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的神奇景象:龙门石窟,大足石窟
发布时间:2024-01-08 02:44:26作者:金刚经全文网大家好,我是文英,现在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龙门石窟,大足石窟。
在龙门石窟的开凿史上,唐朝是第二个高潮,而且也是龙门石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现存的2100多个窟完中,唐代窟几占2/3。通过对这些窟完的考察和研究,能使我们对鼎盛时期的龙门石窟窟形、造像题材和造像风格有一个较为清楚地认识。
龙门石窟的窟形比较单纯,从北魏开始直至隋唐以后,都是窟底平面近似马蹄形,窟顶接近圆形类乎穹窿顶的窟形,此外,武则天时期出现有具前后室的方形平底窟(可谓前龛后窟)和大摩崖造像龛。
龙门石窟佛教艺术的题材与敦煌有所不同,它既少见以佛传、本生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也不盛行结构富丽、场面奇伟的巨型经变,总的来说,龙门石窟的特征是突出主像和胁侍群像。由于宗教信仰的前后变化,龙门石窟发展到唐代,前朝的以释迦、交脚弥勒为主像的造像逐渐少见,而大多是以阿弥陀佛、弥勒佛、大卢舍那佛、优填王、大日佛、药师佛等为主像,不作为主像的千佛、万佛也多有存在。
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观音和四臂、八臂观音以及西土二十五祖、西土二十九祖等罗汉群像虽不是主像,也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以上造像题材表明,作为中原地区的佛教圣地,龙门石窟聚集了佛教各宗派的造像。阿弥陀佛造像题材的多见,反映了净土宗的盛行,优填王出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以后的30年,是法相宗风靡一时的反映;武则天时期奉先寺大卢舍那像完是依据《华严经》雕造的;从摩诃迎叶到狮子比丘的二十五代西土传法谱系像是宣扬禅宗的,中宗至玄宗时期大日如来、四壁、八壁观音,千手观音、千眼观音像的盛行,表明密宗占统治地位。除以上各宗派造像外,作为封建皇帝经营的佛寺,龙门石窟还有道教造像,外国僧人造像等。
唐代龙门石窟造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无论是造像的神态气质,衣着装饰,还是雕刻手法,都一扫早期佛教造像的那种宗教神秘色彩而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龙门石像大卢舍那像龛可以说是佛教石窟寺艺术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
此龛主像大卢舍那佛,结痂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通高17. 14米,它一反佛教的常规惯例,以女性的形象姿态出现,丰满健壮,雍容华贵,俨然是武则天的化身,弟子迦叶严谨持重,饱经风霜,阿难文静温顺,衣着朴实,二者实乃一老一少文职官员的形象;文殊、普贤二菩萨皆盛装艳服,以缨络宝珠为饰,宛如高贵的后妃殡姬;威武硕壮的神王、面目狰狞的金刚显然都是勇猛善战的将士的真实写照,供养人头梳双髻,身着长裙,皆如妙龄侍女。这一切都表明,奉先寺群像.表面上描摹的是佛国天堂,实际上是对人间封建君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的再现。从群像的艺术表现手法看,头面部精雕细刻,胸腹衣褶概括洗炼,淘汰了前代那种有棱有角,缺乏真实感的平直刀法,代之以使造像更为逼真写实的圆刀,从而使造像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成为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观。在我国数以百计的石窟群中,龙门石窟占据有特殊地位,它地处中原,熔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于一炉,是典型的中国式的佛教石窟艺术。纵观龙门石窟艺术的发展史,唐代是其鼎盛繁荣时期,安史之乱以后日渐衰落,五代、宋、元、明诸朝,仅偶有小型营造。就整个国内石窟寺艺术发展而论,晚唐及其以后的造像中心,已经转向四川、浙江等地了。
四川是我国唐代以后全国石窟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大足石窟是我国晚期石窟寺艺术的优秀代表,它创建于晚唐,盛于两宋,石刻造像5万余躯,分布于大足县内40多处,其中以首凿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经五代至南宋250多年经营的北山石刻和宋代名僧赵智凤主建的宝顶山摩崖造像最集中,且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艺术精湛。
大足石窟造像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唐末五代为前期,造像主要集中在北山的佛湾南北两端。后期主要是宋代,这一时期的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为整个大足石窟造像活动的高峰时期,北山佛湾中部、北塔、石篆山等7处和宝顶山是宋代石窟造像的集中地。
大足石窟在唐末五代几乎都是开龛造像,在北山佛湾仅有3个形制很小的窟。宋代的窟以中、小型为主,小型窟位置颇高,窟前设台阶,中型窟或在窟口内设转轮藏,或在窟内中央设置主像供信徒绕行观看。各时代的窟龛,一般都作纵长方形,平顶,无媚饰,有的窟龛壁面画雕刻菩提树或山崖,宝顶山的毗卢洞和圆赏洞内,更以高浮雕形式雕刻出突兀的山岩、舒卷的云气以及林木花果、楼阁人物等,渲染了所谓佛国的神奇景象。