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网

宏海法师: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发布时间:2024-11-14 02:44:15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宏海法师: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高僧祖师高竖法幢,传灯不倦。

禅门有一句话,想必大家可能都听过,叫马祖建道场,丛林道场百丈立清规。他们是师徒二人,说的是师父马祖道一禅师和百丈怀海禅师,这两位都是中国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高僧。

因为当时佛教初传中国的时候,大家要知道遇到一个很大的障碍是什么呢?僧团在印度的制度、样态、生活方式,和咱们东土的文化水土不服。

你比如说在印度,出家人他是不耕而食的,就是不去种地,并且是不可以种地的,不织而衣的。就是你不要去刨弄日常生活产业,你有什么闲暇的时间来修道思维法呢?

但是到了中国以后,就受到很多人的质疑,甚至是抨击,在这样经过几代僧侣不断的调整,融合并进,那么慢慢的出家人才从居无定所的游化方式,转成了我们寺院丛林的共住规约。特别是到了马祖道一禅师的时代,也就是当时中国唐代的中叶,经过马祖的大力提倡和推行,中国佛教丛林的发展,开始具足了规模。

可能大家都听过,丛林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丛林就是树长在一起,他是一个比喻,比喻所有的出家人、僧众聚合在一起,共同的生活和修行。大家生活修行各有各的脾气,各有各的性格,怎么办呢?那么就像树木聚集一起了,相互直直的往上走,直心是道场,听常住安排,不能有自己的自私意见。

这样的话,就相当于草木只往上长,杂草就没机会生长的意思。他用这个来作为比喻,表示有法度、有规矩。这么多人居住在一起修行办道,必然得有方圆、有规矩。

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百丈怀海禅师,他就是规矩法度的制定者。我们现在动不动就叫百丈清规,他对于寺院僧团的组织形式、执事职责,乃至佛事仪轨等等,都有很详细的、系统的,并且是极其合理的规定。

佛门里面有一句话叫宁在丛林睡觉,不在小庙办道。在大丛林里面,这种大的共住规约中,你完全就没有自我的发挥余地。那么对于一个修道人,佛教讲到破我执来讲,是一种最好的生活环境。

不晓得诸位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有趣的事,说在丛林里边告诉你生姜是树上长的,你就认为是树上长的,也就是我们说的指鹿为马,你确实是马,明知道是鹿,不要想它,断自己的妄想,相续心,这就是禅宗的风格。

所以说到现在,我们佛教丛林还是遵循着佛戒、戒律,这是佛制定的,还有百丈禅师制定的这套丛林制度,他是佛教确实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怀海禅师是福州长乐的人,很小就出家,童真。当时正是时值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弘法,他就因缘所促使他去参学,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当时在马祖门下他开悟了以后,开悟了以后,他就知道禅法的旨趣了,在师父的培养下就成了一代的禅门的宗师。后来常住在百丈山,也就是今天江西奉新住持弘化,所以才把他叫做百丈禅师。

百丈禅师不仅仅立法,而且自己对于法还是非常认真和负责的去行持者。他有一个著名的行为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今天没有随大家一起去出坡劳作,那么今天他不吃饭。他觉得功德没有,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

所以他在晚年的时候啊大家设想一下,一个老和尚很有精气神,然后领众在这样的一个清净僧团里面,跟大家一起去上山担柴,下田种地,然后念念还不忘佛教的智慧、观照,所以这样过着一种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

后来他的弟子们不忍心他干这么粗重的活了,因为他不听劝,就把他干活的农具给藏起来,他就绝食抗议,说不干活怎么能吃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这样的一位禅门巨匠、丛林楷模,他给我们后人指引了一条什么修行路径呢?

他有一个法语,几乎现在都挂在天下丛林的课堂里边,叫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头两条就是丛林以无事为兴盛,第二句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要知道这是非常了不得的大事情,一个禅宗的大师,他来劝导大家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可见他明确的,而且写在这样重要的丛林要则的劝诫中,他内心非常明白学修净土法门的功德、殊胜、简易,但是快速成就,(要点)在哪里他一目了然。

所以他在制定丛林的仪轨中的时候,现在我们庙里几乎都是这样,比如说有师父生病了,那么大家一起为他回向,就会给病僧祈祷。

如果他世间住世的因缘还在,那么就希望他快快的好起来。如果他大限已经到了,希望他什么?直接往生极乐世界就好了。无非身为衲子本分。

在死就往生,在生呢,住持道场,弘扬佛法。

所以说这样的大禅师已经为我们在抉择法门左右为难的时候,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希望、方向,就是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