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无我、无我所

发布时间:2024-06-16 02:42:24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无我、无我所

「《无量寿起信论》」,彭际清居士造的,对于这桩事情他有详细的解释,这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说,他这段的解释就非常重要。「论此甚详。论曰:须了佛智乃至胜智,方名真信」。我们不了佛智,佛的这五种智慧都不了解,这不是真信。下面他说,「以一切智不离自心,无我、无我所」,我是假的,不可得。为什么说无我、无我所?我们也很幸运,很早我们就读到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要常常把这桩事情放在心上。为什么?没有我,没有我所,一切万法都没有。一切万法怎么来的?一念。一秒钟有多少个一念?一千六百兆。什么是真的?那一念是真的,这一念出现了遍法界虚空界的依正庄严,都是这一念变的,这一念是自己的一念,不是别人的。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的念头,只有一念,一念马上就过去了,就没有了,第二个一念不是前头的一念。

念念相续,念念都是独立的,是相似的相续,不是真相续,真相续后念就是前头那一念,那叫相续,后头这一念不是前面这一念。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可以能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如果后一念跟前一念是一样的,你在实验室里看这个水结晶应该两个相同的,一点都不差,完全相同的。为什么他实验十几年,没有看到两个相同的?这是说明念念都不相同,就是大同小异,绝对没有完全相同的。所以念是假的,念不是真的,念要是真的,念念就相同,念是假的。相,相由念生,随念头生的,你就晓得,能生的念不相同,所生的相怎么会相同?相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也是念念不一样,统统没有,无我、无我所。

事实真相了解之后,「凡圣一如,共同此智」。前面说这五种智,佛有,这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佛有,一切众生个个都有,一点都不稀奇。这桩事情,我们用什么心来看待?平等心,平常心,这是真的。「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来成佛。不于心外,别有信佛之心。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净土,疾得见佛」,疾是非常快速,你跟佛就相应,见佛就是成佛。你不是佛,见不到佛;你不是菩萨,见不到菩萨。唯心净土是真的,这从理上讲。「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弥陀真的跟自己是一体,绝对不是假的。自己真正是弥陀,没人相信。你要相信,我念弥陀是念自性弥陀,我求见阿弥陀佛是自性阿弥陀佛。

一切法全是自性,自性释迦牟尼佛,自性毘卢遮那佛,自性卢舍那佛。佛与佛陀如是,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法不如是,所以法法皆如,法法皆是自性。我们看《五灯会元》,你能有这种心态,《五灯会元》就看出苗头,你看懂了。你没有这个心态,看《五灯会元》你会看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所以一定要肯定大乘法里头净宗是大乘,凡圣一如,万法一体,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来成佛,这个观念要有,我们就不会堕落,我们就不会做错事,我们就真正肯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本来是佛,你本来是佛,他也本来是佛,对一切法恭敬心就生起来,傲慢心自然就下降。还有「我比他强,他不如我」这个念头,这是轮回的念头,这是错误的念头,全都错了。契入这个境界,自性的性德现前,清净平等觉现前,大慈大悲现前。

「若于自心诸智,犹滞疑情」,我们对于事实真相还有一点疑惑,那怎么样?「不免心外见佛」。心外能不能见到佛?见不到,因为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我们六根所接触一切境界全是自性变现的,心现识变,自己的真心、自己的阿赖耶变现的。要记住佛这句话,就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现一切相,一切相就是心,古人的比喻说得好,「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就说的这个意思,你把这个参透,看禅宗的语录就能看出味道出来。带着疑情就看不到,真相看不到,带着疑情是什么?凡夫知见,你以为心外有佛。「虽修诸善,乘愿往生,不得见佛,以不契佛智故」,那就生到边地疑城。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五四集)2011/8/23 檔名:02-039-055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