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者为什么要从事公益
发布时间:2024-11-03 02:42:55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从事公益,就是为众生服务。 下等人是被欲望所累,中等人大多是被气质所累。人们把物欲之性和气质之性都化除了,才能够成为佛国中人。王善人说:“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一般人不从事公益,物欲和气质之性很难化除。《理数合解》云:“得之理天者,神为元神,心为道心。开窍于目,得之气天者,神为识神,心为人心。开窍于口鼻,故人之目通理天,口鼻通气天,如鱼之在水焉,然通而不知其通,不得大通终通与之合而为一者,物欲之引、情思之蔽也。本性蔽于情思,情思役于物累,于是迷真逐妄,流浪生死,而鬼关禽关于是乎入矣!”
当今一些学佛者偶然得闻历代祖师的最上乘佛法,未了经义,一听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本来无一物”,《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实虚妄。”就认为反正一切都是虚幻无常的,“本来无一物”“凡所有相,皆实虚妄。”,就抛家舍业,父母也不孝养了,工作也辞了,老婆孩子也不管了,躲到清静处空心静坐去了。还有一种人一听我说人要恪守自己的本分,要身尽情理,就一头迷进去了,整天忙着发财,置办家业,围着老婆孩子团团转。此皆是执拗不通之人。
道虽然不动不摇,寂然无为,但却是无私的,慈悲的,平等的,人我一体的,无时不在主宰万物,周流天下,利益万物的。一些人不明此理,错把空心静坐,无所事事当成了无为,人家讲法度人,他就告诉人家有所图谋,有名利之心;人家言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就言人家有野心,想搞政治;人家一做功德,他就告诉人家著相、执著,迷在里面了。此种人就是不见自己量浅,不觉己愚,他以为自己抱着本祖师的经典,在家空心静坐,就是无为之道,就能够成圣成佛了,此是沉空滞寂。
一个人没有功行,不但往昔的冤孽不能化除,而且很难化除物欲和气质之性。《理数合解》云:“气天之阳,在人为魂。醒则营营而乱思,寐则梦梦而游荡。气天之阴,在人为魄。动则欲火燔灼,静则魔狸昏沉。致使四门不闭,九窍下流,六欲奔驰,七情纷扰,呜呼!道心一点,几微灵明,几何不被其遮蔽,为其拖累,流浪生死,常沉苦海者哉!”
释迦牟尼佛能够在菩提树下静坐明道,我们这些人不行,因为我们有心病。虽然我们心的本体与释迦牟尼佛心的本体是相同的,但是我们习气深厚,若不通过有为的方式,很难钻破云层,识得自心。悭贪、嗔恚、懈怠、淫邪、散乱、邪见都是心中的云层和疾病,六度万行是钻破云层的方法,是治病的药,有病不服药,疾病怎么去除?但是病去了,还吃药,药也是病。一个学佛者有悭贪、嗔恚、懈怠、淫邪、散乱、邪见等种种的疾病,却言无须六度万行,无须做功德,自性本来光明,到头来就死在病上了。
君子和小人在公私上判。一心为公的肯定就是君子,一心为己的肯定就是小人。一个人一心为己,一心为自己的家庭,这种人是小人,不是君子。其实天下的人哪个不是佛,哪个不是圣人呢?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圣人心里装者天下的众生,与天下众生同心,与万物同心。
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佛,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我们不能去除私心,我们的志向不如圣人。《王凤仪嘉言录》中说:“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叫人夺志。平常人要不夺古人的志,终久是个平常人。”。其实众生的心与圣人的心是等量的,因为私,所以变小了。因此说,人的志向有多大,心就有多大。我们学习圣人仙佛,就是学习他们的无私,学习他们的志向。我们能够像圣人一样的无私,有圣人一样的志向,我们就是这位圣人。天下要是人人都无私,人人都成为圣人该有多好,如此天下不就得到根本治理,世间不就变成活佛世界了吗?
我劝一个人从事公益事业,为众生做事,才是真正向着他。可一些人一听我劝他从事公益事业,反以为我是在利用他,欺骗他,此真是小人之心呀。
当今的学佛者一个个都成佛迷了,整天一门心思想着自己怎么成佛,我说这种人一辈子也成不了,因为这种人心里只有自己,私心太重,我执太重。一个学佛者什么时候觉得众生的苦如同自己苦,能认天下的不是,担天下的罪过,总觉得自己对不起众生,心甘情愿的为众生当牛做马时,就离成佛不远了。
王善人不是在暗室中打坐诵经明的道,而是在往救友人杨柏途中明的道,此对我们学佛修道者是不是有所启示呢?
注:请参阅《如何获得心灵的安宁》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