得在实践中约束自己的行为。除了外在的行为约束,他还要让自己的心同时与外表行为相匹配。也就是说,这种累积功德的行为,是以提高他的思想境界为主要目的的。甚至是扩大到让别人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在《西游记》中,唐僧在往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不断的遇到各种磨难,从而使自己的心更加接近佛经中的要求。在各种魔幻的恐吓下,在各种美色的诱惑下,他都能不动任何念头。这就是累积功德。不光如此,他为了使广大的东土众生能够得到大乘佛法,不辞辛劳的前往西天拜佛取经,回来还要宣讲给这些众生听。这种自度度他的行为,就是累积功德的行为。

关于累积功德的事情,可能大家也都听说过这件事。有很多大德高僧们,为了让僧人们能有一个安心的修炼场所,到处化缘,吃尽了各种苦头,就是为了修建一座寺庙。他们的这种行为的出发点,也是为了给其他人提供一个提升境界的方便行为,这也是累积的功德。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修庙建寺是功德无量的事。当然了,这仅仅只是局限于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方便让僧人们安心修行。如果是以其他的目的修庙建寺,就很难说是积功德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累积福德仅仅只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使自己的行为逾越世间的道德规范。他不需要人不断的提升思想境界,同时对其他人只起到一种表率作用,使人们的生活能够更加的和睦、融洽。这是用外表的行为来约束自己的心,从而达到行善积德的目的。这是累积福德。

而累积功德是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的同时,也能够让其他的人同时具备提高思想境界的行为,这是由内在的约束与提高来改变外在的行为的一种表现。这与人们常说的累积福德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