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法师:经商与学佛的三大共性
发布时间:2024-09-27 02:43:27作者:金刚经全文网
编者按:过去我们经常听到“儒商”这个名词,近年又有“佛商”之说。佛教与商业活动究竟有什么关系?
佛教徒能不能参与商业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一听出家法师出现在商业活动现场,就觉得很不可思议,觉得他们不像是出家人。是不是所有佛教徒都不可以参与商业活动,都不可以经商?这里需要分清几点:其一,佛教徒并非都是出家人,出家人不可以经商,不代表佛教徒都不可以;其二,六祖大师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般佛教徒完全可以将佛法运用到商业活动中,恪守佛教徒之立场、操守,反而有可能扭转商人的负面形象。“人生佛教”的提倡者、一代高僧太虚法师,就曾讲过经商与学佛的关系。经商之道即与学佛之道相通,可以直趋无上菩提。(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究过,不能去研究;实则佛学并不艰深,而学佛亦并不难。世间无论何事均可与佛学之理相通,无论何人均可以研究佛学。各位大都是经商者,所以拈此“经商与学佛”一题,略与各位讨论之。
一、经商与学佛之心理
我虽未曾作商,而知凡在本乡或海外经商者,其心理大都是在求得发财,所谓将本求利是也。学佛之心理亦在求得发财,但非经商者仅图金银财宝衣食房产等之获得,而在求得功德法财──禅定、神通、福德、智慧等──以为无穷之受用耳。两者之内容虽不同,而其希望在求得发财之心理则一也。再表以明之:
甲、经商者所求之财──金银财宝等──肉体的一部份有限之财;
乙、学佛者所求之财──禅定、神通、福德、智慧等──肉体及非肉体的无限之财。
商人求财之用途,或为个人生活,或为家庭生活,或为社会公益,或为世界公益等;学佛者求功德法财之用途,小乘用以自度,大乘用以自度度人,而以佛法度尽众生、齐成佛道为目的,此示两者之大较也。
二、经商与学佛之行法
经商者,是在通有无、利人生,如甲处所无者──指各种货物言──则以乙处所有者以运济之,反是,若乙处所无者则以甲处所有者以运济之,于一般人之生活至有裨益。
学佛者,是自利利他,望人成佛,以所得福德智慧之自利再用以利他,正与经商者之以运济货物流通有无、便利人生相等也。
至经商者之行法,大抵可分三种:一、资本丰富者,或作大商业之经营,如设大公司、大工场等。二、资本少者,或用其智识能力而作各种之商业。三、资本无者,或运用其勤俭之劳力而作小小之商业。
学佛者之行法,亦分三种:一、上根人之具有福德智慧者,学佛甚易。二、中根人之具有少分福德智慧者,学佛亦易。三、下根人福德智慧全无者,但能勤恳发心,只要肯学,亦能成功。
中国向来有行商坐贾之说,运输货物流通各地者为行商,固定一地销售货物者为坐贾。坐贾与佛法中之专一行修以自悟悟他者相类,行商与佛法中之参访诸方以自度度人者相类。
大概经商者,自己须有经商之知识经验与夫高尚道德,而又须能观察社会上之情势,临机应变应付环境,如是商业始有发达之希望。
学佛者以自利利他为标准,尤处处以随宜修持及观机设教、化导众生是务。
观此,可见经商与学佛之行法殊无二致也。
三、经商与学佛之关系
吾人在世,凡作何事,若专赖自己有限量之知识能力,而应付茫无依恃之外境、繁无限量之现象,实有所不能。于此,须在精神方面求得安心定志之处以为补助。然能使人得到安心定志者,探之世界各宗教学术,莫若佛法。因余者均偏,惟佛圆满。经商者苟能学佛,则可得到精神上之安慰,而有一定之把握,其补助作业之功诚属不鲜。
虽然,如何学佛,须得方法简便者,以先受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是。盖皈依佛后,则己之生命已得一种之保障,不致堕落;皈依法后,则因得闻正法,渐起正信,精勤进修,可至成佛;皈依僧后,则己身即预菩萨声闻等圣贤之中,所作无不成办矣。
复次,吾人经营商业,不能专恃自己之知识能力而即可得到很大之利益,还须恃有一种道德之标准。果能先受三皈依,以为信仰佛学之始基,继修五戒十善以为道德之标准,如是则能作一很有道德信用之商人,由此推广,亦即所以造成很有道德信用之商人社会,岂不甚善!
由上说观之,经商与学佛关系至巨。愿到会诸君细心探讨佛教之真理,身体力行,达到商人之目的。以所得之资财办宏扬佛法之世界公益,则经商之道即与学佛之道相通,可以直趋无上菩提,而本日之所讲不为虚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